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石錦村
工商局回去的路上,王泰還在思索著林欣講話裏包含的含義。
他知道,林欣這樣大張旗鼓的整頓下,必然是有所動作的。
正在開車的王泰,有些好奇地問道:“老板,接下來,我們工作的方向是什麽?”
林欣道:“前期鋪墊了這麽多,當然是得弄點成績出來。這一次為了求市裏援助,不知道托了多少關係,市裏那些人都在盯著我呢,要是沒點成績,估計以後回去在人家麵前都抬不起頭了。”
王泰也覺得如此,那一個星期,林欣天天跑市裏,可見壓力也不少。林欣又說:“我整理了一個考察順序表,將縣發展前景明朗的鄉鎮,全部匯總一下。想要快速出成績,那就隻能結合實際發展。”
“現在的長林縣,實在是有點窮,稅收收入太單一了。”
王泰點頭。
現在王泰不僅是秘書,還暫時充當著司機的職位,送林欣回縣裏的套間之後,才回的宿舍。
一回到宿舍,王泰便坐在書桌前,對著長林縣的地圖,苦思冥想。
王泰在根據著如今的地名,開始回憶著這些地方未來的發展前景,每個地方適合發展什麽,這些都是有事實參考的,自己可以根據這些在實地考察的時候提出建議。
這是王泰獨一無二的優勢。
……….
早晨,王泰依舊是早早地回到了縣府,先是檢查常務辦公室的衛生,貼心地配上一杯熱茶。
林欣依舊是準時回來。
“可以啊。”
“這黑眼圈,昨晚沒少熬夜吧?”
王泰輕輕一笑,拿出一張表格,遞給了林欣道:“常務交代的任務,自然得完成。我也得看看文件,了解一下縣裏的情況,提前做些功課不是。”
林欣欣慰地點頭,王泰永遠都是比較讓人省心的。
說著,林欣遞給了王泰一份表格。
“這是考察順序,你回去看看,提前定好一個路線,我們兩天後出發。”
王泰接過表格,當看到表格上的地名,不由得有些驚訝。
“石錦村?”“老板,現在石錦村是全縣最窮的地方。那裏據說連磚瓦房都沒有幾間,連電都還沒全部通完,你將這個硬骨頭列在第一位,開局就是地獄模式?”
林欣道:“正是因為那裏困難,所以才要去看看,有困難就要想辦法克服。要是都盯著煤鎮那點可以快速賺錢的礦,那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礦總有采完的一天吧!”
“回去準備一下今天的行程,我批閱一下文件,九點鍾準時出門。”
“明白。”
王泰轉身回去,心中更是掀起了波濤。
….....
九點,王泰備好東西,便開始跟著林欣參加會議。
根據行程記錄,這兩天的會議都排得十分的滿,有些會議之間的間隔不足二十分鍾,之間還得趕路,所以王泰貼心地準備了一些小零食在車上,方便林欣餓的時候去吃。
這兩天,王泰跟著參加了十多場的會議。
正是參加了這些不同會議,王泰才對縣裏的政治情況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縣裏的執掌者明顯地分為了兩派。
第一派,以縣委書記林超為首的本地派。
本地派實力雄渾,裏麵都是縣裏土生土長的人,他們占據了大部分實權部門的重要職位,話語權很重,緊緊圍繞在林超身邊。
許多大事都是林超拍板,那便成,大有縣委書記一言堂的意思。
第二派,就是縣委副書記常得和縣政協主席王行之兩人,這兩人都是市裏調派下來的,在市裏關係都硬,但是被本土派抵製著,兩人抱團取暖,也是一股不少的力量。
這兩派人暗裏都在較勁,很多決策上都可以看出兩派人較勁的痕跡。
而新來的林欣和紀委書記陳亞光,兩人卻不參與這兩派的鬥爭。
林欣更是一副隻關心經濟的樣子,即使兩派的人來拉攏,也從未表達過想要靠攏的意願,隱晦地表達出自己隻是暫時下來鍍金的意思。
不爭不搶的,十分的和善。
隻會在必要的利益交換時刻,和合作者表明自己的態度。
身處官場,王泰才更直觀地感受到縣裏的複雜,才明白當初的林欣下來,為什麽什麽事情都做不了。
畢竟一個光杆司令,手底下沒有兵,打得過誰。
不過現在工商局的楊豐明確地站在林欣這邊,更有紀委書記這個大人物在旁邊站著,林欣也算是有點底子,可以做些事情了。………..
時間過得很快。
轉眼便是第三天,和林欣約定的視察時間到了。
這一次的下鄉,沒有像剛剛來的時候一樣,叫上一大群的領導陪著。
這一次隻有林欣和王泰兩人下來,當然沿途會通知當地的領導人陪同。
官場上一直流行著一句話: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
真正能決定事情的,往往隻有那小數幾個人。
現在縣裏的領導班子意見並不統一,林欣也懶得扯皮。
第一站,石棉村,處於邊城鎮得統轄之內。
這是一個比起桃李村還要窮上十倍的地方。桃李村還有可以開得進小車的泥路,這個石棉村,村外十幾公裏根本就開不進小車。
王泰和林欣是到了邊緣隻會換了一台摩托車,才在邊城鎮長路鄉鄉長錢海山帶路下來到的村子。
一路上,周圍都是連綿不絕的大山。
這裏山勢平緩,偶爾便會出現一大片光禿禿的石山,有點。
環境幹燥炎熱,即使是開著摩托車都有一絲悶熱。
王泰一直在觀察著周圍的環境,大多都是平緩而連綿的石山,農田和種作物都比較少見。
有的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山裏啥都沒有,難不成,靠吃石頭?
一路上十分的顛簸,到了石錦村的時候,村主任石誌毅已經帶著人在這裏迎接了。
看到鄉長真的帶著大領導來,整個人都是懵的。
這裏山路崎嶇,開摩托車都十分顛簸,一般領導都不願意來。
就連十分耐造的王泰都腰酸背痛了,更別說林欣了。
下車之後,林欣也沒有一句抱怨。
“領導光臨,真是讓這裏蓬蓽生輝啊。”
村主任石誌毅一臉高興地迎了上來。
這個村主任,和王泰之前見的那些穿著大褲衩白背心村主任有些不一樣。
這個石誌毅,不過四十來歲,穿著十分講究,西褲襯衫,有幾分幹部的味道,在旁邊的幾個村民穿著陳舊的村民襯托下,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石誌毅熱情地上前和眾人打招呼,“我代表村委會,歡迎常務親自蒞臨指導。”眾人在錢山海的介紹之下,算是有了一番初步的認識。
王泰當過兵,觀察力十分的敏銳,他看得出,範誌毅和錢山海似乎很熟,兩人暗地裏有不少的眼神交流。
但鄉長經常下村和村主任很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王泰也沒有多想。
範誌毅領著眾人往村子裏走去。
一路上,這裏作物稀疏,除了少數一些耐造的果樹和紅薯地,也不見有別的作物,可見這裏的土地並不肥沃。
一旁的錢山海道:“常務,這邊的土地比較貧瘠,周圍也都是石山,樹林稀少,隻能栽種少量適合的農作物。”
“而且,能開荒出來,適合耕種的土地也少,農業的發展並不順暢。”
工商局回去的路上,王泰還在思索著林欣講話裏包含的含義。
他知道,林欣這樣大張旗鼓的整頓下,必然是有所動作的。
正在開車的王泰,有些好奇地問道:“老板,接下來,我們工作的方向是什麽?”
林欣道:“前期鋪墊了這麽多,當然是得弄點成績出來。這一次為了求市裏援助,不知道托了多少關係,市裏那些人都在盯著我呢,要是沒點成績,估計以後回去在人家麵前都抬不起頭了。”
王泰也覺得如此,那一個星期,林欣天天跑市裏,可見壓力也不少。林欣又說:“我整理了一個考察順序表,將縣發展前景明朗的鄉鎮,全部匯總一下。想要快速出成績,那就隻能結合實際發展。”
“現在的長林縣,實在是有點窮,稅收收入太單一了。”
王泰點頭。
現在王泰不僅是秘書,還暫時充當著司機的職位,送林欣回縣裏的套間之後,才回的宿舍。
一回到宿舍,王泰便坐在書桌前,對著長林縣的地圖,苦思冥想。
王泰在根據著如今的地名,開始回憶著這些地方未來的發展前景,每個地方適合發展什麽,這些都是有事實參考的,自己可以根據這些在實地考察的時候提出建議。
這是王泰獨一無二的優勢。
……….
早晨,王泰依舊是早早地回到了縣府,先是檢查常務辦公室的衛生,貼心地配上一杯熱茶。
林欣依舊是準時回來。
“可以啊。”
“這黑眼圈,昨晚沒少熬夜吧?”
王泰輕輕一笑,拿出一張表格,遞給了林欣道:“常務交代的任務,自然得完成。我也得看看文件,了解一下縣裏的情況,提前做些功課不是。”
林欣欣慰地點頭,王泰永遠都是比較讓人省心的。
說著,林欣遞給了王泰一份表格。
“這是考察順序,你回去看看,提前定好一個路線,我們兩天後出發。”
王泰接過表格,當看到表格上的地名,不由得有些驚訝。
“石錦村?”“老板,現在石錦村是全縣最窮的地方。那裏據說連磚瓦房都沒有幾間,連電都還沒全部通完,你將這個硬骨頭列在第一位,開局就是地獄模式?”
林欣道:“正是因為那裏困難,所以才要去看看,有困難就要想辦法克服。要是都盯著煤鎮那點可以快速賺錢的礦,那不能真正解決問題。礦總有采完的一天吧!”
“回去準備一下今天的行程,我批閱一下文件,九點鍾準時出門。”
“明白。”
王泰轉身回去,心中更是掀起了波濤。
….....
九點,王泰備好東西,便開始跟著林欣參加會議。
根據行程記錄,這兩天的會議都排得十分的滿,有些會議之間的間隔不足二十分鍾,之間還得趕路,所以王泰貼心地準備了一些小零食在車上,方便林欣餓的時候去吃。
這兩天,王泰跟著參加了十多場的會議。
正是參加了這些不同會議,王泰才對縣裏的政治情況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縣裏的執掌者明顯地分為了兩派。
第一派,以縣委書記林超為首的本地派。
本地派實力雄渾,裏麵都是縣裏土生土長的人,他們占據了大部分實權部門的重要職位,話語權很重,緊緊圍繞在林超身邊。
許多大事都是林超拍板,那便成,大有縣委書記一言堂的意思。
第二派,就是縣委副書記常得和縣政協主席王行之兩人,這兩人都是市裏調派下來的,在市裏關係都硬,但是被本土派抵製著,兩人抱團取暖,也是一股不少的力量。
這兩派人暗裏都在較勁,很多決策上都可以看出兩派人較勁的痕跡。
而新來的林欣和紀委書記陳亞光,兩人卻不參與這兩派的鬥爭。
林欣更是一副隻關心經濟的樣子,即使兩派的人來拉攏,也從未表達過想要靠攏的意願,隱晦地表達出自己隻是暫時下來鍍金的意思。
不爭不搶的,十分的和善。
隻會在必要的利益交換時刻,和合作者表明自己的態度。
身處官場,王泰才更直觀地感受到縣裏的複雜,才明白當初的林欣下來,為什麽什麽事情都做不了。
畢竟一個光杆司令,手底下沒有兵,打得過誰。
不過現在工商局的楊豐明確地站在林欣這邊,更有紀委書記這個大人物在旁邊站著,林欣也算是有點底子,可以做些事情了。………..
時間過得很快。
轉眼便是第三天,和林欣約定的視察時間到了。
這一次的下鄉,沒有像剛剛來的時候一樣,叫上一大群的領導陪著。
這一次隻有林欣和王泰兩人下來,當然沿途會通知當地的領導人陪同。
官場上一直流行著一句話: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
真正能決定事情的,往往隻有那小數幾個人。
現在縣裏的領導班子意見並不統一,林欣也懶得扯皮。
第一站,石棉村,處於邊城鎮得統轄之內。
這是一個比起桃李村還要窮上十倍的地方。桃李村還有可以開得進小車的泥路,這個石棉村,村外十幾公裏根本就開不進小車。
王泰和林欣是到了邊緣隻會換了一台摩托車,才在邊城鎮長路鄉鄉長錢海山帶路下來到的村子。
一路上,周圍都是連綿不絕的大山。
這裏山勢平緩,偶爾便會出現一大片光禿禿的石山,有點。
環境幹燥炎熱,即使是開著摩托車都有一絲悶熱。
王泰一直在觀察著周圍的環境,大多都是平緩而連綿的石山,農田和種作物都比較少見。
有的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山裏啥都沒有,難不成,靠吃石頭?
一路上十分的顛簸,到了石錦村的時候,村主任石誌毅已經帶著人在這裏迎接了。
看到鄉長真的帶著大領導來,整個人都是懵的。
這裏山路崎嶇,開摩托車都十分顛簸,一般領導都不願意來。
就連十分耐造的王泰都腰酸背痛了,更別說林欣了。
下車之後,林欣也沒有一句抱怨。
“領導光臨,真是讓這裏蓬蓽生輝啊。”
村主任石誌毅一臉高興地迎了上來。
這個村主任,和王泰之前見的那些穿著大褲衩白背心村主任有些不一樣。
這個石誌毅,不過四十來歲,穿著十分講究,西褲襯衫,有幾分幹部的味道,在旁邊的幾個村民穿著陳舊的村民襯托下,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石誌毅熱情地上前和眾人打招呼,“我代表村委會,歡迎常務親自蒞臨指導。”眾人在錢山海的介紹之下,算是有了一番初步的認識。
王泰當過兵,觀察力十分的敏銳,他看得出,範誌毅和錢山海似乎很熟,兩人暗地裏有不少的眼神交流。
但鄉長經常下村和村主任很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王泰也沒有多想。
範誌毅領著眾人往村子裏走去。
一路上,這裏作物稀疏,除了少數一些耐造的果樹和紅薯地,也不見有別的作物,可見這裏的土地並不肥沃。
一旁的錢山海道:“常務,這邊的土地比較貧瘠,周圍也都是石山,樹林稀少,隻能栽種少量適合的農作物。”
“而且,能開荒出來,適合耕種的土地也少,農業的發展並不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