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伯賢忙對楊業作揖:“楊先生息怒。看在我的薄麵上放了他。”


    楊業覺得差不多了,鬆了手。


    燕仲安假裝癱軟在地,喘著氣,其實在用袖子遮擋地上的刀,迅速撿起來,假裝害怕,躲到燕伯賢身後。


    楊業不著痕跡把燕伯賢拉到身後。


    他不得不防著燕仲安狗急跳牆,對燕伯賢下手,來嫁禍給他。


    燕仲安被看穿,很尷尬,悻悻拂袖而去。


    燕伯賢渾然不覺其中緣由,依舊一臉懵。


    楊業對燕伯賢意味深長地說:“大王子,為上者,既要有辨識良與奸的明亮雙眼,撫慰百姓的柔軟心腸,還要有懲治奸臣貪官,保護自己的尖銳爪牙。一味的忍讓和善良是愚蠢的。”


    燕伯賢拱手:“知道了。多謝楊先生教誨。”


    -----


    燕王次日已經完全退燒,排出許多膿液來,精神也好多了。


    楊業又給燕王打了一針,說:“陛下。我明日要回去了。”


    燕王說:“要不楊先生不要回去了。在我這裏當個駙馬吧。朕的長公主,先生昨日也見到了。傾城國色,覺得配得上楊先生。難得長公主也對你一見傾心,真是千裏姻緣一線牽。”


    “嗬嗬,你想得倒是挺美,以後別想了。”楊業嘴角抽了抽,“我一定要回去,那邊有十幾萬百姓在等我。”


    燕王有些惱羞成怒:“楊先生何必勉強要走呢。朕不會虧待你。”


    言外之意是:你想留也得留,不想留也得留,橫豎是走不了了。


    楊業淡淡回答:“你就那麽肯定,我在給你治病的時候沒有順便下點毒?!!”


    燕王冷笑:“楊先生真會開玩笑。你若想殺我,不來就好了,何必這麽費勁先救我再下毒。”


    楊業:“我被大王子孝心感動,才肯長途跋涉來相救。不過我從來不會不給自己留後路。你若非要撕破臉,我能就救你,也能殺你。”


    你這混蛋太奸猾了。


    我明知道你很可能在詐我,卻又不敢不信你。


    燕王表暗暗咬牙切齒,打了個哈哈:“楊先生,莫生氣,我在開玩笑。其實我想留下楊先生,也是為了借楊先生的手,徹底清除北戎,並沒有別的想法。”


    楊業搖頭:“北戎暫時滅不了,以防為主。”


    其實他沒把話說全。


    以他的能力也不是完全滅不了北戎,就算是燕國,舉國之力,也是能把北戎消滅的。


    可是現在的情形是:四方割據,誰全力對外,轉頭就會因為國力被消耗太狠,而被領國滅掉。


    所以暫時以防為主。


    燕國又說:“楊先生為何要救我。”


    什麽孝心感動,這些話,拿來騙騙百姓還行。


    反正朕是不會信。


    楊業:“燕王這些年替華夏擋十萬北戎騎兵,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我不是個不講道理的人。不過呢,做人不要太貪心,不要吃著碗裏看著鍋裏。撕破了臉,對誰也不好。”


    燕王聽明白了楊業話裏隱藏的意思:我不會傷害你,因為我要你來牽製北戎。


    我也不會蠢到費時費力滅北戎,讓你們騰出手來吞並諸國。


    燕,趙,秦跟北戎相互牽製,對我對華夏諸國而言,才是最安全,最省心的。


    燕王氣得頭發暈,卻沒有辦法,隻能暗暗苦笑:楊業一直是華夏最聰明的人。


    我竟然還想算計他。


    他又問:“楊先生難得來我大燕一趟,對我大燕的治國有沒有什麽建議。”


    其實就是不甘心就這麽放楊業走,哪怕是讓他幾句有用的話也行。


    楊業說:“本來陛下宮中之事,我不該多言。不過我既然要貴國守北疆,也不能看著貴國朝堂有隱患而不出聲。”


    燕王一聽,還真有話說,忙坐直了:“請先生賜教。”


    楊業:“陛下雖然正直盛年,卻不得不居安思危。況且此次陛下昏迷,朝堂岌岌可危。所謂危難中見真情。各位王子人品和處理危機的能力已經分出高下。儲君之位懸置已久,宜早做決斷。”


    燕王垂眼不出聲。


    楊業也不打算再說什麽。


    燕王又不蠢,隨便找個人問問便知道這些日子發生的事。


    說話隻能點到為止。


    因為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


    燕王抬頭時,眼裏已沒有了猶疑,說:“朕這就叫人送楊先生離開。那解藥......”


    果然兵不厭詐,你還是信了。


    楊業抽了抽嘴角:“等我離開貴國,自然會給你。”


    燕王叫燕伯賢親自送楊業出關。主要是他覺得燕伯賢最穩妥,解藥交到其他任何人受傷,他都不放心。


    燕王送了楊業二十匹汗血寶馬。這些汗血寶馬背上都馱滿了珍寶布匹。


    一方麵他可能真的感激楊業救他狗命,才肯這麽割肉。


    最主要的,是因為天下人都知道楊業不遠千裏相救的事。


    他不把麵子上的事情做足,以後會被人戳脊梁骨。


    再者,給夠東西,也不欠楊業人情了。


    楊業也明白其中奧秘,所以大大方方的接受了。


    燕伯賢虛心好學,一路上都在詢問楊業治國治民之法,


    楊業也不小氣,反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能不能聽懂,就看燕伯賢的造化了。


    前麵走到一處險隘之地。


    兩旁的高聳的山脈和絕壁,像水渠的兩岸。


    而他們就在水渠底部,水邊的淺灘走。


    此處易守難攻。


    山頂到穀底的距離剛好在羽箭的射程之內,就是個完美的伏擊之地。


    楊業他們從入口進去。


    埋伏在絕壁上,等著伏擊楊業們的殺手們等到日上三竿,還沒有看到楊業他們,心裏直犯嘀咕:太慢了吧,就算是爬,也該爬到了啊。


    何況他們都騎馬。


    領頭對手下使了個眼色。


    便有兩個人從懸崖上繞下去,到入口處偵查。


    這兩個人一去就是半個時辰,沒有任何動靜。


    照理說,他們應該在一刻鍾前就到達穀底,然後用不同的鳥叫聲來向這邊通報結果。


    領頭又對另外兩個揮了揮手,讓他們去看看到底出了什麽事。


    這兩個要是再不回來又不發消息,絕對是楊業用了什麽詭計!


    這一次,穀底終於傳來了兩長一短的布穀鳥叫。


    這是表示“找遍了整個穀底,沒看到楊業”的暗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寒門宰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屹並收藏寒門宰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