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又道:“淑兒就這樣一直無憂無慮的在宮中生活著挺好的,有朕護著誰也不能輕易動你的,哪怕是像幾任大都督背後的世家也不能,


    朕到如今還懷念以前時常跟淑兒一同去昭宣台飲酒的美好時光,可惜如今這身體已是很難經常登那昭宣台飲酒了。”


    潘淑柔聲道:“妾亦還記得呢,若是沒有陛下,就沒有妾今日的這一切,妾說不定也要在織室中織布織到猴年馬月嘞,更不可能有如今的榴花花神之名了。”


    孫權在前幾年身體好的時候常把潘夫人帶在身邊一同遊覽昭宣台。


    孫權笑著道:“若非淑兒本就是花神,上天怎會把淑兒送到朕的身邊來,又讓朕恰好在那天巡視織室之時遇見你呢?這亦是朕之幸事啊!”


    摟著孫權這個雖然可以當她阿父更或是爺爺的丈夫,望著那一方盛開著荷花的池塘,潘夫人感覺此刻很是幸福愜意,即便眼前的不是當初的那些滿樹綻放著紅色小花朵的石榴樹,


    畢竟隻要心情好了,看什麽美好的事物都會更美好上幾分的,哪怕眼前這種美好的事物不是自己最喜歡的,但也是一樣的。


    潘淑柔柔的道:“陛下,妾身記得有一回妾身與陛下遊覽昭宣台之時已經半醉了,便把酒吐在玉壺中,命婢女倒出台外,傾斜的玉壺中卻隻掉出了紅寶石戒指。


    妾身就把戒指高掛在石榴枝上,此事真的很是神奇呢,直到現在妾身也想不明白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後來陛下還因此在此地為妾身又建了一座高台,稱作“環榴台”。”


    孫權接話道:“當時還有人勸諫朕說:“吳蜀爭霸,‘還劉’這個名字會帶來妖異之象。朕於是又將高台改名“榴環台”。”


    潘淑嬌笑道:“多謝陛下為妾身建“榴環台”。”


    潘淑隨後又望著那滿池的荷花輕輕吟唱道:


    “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


    結修根於重壤,泛清流而擢莖。


    竦芳柯以從風,奮纖枝之璀璨。


    其始榮也,皦若夜光尋扶桑。


    其揚輝也,晃若九陽出暘穀。


    芙蓉蹇產,菡萏星屬。


    絲條垂珠,丹榮吐綠。


    焜焜韡韡,爛若龍燭。


    觀者終朝,情猶未足。


    於是狡童嬡女,相與同遊,


    擢素手於羅袖,接紅葩於中流。”


    孫權讚道:“淑兒吟唱的這首芙蓉詩賦真不錯,朕雖不喜歡曹孟德,但對他兒子曹子建的一些詩賦還是很喜歡的。”


    潘淑又道:“陛下真是好眼光。”


    孫權望著那一方池塘又想起了一些往日之事,“朕還記得當初帶你去釣魚台釣魚,那次朕還釣到了一條大魚,可是汝卻不喜反憂,朕遂聽了淑兒的勸誡將其放生了,


    即便是在今日看來,淑兒說的那幾句話也是很有道理的,


    若不是朕當初以為和兒便是繼任太子的最好人選,立刻將太子的人選定下來,留到如今再立,豈不更能考察出各位皇子的才行。”


    孫權前些年與潘夫人在釣魚台一起釣到大魚,孫權十分喜悅,夫人卻感到憂心:“以前聽說過,人開始釣到魚總是喜悅的;可是釣到更大的後先前的魚就會被丟開了,故有龍陽君為魚一哭之事。如今都很高興,誰曉得以後就不會有發愁的一天呢。此事應當引以為戒。”


    潘淑笑著道:“等過些日子,陛下身子再好些了,便可以帶妾身回武昌的釣魚台釣魚了。”


    釣魚台,是孫權於黃初二年建都武昌(今鄂州)時修建的,也稱武昌釣台、吳王釣魚台。


    由於這裏離樊口不遠,從長港遊出的鯿魚,經樊口至此匯合,孫權經常在這裏建釣魚台取鯿魚大宴群臣,飲酒作樂,隻是後來遷都建業之後便很少去了。


    對此,史書上也有記載:“孫權於武昌臨釣台、飲酒大醉。權使人以水灑群臣,曰:‘今日酣飲,惟醉墮台中,乃當止耳’!張昭正色不言,出外車中坐。


    權遣人呼昭還,謂曰:‘為共作樂耳,公何怒乎?’昭對曰:‘昔紂為槽丘酒池長夜之飲,當時亦以為樂,不以為惡也。’權默然,有愧色遂罷酒。”


    孫權年少初繼承江東基業之時也曾荒誕到下令“今天就要醉倒在釣魚台中”,當時無人敢管束孫權,隻有張昭站出來說“商朝紂王你迫群臣喝酒,號稱長夜之飲,不知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孫權聽了臉紅不已,自此之後,他再也沒舉辦過這樣的宴席。


    孫權懷念的道:“釣魚台還是依舊如當年,可惜朕已經老了,沒有多少時間了,希望能有機會回釣魚台釣鯿魚(後世有個更大的名頭——武昌魚)飲宴罷。”


    釣魚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內涵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在我國曆史的悠久程度,有時讓人令人難以置信。


    據民間傳說,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舜帝,就是釣魚能手,他曾經拿著魚竿深入民間,一邊釣魚,一邊調解兩個部落之間的紛爭,使各部落民眾都很信服,後來也有薑尚之釣魚。


    公元前300多年的哲學家莊子,執著於釣魚。


    《莊子·秋水》中有一段反映了他以釣魚的方式,表現了莊子鄙棄富貴權勢,不為官所累,堅持不受束縛,逍遙自在生活的高尚品質,體現了他對人格獨立,精神自由的追求。


    原文如下: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寧其生而曳尾塗中乎?”


    《列子·湯問》中還說過楚國人詹何高超的釣魚技巧。


    他用蠶絲做釣魚的絲繩,用芒刺做鉤,用細竹做釣竿,用剖開的米粒做為釣餌,在百仞深的深淵中、湍急的河流裏釣到的魚可以裝滿一輛車,釣絲還不斷,釣鉤沒有被扯直,釣竿沒有被拉彎。


    漢《歸田賦》中寫有“仰飛纖繳,俯釣長流。觸矢而斃,貪餌吞鉤。落雲間之逸禽,懸淵沉之魦鰡。”


    而到了現在,釣魚的好手便是吳帝孫權了,且有一邊釣魚一邊飲酒的習慣。


    潘淑回道:“妾相信陛下必定能養好身體回武昌釣魚的,陛下的身體隻要再養幾個月便能好了。”


    孫權感歎道:“朕平生一向愛釣魚,即便是現在,朕亦是很喜歡釣魚,哪怕是不能去那釣魚台,不過若是過些時日病好了,還是要去釣魚台釣幾回魚的,雖說如今也那能時常享用到鯿魚,但終歸是沒有自己親手釣的味道好啊。”


    潘淑好奇的道:“妾最近都不見陛下出宮或是來此釣魚?陛下何故說最近亦是在釣魚呢?”


    孫權有些神秘的道:“朕如今釣的是朝堂中的“魚”,不是那湖中的魚,到如今已是快有幾條大魚上鉤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生WX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生WX並收藏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