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章
(一)
“西至哈至是堯乎兒的故鄉,很早前我們從西邊來到東方。走過了千佛洞萬佛峽,八字墩上四下望。八字墩下有一條橫路,來到了海子的紅柳灘上。……”
——種花國裕固族近代民歌。
時光之輪日夜轉動,歲月在無聲無息間轉換了時空。風從祁連山深處大雪山的雲霧間盤旋而起,向東北穿過當金山口、鷹嘴山,在氣勢磅礴的托萊山納噶爾當的山峰和山穀間與暖濕氣流混合後,化為甘露細雨向種花國河西走廊飄灑而去。
涼爽濕潤的微風沿著雪水河吹來,吹進了一隊身穿五顏六色棉裝緩緩行進的隊伍中。隊伍有十人左右,走在隊伍前麵的是一群綿羊,一隻高大威猛的黑色牧羊犬殷勤地在羊群前後左右奔跑著。緊跟在羊群後麵的是兩位騎著棗紅馬的人,左前邊的是一位少年,十四五歲的樣子,身穿青色的羊皮襖,右手不停地揮著鞭子甩出一個個清脆的響鞭。右後方十幾米處跟著一位中年漢子,滿臉滄桑、沒精打采地在馬背上搖晃著。
隊伍的後麵十幾米處有一輛馬車,馬車車廂用土黃色的帆布罩著,帆布邊緣已經磨出了線頭,黑乎乎的沒了顏色。車廂裏坐著一位老奶奶、一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女人和五個孩子。五個孩子三女兩男,最大的女孩十四歲,最小的男孩剛滿兩歲,兩個臉蛋紅撲撲的正在中年女人的懷裏香甜地睡著。老奶奶則用粗糙的雙手緊緊地摟著一左一右兩個孩子。
被老奶奶緊緊摟著的兩個孩子今年四歲。左手邊的男孩穿著比自己的身體大了一倍的土藍色羊皮襖,右手邊的女孩則穿著大紅色的棉襖,腳上穿著駱駝毛靴子,兩個孩子均有烏亮的大眼睛。“我可憐的鐵穆爾和卓瑪。”老奶奶嘴裏不停地嘮叨著。
他們一家是居住在祁連山山坳裏的裕固族牧民,按照習慣,他們一家人正趕著羊群去八十裏外的八字墩草場轉場放牧。男主人姓楊(種花國漢族姓),三十六歲。走在隊伍前麵騎馬的是他和前妻生的大兒子。生完大兒子七天後,他的前妻就死了,是他的母親將大兒子一手帶大的。坐在車廂裏的是他的第二任老婆,從內地逃荒來的女人。女人帶著兩個女孩美美和麗麗,最小的那個男孩子是他們同居後生的,小名叫蛋蛋。
這是一個夏日的早晨,太陽沒有從東方雪峰尖上露臉,陰雲密布空氣凜冽。當他們沿著雪水河走到一個矮山埡口時,迎麵走過來兩位身著紅衣的喇嘛僧。
“師傅好。”十四歲的小夥子騎在馬上遠遠地打起了招呼。
“安康吉祥!”紅衣喇嘛中的一位中年僧合掌回禮,另一位略顯蒼老的喇嘛僧卻站在路旁呆呆地望著後麵的馬車沒有反應。
羊群從兩個喇嘛僧的身側擠了過來,咩咩聲此起彼伏。
“師傅從哪裏來?”走到近處的中年牧民在馬上低下頭,合掌恭敬地問候。
“青海的拉卜楞寺(文殊寺)。一家子都去轉場啊?”中年喇嘛僧笑著問道。
“籲。六個孩子,三男三女。”中年牧民從馬上跳下來,他開始高興地向兩個喇嘛僧介紹起家人來:“我叫楊鐵山,這是我母親,我大兒子楊海十四歲了。我老婆子,我大女子楊美十歲,二女子楊麗八歲。二兒子三女子是一對雙胞胎,大名我還沒想好,小名鐵穆爾、卓瑪。去年剛有的小兒子蛋蛋。”中年牧民楊鐵山興高采烈地向剛見麵的喇嘛介紹著家人,幾個孩子都興奮地說著話。老奶奶臉上的皺紋擠成了一堆,笑著說話的嘴裏已經沒有幾顆牙了,女人則低頭打量著兩個喇嘛,麵無表情。
“今年家裏產了羊羔子幾隻啊?家裏有幾隻牛啊?”在中年喇嘛僧和楊鐵山一問一答的時候,那位老喇嘛卻一直沒有說話,他的眼睛落在馬車上的那一對雙胞胎身上,眼睛裏閃爍著光芒。
“菩薩,菩薩慈悲……”突然那位老喇嘛僧低下頭開始喃喃自語,他的臉上露出了痛苦欣慰的表情。孩子們嘰嘰喳喳地表現著自己,但那叫卓瑪的女孩睜著圓圓的眼睛一動不動地看著老僧。
“我的孫女,可憐的小卓瑪,去年她三歲的時候我給她剃頭紮了留頭辮。今年她四歲,看,我又給她紮了一個小辮子,她阿爸給她做了新衣服,穿到現在她都不肯脫下來。”見老僧盯著女孩看,老奶奶一邊哈哈笑著一邊捂著沒牙的嘴。
那位老喇嘛僧依舊是一言不發。在老奶奶的嘮叨聲中他一步步地慢慢走到車廂前仔細地端詳著那一對雙胞胎,然後又閉目沉思了一下。突然,老喇嘛僧傾前抓起了女孩卓瑪和男孩鐵穆爾的小手,將手掌翻過來仔細地看著。他在鐵穆爾的左手手心和卓瑪的右手手心處均分明看見了一顆模糊的紅痣,不,更像是一個符號。男孩手掌紋的生命線筆直,而女孩的掌紋生命線則散亂多岔。他的一係列舉動嚇壞了楊鐵山和老奶奶,發自內心對喇嘛活佛的崇敬卻讓他們緊緊地低著頭。
“老人家,這對雙胞胎的腳底板也有一個像這樣的圖案嗎?”那老僧緊盯著老奶奶的眼睛用手比劃了一下問道。他從老奶奶和楊鐵山的表情中得到了肯定的答複。
“師兄。”老喇嘛僧終於在中年喇嘛的呼叫聲中慢慢回過神來,他拉著楊鐵山向遠處走去。
“這是三年前落難的那兩個漢地孩子嗎?”
那紅衣老僧的問話像一聲悶雷炸響在楊鐵山耳旁,三年前那個鬼魅般夜晚的景象一幕幕地浮現在眼前。“我的菩薩啊,活佛菩薩救我。”楊鐵山呆呆地看著老僧,慢慢地跪在地上顫抖著。
這對雙胞胎正是三年前在車禍中幸存下來的兩個嬰兒,那一晚是正在金塔縣臨時鼠疫監控站值班的臨時工楊鐵山救了兩個嬰兒。楊鐵山是通過在縣城裏工作的一位姐姐的朋友介紹當上了臨時工的,那時他的理想就是有一天能去城裏工作,牧民生活畢竟是太窮了。
那天夜裏的遭遇徹底改變了楊鐵山的人生。當他抱著兩個孩子回到鼠疫監控站時,他發現土坯房塌了半邊,實際上已經無法待了。他看著兩個生命垂危的嬰兒,想了想,毅然決定連夜走回四十公裏外的母親家。當楊鐵山第二天下午抱著奄奄一息的兩個嬰兒出現在母親麵前時,他的母親跪在地上向著雪峰一連磕了十幾個響頭。
“感謝大慈大悲的菩薩,感謝大慈大悲的菩薩,這是上天賜給我家的。”楊鐵山的母親對著雪峰大聲地讚美感謝著菩薩。
老奶奶用溫熱的羊奶救活了兩個嬰兒。當楊鐵山第三天決定回金塔縣防疫站報到時,他們一家決定,除了十一歲的兒子楊海和楊鐵山的姐姐姐夫外,他們對外封鎖消息。“這是菩薩賜給我們的孩子。”杳無人煙的偏遠牧區似乎使這個決定變得可行。
在隨後的幾天裏,楊鐵山又去了幾次那個車禍現場。現場除了燒焦的野草和撞斷的樹枝外,遺物所剩無幾,就連變形的汽車零件也都被附近路過的人通通撿走了,但他還是在幾十米遠的土溝裏找到了那本散落的筆記本。
“給他們留個紀念吧。”楊鐵山基本上不識字,但他覺得應該留下這個本子。
死去的女人和司機被牧民就近埋葬在古烽火台下的土溝裏。據說後來有兩個外地人來過現場,燒了紙。
但附近的人都傳說有狼來過現場,好像叼走了孩子。那一晚的風雪交加中有人還看見了一群紅狐狸,領頭的是一隻白狐狸,嘴裏、眼睛裏都滴著血,恐怖至極。
紅衣老僧默默地看著跪在地上的牧民楊鐵山,一雙銳利如鷹的眼睛忽然閃爍著淚光。
“菩薩慈悲,阿彌陀佛。”他低低地誦了一句佛號,目光變得黯淡淒楚。
“活佛饒了我吧,我沒有想作惡,沒有害死女人。我隻是可憐娃娃可憐那死了的女人,我沒有將娃娃交給政府,我有罪咧。”楊鐵山一邊解釋一邊抹起了眼淚。
“緣分,一切都是因緣,施主起來吧。”聽到老僧的言語裏有安慰的語氣,楊鐵山開始大聲哭泣起來。
“我有罪咧,我把娃娃偷偷藏起來,我辭工回家也沒有把娃娃交給政府,我有罪咧。”
“施主請止悲。你是善良之人,孩子是因你的善緣才能活下來。可以把孩子這幾年的情況告訴我嗎?有什麽遺物嗎?”老僧悲傷的語調一閃而過,語氣神情又重回平靜。
楊鐵山前言不搭後語地把揀到嬰兒這四年的經曆告訴了老僧。四年來兩個嬰兒在楊鐵山母親和姐姐姐夫的精心照料下身體日漸健康。一年前,楊鐵山經人介紹認識了從內地逃荒來的寡婦趙霞,寡婦帶著兩個未成年的女孩,他們一起生活後又生了一個男孩。因為縣城的工作朝不保夕,楊鐵山在生下男孩後幹脆辭工回到了牧鄉,畢竟牧民家還有些牛羊,不至於餓死人。就這樣,臨時工楊鐵山又變回了牧民楊鐵山。
“遺物就隻有一個本子,在馬車棚子上麵的包包裏放著呢。”楊鐵山也不知道為什麽都要告訴老僧。
聽完楊鐵山簡短的描述後,老僧的臉上慢慢地露出了一絲紅暈。他拍了拍楊鐵山的肩膀,木雕般的臉用力擠出來了一點笑容。“菩薩慈悲,你是善緣人,把那個本子給我看看吧。”
楊鐵山爬到馬車上,他從藏在馬車棚上的一個羊皮包裏翻出了一本已經殘破黯黃的牛皮紙封麵本子恭敬地雙手遞給老僧。老僧瞟了一眼封麵,上麵有一行娟秀的小字。“獻給我的一雙寶貝,我的愛。”老僧隨手翻了一頁,幾乎潸然淚下。
現場的空氣凝固沉重。良久,老僧將本子還給楊鐵山,他在紅色喇嘛袍裏摸出了兩個玉手串走到馬車邊戴在那對雙胞胎的手腕上,轉過身朝著雪峰方向跪了下去。
“阿彌陀佛,菩薩慈悲……”他默默地誦著佛號,起立跪下,起立跪下,如此三遍後他站起來靠近楊鐵山耳語道:“你是善緣人,一定要好好撫養兩個孤兒。孩子的生日是陽曆二月五日,孩子滿五歲生日之後一日,請去西八個家寺找我,就說冬和尚即可。切記,切記!”
楊鐵山默默地看著兩個紅衣僧人向遠方走去,心情似溪水翻滾湧動。讓他驚訝萬分的是那老僧竟一眼認出了兩個孤兒的身份來曆,莫非是菩薩開示嗎?直覺告訴他,那老僧與兩個孤兒有很深的緣分。
老僧俗姓鍾,原本是漢人,什麽時候出家做了和尚又什麽時候去了藏地喇嘛寺做了喇嘛僧均無人知道。“冬和尚”是大家對老僧的稱呼。
“師傅,那倆孩子是何人?”聽到中年喇嘛僧小心翼翼的問話,老僧間隔了許久後才慢慢地冒了一句:
“二子殊途,善惡皆緣。”
(一)
“西至哈至是堯乎兒的故鄉,很早前我們從西邊來到東方。走過了千佛洞萬佛峽,八字墩上四下望。八字墩下有一條橫路,來到了海子的紅柳灘上。……”
——種花國裕固族近代民歌。
時光之輪日夜轉動,歲月在無聲無息間轉換了時空。風從祁連山深處大雪山的雲霧間盤旋而起,向東北穿過當金山口、鷹嘴山,在氣勢磅礴的托萊山納噶爾當的山峰和山穀間與暖濕氣流混合後,化為甘露細雨向種花國河西走廊飄灑而去。
涼爽濕潤的微風沿著雪水河吹來,吹進了一隊身穿五顏六色棉裝緩緩行進的隊伍中。隊伍有十人左右,走在隊伍前麵的是一群綿羊,一隻高大威猛的黑色牧羊犬殷勤地在羊群前後左右奔跑著。緊跟在羊群後麵的是兩位騎著棗紅馬的人,左前邊的是一位少年,十四五歲的樣子,身穿青色的羊皮襖,右手不停地揮著鞭子甩出一個個清脆的響鞭。右後方十幾米處跟著一位中年漢子,滿臉滄桑、沒精打采地在馬背上搖晃著。
隊伍的後麵十幾米處有一輛馬車,馬車車廂用土黃色的帆布罩著,帆布邊緣已經磨出了線頭,黑乎乎的沒了顏色。車廂裏坐著一位老奶奶、一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女人和五個孩子。五個孩子三女兩男,最大的女孩十四歲,最小的男孩剛滿兩歲,兩個臉蛋紅撲撲的正在中年女人的懷裏香甜地睡著。老奶奶則用粗糙的雙手緊緊地摟著一左一右兩個孩子。
被老奶奶緊緊摟著的兩個孩子今年四歲。左手邊的男孩穿著比自己的身體大了一倍的土藍色羊皮襖,右手邊的女孩則穿著大紅色的棉襖,腳上穿著駱駝毛靴子,兩個孩子均有烏亮的大眼睛。“我可憐的鐵穆爾和卓瑪。”老奶奶嘴裏不停地嘮叨著。
他們一家是居住在祁連山山坳裏的裕固族牧民,按照習慣,他們一家人正趕著羊群去八十裏外的八字墩草場轉場放牧。男主人姓楊(種花國漢族姓),三十六歲。走在隊伍前麵騎馬的是他和前妻生的大兒子。生完大兒子七天後,他的前妻就死了,是他的母親將大兒子一手帶大的。坐在車廂裏的是他的第二任老婆,從內地逃荒來的女人。女人帶著兩個女孩美美和麗麗,最小的那個男孩子是他們同居後生的,小名叫蛋蛋。
這是一個夏日的早晨,太陽沒有從東方雪峰尖上露臉,陰雲密布空氣凜冽。當他們沿著雪水河走到一個矮山埡口時,迎麵走過來兩位身著紅衣的喇嘛僧。
“師傅好。”十四歲的小夥子騎在馬上遠遠地打起了招呼。
“安康吉祥!”紅衣喇嘛中的一位中年僧合掌回禮,另一位略顯蒼老的喇嘛僧卻站在路旁呆呆地望著後麵的馬車沒有反應。
羊群從兩個喇嘛僧的身側擠了過來,咩咩聲此起彼伏。
“師傅從哪裏來?”走到近處的中年牧民在馬上低下頭,合掌恭敬地問候。
“青海的拉卜楞寺(文殊寺)。一家子都去轉場啊?”中年喇嘛僧笑著問道。
“籲。六個孩子,三男三女。”中年牧民從馬上跳下來,他開始高興地向兩個喇嘛僧介紹起家人來:“我叫楊鐵山,這是我母親,我大兒子楊海十四歲了。我老婆子,我大女子楊美十歲,二女子楊麗八歲。二兒子三女子是一對雙胞胎,大名我還沒想好,小名鐵穆爾、卓瑪。去年剛有的小兒子蛋蛋。”中年牧民楊鐵山興高采烈地向剛見麵的喇嘛介紹著家人,幾個孩子都興奮地說著話。老奶奶臉上的皺紋擠成了一堆,笑著說話的嘴裏已經沒有幾顆牙了,女人則低頭打量著兩個喇嘛,麵無表情。
“今年家裏產了羊羔子幾隻啊?家裏有幾隻牛啊?”在中年喇嘛僧和楊鐵山一問一答的時候,那位老喇嘛卻一直沒有說話,他的眼睛落在馬車上的那一對雙胞胎身上,眼睛裏閃爍著光芒。
“菩薩,菩薩慈悲……”突然那位老喇嘛僧低下頭開始喃喃自語,他的臉上露出了痛苦欣慰的表情。孩子們嘰嘰喳喳地表現著自己,但那叫卓瑪的女孩睜著圓圓的眼睛一動不動地看著老僧。
“我的孫女,可憐的小卓瑪,去年她三歲的時候我給她剃頭紮了留頭辮。今年她四歲,看,我又給她紮了一個小辮子,她阿爸給她做了新衣服,穿到現在她都不肯脫下來。”見老僧盯著女孩看,老奶奶一邊哈哈笑著一邊捂著沒牙的嘴。
那位老喇嘛僧依舊是一言不發。在老奶奶的嘮叨聲中他一步步地慢慢走到車廂前仔細地端詳著那一對雙胞胎,然後又閉目沉思了一下。突然,老喇嘛僧傾前抓起了女孩卓瑪和男孩鐵穆爾的小手,將手掌翻過來仔細地看著。他在鐵穆爾的左手手心和卓瑪的右手手心處均分明看見了一顆模糊的紅痣,不,更像是一個符號。男孩手掌紋的生命線筆直,而女孩的掌紋生命線則散亂多岔。他的一係列舉動嚇壞了楊鐵山和老奶奶,發自內心對喇嘛活佛的崇敬卻讓他們緊緊地低著頭。
“老人家,這對雙胞胎的腳底板也有一個像這樣的圖案嗎?”那老僧緊盯著老奶奶的眼睛用手比劃了一下問道。他從老奶奶和楊鐵山的表情中得到了肯定的答複。
“師兄。”老喇嘛僧終於在中年喇嘛的呼叫聲中慢慢回過神來,他拉著楊鐵山向遠處走去。
“這是三年前落難的那兩個漢地孩子嗎?”
那紅衣老僧的問話像一聲悶雷炸響在楊鐵山耳旁,三年前那個鬼魅般夜晚的景象一幕幕地浮現在眼前。“我的菩薩啊,活佛菩薩救我。”楊鐵山呆呆地看著老僧,慢慢地跪在地上顫抖著。
這對雙胞胎正是三年前在車禍中幸存下來的兩個嬰兒,那一晚是正在金塔縣臨時鼠疫監控站值班的臨時工楊鐵山救了兩個嬰兒。楊鐵山是通過在縣城裏工作的一位姐姐的朋友介紹當上了臨時工的,那時他的理想就是有一天能去城裏工作,牧民生活畢竟是太窮了。
那天夜裏的遭遇徹底改變了楊鐵山的人生。當他抱著兩個孩子回到鼠疫監控站時,他發現土坯房塌了半邊,實際上已經無法待了。他看著兩個生命垂危的嬰兒,想了想,毅然決定連夜走回四十公裏外的母親家。當楊鐵山第二天下午抱著奄奄一息的兩個嬰兒出現在母親麵前時,他的母親跪在地上向著雪峰一連磕了十幾個響頭。
“感謝大慈大悲的菩薩,感謝大慈大悲的菩薩,這是上天賜給我家的。”楊鐵山的母親對著雪峰大聲地讚美感謝著菩薩。
老奶奶用溫熱的羊奶救活了兩個嬰兒。當楊鐵山第三天決定回金塔縣防疫站報到時,他們一家決定,除了十一歲的兒子楊海和楊鐵山的姐姐姐夫外,他們對外封鎖消息。“這是菩薩賜給我們的孩子。”杳無人煙的偏遠牧區似乎使這個決定變得可行。
在隨後的幾天裏,楊鐵山又去了幾次那個車禍現場。現場除了燒焦的野草和撞斷的樹枝外,遺物所剩無幾,就連變形的汽車零件也都被附近路過的人通通撿走了,但他還是在幾十米遠的土溝裏找到了那本散落的筆記本。
“給他們留個紀念吧。”楊鐵山基本上不識字,但他覺得應該留下這個本子。
死去的女人和司機被牧民就近埋葬在古烽火台下的土溝裏。據說後來有兩個外地人來過現場,燒了紙。
但附近的人都傳說有狼來過現場,好像叼走了孩子。那一晚的風雪交加中有人還看見了一群紅狐狸,領頭的是一隻白狐狸,嘴裏、眼睛裏都滴著血,恐怖至極。
紅衣老僧默默地看著跪在地上的牧民楊鐵山,一雙銳利如鷹的眼睛忽然閃爍著淚光。
“菩薩慈悲,阿彌陀佛。”他低低地誦了一句佛號,目光變得黯淡淒楚。
“活佛饒了我吧,我沒有想作惡,沒有害死女人。我隻是可憐娃娃可憐那死了的女人,我沒有將娃娃交給政府,我有罪咧。”楊鐵山一邊解釋一邊抹起了眼淚。
“緣分,一切都是因緣,施主起來吧。”聽到老僧的言語裏有安慰的語氣,楊鐵山開始大聲哭泣起來。
“我有罪咧,我把娃娃偷偷藏起來,我辭工回家也沒有把娃娃交給政府,我有罪咧。”
“施主請止悲。你是善良之人,孩子是因你的善緣才能活下來。可以把孩子這幾年的情況告訴我嗎?有什麽遺物嗎?”老僧悲傷的語調一閃而過,語氣神情又重回平靜。
楊鐵山前言不搭後語地把揀到嬰兒這四年的經曆告訴了老僧。四年來兩個嬰兒在楊鐵山母親和姐姐姐夫的精心照料下身體日漸健康。一年前,楊鐵山經人介紹認識了從內地逃荒來的寡婦趙霞,寡婦帶著兩個未成年的女孩,他們一起生活後又生了一個男孩。因為縣城的工作朝不保夕,楊鐵山在生下男孩後幹脆辭工回到了牧鄉,畢竟牧民家還有些牛羊,不至於餓死人。就這樣,臨時工楊鐵山又變回了牧民楊鐵山。
“遺物就隻有一個本子,在馬車棚子上麵的包包裏放著呢。”楊鐵山也不知道為什麽都要告訴老僧。
聽完楊鐵山簡短的描述後,老僧的臉上慢慢地露出了一絲紅暈。他拍了拍楊鐵山的肩膀,木雕般的臉用力擠出來了一點笑容。“菩薩慈悲,你是善緣人,把那個本子給我看看吧。”
楊鐵山爬到馬車上,他從藏在馬車棚上的一個羊皮包裏翻出了一本已經殘破黯黃的牛皮紙封麵本子恭敬地雙手遞給老僧。老僧瞟了一眼封麵,上麵有一行娟秀的小字。“獻給我的一雙寶貝,我的愛。”老僧隨手翻了一頁,幾乎潸然淚下。
現場的空氣凝固沉重。良久,老僧將本子還給楊鐵山,他在紅色喇嘛袍裏摸出了兩個玉手串走到馬車邊戴在那對雙胞胎的手腕上,轉過身朝著雪峰方向跪了下去。
“阿彌陀佛,菩薩慈悲……”他默默地誦著佛號,起立跪下,起立跪下,如此三遍後他站起來靠近楊鐵山耳語道:“你是善緣人,一定要好好撫養兩個孤兒。孩子的生日是陽曆二月五日,孩子滿五歲生日之後一日,請去西八個家寺找我,就說冬和尚即可。切記,切記!”
楊鐵山默默地看著兩個紅衣僧人向遠方走去,心情似溪水翻滾湧動。讓他驚訝萬分的是那老僧竟一眼認出了兩個孤兒的身份來曆,莫非是菩薩開示嗎?直覺告訴他,那老僧與兩個孤兒有很深的緣分。
老僧俗姓鍾,原本是漢人,什麽時候出家做了和尚又什麽時候去了藏地喇嘛寺做了喇嘛僧均無人知道。“冬和尚”是大家對老僧的稱呼。
“師傅,那倆孩子是何人?”聽到中年喇嘛僧小心翼翼的問話,老僧間隔了許久後才慢慢地冒了一句:
“二子殊途,善惡皆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