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千萬富豪
重回80:我有仙田空間 作者:隨風吧往事如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炕上的火盆烤得正旺,熱氣裹挾著煤炭的味道在屋子裏彌漫。
窗戶上的冰花映著外麵冷冽的月光,屋裏倒是暖得讓人想脫衣服。
陳德忠坐在炕桌前,手邊是一摞厚厚的賬本,老舊的毛筆筆尖輕顫,賬簿上的數字依次排列,一筆一畫都是今年的收獲。
炕桌上有煤油燈微微搖曳的光暈,陳德忠低頭寫字的影子映在牆上。
他心頭的賬本比手裏的更清晰:食品廠一年下來分紅五百多萬,服裝廠賺了近一百萬,養雞場和養豬場也帶來了兩百多萬的收入,零零散散地,還有那些倒騰海鮮水果的錢和之前存的錢。
這一年下來,硬是攢下了一千萬。
他隨手翻過一頁賬簿,又點了點算盤珠子,心裏默默算了一遍。
上一世做保安一年到頭忙活下來也就賺幾萬塊,而現在自己已是千萬富翁。
況且是八十年代的千萬富豪,這個成果令陳德忠感歎不已。
想到這,陳德忠抿嘴笑了笑,那笑意裏夾雜著些許複雜的味道。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往外瞧了瞧。夜色很沉,村裏靜得隻剩下遠處幾聲狗吠。
他的腦海裏不禁閃回前一世的模樣:八九十年代的陳家村還窮得叮當響,家家戶戶扛著長鋤頭去地裏幹活,冬天連棉襖都是破舊的,凍得手腳通紅。
自己也是為了生活東奔西跑,日子就像黑窯洞裏的煤渣子,粗糙、沉重,還摸不著亮兒。
可如今,不一樣了。
陳德忠轉過身,目光落在炕桌上那堆賬簿和算盤上。
手心裏摸到一絲微涼,像是舊日的寒意鑽進了指縫裏。
心中又泛起了那種說不出的滋味,這一世,他不僅是靠努力拚搏,更有仙田的幫助——那個神奇的空間,裏麵的仙草讓他在養殖業上占盡先機。
雞吃了仙草,蛋能治病,豬肉更是鮮美無比。
保健品也因此而大賣特賣。
要不是靠這些仙草,就算再聰明,怕也難賺到這一千萬。
他走到櫃子邊,從最裏麵的小抽屜裏取出幾本存折,那是一摞銀行的存款單,還有幾捆現金,他還記得這些現金是在市場上收的那些大額進賬款。
陳德忠心中略有些惆悵,這些紙張輕飄飄的,和他曾經拚死拚活賺來的錢是一樣的形狀,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重量。
隨手把現金放回抽屜,他又從仙田空間裏取出一捆新的百元大鈔,觸感比那些存折冰涼了些。
沒錯,他不僅存在了銀行裏,還有一部分隨時可以動用的資金放在仙田空間裏備用。
這些年來他深知,隻有把錢放在最穩妥的地方,才能應付那些可能突然冒出來的風波。
他重新坐回炕上,拿起筆在賬本上又添了幾行字。
每一筆支出和收入都一清二楚。把最後一筆結算完,他心頭的算盤也算清了。
這一千萬,不僅是數字的堆疊,更是一種成就的象征,他做到了前一世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陳德忠抬頭看了看牆上的日曆,1989年已經快要過去了,還有幾天就過年。
老輩人常說,來年是新的一歲,人總要比今年更好。
他把筆輕輕地擱在了賬本上,心裏卻暗暗決定,明年得再往大城市走一走,不能隻守著這一畝三分地。
賺錢的門路多得很,隻要眼光夠遠,步子夠穩,總能賺得更多。
天還蒙蒙亮,陳德忠就帶著幾名信得過的村民開始忙活了。
這幾天,整個村子都跟著他轉,他也不敢有半點懈怠。春節前的宴席,要辦得風風光光,讓村裏人過個好年。
“老劉,今天你跟著我去鎮上拉幾頭豬回來,還有幾箱海鮮,昨天從廣東剛到的。”陳德忠把一疊錢遞給村裏的老劉,交代道。老劉爽快地接過錢,拍拍胸脯:“放心吧,德忠,這事兒交給我,保證給你辦妥當。”
另一邊,村裏的婦女們也在忙著從自家田地裏摘回新鮮的青菜、大蔥和大蒜。幾個年紀大些的老太太還特意從家裏帶來珍藏的醃菜。
“德忠啊,這是我們家老頭子醃的酸菜,味兒可正呢!宴席上添上一道,一準兒受歡迎!”其中一個老太太笑嗬嗬地把一大罐酸菜遞到陳德忠手上。
“嬸子,您這可是寶貝啊,拿出來真舍得。”陳德忠接過醃菜,笑著調侃了一句。
“你請我們吃飯,我們哪有不拿東西的道理!”老太太說得痛快,轉身繼續忙活去了。
陳德忠的二叔、二嬸,還有弟弟妹妹也來幫忙了。二嬸林曉麗肚子已經顯懷了,走路都有些吃力,二叔陳二民還一個勁兒催她回屋歇著。林曉麗卻不肯,說:“哪有大過年的,大家都在忙,我一個人回去的道理?我就坐這兒剝個蒜,總成吧?”
“二嬸,您聽二叔的,這會兒就別逞強了,孩子可要緊。”陳德忠走過去,扶著二嬸坐下,“等宴席開了,您再好好吃幾口,給小家夥也嚐嚐鮮。”
“哎,這孩子,成成成,二嬸就聽你的話,好好歇著。”林曉麗雖然嘴上這麽說,但眼裏滿是笑意。
與此同時,村裏的年輕人也趕著搭起了塑料棚子,將長長的桌子擺在棚子下。
幾十米的長桌一直鋪到了小巷盡頭,桌上鋪著新買的紅布,喜氣洋洋。幾個婦女忙著擦桌子,鋪桌布,碗筷也一個個擺好,樣樣都整齊幹淨。
“這棚子還真是夠氣派,陳老板可真是舍得下本兒啊!”有人感慨道。
“是啊,這宴席得整出個大場麵來,讓大夥都熱熱鬧鬧的過年!”另一人應和道。
在廣場的另一邊,村民們已經合力搭建了幾口大鍋灶。
高高的鐵鍋架在架子上,柴火塞得滿滿的,火盆也生起來了,熊熊的火光映紅了人們的臉。空氣中彌漫著柴火特有的味道,混著熬湯的香氣,讓人一聞就覺得肚子餓。
“快點添柴,湯馬上就要煮開了!”一位大嬸站在大鍋邊指揮著。
陳德忠特意從鎮上請來的幾位有名廚師也在現場忙活起來。
切肉、燉湯、炒菜,幾個大鍋裏冒著熱氣,鍋鏟翻飛間,香氣四溢。旁邊幫廚的村婦們一邊攪動著鍋裏的肉湯,一邊和大嬸們聊著天,鄉間的煙火氣息讓人感覺格外踏實。
窗戶上的冰花映著外麵冷冽的月光,屋裏倒是暖得讓人想脫衣服。
陳德忠坐在炕桌前,手邊是一摞厚厚的賬本,老舊的毛筆筆尖輕顫,賬簿上的數字依次排列,一筆一畫都是今年的收獲。
炕桌上有煤油燈微微搖曳的光暈,陳德忠低頭寫字的影子映在牆上。
他心頭的賬本比手裏的更清晰:食品廠一年下來分紅五百多萬,服裝廠賺了近一百萬,養雞場和養豬場也帶來了兩百多萬的收入,零零散散地,還有那些倒騰海鮮水果的錢和之前存的錢。
這一年下來,硬是攢下了一千萬。
他隨手翻過一頁賬簿,又點了點算盤珠子,心裏默默算了一遍。
上一世做保安一年到頭忙活下來也就賺幾萬塊,而現在自己已是千萬富翁。
況且是八十年代的千萬富豪,這個成果令陳德忠感歎不已。
想到這,陳德忠抿嘴笑了笑,那笑意裏夾雜著些許複雜的味道。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往外瞧了瞧。夜色很沉,村裏靜得隻剩下遠處幾聲狗吠。
他的腦海裏不禁閃回前一世的模樣:八九十年代的陳家村還窮得叮當響,家家戶戶扛著長鋤頭去地裏幹活,冬天連棉襖都是破舊的,凍得手腳通紅。
自己也是為了生活東奔西跑,日子就像黑窯洞裏的煤渣子,粗糙、沉重,還摸不著亮兒。
可如今,不一樣了。
陳德忠轉過身,目光落在炕桌上那堆賬簿和算盤上。
手心裏摸到一絲微涼,像是舊日的寒意鑽進了指縫裏。
心中又泛起了那種說不出的滋味,這一世,他不僅是靠努力拚搏,更有仙田的幫助——那個神奇的空間,裏麵的仙草讓他在養殖業上占盡先機。
雞吃了仙草,蛋能治病,豬肉更是鮮美無比。
保健品也因此而大賣特賣。
要不是靠這些仙草,就算再聰明,怕也難賺到這一千萬。
他走到櫃子邊,從最裏麵的小抽屜裏取出幾本存折,那是一摞銀行的存款單,還有幾捆現金,他還記得這些現金是在市場上收的那些大額進賬款。
陳德忠心中略有些惆悵,這些紙張輕飄飄的,和他曾經拚死拚活賺來的錢是一樣的形狀,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重量。
隨手把現金放回抽屜,他又從仙田空間裏取出一捆新的百元大鈔,觸感比那些存折冰涼了些。
沒錯,他不僅存在了銀行裏,還有一部分隨時可以動用的資金放在仙田空間裏備用。
這些年來他深知,隻有把錢放在最穩妥的地方,才能應付那些可能突然冒出來的風波。
他重新坐回炕上,拿起筆在賬本上又添了幾行字。
每一筆支出和收入都一清二楚。把最後一筆結算完,他心頭的算盤也算清了。
這一千萬,不僅是數字的堆疊,更是一種成就的象征,他做到了前一世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陳德忠抬頭看了看牆上的日曆,1989年已經快要過去了,還有幾天就過年。
老輩人常說,來年是新的一歲,人總要比今年更好。
他把筆輕輕地擱在了賬本上,心裏卻暗暗決定,明年得再往大城市走一走,不能隻守著這一畝三分地。
賺錢的門路多得很,隻要眼光夠遠,步子夠穩,總能賺得更多。
天還蒙蒙亮,陳德忠就帶著幾名信得過的村民開始忙活了。
這幾天,整個村子都跟著他轉,他也不敢有半點懈怠。春節前的宴席,要辦得風風光光,讓村裏人過個好年。
“老劉,今天你跟著我去鎮上拉幾頭豬回來,還有幾箱海鮮,昨天從廣東剛到的。”陳德忠把一疊錢遞給村裏的老劉,交代道。老劉爽快地接過錢,拍拍胸脯:“放心吧,德忠,這事兒交給我,保證給你辦妥當。”
另一邊,村裏的婦女們也在忙著從自家田地裏摘回新鮮的青菜、大蔥和大蒜。幾個年紀大些的老太太還特意從家裏帶來珍藏的醃菜。
“德忠啊,這是我們家老頭子醃的酸菜,味兒可正呢!宴席上添上一道,一準兒受歡迎!”其中一個老太太笑嗬嗬地把一大罐酸菜遞到陳德忠手上。
“嬸子,您這可是寶貝啊,拿出來真舍得。”陳德忠接過醃菜,笑著調侃了一句。
“你請我們吃飯,我們哪有不拿東西的道理!”老太太說得痛快,轉身繼續忙活去了。
陳德忠的二叔、二嬸,還有弟弟妹妹也來幫忙了。二嬸林曉麗肚子已經顯懷了,走路都有些吃力,二叔陳二民還一個勁兒催她回屋歇著。林曉麗卻不肯,說:“哪有大過年的,大家都在忙,我一個人回去的道理?我就坐這兒剝個蒜,總成吧?”
“二嬸,您聽二叔的,這會兒就別逞強了,孩子可要緊。”陳德忠走過去,扶著二嬸坐下,“等宴席開了,您再好好吃幾口,給小家夥也嚐嚐鮮。”
“哎,這孩子,成成成,二嬸就聽你的話,好好歇著。”林曉麗雖然嘴上這麽說,但眼裏滿是笑意。
與此同時,村裏的年輕人也趕著搭起了塑料棚子,將長長的桌子擺在棚子下。
幾十米的長桌一直鋪到了小巷盡頭,桌上鋪著新買的紅布,喜氣洋洋。幾個婦女忙著擦桌子,鋪桌布,碗筷也一個個擺好,樣樣都整齊幹淨。
“這棚子還真是夠氣派,陳老板可真是舍得下本兒啊!”有人感慨道。
“是啊,這宴席得整出個大場麵來,讓大夥都熱熱鬧鬧的過年!”另一人應和道。
在廣場的另一邊,村民們已經合力搭建了幾口大鍋灶。
高高的鐵鍋架在架子上,柴火塞得滿滿的,火盆也生起來了,熊熊的火光映紅了人們的臉。空氣中彌漫著柴火特有的味道,混著熬湯的香氣,讓人一聞就覺得肚子餓。
“快點添柴,湯馬上就要煮開了!”一位大嬸站在大鍋邊指揮著。
陳德忠特意從鎮上請來的幾位有名廚師也在現場忙活起來。
切肉、燉湯、炒菜,幾個大鍋裏冒著熱氣,鍋鏟翻飛間,香氣四溢。旁邊幫廚的村婦們一邊攪動著鍋裏的肉湯,一邊和大嬸們聊著天,鄉間的煙火氣息讓人感覺格外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