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家常小館
重回80:我有仙田空間 作者:隨風吧往事如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天,陳德忠正在食品廠的辦公室裏和趙廠長商量新產品的推廣計劃。
門外響起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還沒等陳德忠應聲,門就被推開了。李玉蘭拎著一個布袋子走了進來,臉上帶著些許焦急,徑直走到陳德忠的桌前。
“德忠哥,我有事想跟你說。”李玉蘭的聲音帶著一絲不安,她放下布袋,眼睛直勾勾地看著陳德忠。
陳德忠抬頭看了看李玉蘭,笑了笑:“什麽事兒啊?瞧你急成這樣,慢慢說。”
李玉蘭坐下來,有些猶豫地開口:“我哥……大軍他最近總說想找點事幹,多賺點錢。你也知道的,他都老大不小了,三十多歲了吧,都沒個姑娘能看上他。他自己也急,就想著多掙點錢,好讓自己有個機會。”
陳德忠點了點頭,對李玉蘭的哥哥李大軍並不陌生。李大軍個子高大,身材結實,就是性子有些木訥,平時說話也不太流利,看上去有些笨拙。
他見過李大軍幾次,對他印象一般,不是因為人不好,而是總覺得他有些“軸”,腦子可能轉不過彎來。
陳德忠想了想,問道:“那大軍哥會做什麽呢?有啥拿手的活兒嗎?”
李玉蘭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猶豫道:“他也沒什麽特別的技能,就是燒飯燒得挺好的。他以前在村裏農忙時常給大家夥兒燒飯,大家都說他燒的還不錯。”
陳德忠聽了,眼前一亮:“那倒是有點用處。咱們食品廠現在也管飯,不過一直是找外麵的人送的,價格高不說,味道也不咋地。
要是大軍能行,讓他來廠裏給工人們燒大鍋飯也不錯,經濟實惠又方便。”
李玉蘭的臉色稍稍舒展了一些,帶著幾分希望:“德忠哥,那我回去問問我哥,看他行不行。”
陳德忠點點頭,補充道:“你問問大軍哥,能不能同時燒幾十個人的飯,特別是食堂裏那種大鍋飯,這活兒可不輕鬆。”
第二天一早,李玉蘭帶著李大軍來到了陳德忠的辦公室。
陳德忠正和趙廠長討論新的市場推廣計劃,看到李玉蘭和李大軍進來,他笑著招呼他們:“玉蘭,大軍哥,快坐。剛說到你們呢,正好趙廠長也在,大家聊聊。”
李大軍憨厚地笑了笑,坐在陳德忠對麵,有些拘謹。趙廠長上下打量了李大軍一眼,微笑著點點頭:“大軍啊,玉蘭跟我說了你的事兒,想找點事做是不是?”
李大軍點了點頭,聲音有些低沉:“是啊,我也想多賺點錢,讓家裏人過得好點。”
陳德忠開門見山:“大軍哥,玉蘭說你燒飯不錯,能燒幾十個人的大鍋飯嗎?”
李大軍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沒試過這麽多人的,不過可以研究研究吧。”他的聲音帶著一絲不確定,似乎是怕自己做不好。
趙廠長卻擺擺手,打斷道:“大鍋飯啊,真不一定好吃。我平時就不愛吃那種東西。這樣吧,別搞食堂了,我看不如上鎮上開個小飯店,以後咱們食品廠的工人吃飯,你們炒好了送來,不比大鍋飯強多了?”
李玉蘭聽了,眼睛一亮:“這主意好!小飯店還能接鎮上的生意,比在廠裏強多了。”她的興奮寫在臉上,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好日子。
然而,李大軍臉上的笑容卻帶著幾分猶豫,他皺了皺眉,低聲說道:“可是……在鎮上開店得不少錢吧?我家裏也沒那麽多錢,怎麽辦呢?”
陳德忠拍了拍李大軍的肩膀,笑道:“大軍哥,你盡管去做,錢的事兒別愁,差多少錢你來找我拿,算我投資你的。等你賺了錢再還我就行了。”
李大軍看著陳德忠那堅定的眼神,感激地點了點頭:“德忠,你真是幫了我們家大忙了,我一定好好幹,不能辜負你。”
幾天後,鎮上多了一家小飯店,門口掛著一塊樸素的木牌,上麵用紅漆寫著“家常小館”四個字,字體歪歪扭扭,卻透著一股子樸實無華的勁兒。
李玉蘭和李大軍忙前忙後,店裏熱火朝天。李大軍在後廚忙得滿頭大汗,一大鍋炒菜香氣四溢,引得路人紛紛駐足。
飯店雖然簡單,但幹淨整潔,李玉蘭在前麵招呼客人,臉上掛著笑容。
偶爾村裏有人進城辦事,也會特意到這兒來捧場,點上一桌熱菜,吃得津津有味。李玉蘭和李大軍的父母也時常來幫忙,他們的父親李長河是村長,有些麵子,總會拉來一些熟客。
“小玉,你們家的菜可真不錯,比那些大飯店還實在!”一個顧客邊吃邊誇讚。
李玉蘭笑著應道:“那當然了,我哥大軍可是我們村的頂梁柱,他做的菜絕對不比城裏大廚差!”
店裏的生意越做越好,鎮上的食品廠工人也開始習慣在這裏用餐。李大軍的廚藝漸漸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他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雖然忙碌,但他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能發揮的地方。
陳德忠偶爾也會過來看一眼,看到飯店裏人頭攢動,生意興隆,他心裏也為李玉蘭和李大軍高興。他拍著李大軍的肩膀:“大軍哥,好好幹,鎮上的人越來越多,這飯店開在這裏是有前途的。”
李大軍看著忙碌的李玉蘭,又看看陳德忠,心裏滿是感激:“德忠,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幹,咱們一起把這生意做大!”
陳德忠笑了笑,心裏也有些成就感。
幫助身邊的人找到方向,不僅僅是讓他們多賺點錢,更是給了他們一份對未來的希望。
鎮上的家常小館在李大軍和李玉蘭的努力下漸漸站穩了腳跟,也讓陳德忠看到了更多可能。
幾天後的下午。
陳德忠坐在食品廠的辦公室裏,臉色陰沉。
他的辦公桌上擺滿了各種文件,都是關於最近市場上出現的仿製品的投訴和反饋。
那些仿製品不僅名字和包裝與“中華鱉精”極為相似,連廣告詞都模仿得惟妙惟肖,消費者一時難辨真假,導致市場上混亂不堪。
“東華鱉精”、“中華護精”,這些山寨產品像是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一下子就搶占了市場。
陳德忠捏著一份報紙,看到上麵的仿製品廣告,心頭火氣直冒。他咬了咬牙,把報紙狠狠地摔在桌子上。
趙廠長推門而入,看見陳德忠這副模樣,歎了口氣:“德忠,這些仿製品搞得市場一團糟,消費者的投訴都快把我們電話線打爆了。”
門外響起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還沒等陳德忠應聲,門就被推開了。李玉蘭拎著一個布袋子走了進來,臉上帶著些許焦急,徑直走到陳德忠的桌前。
“德忠哥,我有事想跟你說。”李玉蘭的聲音帶著一絲不安,她放下布袋,眼睛直勾勾地看著陳德忠。
陳德忠抬頭看了看李玉蘭,笑了笑:“什麽事兒啊?瞧你急成這樣,慢慢說。”
李玉蘭坐下來,有些猶豫地開口:“我哥……大軍他最近總說想找點事幹,多賺點錢。你也知道的,他都老大不小了,三十多歲了吧,都沒個姑娘能看上他。他自己也急,就想著多掙點錢,好讓自己有個機會。”
陳德忠點了點頭,對李玉蘭的哥哥李大軍並不陌生。李大軍個子高大,身材結實,就是性子有些木訥,平時說話也不太流利,看上去有些笨拙。
他見過李大軍幾次,對他印象一般,不是因為人不好,而是總覺得他有些“軸”,腦子可能轉不過彎來。
陳德忠想了想,問道:“那大軍哥會做什麽呢?有啥拿手的活兒嗎?”
李玉蘭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猶豫道:“他也沒什麽特別的技能,就是燒飯燒得挺好的。他以前在村裏農忙時常給大家夥兒燒飯,大家都說他燒的還不錯。”
陳德忠聽了,眼前一亮:“那倒是有點用處。咱們食品廠現在也管飯,不過一直是找外麵的人送的,價格高不說,味道也不咋地。
要是大軍能行,讓他來廠裏給工人們燒大鍋飯也不錯,經濟實惠又方便。”
李玉蘭的臉色稍稍舒展了一些,帶著幾分希望:“德忠哥,那我回去問問我哥,看他行不行。”
陳德忠點點頭,補充道:“你問問大軍哥,能不能同時燒幾十個人的飯,特別是食堂裏那種大鍋飯,這活兒可不輕鬆。”
第二天一早,李玉蘭帶著李大軍來到了陳德忠的辦公室。
陳德忠正和趙廠長討論新的市場推廣計劃,看到李玉蘭和李大軍進來,他笑著招呼他們:“玉蘭,大軍哥,快坐。剛說到你們呢,正好趙廠長也在,大家聊聊。”
李大軍憨厚地笑了笑,坐在陳德忠對麵,有些拘謹。趙廠長上下打量了李大軍一眼,微笑著點點頭:“大軍啊,玉蘭跟我說了你的事兒,想找點事做是不是?”
李大軍點了點頭,聲音有些低沉:“是啊,我也想多賺點錢,讓家裏人過得好點。”
陳德忠開門見山:“大軍哥,玉蘭說你燒飯不錯,能燒幾十個人的大鍋飯嗎?”
李大軍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沒試過這麽多人的,不過可以研究研究吧。”他的聲音帶著一絲不確定,似乎是怕自己做不好。
趙廠長卻擺擺手,打斷道:“大鍋飯啊,真不一定好吃。我平時就不愛吃那種東西。這樣吧,別搞食堂了,我看不如上鎮上開個小飯店,以後咱們食品廠的工人吃飯,你們炒好了送來,不比大鍋飯強多了?”
李玉蘭聽了,眼睛一亮:“這主意好!小飯店還能接鎮上的生意,比在廠裏強多了。”她的興奮寫在臉上,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好日子。
然而,李大軍臉上的笑容卻帶著幾分猶豫,他皺了皺眉,低聲說道:“可是……在鎮上開店得不少錢吧?我家裏也沒那麽多錢,怎麽辦呢?”
陳德忠拍了拍李大軍的肩膀,笑道:“大軍哥,你盡管去做,錢的事兒別愁,差多少錢你來找我拿,算我投資你的。等你賺了錢再還我就行了。”
李大軍看著陳德忠那堅定的眼神,感激地點了點頭:“德忠,你真是幫了我們家大忙了,我一定好好幹,不能辜負你。”
幾天後,鎮上多了一家小飯店,門口掛著一塊樸素的木牌,上麵用紅漆寫著“家常小館”四個字,字體歪歪扭扭,卻透著一股子樸實無華的勁兒。
李玉蘭和李大軍忙前忙後,店裏熱火朝天。李大軍在後廚忙得滿頭大汗,一大鍋炒菜香氣四溢,引得路人紛紛駐足。
飯店雖然簡單,但幹淨整潔,李玉蘭在前麵招呼客人,臉上掛著笑容。
偶爾村裏有人進城辦事,也會特意到這兒來捧場,點上一桌熱菜,吃得津津有味。李玉蘭和李大軍的父母也時常來幫忙,他們的父親李長河是村長,有些麵子,總會拉來一些熟客。
“小玉,你們家的菜可真不錯,比那些大飯店還實在!”一個顧客邊吃邊誇讚。
李玉蘭笑著應道:“那當然了,我哥大軍可是我們村的頂梁柱,他做的菜絕對不比城裏大廚差!”
店裏的生意越做越好,鎮上的食品廠工人也開始習慣在這裏用餐。李大軍的廚藝漸漸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他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雖然忙碌,但他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能發揮的地方。
陳德忠偶爾也會過來看一眼,看到飯店裏人頭攢動,生意興隆,他心裏也為李玉蘭和李大軍高興。他拍著李大軍的肩膀:“大軍哥,好好幹,鎮上的人越來越多,這飯店開在這裏是有前途的。”
李大軍看著忙碌的李玉蘭,又看看陳德忠,心裏滿是感激:“德忠,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幹,咱們一起把這生意做大!”
陳德忠笑了笑,心裏也有些成就感。
幫助身邊的人找到方向,不僅僅是讓他們多賺點錢,更是給了他們一份對未來的希望。
鎮上的家常小館在李大軍和李玉蘭的努力下漸漸站穩了腳跟,也讓陳德忠看到了更多可能。
幾天後的下午。
陳德忠坐在食品廠的辦公室裏,臉色陰沉。
他的辦公桌上擺滿了各種文件,都是關於最近市場上出現的仿製品的投訴和反饋。
那些仿製品不僅名字和包裝與“中華鱉精”極為相似,連廣告詞都模仿得惟妙惟肖,消費者一時難辨真假,導致市場上混亂不堪。
“東華鱉精”、“中華護精”,這些山寨產品像是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一下子就搶占了市場。
陳德忠捏著一份報紙,看到上麵的仿製品廣告,心頭火氣直冒。他咬了咬牙,把報紙狠狠地摔在桌子上。
趙廠長推門而入,看見陳德忠這副模樣,歎了口氣:“德忠,這些仿製品搞得市場一團糟,消費者的投訴都快把我們電話線打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