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博士班即將開班
“你這想法思路是正確的,你有詳細的計劃嗎?”
楊豐剛剛入駐開發區,其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串聯起各個部門,方便王泰這樣的改革先鋒去做事,給予方便。
在某些方麵上,楊豐也是得聽王泰的意見,例如經開區未來的發展計劃。
“過年回去的時候我做了幾個詳細的文件,我讓人現在打印一份給你。”
說著,王泰便讓人打印了一份過來。
楊豐仔細地看了十來分鍾,道:“這計劃極具前瞻性,可以充當未來的發展計劃,隻需要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了。等會的會議我先推遲一個小時,給經管會那邊先看看這計劃,要是沒問題的話,下午的工作會議上就可以將其列為大致的發展方向。”
王泰點頭,這份計劃是他依照曆史上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為開發區量身定做的,大方向是絕對不會錯的。
新年新氣象,大家都在趕著出成績,吃飯的時間都拿來工作了,王泰和楊豐在飯堂內足足討論了一個小時,繼續商量著發展方案。
延遲之後,會議繼續召開。
在此次工作匯報大會上,楊豐講話的主題一共就兩個,一個是對於工作內容的梳理以及查漏補缺,另一個則是集中力量先推動龍頭企業的發展打響招牌。
對於工作的大致框架,開發區的領導層早已經做好了修改規劃,隻需要將這些任務分發下去,落實到個人身上,將項目推進下去就可以了。這一次的會議也不簡單,將任務落實到每一個責任人身上也是需要時間的,會議到了晚上七點多,大家才拖著疲憊的身軀下班。
這還是王泰和楊豐說話簡潔才有這麽早的下班時間,要是換一個喜歡端著架子的領導,估計沒有晚上十點多會議結束不了。
會議結束之後,王泰跟著楊豐去街邊的一個小飯店找了個包間點上兩瓶酒一起吃晚飯。
王泰吃上兩口熱乎的飯菜,又忍不住聊起了公事,“現在開發區這邊很多位置有了空缺,運轉起來不夠順暢,很多工作都不能順利展開,這是一個要命的問題。”
楊豐道:“這事我和市委那邊協商過,年前我們推上來這批人,最遲後天就可以提名了,不過讓我有些意外的是,你們新源鎮的那個鄉長胡乾,卻是有別人撈了上來。市委那邊的調任名單上,本來就有他的名字。”
胡乾是王泰向楊豐推薦可以擔任重要職位的人才。
開發區無疑是這幾年長林縣最有機會的地方,王泰是想推薦胡乾過來曆練攢政績,攢資曆,順便幫忙的,沒想到胡乾居然不用自己幫忙也被提名了。
王泰覺得有些奇怪,按理來說這樣香餑餑的職位,這麽多人競爭沒有打點過,是進不來的。
王泰好奇道:“這就有些奇怪了,誰的意思?”
楊豐低聲道:“我問過組織部的人了,好像是市裏麵有人點的胡乾的名字,你這個朋友在市裏關係也硬啊。”
王泰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關節。
胡乾已經擔任了兩年的鄉長了,也夠資曆往上提一提了,至於是那位幫胡乾提了上去,王泰估計這次的提名是胡乾那未來的老丈人的手筆。上一輩子,胡乾有能力,有學曆,政績不差,但升得不快,可在他結婚之後可謂是一年三遷,通過一係列的調度,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從副科升到了副處,然後更是一到時間就往上提,甚至還有一兩次特殊提拔。
當然這一切都是他那手段通天的老丈人的手筆,加上胡乾那能力自然勢不可擋。
見到胡乾即將開始自己的機遇,王泰也放心了,道:“那感情好啊,都是可以信得過的友軍,我們做事也更加的輕鬆。”
楊豐道:“現在縣裏就等著出成績了,我們得加把勁才行啊,不然這麽大的支持力度,下次可能就沒有了。”
王泰笑道:“和楊縣長搭檔,不出成績都很難啊。”
……
吃過飯,王泰連夜回了一趟新源鎮,找胡乾出來喝幾杯。
一番打探下才知道,過年的時候胡乾去了一趟女友家過年,他未來的老丈人對他很滿意,估計就是操作上了。
王泰是一番羨慕啊,但他有自己的晉升途徑也不需要刻意去找一個了不得的老丈人啥的。
這些事情聊了一會,王泰還是將話題聊回公事上,新源農業準備上市,涉及到的東西是方方麵麵的,大本營這邊還是得讓胡乾幫忙盯著不能出錯。
因為年後工作繁忙,王泰和胡乾直接聊了一個通宵。
等到第二天才繼續回開發區這邊。
新年回來很忙,王泰遊走於新源鎮和開發區,每日幾乎就是三點一線的生活。
年後的第三天,開發區的人事調動揪下來了,胡乾調任開發區黨政辦公室,一樣和王泰同一個部門。
當初劉雲飛主政黨政辦公室的時候,許多幹將都被他綁上了賊船,導致東窗事發之時,黨政辦公室這邊是最多人下台的,一連走了四個,現在急需能做事的人過來維持和擴張業務,胡乾被調過來擔任了一個小組長負責帶領組員開展業務。
除此之外,一直跟在王泰身邊學習的淩語,也被委任成為小組組長,帶領三個組員合作完成工作。
這樣的人員配置,很大程度上是楊豐為了讓王泰順利完成工作任務而分配的,現在開發區這邊能不能出成績,障礙已經掃清,就看王泰這些年輕人怎麽去拚了。
除了開發區這邊的事情之外,還有一件大事,就是王泰被評選為經濟改革先鋒之後,組織裏給予了一個在職博士的研讀機會,之前研究生的時候王泰選擇的研讀方向是農業。現在博士班,王泰換了專業,換成了經濟金融。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的主題一直都隻有一個,那就是發展經濟,未來十幾年想要出成績,也是經濟金融這方麵最容易。
對於王泰來說學農學是理想,而學金融則是為了實際應用。
“你這想法思路是正確的,你有詳細的計劃嗎?”
楊豐剛剛入駐開發區,其最主要的任務就是串聯起各個部門,方便王泰這樣的改革先鋒去做事,給予方便。
在某些方麵上,楊豐也是得聽王泰的意見,例如經開區未來的發展計劃。
“過年回去的時候我做了幾個詳細的文件,我讓人現在打印一份給你。”
說著,王泰便讓人打印了一份過來。
楊豐仔細地看了十來分鍾,道:“這計劃極具前瞻性,可以充當未來的發展計劃,隻需要稍微修改一下就可以了。等會的會議我先推遲一個小時,給經管會那邊先看看這計劃,要是沒問題的話,下午的工作會議上就可以將其列為大致的發展方向。”
王泰點頭,這份計劃是他依照曆史上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為開發區量身定做的,大方向是絕對不會錯的。
新年新氣象,大家都在趕著出成績,吃飯的時間都拿來工作了,王泰和楊豐在飯堂內足足討論了一個小時,繼續商量著發展方案。
延遲之後,會議繼續召開。
在此次工作匯報大會上,楊豐講話的主題一共就兩個,一個是對於工作內容的梳理以及查漏補缺,另一個則是集中力量先推動龍頭企業的發展打響招牌。
對於工作的大致框架,開發區的領導層早已經做好了修改規劃,隻需要將這些任務分發下去,落實到個人身上,將項目推進下去就可以了。這一次的會議也不簡單,將任務落實到每一個責任人身上也是需要時間的,會議到了晚上七點多,大家才拖著疲憊的身軀下班。
這還是王泰和楊豐說話簡潔才有這麽早的下班時間,要是換一個喜歡端著架子的領導,估計沒有晚上十點多會議結束不了。
會議結束之後,王泰跟著楊豐去街邊的一個小飯店找了個包間點上兩瓶酒一起吃晚飯。
王泰吃上兩口熱乎的飯菜,又忍不住聊起了公事,“現在開發區這邊很多位置有了空缺,運轉起來不夠順暢,很多工作都不能順利展開,這是一個要命的問題。”
楊豐道:“這事我和市委那邊協商過,年前我們推上來這批人,最遲後天就可以提名了,不過讓我有些意外的是,你們新源鎮的那個鄉長胡乾,卻是有別人撈了上來。市委那邊的調任名單上,本來就有他的名字。”
胡乾是王泰向楊豐推薦可以擔任重要職位的人才。
開發區無疑是這幾年長林縣最有機會的地方,王泰是想推薦胡乾過來曆練攢政績,攢資曆,順便幫忙的,沒想到胡乾居然不用自己幫忙也被提名了。
王泰覺得有些奇怪,按理來說這樣香餑餑的職位,這麽多人競爭沒有打點過,是進不來的。
王泰好奇道:“這就有些奇怪了,誰的意思?”
楊豐低聲道:“我問過組織部的人了,好像是市裏麵有人點的胡乾的名字,你這個朋友在市裏關係也硬啊。”
王泰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關節。
胡乾已經擔任了兩年的鄉長了,也夠資曆往上提一提了,至於是那位幫胡乾提了上去,王泰估計這次的提名是胡乾那未來的老丈人的手筆。上一輩子,胡乾有能力,有學曆,政績不差,但升得不快,可在他結婚之後可謂是一年三遷,通過一係列的調度,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從副科升到了副處,然後更是一到時間就往上提,甚至還有一兩次特殊提拔。
當然這一切都是他那手段通天的老丈人的手筆,加上胡乾那能力自然勢不可擋。
見到胡乾即將開始自己的機遇,王泰也放心了,道:“那感情好啊,都是可以信得過的友軍,我們做事也更加的輕鬆。”
楊豐道:“現在縣裏就等著出成績了,我們得加把勁才行啊,不然這麽大的支持力度,下次可能就沒有了。”
王泰笑道:“和楊縣長搭檔,不出成績都很難啊。”
……
吃過飯,王泰連夜回了一趟新源鎮,找胡乾出來喝幾杯。
一番打探下才知道,過年的時候胡乾去了一趟女友家過年,他未來的老丈人對他很滿意,估計就是操作上了。
王泰是一番羨慕啊,但他有自己的晉升途徑也不需要刻意去找一個了不得的老丈人啥的。
這些事情聊了一會,王泰還是將話題聊回公事上,新源農業準備上市,涉及到的東西是方方麵麵的,大本營這邊還是得讓胡乾幫忙盯著不能出錯。
因為年後工作繁忙,王泰和胡乾直接聊了一個通宵。
等到第二天才繼續回開發區這邊。
新年回來很忙,王泰遊走於新源鎮和開發區,每日幾乎就是三點一線的生活。
年後的第三天,開發區的人事調動揪下來了,胡乾調任開發區黨政辦公室,一樣和王泰同一個部門。
當初劉雲飛主政黨政辦公室的時候,許多幹將都被他綁上了賊船,導致東窗事發之時,黨政辦公室這邊是最多人下台的,一連走了四個,現在急需能做事的人過來維持和擴張業務,胡乾被調過來擔任了一個小組長負責帶領組員開展業務。
除此之外,一直跟在王泰身邊學習的淩語,也被委任成為小組組長,帶領三個組員合作完成工作。
這樣的人員配置,很大程度上是楊豐為了讓王泰順利完成工作任務而分配的,現在開發區這邊能不能出成績,障礙已經掃清,就看王泰這些年輕人怎麽去拚了。
除了開發區這邊的事情之外,還有一件大事,就是王泰被評選為經濟改革先鋒之後,組織裏給予了一個在職博士的研讀機會,之前研究生的時候王泰選擇的研讀方向是農業。現在博士班,王泰換了專業,換成了經濟金融。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內的主題一直都隻有一個,那就是發展經濟,未來十幾年想要出成績,也是經濟金融這方麵最容易。
對於王泰來說學農學是理想,而學金融則是為了實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