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3章如懿傳190


    夜來時分,烏雲蔽住明月清輝,連昏暗的星光亦不可見。


    因著端慧太子崩逝,宮中一律懸掛白色宮燈,連數量也比平日少了一半。


    紫禁城中除了昏沉的暗色便是淒風苦雨般的啼哭,連平日的金碧輝煌亦成了鏽氣沉沉的鈍色。


    皇後早已哭昏了好幾次,萬事不能料理,幸而有皇太後一力主持,事無巨細親自過問,無一不周到,無一不體麵。


    如此一來,倒是讓皇太後在後宮中的威望更高了許多。


    因為這個孩子的離去,太後先前對於皇帝的任性妄為也隻能暫且放下。


    隻是她仍舊提醒了皇上,當年先帝對肅親王一脈是有留下聖旨的,皇上自己想想吧。


    次年正月十五過後…..


    四爺帶著寶兒,已經啟程去往京城了。


    這裏還說一件不一樣的事。


    明朝與清朝,朝廷對宗親的安置,是截然不同的,明朝藩王“非有詔不得入朝”,而清朝宗室卻是“無聖命不準離京”。


    自古以來,帝王為了穩固自己的帝位或者嫡子嫡孫的位置不被他人覬覦,都會把對他江山帝位有影響的人要麽調往偏遠的地方要麽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明朝皇帝的做法是把王爺放到偏遠的地區,讓他們偏離朝堂沒辦法建立自己在朝堂上的勢力。也就是封藩,加注封地管理。


    而大清朝則是把他們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監督,以防他們有二心。


    清朝這麽做主要也是因為滿人的人少!


    宗室攏共也沒多少人,清初的時候,個個王爺都是旗主,還要整頓旗務的。


    可有一件事就特別了,當年太宗定都盛京,皇太極是在盛京登基的。


    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都是沒有入駐過紫禁城的,所以這邊也是愛新覺羅先祖的祖墳之地。


    當年,太宗便下旨,命令長子豪格駐守盛京。


    也就是說,豪格一脈在大清是唯一一個能外駐的王爵!


    其他的老王爺呢?他們本身是沒有兵權的,更是外封的王爺,這邊的多是為了屯營。


    後先帝幾次遷旗人歸盛京駐紮,也是因為這邊的肅親王是掌著兵權的。四爺帶著寶兒入京,這要先給皇上上請旨折子,隨後還要得到禮部一路安排,最後是京城皇上指派兩黃旗侍衛一路護送才可以。


    可誰讓四爺這個老古人玩的太明白了呢,先帝明旨過,肅親王入京隻需要上表請安折子即可。


    這一下可不就省了很多事情了。


    也就是,這邊人家四爺入京前,把請安折子遞上去,他都不用等回複,就直接帶著寶貝兒子出發了。


    折子是加急快馬往京城遞,四爺就帶著寶兒慢悠悠的在後麵走著。


    時間卡的到三日即可。


    給足你皇帝調兵遣將,讓朝堂那些大臣足夠相出應對之法。


    把這個“禮”做到極致!


    可皇上呢?不管他怎麽選,硬是不能將四爺的王爵車隊攔截再攆回去!


    寶兒坐在馬車內樂嗬嗬的笑著:“這下算是打臉了啊,如今這個情況,咱們身邊連兩黃旗的侍衛都沒有,就鑲白旗一路入京…..當年多爾袞都沒這麽囂張過。”


    四爺淡淡的笑著,靠在車內的軟枕上,溫聲說著:“其實太宗當年對多爾袞是很親近的,尤其是對多鐸這個幼弟,更是寵溺異常。豪格作為長子,好親自教導過多爾袞跟多鐸兩兄弟騎射。”


    隻有滿人自己的記檔上才能看到很多外人根本就窺探不到的真實事情。


    “開始的時候兄弟們都是好的,隻是後來…...”


    寶兒感歎了一句,殺母之仇啊,誰能不恨!


    當年多爾袞三兄弟的生母阿巴亥大妃被逼給太祖殉葬,這樣的事情即便是遊牧民族的老傳統,可人到底是有心有情的。


    這位阿巴亥大妃,名烏拉納喇氏阿巴亥,其父為烏拉部滿泰貝勒。


    烏拉納喇氏阿巴亥12歲時嫁給努爾哈赤。


    而這名女子一生育有三兒一女。


    長子名阿濟格乃太祖第十二子,後追封英親王。


    次子多爾袞乃太祖第十四子,生前封睿親王,曾追封為“清成宗”,隻後被順治帝鞭屍銷毀宗錄。


    三子多鐸,太祖第十五子,封豫親王


    感謝(??w`)南瓜泥寶貝(??˙˙??)開通的月會員!加更二送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綜影視:男配才是金手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卿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卿卿並收藏綜影視:男配才是金手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