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阿古娜的留戀,北方異族的王庭
爽帝:從高平陵事變開始逆襲 作者:浮生WX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拓跋婉兒的貼身侍女阿古娜有些留戀的回頭望著身後、夕陽下漸漸遠去,消失在視野中的王庭道:“可敦,您說我們什麽時候才能再回王庭?”
拓跋婉兒用一隻手捋了捋紫色鮮卑帽裏露出來、被風吹亂的長發道:“也許很快,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再回來了吧,說不定的。”
北方異族王庭由來已久,從匈奴統治北方時就已經有了,雖比不上漢人都城的繁華,但也算是北方異族的中心了。
秦漢時,匈奴人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到了西漢初年,皇帝們不得不通過和親來息事寧人。
其實,匈奴在社會形態上並非純粹的部落,而是有著自己的國家,其統治中心被稱為“王庭”,也稱為“單於庭”。
首位載於史書的匈奴首領是頭曼,他是第一位被史書確認有“單於”稱號的首領。
秦始皇為了鞏固國家統一,在修建萬裏長城之餘,還派遣大將蒙恬率軍北擊匈奴,頭曼交戰不勝被迫向北遷徙。
到了秦二世時,蒙恬被處死,全國各地爆發反秦起義,頭曼單於趁機再次吞並了河套以南的地區,威脅中原邊疆。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裏。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從始祖淳維至頭曼的一千多年裏,匈奴人一直處於分散狀態。而頭曼作為首位單於能夠統合各部,則必有其統治中心。
關於其王庭所在,《漢書》給出了答案:“稒陽,北出石門障得光祿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頭曼城。”
稒陽,在今天內蒙古包頭市東,遠在其西北的頭曼城大致方位就在陰山之中,經考古確定,應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
後來,太子冒頓弑父奪位,匈奴人在東胡人麵前也迸發出國家意識:“地者,國之本也,奈何予之!”
冒頓單於,攣鞮氏,他首次統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龐大強盛的匈奴帝國。
冒頓奪位後旋即大肆擴張:向東大敗東胡;向西迫使月氏人西遷;向南則吞並樓煩、白羊、圍漢高祖於白登山,向北征服了渾庾、屈射等五國。
為了對新占領的土地進行有效統治,冒頓單於將王庭進行北移,故匈奴王庭有南北之分,而頭曼城則作為南庭繼續使用。
冒頓死後,繼位的老上單於,連年劫掠殺害邊疆百姓,其中尤以雲中、遼東最甚。
而漢朝除了維持和親政策外,無計可施,老上單於充分運用了遊牧民族的優勢,不與漢軍接戰,漢軍望塵莫及。
但漢朝也在文景之治中積累了力量,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家強盛,反擊匈奴的時機業已成熟。
大將軍衛青、霍去病先後率軍奪取河套、河西走廊等地區,頭曼城失去了屏障難以防守。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衛青與霍去病兵分兩路深入漠北,伊稚斜單於在與衛青的決戰中戰敗逃跑,而霍去病則大破左賢王,俘獲大批匈奴貴族官僚,封狼居胥。
經此一役,漢朝與匈奴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性扭轉:頭曼城歸於王化,朝廷派遣大批軍隊、移民與官吏充實此地,興修水渠,開墾農田。
匈奴人隻得遠離水草豐美的陰山,遷徙到更加荒蕪的漠北,漠南再無王庭,他們無法再對漢朝構成威脅。
但頭曼城作為“龍興之地”,在匈奴人心中仍然有著特殊的感情,感歎道:“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嚐不哭也。”
後來匈奴王庭就不得不“搬家”到位於代郡與雲中郡以北,頭曼城的東北方向,大概在今天外蒙古哈拉和林。
王庭的職能在冒頓單於時得以強化,每年正月,官長們都要來王庭小會。
圍繞著王庭,匈奴人製定了簡單的法律,還通過祭祀與集會的方式來凝聚人心,龍城便是匈奴舉行祭祀的場所,也被記載稱“蘢城”。
龍城與王庭往往被認為是同一地點,史書卻將二者分開記載,可見它們不能混為一談,當然距離也不會太遠。
五月,各部落的首領要舉行大會,祭祀祖先、天地、鬼神。單於身為領袖也須有其威嚴,早晨走出營地,祭拜初升的太陽,傍晚祭拜月亮。
到了秋季馬匹肥壯的時候,首領們在蹛林再次舉行大會,來核算各部的人口和牲畜,王庭得以了解治下百姓的狀況,最終目的就是征稅。
王庭、龍城、蹛林分別發揮了政治、文化、經濟方麵的職能,匈奴也正是在冒頓北移王庭之後完善了國家機器。
匈奴在形成王庭伊始,就和中原一樣有著血雨腥風式的宮廷鬥爭。
冒頓之所以弑父,是由於頭曼單於想廢長立幼,還想要太子冒頓充當人質死於月氏國,逃出生天的他訓練了一支絕對忠誠的軍隊,最終發起奪位政變,還將後母、弟弟及不服從的大臣全部誅殺,完全鎮服了匈奴眾貴族。
到了東漢,匈奴再度南北分裂。呼韓邪單於有兩個孫子,蒲奴和日逐王比。
蒲奴繼位為單於占據著王庭;而日逐王比心中憤懣,因循其祖父之名,自立為“呼韓邪單於”,於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歸附漢朝。
漢朝為南匈奴設置王庭,距離五原郡西部塞八十裏,主要幫助東漢王朝對抗北匈奴與鮮卑,同時設匈奴中郎將府加以節製。
北匈奴滅亡之後,南匈奴局勢也不穩定,時常有部落發生叛亂。
南王庭也是四度遷徙: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王庭先是入駐雲中郡,後是西河郡美稷縣,再到左國城,最後於靈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遷至河東郡平陽縣。
曹操脫穎而出統一北方,將匈奴人重新牢牢掌控在漢朝以及曹魏手中。獻帝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稱魏王,權傾天下。
呼廚泉單於出於仰慕親自來鄴城朝賀,曹操卻將他留在了鄴城,令右賢王代理事務,還把南匈奴分為五部,選派中原人充當部下司馬。
而呼廚泉隻能在重大的禮儀場合中拋頭露麵,單於不過是個虛名。他也是南匈奴的最後一位單於,王庭自然在他的手中終結。
秦漢時,匈奴人的侵略能如此迅猛、頻繁且有序,以頭曼城為起點的王庭顯然是脫不開幹係的。它作為匈奴的政治中心成功將各部統合在一起,使匈奴得以發展出了自己的國家。
拓跋婉兒用一隻手捋了捋紫色鮮卑帽裏露出來、被風吹亂的長發道:“也許很快,也許一輩子都不會再回來了吧,說不定的。”
北方異族王庭由來已久,從匈奴統治北方時就已經有了,雖比不上漢人都城的繁華,但也算是北方異族的中心了。
秦漢時,匈奴人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到了西漢初年,皇帝們不得不通過和親來息事寧人。
其實,匈奴在社會形態上並非純粹的部落,而是有著自己的國家,其統治中心被稱為“王庭”,也稱為“單於庭”。
首位載於史書的匈奴首領是頭曼,他是第一位被史書確認有“單於”稱號的首領。
秦始皇為了鞏固國家統一,在修建萬裏長城之餘,還派遣大將蒙恬率軍北擊匈奴,頭曼交戰不勝被迫向北遷徙。
到了秦二世時,蒙恬被處死,全國各地爆發反秦起義,頭曼單於趁機再次吞並了河套以南的地區,威脅中原邊疆。
“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裏。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從始祖淳維至頭曼的一千多年裏,匈奴人一直處於分散狀態。而頭曼作為首位單於能夠統合各部,則必有其統治中心。
關於其王庭所在,《漢書》給出了答案:“稒陽,北出石門障得光祿城,又西北得支就城,又西北得頭曼城。”
稒陽,在今天內蒙古包頭市東,遠在其西北的頭曼城大致方位就在陰山之中,經考古確定,應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
後來,太子冒頓弑父奪位,匈奴人在東胡人麵前也迸發出國家意識:“地者,國之本也,奈何予之!”
冒頓單於,攣鞮氏,他首次統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龐大強盛的匈奴帝國。
冒頓奪位後旋即大肆擴張:向東大敗東胡;向西迫使月氏人西遷;向南則吞並樓煩、白羊、圍漢高祖於白登山,向北征服了渾庾、屈射等五國。
為了對新占領的土地進行有效統治,冒頓單於將王庭進行北移,故匈奴王庭有南北之分,而頭曼城則作為南庭繼續使用。
冒頓死後,繼位的老上單於,連年劫掠殺害邊疆百姓,其中尤以雲中、遼東最甚。
而漢朝除了維持和親政策外,無計可施,老上單於充分運用了遊牧民族的優勢,不與漢軍接戰,漢軍望塵莫及。
但漢朝也在文景之治中積累了力量,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家強盛,反擊匈奴的時機業已成熟。
大將軍衛青、霍去病先後率軍奪取河套、河西走廊等地區,頭曼城失去了屏障難以防守。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衛青與霍去病兵分兩路深入漠北,伊稚斜單於在與衛青的決戰中戰敗逃跑,而霍去病則大破左賢王,俘獲大批匈奴貴族官僚,封狼居胥。
經此一役,漢朝與匈奴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性扭轉:頭曼城歸於王化,朝廷派遣大批軍隊、移民與官吏充實此地,興修水渠,開墾農田。
匈奴人隻得遠離水草豐美的陰山,遷徙到更加荒蕪的漠北,漠南再無王庭,他們無法再對漢朝構成威脅。
但頭曼城作為“龍興之地”,在匈奴人心中仍然有著特殊的感情,感歎道:“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嚐不哭也。”
後來匈奴王庭就不得不“搬家”到位於代郡與雲中郡以北,頭曼城的東北方向,大概在今天外蒙古哈拉和林。
王庭的職能在冒頓單於時得以強化,每年正月,官長們都要來王庭小會。
圍繞著王庭,匈奴人製定了簡單的法律,還通過祭祀與集會的方式來凝聚人心,龍城便是匈奴舉行祭祀的場所,也被記載稱“蘢城”。
龍城與王庭往往被認為是同一地點,史書卻將二者分開記載,可見它們不能混為一談,當然距離也不會太遠。
五月,各部落的首領要舉行大會,祭祀祖先、天地、鬼神。單於身為領袖也須有其威嚴,早晨走出營地,祭拜初升的太陽,傍晚祭拜月亮。
到了秋季馬匹肥壯的時候,首領們在蹛林再次舉行大會,來核算各部的人口和牲畜,王庭得以了解治下百姓的狀況,最終目的就是征稅。
王庭、龍城、蹛林分別發揮了政治、文化、經濟方麵的職能,匈奴也正是在冒頓北移王庭之後完善了國家機器。
匈奴在形成王庭伊始,就和中原一樣有著血雨腥風式的宮廷鬥爭。
冒頓之所以弑父,是由於頭曼單於想廢長立幼,還想要太子冒頓充當人質死於月氏國,逃出生天的他訓練了一支絕對忠誠的軍隊,最終發起奪位政變,還將後母、弟弟及不服從的大臣全部誅殺,完全鎮服了匈奴眾貴族。
到了東漢,匈奴再度南北分裂。呼韓邪單於有兩個孫子,蒲奴和日逐王比。
蒲奴繼位為單於占據著王庭;而日逐王比心中憤懣,因循其祖父之名,自立為“呼韓邪單於”,於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歸附漢朝。
漢朝為南匈奴設置王庭,距離五原郡西部塞八十裏,主要幫助東漢王朝對抗北匈奴與鮮卑,同時設匈奴中郎將府加以節製。
北匈奴滅亡之後,南匈奴局勢也不穩定,時常有部落發生叛亂。
南王庭也是四度遷徙: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王庭先是入駐雲中郡,後是西河郡美稷縣,再到左國城,最後於靈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遷至河東郡平陽縣。
曹操脫穎而出統一北方,將匈奴人重新牢牢掌控在漢朝以及曹魏手中。獻帝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稱魏王,權傾天下。
呼廚泉單於出於仰慕親自來鄴城朝賀,曹操卻將他留在了鄴城,令右賢王代理事務,還把南匈奴分為五部,選派中原人充當部下司馬。
而呼廚泉隻能在重大的禮儀場合中拋頭露麵,單於不過是個虛名。他也是南匈奴的最後一位單於,王庭自然在他的手中終結。
秦漢時,匈奴人的侵略能如此迅猛、頻繁且有序,以頭曼城為起點的王庭顯然是脫不開幹係的。它作為匈奴的政治中心成功將各部統合在一起,使匈奴得以發展出了自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