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載長存?


    不得不說,老李淵的心氣可真夠高的,也是真敢想!


    縱觀曆史,最牛逼的周朝,也不過就八百來年,李淵竟然敢想大唐萬載長存?


    房俊無語的暗自搖頭。


    李淵拉攏世家,允諾世家共享天下的時候,他還沒覺得怎麽樣,等他登基坐殿以後,才算是品過來味兒。


    那個時候,李淵才真正弄明白,把持天下有多難。


    根據李淵的總結,隋朝之所以最終被推翻,主要原因就在於朝廷沒錢,錢袋子抓在了世家門閥的手裏,人家不想給你錢,你說啥都沒用。


    隋煬帝心也是夠狠,國庫一直把持在你們世家手裏,他要用錢的時候,國庫敢說沒錢?


    你不是哭著喊著說國庫沒錢嗎?


    他隋煬帝還偏就要修這個大運河!


    有錢沒錢的事,他隋煬帝可不管,你們官員自己想辦法去,有錢的地方你就掏錢,沒錢的地方,那你就出勞力!


    這一番操作下來,弄的天下民不聊生,隋朝的政權也正式進入了風雨飄搖之際。


    所有人都看出朝廷的問題來了,偏就隋煬帝沒看出來。


    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的答案也各自不同。


    什麽民怨沸騰,什麽民不聊生,那跟他隋煬帝有個毛的關係?


    整個天下都是他們老楊家的,他還會在意死幾個賤民?


    最終的結果是,隋煬帝證實了他的想法,隻要他想幹的事,什麽國庫有錢沒錢,隻要他往下壓一壓,下麵的人自然會把事情辦妥。


    轉過頭來,隋煬帝開始征戰高句麗。


    還是跟修大運河的時候一樣,他隋煬帝就是要打高句麗,該準備糧草的準備糧草,該征召軍卒的征召軍卒,什麽國庫有沒有錢,那根本就不在隋煬帝的考慮範圍內。


    那幾年,這些世家門閥從國庫裏掏出來的這些錢,全讓隋煬帝給敗的差不多了。


    一次兩次的,大家咬咬牙也就算了。


    三征高句麗,不但高句麗沒打下來,隋煬帝還打算繼續把手伸進世家門閥的褲兜裏往外掏錢,那世家門閥能樂意嗎?


    大隋朝也就徹底崩盤了!


    “國朝的錢袋子,乃是重中之重的大事,若是不解決此事,大唐的江山便始終是危如累卵!”


    李淵看著房俊說道,“你對隋煬帝的那番見解,讓朕很驚訝。。。既然你能看透此事,想必心中也有解決之道,這便是朕讓長樂喊你來太安宮的原因。”


    得,這回房俊算是徹底聽明白了。


    當日在禦珍坊,為了讓李麗質再拿300貫錢,房俊那頓胡咧咧,這事李麗質不光捅給了李世民,現在看來,她還把這事捅給李淵了。


    房俊聳了聳肩說道,“其實真正導致世家放棄隋煬帝的原因,是科舉改製。”


    “科舉改製?”李淵皺了皺眉。


    房俊點著頭說道,“我聽我爹說過,隋煬帝在三征高句麗之前,曾提出過科舉改製的事。”


    “科舉改製?”李淵皺著眉,仔細的回憶了一下,點了點頭說道,“好像提過此事,但此事並未拿到朝堂上商討。”


    房俊扯了扯嘴角,“這件事當然不能拿到朝堂上去說,因為科舉改製,會直接損害世家的利益。”


    能當上皇帝的人會是傻子嗎?


    別扯淡了。


    隋煬帝不但不傻,而且比一般人都要聰明!


    隋煬帝登基之後,馬上就建議廣開科舉,招天下有識之士,為朝廷所用。


    科舉這事一出,所有的世家都炸了鍋!


    那個時候,朝廷官員的任免,一部分靠的是世卿世祿的製度,你可以理解成是世襲,爹當官,兒子接班的那種。


    另一部分官員的任免,就靠舉薦。


    所以,那個時候朝廷的官員,幾乎全部被各個世家所囊括。


    這要是開了科舉,誰考試考的好誰來當官,那他們這些世家的未來,岌岌可危啊!


    所以,在朝堂上,所有世家之人全部極力的反對隋煬帝開創科舉。


    結果,這事撂下沒多久,隋煬帝便要修大運河。


    世家之人心裏明鏡一樣,大運河的事要是不同意,隋煬帝還得繼續研究科舉製度。


    新君登基,上來就提了這麽兩件事,科舉觸動了大家的利益,大家給擋回去了,開鑿大運河你們還攔著不讓?


    繼續攔著不讓,那隋煬帝的臉麵往哪放啊?


    可開鑿大運河,對於人力財力的消耗太大了,朝堂上,雖然很多人都極力勸阻,但隋煬帝就認準了這事了,非幹不可!


    國庫沒錢?


    國庫又不是他隋煬帝管著的,國庫沒錢,誰管國庫誰想辦法去!


    要是非得說國庫沒錢,修不了大運河,那也行,科舉不用花錢,那就接著研究科舉!


    最後沒辦法,世家之人隻能妥協。


    等大運河開鑿的工作進入了正軌,隋煬帝又把科舉的事給搬出來了。


    不過,這次隋煬帝沒有一開始那麽強硬的態度了,讓大家商量著來。


    世家的人一合計,同意吧,好歹這次科舉的事由他們做主,科舉的未來完全可以在他們的掌控之中,所以,科舉的事也順利進行了下來。


    最終,在大業三年的時候,隋煬帝設立進士科,並以“試策”取士。


    這也標定了科舉製度的正式誕生。


    雖然科舉有了,但這科舉幾乎是有名無實,普通人想通過科舉為朝廷效力,那也是難如登天,而且,科舉的事,也完全掌握在世家之人手裏。


    到了大業七年,隋煬帝準備禦駕親征高句麗,朝堂上一片嘩然,嘩然的可不是隋煬帝想禦駕親征,而是剛修完大運河,國庫都快能跑耗子了,你拿什麽打高句麗?


    結果,隋煬帝又提出了科舉改製。


    這下可是戳著世家的肺管子了。


    本來世家都以為科舉的事已經結束了,沒想到,隋煬帝竟然又惦記起了科舉。


    當初世家之所以妥協,讓隋煬帝開科舉,可不是因為他們願意向隋煬帝低頭,而是科舉有他們世家之人把持,設不設立科舉,對他們世家之人都沒影響。


    所以,開設科舉也就算了。


    但現在不一樣了,隋煬帝提出了科舉改製,一旦改製後,那就等於是隋煬帝對著世家之人貼臉開大。


    這幫世家之人坐一起一合計,打高句麗就打高句麗吧,楊廣要是能死在戰場上才好呢!


    什麽錢財,糧草,讓天底下百姓出唄,反正史書上要罵的人也是楊廣,跟他們這些世家也沒啥關係。


    隋煬帝如願以償的率兵親征高句麗,科舉的事,也徹底觸動了世家,讓所有世家選擇與楊廣決裂,大隋朝也是因為隋煬帝想改製科舉,才徹底崩盤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我能搞錢,多娶公主合理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品戒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品戒刀並收藏大唐:我能搞錢,多娶公主合理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