如果不走北齊和魏國,就要穿越整個大乾,其實還更危險。
誰知道齊蓮兒會幹出什麽過激的事來。
楊業淡淡地說:“你們實在擔心,我就挑十個身手好的人帶著。”
白起說:“十個還是有點少。”
楊業:“沒事,一人一把槍,夠防身了。”
這倒是真的。
楊業造槍的速度加快了許多,現在城牆上每隔十米一把槍。
這些配槍的人,都受過訓練,主要是為了防止擦槍走火。
可是要說這些人有多強......
楊業:“邊走邊練,沒關係的,總比用刀劍強。”
眾人沒再說什麽。
楊業一向說一不二,就算他們不肯,他非要去,也沒有人攔得住。
楊業又說:“這件事,就我們這裏幾個人知道,千萬不可外泄。”
眾人點頭:“是。必須保守秘密。”
不然像慕容第上次一樣,走漏消息,導致被伏擊,才是真的危險。
孫大牛說:“可是你一出城,就所有人都知道了。”
楊業:“所以,要白將軍跟我一起出城。大家就會以為我是去銅嶺巡查去了。”
其實他怕的是,在他這裏的公主郡主們知道他去燕國,以為是什麽好玩的事情,悄悄跟著他。
比如楚阿嬌這種。
孫大牛:“你要去多久?”
楊業:“不出意外的話,算上路上的時間,不超過半個月。”
不換馬的話,天氣晴好的情況下,一日最多能行四百裏。
燕國都城離這裏直線距離一千六多裏。
往返路上都要至少十天。
孫大牛:“那你治病隻要幾天嗎?”
楊業:“嗯,不需要幾天。其實行不行的,一個時辰就能看出來了。我隻是為了保險起見,多預了點時間。”
大家交換了個驚訝的眼神:楊業說的胸有成竹,不像是吹牛。
隻是,他什麽時候多了個能治病的本事?
----
楊業早把分離培養青黴素菌的工作交給了楚阿嬌。
玻璃器皿的製作讓杜江南去負責。
文書工作是齊清在管。
冶煉鍛造讓陳瑜去盯著。
學校幼兒園交給齊清和杜江南。
釀酒練兵和城防有白起和孫大牛,他也很放心。
大家各司其職。
楊業每天就聽他們匯報,偶爾抽查一樣樣品,確保質量。
所以他暫時離開,一切都會照舊,沒有大影響。
於是他便帶著十個人跟白起一起出城,然後在銅嶺關告別,跟著燕國使者向北而去。
就連孟家都不知道這件事。
本以為在齊國關口會被阻攔,卻發現暢通無阻。
隻是進了齊國後,他發現有人跟著他們。
對方跟他們總保持半裏路距離。
楊業走,他們就走,楊業停,他們就停。
他以為是楚阿嬌,停下休息的時候,用望遠鏡看了看。
一個都不認識......
而且這一群人分明是在護著其中一個。
楊業放下望遠鏡想了想:莫非是我多疑了?
對方隻是恰好跟我們同路?
懶得管了,反正這幾個人,壓根不可能把我怎麽樣。
那些人跟到了齊國和魏國邊界就停下了。
進了魏國,又換了一批人跟著。
楊業忙著趕路,隻叫走在後麵的人和夜裏巡邏的人,注意警戒便再不管了。
這一撥人,見楊業進了燕國,就又掉頭走了。
守勤說:“先生,我怎麽覺得他們是在保護我們。”
楊業:“嗯。”
守勤:“如今先生真是盛名遠揚。各國君主想著法子來接近你。”
楊業:“這些未必是君主派來的。”
守勤有些疑惑,還要問。
楊業:“不必管這些閑事,留著力氣趕路,警戒,進了燕國才到了真正危險的時候。”
燕國的後宮有些複雜。
大王子和公主是王後所生。
自大王子以下所有王子,皆為嬪妃所生。
其中二王子是大將軍之女,貴妃所生。
大王子燕伯賢身材矮胖,皮膚黑粗,憨厚遲鈍。
燕王對他多有嫌棄,更喜歡二王子燕仲安,常當著眾人說:此子智勇雙全,聰穎過人,是所有兒子裏最像朕的。也是最有君王風範的。
他遲遲不立太子,更是說明了心中的猶豫。
楊業對別人的宮鬥,爭權和家務事絲毫不感興趣。
不過燕國大將軍把他攔在邊關就他們攔下了:“沒有燕王批條不給過。”
信使拿的是大王子的批條,大將軍要不認,也拿他沒辦法。
守勤氣到不行,上前說:“我們是去救你家燕王。”
大將軍:“燕王病了,自然有禦醫來救,哪裏需要你們這些外鄉人。”
明擺著就是拖延時間。
楊業冷笑:嗬嗬,跟我來這樣無賴的招數。
我耍無賴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裏當蝌蚪呢。
他拿出手銃,對著大將軍腳邊就是一槍。
“砰”周圍的人嚇懵了,不敢動。
楊業淡淡地說:“我也不急,燕王未曾立儲。就算他駕崩,按照慣例也是嫡長子即位。你是不是傻,這個時候親自來攔我,而不趕去燕京幫你外甥。”
大將軍一愣。
楊業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哦,我知道了。你是邊將,不能隨便行動,不然就是謀逆。看來燕王還是防著你的。那我就更沒什麽好擔憂的了。我就在你這裏好吃好喝住著。”
“等燕王死了,大王子即位,我再告訴他,是你故意阻止我入燕京,延誤了救治。反正我有人證。大王子到時候怕是巴不得有理由把你跟二王子一並剪除。”
二王子如此有恃無恐,不就是仗著有你這個舅舅和燕王的寵愛嗎?
你這麽搞,等於是讓他一下失去兩個靠山。
大將軍忙揮手:“放行放行,派人一路護送,誰也不得阻止。務必保證他們盡快平安趕到燕京。”
楊業用槍指著他:“大將軍跟我們走一趟吧。以免路上又有什麽不開眼的人朝我們放暗箭什麽的。”
到了燕國都城燕京外,楊業才放了大將軍。
他對所有隨性人員說:“我跟大將軍說那些話,是為了脫身。並不想插手燕國內務。所以,等下你們不管看到什麽不公之事,都不許多嘴,這跟我們沒有關係。”
眾人忙應了。
楊業第一次出門這麽交代,可見燕國的情勢確實很複雜了。
誰知道齊蓮兒會幹出什麽過激的事來。
楊業淡淡地說:“你們實在擔心,我就挑十個身手好的人帶著。”
白起說:“十個還是有點少。”
楊業:“沒事,一人一把槍,夠防身了。”
這倒是真的。
楊業造槍的速度加快了許多,現在城牆上每隔十米一把槍。
這些配槍的人,都受過訓練,主要是為了防止擦槍走火。
可是要說這些人有多強......
楊業:“邊走邊練,沒關係的,總比用刀劍強。”
眾人沒再說什麽。
楊業一向說一不二,就算他們不肯,他非要去,也沒有人攔得住。
楊業又說:“這件事,就我們這裏幾個人知道,千萬不可外泄。”
眾人點頭:“是。必須保守秘密。”
不然像慕容第上次一樣,走漏消息,導致被伏擊,才是真的危險。
孫大牛說:“可是你一出城,就所有人都知道了。”
楊業:“所以,要白將軍跟我一起出城。大家就會以為我是去銅嶺巡查去了。”
其實他怕的是,在他這裏的公主郡主們知道他去燕國,以為是什麽好玩的事情,悄悄跟著他。
比如楚阿嬌這種。
孫大牛:“你要去多久?”
楊業:“不出意外的話,算上路上的時間,不超過半個月。”
不換馬的話,天氣晴好的情況下,一日最多能行四百裏。
燕國都城離這裏直線距離一千六多裏。
往返路上都要至少十天。
孫大牛:“那你治病隻要幾天嗎?”
楊業:“嗯,不需要幾天。其實行不行的,一個時辰就能看出來了。我隻是為了保險起見,多預了點時間。”
大家交換了個驚訝的眼神:楊業說的胸有成竹,不像是吹牛。
隻是,他什麽時候多了個能治病的本事?
----
楊業早把分離培養青黴素菌的工作交給了楚阿嬌。
玻璃器皿的製作讓杜江南去負責。
文書工作是齊清在管。
冶煉鍛造讓陳瑜去盯著。
學校幼兒園交給齊清和杜江南。
釀酒練兵和城防有白起和孫大牛,他也很放心。
大家各司其職。
楊業每天就聽他們匯報,偶爾抽查一樣樣品,確保質量。
所以他暫時離開,一切都會照舊,沒有大影響。
於是他便帶著十個人跟白起一起出城,然後在銅嶺關告別,跟著燕國使者向北而去。
就連孟家都不知道這件事。
本以為在齊國關口會被阻攔,卻發現暢通無阻。
隻是進了齊國後,他發現有人跟著他們。
對方跟他們總保持半裏路距離。
楊業走,他們就走,楊業停,他們就停。
他以為是楚阿嬌,停下休息的時候,用望遠鏡看了看。
一個都不認識......
而且這一群人分明是在護著其中一個。
楊業放下望遠鏡想了想:莫非是我多疑了?
對方隻是恰好跟我們同路?
懶得管了,反正這幾個人,壓根不可能把我怎麽樣。
那些人跟到了齊國和魏國邊界就停下了。
進了魏國,又換了一批人跟著。
楊業忙著趕路,隻叫走在後麵的人和夜裏巡邏的人,注意警戒便再不管了。
這一撥人,見楊業進了燕國,就又掉頭走了。
守勤說:“先生,我怎麽覺得他們是在保護我們。”
楊業:“嗯。”
守勤:“如今先生真是盛名遠揚。各國君主想著法子來接近你。”
楊業:“這些未必是君主派來的。”
守勤有些疑惑,還要問。
楊業:“不必管這些閑事,留著力氣趕路,警戒,進了燕國才到了真正危險的時候。”
燕國的後宮有些複雜。
大王子和公主是王後所生。
自大王子以下所有王子,皆為嬪妃所生。
其中二王子是大將軍之女,貴妃所生。
大王子燕伯賢身材矮胖,皮膚黑粗,憨厚遲鈍。
燕王對他多有嫌棄,更喜歡二王子燕仲安,常當著眾人說:此子智勇雙全,聰穎過人,是所有兒子裏最像朕的。也是最有君王風範的。
他遲遲不立太子,更是說明了心中的猶豫。
楊業對別人的宮鬥,爭權和家務事絲毫不感興趣。
不過燕國大將軍把他攔在邊關就他們攔下了:“沒有燕王批條不給過。”
信使拿的是大王子的批條,大將軍要不認,也拿他沒辦法。
守勤氣到不行,上前說:“我們是去救你家燕王。”
大將軍:“燕王病了,自然有禦醫來救,哪裏需要你們這些外鄉人。”
明擺著就是拖延時間。
楊業冷笑:嗬嗬,跟我來這樣無賴的招數。
我耍無賴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裏當蝌蚪呢。
他拿出手銃,對著大將軍腳邊就是一槍。
“砰”周圍的人嚇懵了,不敢動。
楊業淡淡地說:“我也不急,燕王未曾立儲。就算他駕崩,按照慣例也是嫡長子即位。你是不是傻,這個時候親自來攔我,而不趕去燕京幫你外甥。”
大將軍一愣。
楊業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哦,我知道了。你是邊將,不能隨便行動,不然就是謀逆。看來燕王還是防著你的。那我就更沒什麽好擔憂的了。我就在你這裏好吃好喝住著。”
“等燕王死了,大王子即位,我再告訴他,是你故意阻止我入燕京,延誤了救治。反正我有人證。大王子到時候怕是巴不得有理由把你跟二王子一並剪除。”
二王子如此有恃無恐,不就是仗著有你這個舅舅和燕王的寵愛嗎?
你這麽搞,等於是讓他一下失去兩個靠山。
大將軍忙揮手:“放行放行,派人一路護送,誰也不得阻止。務必保證他們盡快平安趕到燕京。”
楊業用槍指著他:“大將軍跟我們走一趟吧。以免路上又有什麽不開眼的人朝我們放暗箭什麽的。”
到了燕國都城燕京外,楊業才放了大將軍。
他對所有隨性人員說:“我跟大將軍說那些話,是為了脫身。並不想插手燕國內務。所以,等下你們不管看到什麽不公之事,都不許多嘴,這跟我們沒有關係。”
眾人忙應了。
楊業第一次出門這麽交代,可見燕國的情勢確實很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