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宋皇跑路
九帝同天,殺神皇子鎮八荒! 作者:浮遊碧池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投闖王,不納糧!兄弟們殺啊!”
一聲聲咆哮聲響徹宋國大地,憤怒的百姓們揭竿而起,以血肉之軀要把這個黑暗的世道徹底粉碎!
他們已經不怕死了,或者說他們早已經死了!
過去的,那些麻木的、懦弱的、窩囊的他們已經死了,如今的他們隻想為自己拚一次,為後人拚一次,哪怕隻有一次!
短短的時間之內,闖軍從之前戰敗的幾千殘兵迅速膨脹到五十多萬人,席卷宋國北部各大城池,要徹底把這片天地換個顏色!
烏壓壓的大軍在趕路,秦宇麵帶鬼臉麵具,目光遙遙的看向北方,揮劍大吼:“兵發東京城,劍斬宋國皇帝!”
“兵發東京城,劍斬宋國皇帝!”
闖軍將士們熱血沸騰,一聲聲大吼幾乎要把山河震碎!
王小二也走在闖軍隊伍之中,他如今已經是手上染血的老兵了,以往的懦弱再也不見,要把那些曾經欺壓過的貪官汙吏徹底滅亡!
……
“急報!闖軍揮兵百萬,正在快速向東京城開進!”
大宋東京城,皇宮之內。
一個禁軍將領快步趕來,聲音急促,神色顫栗!
“什麽!?”
宋國皇帝瞬間驚得站直了身子,連想也沒想便大吼道:“速速派兵鎮壓!”
“陛下,如今在京都的禁軍隻有三十萬,萬一守不住東京城,那後果不堪設想啊!”
“是啊陛下,還是南遷吧,大宋幅員遼闊,不必和這群反賊爭一時啊!”
“反賊聲勢浩大,說是五十萬人,但等他們到了城下,恐怕有百萬人馬,不可力敵啊!”
宋國皇帝的話剛剛落下來,高俅和蔡京等一眾重臣們便神色惶恐的站了出來,想要勸說宋皇南遷。
他們,也怕死,也想跑路啊!
“竟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嗎?”
宋國皇帝身子一軟跌坐在龍椅上,失神的問道:“你們……你們之前不是說隻是一些蟊賊嗎?隻是不堪一擊的刁民嗎?”
高俅歎息道:“陛下,刁民之中也有高手啊,那闖王確實是有幾分本領,都已經被打殘了還能東山再起!”
“他們或許戰力不高,但勝在人多,最重要的是本就是破罐破摔,輸了大不了一死,而我們的肩膀上扛著整個大宋的重擔,難以承受失敗啊!”
蔡京接著勸說道:“況且,我大宋並非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東京城中還有三十萬禁軍,函穀關那邊還有十幾萬精兵,國內各路仍有數十萬兵馬,隻要能有足夠的時間,覆滅反賊輕而易舉!但是現在,陛下您決不能被困在這裏,否則萬一出了差錯,後果不堪設想啊!”
“臣等,叩請陛下南巡,以顯皇恩浩蕩啊!”
大殿之中的一眾官員們齊齊叩拜,態度一致的請宋皇南巡。
“好……”
宋國皇帝哀歎一聲,隻能點頭同意。
接著,他忽然說道:“欽兒何在?”
“父皇,兒臣在!”
宋國六皇子宋欽從班列中走出,向宋皇行禮。
宋皇說道:“皇兒,父皇此次南巡,朝中不可無人,你便留下來主持朝政吧。”
“啊???”
宋欽聞言瞬間傻了,他也想跟著一起走啊!
蔡京等人連忙附和道:“六殿下不必擔心,城中糧草足夠,人員眾多,絕對沒有問題!陛下南巡,您留下來主持朝政,這也是一種鍛煉,您要珍惜這次機會啊!”
“我珍惜你娘啊!”
宋欽頓時繃不住了,直接爆粗口,更是瘋了一樣撲倒蔡京之後拳打腳踢!
“有辱斯文!六殿下有辱斯文啊!”
“我有辱你祖宗!”
……
邊上的群臣合力把宋欽拉了起來,紛紛各種勸說。
然而宋欽卻是越聽越害怕,腿都軟了,簡直欲哭無淚!
到最後,他絕望地問道:“既然這麽安全,你們怎麽不留下來?”
“嘩啦!”
眨眼間,所有圍在宋欽身邊的大臣們全散了,低著頭不語,生怕被他點名留下。
而宋國皇帝則是置之不理,假裝沒看見,自顧自的說道:“欽兒,父皇一向看好你,主持好這次的事情,父皇南巡回歸後你想要什麽都可以。”
“我……”
宋欽很想說,他隻想跟著一起跑路,但自己也知道不可能了。
朝會很快就散了,宋國皇帝剛剛走出大殿,就被蔡京和高俅等人簇擁著快速離開,眨眼間就消失了個幹淨。
更是有不少大臣們攜帶著全家老小,主動要求護駕,要全家人一起保護宋國皇帝……
大殿之內,宋欽看著隻剩下的寥寥幾人,滿臉的絕望。
即便是這些人也不是自願留下的,而是被高俅等人排擠,沒有資格跑路罷了。
宋欽無奈的問道:“諸位,有何破敵良策?”
大殿內鴉雀無聲,良久之後有人小聲說道:“韓世忠上次大破闖軍,或許可以請他出來主持軍務……”
“韓世忠?”
宋欽聞言眉角微挑,想起了這件事情,一陣搖頭苦笑:“上次你們說人家有罪,現在又說大破闖軍……請他出來吧。”
有大臣提醒道:“呃,他現在還在天牢裏麵關著。”
“……”
宋欽聞言瞬間沉默了,然後說道:“我親自去請他!”
……
函穀關,這座虎踞秦國東部的第一雄關,如今高聳的城牆破爛,坑坑窪窪,牆麵都已經被鮮血染紅了,難以想象這裏究竟爆發了怎樣的大戰!
這些日子以來,秦軍輪番鎮守,雖然是守城,但仍舊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少將士都陣亡了,更有數不清的人負傷!
秦國在不斷增兵、增糧,但畢竟是以一國之力獨抗八國,漸漸難以為繼!
而八國大軍由於攻城,更是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到現在已經戰死了十幾萬人,需要不斷的增兵猛攻!
此刻,聯軍大營之內,宋知書手握著一封急報麵色發白,渾身顫抖,忽然哇的噴出一口鮮血,怒吼道:“反賊,焉敢如此!”
一聲聲咆哮聲響徹宋國大地,憤怒的百姓們揭竿而起,以血肉之軀要把這個黑暗的世道徹底粉碎!
他們已經不怕死了,或者說他們早已經死了!
過去的,那些麻木的、懦弱的、窩囊的他們已經死了,如今的他們隻想為自己拚一次,為後人拚一次,哪怕隻有一次!
短短的時間之內,闖軍從之前戰敗的幾千殘兵迅速膨脹到五十多萬人,席卷宋國北部各大城池,要徹底把這片天地換個顏色!
烏壓壓的大軍在趕路,秦宇麵帶鬼臉麵具,目光遙遙的看向北方,揮劍大吼:“兵發東京城,劍斬宋國皇帝!”
“兵發東京城,劍斬宋國皇帝!”
闖軍將士們熱血沸騰,一聲聲大吼幾乎要把山河震碎!
王小二也走在闖軍隊伍之中,他如今已經是手上染血的老兵了,以往的懦弱再也不見,要把那些曾經欺壓過的貪官汙吏徹底滅亡!
……
“急報!闖軍揮兵百萬,正在快速向東京城開進!”
大宋東京城,皇宮之內。
一個禁軍將領快步趕來,聲音急促,神色顫栗!
“什麽!?”
宋國皇帝瞬間驚得站直了身子,連想也沒想便大吼道:“速速派兵鎮壓!”
“陛下,如今在京都的禁軍隻有三十萬,萬一守不住東京城,那後果不堪設想啊!”
“是啊陛下,還是南遷吧,大宋幅員遼闊,不必和這群反賊爭一時啊!”
“反賊聲勢浩大,說是五十萬人,但等他們到了城下,恐怕有百萬人馬,不可力敵啊!”
宋國皇帝的話剛剛落下來,高俅和蔡京等一眾重臣們便神色惶恐的站了出來,想要勸說宋皇南遷。
他們,也怕死,也想跑路啊!
“竟已經到了這種地步嗎?”
宋國皇帝身子一軟跌坐在龍椅上,失神的問道:“你們……你們之前不是說隻是一些蟊賊嗎?隻是不堪一擊的刁民嗎?”
高俅歎息道:“陛下,刁民之中也有高手啊,那闖王確實是有幾分本領,都已經被打殘了還能東山再起!”
“他們或許戰力不高,但勝在人多,最重要的是本就是破罐破摔,輸了大不了一死,而我們的肩膀上扛著整個大宋的重擔,難以承受失敗啊!”
蔡京接著勸說道:“況且,我大宋並非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東京城中還有三十萬禁軍,函穀關那邊還有十幾萬精兵,國內各路仍有數十萬兵馬,隻要能有足夠的時間,覆滅反賊輕而易舉!但是現在,陛下您決不能被困在這裏,否則萬一出了差錯,後果不堪設想啊!”
“臣等,叩請陛下南巡,以顯皇恩浩蕩啊!”
大殿之中的一眾官員們齊齊叩拜,態度一致的請宋皇南巡。
“好……”
宋國皇帝哀歎一聲,隻能點頭同意。
接著,他忽然說道:“欽兒何在?”
“父皇,兒臣在!”
宋國六皇子宋欽從班列中走出,向宋皇行禮。
宋皇說道:“皇兒,父皇此次南巡,朝中不可無人,你便留下來主持朝政吧。”
“啊???”
宋欽聞言瞬間傻了,他也想跟著一起走啊!
蔡京等人連忙附和道:“六殿下不必擔心,城中糧草足夠,人員眾多,絕對沒有問題!陛下南巡,您留下來主持朝政,這也是一種鍛煉,您要珍惜這次機會啊!”
“我珍惜你娘啊!”
宋欽頓時繃不住了,直接爆粗口,更是瘋了一樣撲倒蔡京之後拳打腳踢!
“有辱斯文!六殿下有辱斯文啊!”
“我有辱你祖宗!”
……
邊上的群臣合力把宋欽拉了起來,紛紛各種勸說。
然而宋欽卻是越聽越害怕,腿都軟了,簡直欲哭無淚!
到最後,他絕望地問道:“既然這麽安全,你們怎麽不留下來?”
“嘩啦!”
眨眼間,所有圍在宋欽身邊的大臣們全散了,低著頭不語,生怕被他點名留下。
而宋國皇帝則是置之不理,假裝沒看見,自顧自的說道:“欽兒,父皇一向看好你,主持好這次的事情,父皇南巡回歸後你想要什麽都可以。”
“我……”
宋欽很想說,他隻想跟著一起跑路,但自己也知道不可能了。
朝會很快就散了,宋國皇帝剛剛走出大殿,就被蔡京和高俅等人簇擁著快速離開,眨眼間就消失了個幹淨。
更是有不少大臣們攜帶著全家老小,主動要求護駕,要全家人一起保護宋國皇帝……
大殿之內,宋欽看著隻剩下的寥寥幾人,滿臉的絕望。
即便是這些人也不是自願留下的,而是被高俅等人排擠,沒有資格跑路罷了。
宋欽無奈的問道:“諸位,有何破敵良策?”
大殿內鴉雀無聲,良久之後有人小聲說道:“韓世忠上次大破闖軍,或許可以請他出來主持軍務……”
“韓世忠?”
宋欽聞言眉角微挑,想起了這件事情,一陣搖頭苦笑:“上次你們說人家有罪,現在又說大破闖軍……請他出來吧。”
有大臣提醒道:“呃,他現在還在天牢裏麵關著。”
“……”
宋欽聞言瞬間沉默了,然後說道:“我親自去請他!”
……
函穀關,這座虎踞秦國東部的第一雄關,如今高聳的城牆破爛,坑坑窪窪,牆麵都已經被鮮血染紅了,難以想象這裏究竟爆發了怎樣的大戰!
這些日子以來,秦軍輪番鎮守,雖然是守城,但仍舊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少將士都陣亡了,更有數不清的人負傷!
秦國在不斷增兵、增糧,但畢竟是以一國之力獨抗八國,漸漸難以為繼!
而八國大軍由於攻城,更是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到現在已經戰死了十幾萬人,需要不斷的增兵猛攻!
此刻,聯軍大營之內,宋知書手握著一封急報麵色發白,渾身顫抖,忽然哇的噴出一口鮮血,怒吼道:“反賊,焉敢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