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這艘船有點跟另一艘不一樣呀。難道是型號不一樣?”錢老善於對比,他發現了同樣是散裝船的兩艘卻並不完全一樣。
“嘿嘿,錢老眼睛真是毒辣。底部都是一樣的,但另一艘我準備在後期建造成能在北極行駛的大型補給船,這樣一來,基本上就能全海域行駛了。因為還沒帶動到上麵,所以區別還不明顯,等民用船隻建好開走後,這裏會完全封閉起來,那時候真正的補給船樣子就會出來了。”
“你小子,鬼點子不少,考慮的也算比較全麵。軍轉民、民轉軍,協同發展,挺好的。”
錢老也調侃起了馬龍。
從船廠回來,路過職工住宅樓時,發現居然有兩家社區醫院,而且有不少孕婦或自己,或家人陪同,不停的出入於社區醫院。
“小龍,我之前聽說海區這裏的生育政策跟國內有很大不同,你說說看你的看法?”
“黨爺爺,讓我說這個,恐怕又得先請個罪,因為這話會得罪人。”
“沒事兒,實事求是的說出你的想法,隻要有道理,又不是針對某個人。”
“好,那我就說說,計劃生育本身應該是沒錯的,但是提出隻生一個好,嚴格杜絕二胎,那就絕對是過猶不及的絕戶之計,這種人就該千刀萬剮。”
“哦,你居然這麽痛恨這個政策?”總師聽到馬龍如此說起,而且感情色彩這麽濃重,立即也提起了興趣。
“當初剛建國,國內出現了一波生育高峰,就我父親他們那一代,家家五六個七八個的,那確實太多了,尤其是他們到了生育年齡,再繼續這麽生的話,肯定會導致國內人口急劇增長。所以我說計劃生育沒錯,是要有所限製。
不過,這種限製應該確定在一個度內,就想我父親他們,都沒有想我爺爺奶奶那一輩那樣生那麽多,一般都是一個兩個,很少有超過三個的,實際上已經發生了人口的自我控製和平衡,這時候應該穩定這種平衡就好了。
可是,有些個磚家不知道從被那個國家給了收買了,居然提出了隻能生一個的踢法,這就太過分了,從特別寬鬆,到特別嚴格,幾乎一下子跳過了那個平衡點。而這個平衡點恰恰是符合社會規律、自然規律的。
咱們這麽算吧,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孩子,按說是平衡了吧,人口就這麽穩定下去,然而兩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是存在著必然的折損的,不是生病就是意外,這樣實際上都在逐漸減少,更別說一個孩子了,那就簡直成了嚴重的倒金字塔,到時候一個孩子需要養多少老人?6個!夫妻倆呢?12個!!!
而這對夫妻還得要孩子吧?好了,12個老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這是什麽人口結構?嚴重不合理。到那時候這個孩子在長大了,你讓他生他都不敢生了,養不起。那時候再出台什麽政策,鼓勵?催生?這不是兒戲嗎?就想波浪線一樣,高拋低彈,最後失去了活力,成了一潭死水,那個時候才明白什麽叫作繭自縛。”
“有這麽嚴重嗎?之前他們的人口計算公式算的沒問題呀?”
“因為社會發展了,人們的觀念也提升了,咱們的經濟都逐漸擺脫計劃經濟了,那麽人口政策卻還是困囿於舊有思想裏麵。”
“哈哈,你小子,這可是嚴重的批評呀,不過我也不是不能接受批評。畢竟當你跳出來在看這個問題,可能看的更清楚一些。你再繼續說說,我挺喜歡聽你這不同意見的。”
“嘿嘿,那我就想到哪兒說到哪兒,當不得真的啊。”
見到總師鼓勵的目光,馬龍繼續說道:
“隻剩一個,萬一這個孩子生病或出了意外,那麽孩子上麵的老人怎麽辦?這已經完全沒有顧及民族的傳統,叫沒了傳承,叫後繼無人,叫斷子絕孫,那時候,可以想象這些老人是多麽傷心失望,萬念俱灰。
另外,都隻剩一個,慢慢的,咱們華夏的各種稱呼都快沒了,什麽伯仲季排行、什麽叔伯姑舅姨,沒有了,隻有直係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父母子或者女。長此以往,慢慢的,優良的傳統文化也會發生改變,人會變得性格孤僻、自私自利,缺乏友愛分享等精神。因為他從小就吃慣了獨食,十二個老人、加父母的愛都集中到了一個人身上。”
“這說的是小家庭,那麽擴散到全國呢?孩子長大了,工作了,父母即便還能勞動能力,那麽三個人最少養四個,最多要養12個老人,那麽一個年輕人要創造多大的價值才能養活這麽多人?可能將來,我們的人口紅利就會消失殆盡,反而變成了一個沒有什麽生氣的衰老國度。”
“你說的是不是太嚴重了?”旁邊的齊秘書插了句嘴。
“齊叔,我確實是在誇張著說,但您想想,這種情況有沒有可能發生呢?”
馬龍的反問,讓總師、錢老、齊秘書一起陷入了沉思。
馬龍可是從後世國家催生二胎,不限製三胎的的環境中過來的,那時候的養老基金已經捉襟見肘了。再往後呢?從逼著內退或買斷,改為延退,讓人到了60歲還要勞動養活更老的人,可見這個政策的惡果已經反噬到了社會現實當中。
“海區的人口政策你是怎麽考慮的?”
“黨爺爺,海區實際上跟國內還是有所區別的,我承認,計劃生育還有一個目的,優生優育,但我感覺也是一個口號罷了,難道隻生一個就是優生優育了?不見得吧。海區這邊鼓勵二胎,不限製三胎。但再多了,福利方麵卻不再增加,他們就會自行調節,因為生的再多,生活壓力就會呈現幾何級的上升。
說個最簡單的例子,房子,一個孩子是分配給兩室一廳,兩個孩子是三室一廳,三個呢,還是兩室一廳,可能略大點而已。那麽四個孩子,還是這些,而且,房子不是免費分配的,而是交租金,隻不過三個孩子以下,租金都是平價。但是到了四個孩子,那麽房租可能從之前的每月一百,漲到每月的五百,水電氣費用也會大幅增加。”
“當然這隻是一方麵,其他的像醫療、像享受的免費教育等等,隻要一對夫妻生育超過三個,都會有不同程度上的區別。”
“現在既然說到了醫療教育,再加上住房,我都不會讓他們產業化,也就是說,海區不會在這三個方麵進行盈利性經營,而是盡量做到規則內的免費或者相對的物美價廉,這個政策不是一時的,我會盡量讓這個政策永遠持續下去。”
“嘿嘿,錢老眼睛真是毒辣。底部都是一樣的,但另一艘我準備在後期建造成能在北極行駛的大型補給船,這樣一來,基本上就能全海域行駛了。因為還沒帶動到上麵,所以區別還不明顯,等民用船隻建好開走後,這裏會完全封閉起來,那時候真正的補給船樣子就會出來了。”
“你小子,鬼點子不少,考慮的也算比較全麵。軍轉民、民轉軍,協同發展,挺好的。”
錢老也調侃起了馬龍。
從船廠回來,路過職工住宅樓時,發現居然有兩家社區醫院,而且有不少孕婦或自己,或家人陪同,不停的出入於社區醫院。
“小龍,我之前聽說海區這裏的生育政策跟國內有很大不同,你說說看你的看法?”
“黨爺爺,讓我說這個,恐怕又得先請個罪,因為這話會得罪人。”
“沒事兒,實事求是的說出你的想法,隻要有道理,又不是針對某個人。”
“好,那我就說說,計劃生育本身應該是沒錯的,但是提出隻生一個好,嚴格杜絕二胎,那就絕對是過猶不及的絕戶之計,這種人就該千刀萬剮。”
“哦,你居然這麽痛恨這個政策?”總師聽到馬龍如此說起,而且感情色彩這麽濃重,立即也提起了興趣。
“當初剛建國,國內出現了一波生育高峰,就我父親他們那一代,家家五六個七八個的,那確實太多了,尤其是他們到了生育年齡,再繼續這麽生的話,肯定會導致國內人口急劇增長。所以我說計劃生育沒錯,是要有所限製。
不過,這種限製應該確定在一個度內,就想我父親他們,都沒有想我爺爺奶奶那一輩那樣生那麽多,一般都是一個兩個,很少有超過三個的,實際上已經發生了人口的自我控製和平衡,這時候應該穩定這種平衡就好了。
可是,有些個磚家不知道從被那個國家給了收買了,居然提出了隻能生一個的踢法,這就太過分了,從特別寬鬆,到特別嚴格,幾乎一下子跳過了那個平衡點。而這個平衡點恰恰是符合社會規律、自然規律的。
咱們這麽算吧,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孩子,按說是平衡了吧,人口就這麽穩定下去,然而兩個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是存在著必然的折損的,不是生病就是意外,這樣實際上都在逐漸減少,更別說一個孩子了,那就簡直成了嚴重的倒金字塔,到時候一個孩子需要養多少老人?6個!夫妻倆呢?12個!!!
而這對夫妻還得要孩子吧?好了,12個老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這是什麽人口結構?嚴重不合理。到那時候這個孩子在長大了,你讓他生他都不敢生了,養不起。那時候再出台什麽政策,鼓勵?催生?這不是兒戲嗎?就想波浪線一樣,高拋低彈,最後失去了活力,成了一潭死水,那個時候才明白什麽叫作繭自縛。”
“有這麽嚴重嗎?之前他們的人口計算公式算的沒問題呀?”
“因為社會發展了,人們的觀念也提升了,咱們的經濟都逐漸擺脫計劃經濟了,那麽人口政策卻還是困囿於舊有思想裏麵。”
“哈哈,你小子,這可是嚴重的批評呀,不過我也不是不能接受批評。畢竟當你跳出來在看這個問題,可能看的更清楚一些。你再繼續說說,我挺喜歡聽你這不同意見的。”
“嘿嘿,那我就想到哪兒說到哪兒,當不得真的啊。”
見到總師鼓勵的目光,馬龍繼續說道:
“隻剩一個,萬一這個孩子生病或出了意外,那麽孩子上麵的老人怎麽辦?這已經完全沒有顧及民族的傳統,叫沒了傳承,叫後繼無人,叫斷子絕孫,那時候,可以想象這些老人是多麽傷心失望,萬念俱灰。
另外,都隻剩一個,慢慢的,咱們華夏的各種稱呼都快沒了,什麽伯仲季排行、什麽叔伯姑舅姨,沒有了,隻有直係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父母子或者女。長此以往,慢慢的,優良的傳統文化也會發生改變,人會變得性格孤僻、自私自利,缺乏友愛分享等精神。因為他從小就吃慣了獨食,十二個老人、加父母的愛都集中到了一個人身上。”
“這說的是小家庭,那麽擴散到全國呢?孩子長大了,工作了,父母即便還能勞動能力,那麽三個人最少養四個,最多要養12個老人,那麽一個年輕人要創造多大的價值才能養活這麽多人?可能將來,我們的人口紅利就會消失殆盡,反而變成了一個沒有什麽生氣的衰老國度。”
“你說的是不是太嚴重了?”旁邊的齊秘書插了句嘴。
“齊叔,我確實是在誇張著說,但您想想,這種情況有沒有可能發生呢?”
馬龍的反問,讓總師、錢老、齊秘書一起陷入了沉思。
馬龍可是從後世國家催生二胎,不限製三胎的的環境中過來的,那時候的養老基金已經捉襟見肘了。再往後呢?從逼著內退或買斷,改為延退,讓人到了60歲還要勞動養活更老的人,可見這個政策的惡果已經反噬到了社會現實當中。
“海區的人口政策你是怎麽考慮的?”
“黨爺爺,海區實際上跟國內還是有所區別的,我承認,計劃生育還有一個目的,優生優育,但我感覺也是一個口號罷了,難道隻生一個就是優生優育了?不見得吧。海區這邊鼓勵二胎,不限製三胎。但再多了,福利方麵卻不再增加,他們就會自行調節,因為生的再多,生活壓力就會呈現幾何級的上升。
說個最簡單的例子,房子,一個孩子是分配給兩室一廳,兩個孩子是三室一廳,三個呢,還是兩室一廳,可能略大點而已。那麽四個孩子,還是這些,而且,房子不是免費分配的,而是交租金,隻不過三個孩子以下,租金都是平價。但是到了四個孩子,那麽房租可能從之前的每月一百,漲到每月的五百,水電氣費用也會大幅增加。”
“當然這隻是一方麵,其他的像醫療、像享受的免費教育等等,隻要一對夫妻生育超過三個,都會有不同程度上的區別。”
“現在既然說到了醫療教育,再加上住房,我都不會讓他們產業化,也就是說,海區不會在這三個方麵進行盈利性經營,而是盡量做到規則內的免費或者相對的物美價廉,這個政策不是一時的,我會盡量讓這個政策永遠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