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閱讀理解遇上原作者


    清璃講真的,這閱讀理解,真不是一般人的,每次看著就頭大,每個字代表什麽意思,還有表達了作者什麽樣的感情,這個就是猜出題人的心思。


    孔子想起上次的翻譯,這次想必也不是什麽好事,他們寫的這些東西,都有解釋和批注,這下看他們還怎麽出錯。


    武則天這給她提了一個醒,她們科舉考試又不考別人的文章。


    李白他本來認為,自己的酒後胡言,這後世應該不會重視,再說這酒後的胡言,有什麽值得他們記念的。


    杜甫就是因為後世的翻譯,才讓白哥發現,他每天都給白哥寫詩。


    白居易他的詩最簡單,這隨便就能看出是什麽意思。


    蘇軾他明明有那麽多多豐功偉績可以寫,偏偏每次都寫他貶官,這是見不得他好。


    【當閱讀理解遇到原作者,問題是田裏的稻草人象征著什麽?


    答案:父親


    作者大怒你父親才是稻草人,你全家都是稻草人,田裏有稻草人,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問題:“藍色窗簾表達作者什麽心情?”


    作者他家的窗簾本來就是藍色的,什麽心情,問他就好了,這別人怎麽會知道。


    問題:“屋外那盆花快凋謝了,寓意著什麽?”


    作者快秋天了,這個是正常現象。


    問題:“我家門口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請問作者為什麽要這麽寫?”


    作者本人她為什麽要這麽寫,她突然想起來,好像是因為字數不夠,她就拆開來寫,這樣就可以湊字數了。


    答案:“這個是一種重複的修辭手法,給讀者視覺衝擊力。”


    原作者這答案比她還牛。】


    { 閱讀理解和原作是兩種文章[柴犬] }


    { 眾所周知,閱讀理解=對著原文瞎扯+內容+情感 }


    { 出卷老師:作者這樣做一定有他深意。作者:???}


    { 閱讀理解就是一群人對文章進行腦補,再解析 }


    { 理解,理解,既然是理解,為什麽要有標準答案 }


    {那個藍窗簾真要笑死我[捂臉] 作者說家裏隻有藍窗簾 }


    {語文就是一個自作多情的學科 }


    {這答案可能連作者自己都沒想到[柴犬] }


    { 這不反映現實嗎,過度解讀,我就不理解了,古代詩人寫詩想的真有那麽多? }


    { 李白:我就寫來玩玩而已[奸笑] }


    { 這篇文章我也做過,簡直不想追憶 }


    清璃這上麵的題目,她大多數都做過,當時做的時候,講真的當老師說稻草人是作者的父親,她也是一臉茫然,什麽稻草人都可以做父親了,這個正確答案,這個編題的人是怎麽想的。


    清璃難怪都要用已故作者的文章,這樣作者就無法反駁,還真是還真是一舉兩得,這個藍色窗簾,大家一想到藍色就是憂鬱,可是人家作者家裏隻有藍色窗簾,還有一個詞語,不僅要解釋表層意思,還要解釋它的深層意思。


    清璃有時候,一個其實也挺無助的,這不僅要猜出卷人在想什麽,還要猜古人在寫文章時的感受,還要寫出他的所見所聞。


    各朝皇帝還以為這些名人寫東西,都有它的深意,隻是沒有想到,人家想的很簡單。


    各朝詩人,他們真的隻是寫了一首詩。


    儒生們這就是後世學的東西,用這個套路,他們也是沒有什麽問題的。


    秦始皇比起儒家的大道理,他更喜歡法家的思想,這思想必須統一 在百家爭鳴文化太多了。


    甘羅看完前麵他本來以為,這後世的人很厲害,可是看完後麵,這些都是猜測另外一個他的想法。


    莊子這寫作是自由的,都是有感而發寫出來的,這別人怎麽會知道。


    孔子這個確實是過分解讀了,人家作者的想法明明不是這個樣子,這不應該尊重原作者的意見嗎,這要是換成他,他也是忍不了,不應該因材施教嗎,這都在一起教。


    陶淵明這歸隱就是好,可以每天都在田間忙活,這官場的事情,他實在是做不了。


    李世民他本來也以為,這個寫法是有什麽問題,這個湊字數,是他沒有想到的,他就喜歡說真話的人。


    李隆基有人指出,李白對貴妃不敬,可是指出的詞,好像也和他們印象中的差不多。


    李白他寫文章就是隨心所欲寫的,這要是讓他回答當時的感受,他可能都忘得差不多了,這些人就喜歡誤解人家的意思,他不就是給皇帝的寵妃寫了一首詩,這就被貶了,人們都隻願意相信他們看到,要不是皇上給得太多,他是不會寫的。


    劉禹錫這天幕上簡直就是說出了他心聲,他不就是遊玩的時候,寫了一首賞花的詩嗎,什麽把花比作趨炎附勢之徒,這些新貴也真是的,他就是覺得花好看而已,真的沒有看不起他們。


    他是作者,這寫的是什麽,他自己還不知道嗎,兩次了,都用同一個理由,這畫好看也有錯嗎,這是想象力是真的豐富。


    蘇軾隻有他寫的是自己的遊記,這去哪裏玩,都得記錄一下,還有記錄這個地方美食,經過這麽多次,他也想明白了,要順其自然。


    蘇軾他都習慣了,說他的詩稿誹謗朝廷,什麽對新法的不滿,不就是沒有支持他們的新法,就斷章取義,誣陷於他。


    明朝大臣這個簡直就是說出他們的心聲,因為皇帝讀的書不多,經常會歪曲一些事實。


    康熙這過分解讀別人的文章,這麽一想,好像經常有人來舉報,誰誰誹謗朝廷,這會不會是他們過分解讀了,可是那些人寫的詩確實是哪個樣子。


    清朝的儒生,自從有了文字獄,他們都敢作詩,就怕被別人過分解讀,畢竟這種事情,可是經常看到的。


    徐駿確實存在很多人,會過度解讀人家的文章,“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這兩句詩,他覺得很正常,這怎麽成了誹謗朝廷的詩了,還給他判了死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我刷的視頻被投放到古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樂染LR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樂染LR並收藏直播,我刷的視頻被投放到古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