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在追擊途中,順便占據了空城遷安,讓弟弟阿齊格在這裏防範遵化和遷西來支援的明軍,而他自己繼續追著逃跑五千明軍。


    實際上遷西和遵化的明軍因為害怕被伏擊,並沒有出城援救,隻是不斷派斥候去遷安一帶偵查。


    而豪格防守的灤州城,壓力要大的多,朝廷不斷要求薊州都督劉策收複灤州,大軍不停進攻欒州,並且周邊援軍也不斷到來。


    王樸帶著幾千人從昌黎又逃到撫寧,被吳三桂接應到山海關才算安全,皇太極這次把山海關裏的吳三桂兩頭堵死,想找機會打下這座大明的萬裏第一關。


    山海關另一頭的多爾袞和多鐸,經過數日強攻。勉強拿下了要塞寧遠,但也付出數千精銳的代價。所以當他們越過寧遠到達山海關外最後一座大明城池綏中時,也學聰明了,隻是用火炮打一會兒城牆,再用兵試探一下,絕不強攻。


    兩人在大營裏,一邊想著打仗的事一邊聊著天,多鐸對多爾袞說:“大哥,都要像打寧遠這個樣子,我們手裏的大軍遲早要耗光,我看皇太極沒安好心。”


    “我也是這麽想的,上回的遇刺,讓皇太極連我們也有疑心了。按漢人的說法,讓我們攻打山海關,就是要消耗我們的實力,這叫陽謀。但我們沒有辦法,如今也隻能這樣裝下樣子。”


    “大哥盛京城裏來信了,那位估計不行了......”


    “她快點死才好,我們就可以撤兵了”


    多爾袞望著眼前的要塞,第一次真切的感覺到了什麽叫“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眼前的這座城池和它後麵的雄關,就是再多幾倍的人馬,他也沒信心能打下來。


    皇太極的兩頭合圍,並沒有嚇著吳三桂,山海關城防險要,再加上關內糧草夠吃兩年的。隻要小心點,別讓清軍鑽了空子,打下山海關是不可能的。


    可皇太極大軍出現在關內,像是在大明京師頭上掛了一把劍,可嚇壞了大明朝廷,崇楨皇帝朱由檢,召來大臣們商議如何處理,看有沒有什麽辦法趕走這夥清軍。


    但如今的情形,京畿重地前有強敵,後有叛軍,帝國的大廈已經是搖搖欲墜,任是他老朱家太祖從棺材中爬出來,也得頭大。


    本來要討論的是如何趕走叩邊的清軍,結果朝廷裏不少人開始討論起遷都,東林黨大都分家在南方,對這個提議很是讚同,畢竟長江邊上還有舊都南京,秦淮河邊還有如花姑娘。


    麵對著時刻有性命之憂的北京,崇楨皇帝有些心動了,畢竟誰都不想死,誰都想睡個好覺。


    動了心思的朱由檢,下朝後叫來了妹夫鞏永固、表弟劉文炳二人,詢問兩人的看法。兩人也是遷都的支持者,也就勸崇楨皇帝早作遷都的準備。


    並為他例舉了遷都的好處,如保證國家穩定,可以依長江天險而守,讓清軍和起義軍相互為廝殺。以後等有機會可學太祖皇帝,由南向北打過來,收複故土。


    送 走他們二人,崇楨皇帝還是覺的沒底,就又召見其它六部大臣,其中大部分都是讚同遷都的,這時的北方已經被打的千瘡百孔,而南方相對好太多了。


    經過多日與朝中眾臣的商議,崇楨準備下決心要宣布遷都南京,如果曆史真這樣了,至少大明還有半壁江山。可這個時候一個女人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


    這天朝會上,遷都議題一出,君臣難得一致同意遷都,崇楨皇帝正要讓人書寫聖旨。隻聽大殿外太監來報,懿安皇後來了。


    懿安皇後是誰,就是他的皇嫂張氏,如果當年沒有張氏,朱由檢是當不上大明的皇帝的。


    天啟朱由校的妻子張嫣,一直居住在宮中,多年未曾露麵,為何今日突然出現在朝上,一時間眾人猜測不已,隻有崇楨的妹夫鞏永固、表弟劉文炳二人暗叫不好。


    張嫣此時已經三十多歲,但依舊美貌無雙,天姿國色。一身華彩鳳冠服,緩步來到朝上,眾臣趕忙跪地向張嫣行禮:“拜見懿安皇後”


    崇楨這時也離開龍椅,下了朝台,來到張嫣近前,躬身行禮:“拜見皇嫂,是何事驚動皇嫂?有事差人來說一句便是。”


    張嫣身形稍轉,雙手疊在腰間,同時避開崇楨的行禮,隻說了句“不敢當皇帝這一大禮。“


    “今日來是向皇帝請旨的”


    “皇嫂何來請旨一說,有什麽事朕照辦就是”


    張嫣也不接崇楨的話:“今日隻求你一道旨意,將我埋入昌平你兄天啟皇帝墓中便可。”


    “皇嫂說笑了,百年之後,自然會與皇兄同處,可如今皇嫂康健,今日如何說得”


    “今日不來說,何日來說?”轉瞬間張嫣就顯示出六宮之主的氣勢,一國之母的威嚴。


    這時的張嫣,麵帶慍色,抬玉指一點,指著崇楨說道:“你都要遷都了,難道我將來要去南京向你請旨嗎?到時這京城怕早就是反賊和韃子的地盤了,我與你皇兄如何相聚?不如在今日一了百了算了”!


    崇楨聽完,滿臉羞愧,自己哥哥天啟皇帝的陵墓就在昌平,如今自己說好聽的叫遷都,實際上就逃跑,如何對得起傳位於自己的哥哥。


    我們的崇楨皇帝每每在關鍵時刻,就犯了舉棋不定,耳朵根子軟的毛病,被人三言兩語就改變了主意。由於心中的愧疚,崇楨放棄了自己與大臣們商定的事情。


    對著張嫣 正色說道:“皇嫂勿要聽信傳言,遷都之事,絕無可能,天子守國門,皇嫂放心就是。”


    得到了崇楨的保證,張嫣達到了目的,也給了崇楨一個台階:“那一定我道聽途說,聽岔了,錯怪皇帝你了,即然如此,就不打擾你們商議國事了”,說完轉身離去。


    “恭送懿安皇後,”不少大臣望著張嫣綽約身姿,久久不能自拔,腦中遷都的大事都被張嫣傾城容貌占據,這群老色胚。


    大臣們見崇楨改變了主意,也都知道被張嫣這麽一鬧,難再回轉了。


    “散了吧”,崇楨皇帝無力的揮了一下手,示意大臣們可以走了。


    一件事情本來是好事,一但沒做好,就容易變成壞事,所以人做事,最忌諱“議而不決、決而不行”。也就今天我們常說的“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遷都如此大的事,本來就已經攪動整個大明朝堂,可如今又隨意停止,對國家大事如此兒戲的君臣組合,也是難得一見。


    下朝的大臣們三三兩兩的走到了一起,三五好友去商量著把家產變賣,換成金銀,從通州上船,運往江南。


    北京的房價就一路狂跌。(這是我們當代人多好的願望)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降落在清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塵世一杯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塵世一杯茶並收藏降落在清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