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有王永強和米喇的數萬大軍擋住了正麵,多鐸隻需麵對後方包圍的湖廣總督何騰蛟,但突如其來的變故,多鐸隻能是腹背受敵。


    多鐸大軍要想全身而退斷然是不可能的,在全州鹿頭穀的多鐸大軍裏,滿人隻有不到一萬人,其它的則是蒙八旗和漢軍旗人馬。


    人之間關係的親疏遠近,隻有在關鍵時候才能體現出來。以前是投降的明軍做為炮灰衝在前麵,而隨著王永強和米喇帶兵在戰場起義,這回做炮灰的就輪到漢軍旗了。


    多鐸命人把蒙軍旗的佐領巴圖布和叫到自己馬前,對著他命令到:“現在起漢軍旗由你指揮,你讓漢軍旗擋住明軍,你們在後而督戰,隻要見本王突出重圍,你就可以撤退了。”


    巴圖布和知道這是要先舍掉漢軍旗,再舍掉蒙八旗了的節奏。他心中瞬間有了一種失落感,雖然滿人天天講滿蒙一家,可關鍵時刻才明白這是一句騙人的鬼話。


    他隨口問了一句:“王爺如果突出重圍時,漢軍旗還在與明軍交戰,我救還是不救?”


    ”能救則救,如救不了,你就帶兵離開,些許漢軍旗的損失,朝廷和攝政王也不會怪罪於你。“說完,就帶著近萬正白旗大軍突圍去了。


    滿人不足萬,過萬無人敵。這清初八旗的戰鬥力真不是吹的,不到一個時辰,正白旗八千重甲步兵和近二千騎兵像洪水一般衝破了湖廣總督何騰蛟的設下的三道防線。


    但很快何騰蛟就又指揮人馬來重新補上了窟窿。


    逃出生天的多鐸清點了下人馬,發現並沒有損失多少,他才放下了心。他回頭看了一下在包圍圈裏拚殺的漢軍旗和蒙八旗。心裏念叨著:”隻要保全了我正白旗,仗打輸了多爾袞也不會怪他的,但如果讓正白旗有了重大損失,多爾袞怕是也保不住他。“


    ”巴圖布和,你自求多福吧。“說完他帶著大軍逃離戰場按原路退回湖南。


    原本在全力拚殺的漢軍旗將領張敬安,見多鐸的大軍不辭而別,就知道出事了。張敬安急忙來到巴圖布和馬前,質問道:“豫親王突圍,你為何不告知我們?你蒙軍旗既然不突圍,為何不過來相助,卻在一邊看熱鬧。“


    巴圖布和聽完張敬安的問話,隻是對著天空長歎了一口氣,說道:”知與不知有什麽要緊,你我都是棄子罷了,不過是你早死一步,我晚死一步而已。“


    說完又用異樣的眼光看著麵前的張敬安說道:”對你而言,你還有一線生機,你畢竟是漢人,此時投降明軍,還有活命的機會,而我們蒙古人卻不同,即便是我們想投降,這裏的明軍也不會相信我們,我們也是必死無疑。“


    張敬安聽到這裏,一臉鄙視的對著巴圖布和說道:”我雖然祖上是漢人,但卻生於大清國,長於大清國。本統領數十年來隨著大清國四處征戰,立下戰功無數。即便我是漢人,我也是大清國的漢人,如果大清國需要我今日死在這裏,那就是我的命數,你休要拿投降變節等這樣的字眼來侮辱我漢軍旗。


    張敬安調轉馬頭回到自己士兵那裏,隻見他單手舉刀,刀尖朝向天空。對著正在廝殺的漢軍將士怒吼道:“你我弟兄生於大清國,長於大清國。大清國就是我們的所有,就算是今日戰死了,大清國也不會虧待我們的家人。”


    隨後,張敬安把刀指向百步外的明軍,叫道:“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今日我漢軍旗就做一個讓後世敬仰的忠臣,讓我們在大清國的妻兒子女以此為榮!”


    在漢軍旗後方的蒙將巴圖布和,看到這位漢人佐領如此決絕,毫無投降保命的跡象,心中也有幾分佩服。但是他依舊沒有上前與漢軍旗並肩作戰,而是瞅準時機,帶領著一萬蒙八旗大軍向後方逃去,也就是多鐸撤退的方向,他想按照多鐸的路線和方式衝出去,為自己的這些從草原上帶來的同胞留一線生機。


    可後方的明軍在湖廣總督何騰蛟的指揮下重新布置起防線,死死擋下了要逃走的蒙軍旗。


    上一次是因為多鐸突然發起衝擊,他們手忙腳亂,而這一次他們做足了準備,就這樣,一萬多蒙八旗士兵在衝過三道防線後,已經不足200人。此時的巴圖布和滿身血跡,幾支箭矢還插在鎧甲上。坐下的戰馬也是有肉眼可見的多處傷痕,隨著戰馬的跑動,戰馬的傷口處不斷的湧出鮮血,鮮血順著馬毛和汗水融合在一起,沾滿了整個馬的身體。一個渾身血淋淋的人,騎著一匹血淋淋的戰馬,遠遠望去,巴圖布和就像從地獄來的修羅一般。


    在付出了巨大代價後,巴圖布和帶著殘餘兵馬逃了出去。這時在包圍圈裏的漢軍旗已經不足5000人了。生的希望漸漸離他們遠去,死亡開始擁抱他們的生命。


    湖廣總督何騰蛟也想學著勸降王永強和米喇的方式去勸降這些名義上還是漢人的清軍漢軍旗大軍。


    在一隊護衛保護下,湖廣總督何騰蛟來到陣前,對著頑抗的漢軍旗喊道:“你我都是漢人,都是同祖同宗,為何要為這滿人白白丟了性命?如果你們放下兵器,棄暗投明,本大人可以保證你們都會得到妥善的安置!”


    何騰蛟以為自己的這一番話,至少會讓一部分人投降,可他沒有想到,漢軍旗沒有一個人放下武器。張敬安對著何總督說話的方向,大聲斥責道:”我祖上在萬曆年間被明朝狗官陷害,被迫逃亡關外,若不是大清給我們土地,哪有活到現在的我,若不是大清論功行賞,我怎麽靠自己本事做了這佐領。你我雖都是漢人,但你的朝廷卻是害我祖先的仇人,而你口中的滿人,卻是救我的恩人。“


    隨後,他指著自己身後的大軍說道:“這裏的每一個人,祖上都是被你們的明朝官員勒索迫害,各種走投無路才逃往關外求生的。”


    “今天我們這些當年走投無路的漢人子孫,就和你們這些所謂明朝的高官們做一個最後的了結。”


    從明萬曆開始,大明朝日益腐敗且橫征暴斂。河北、山西、陝西、甘肅等近百萬人口遠走他鄉,其中一多半的百姓逃到了關外,到達了滿清的統治區,雖然滿清也並不是怎樣優待這些漢人,但最起碼比在大明朝時要好得多,不但收的稅少,還會論功行賞,特別是那些有點手藝的工匠更受關照。經過兩三代人繁衍後,這些出生在東北,生長在東北的漢人後代也都視自己為大清國的一部分,他們怎麽可能為一個虛幻的招安就投降明軍呢。


    何騰蛟聽罷,罵道:”真是冥頑不靈,那些滿人給你們吃了什麽迷魂的鬼藥,讓你們如此不顧生死,為他們賣命。“


    ”多鐸都已經將你們丟棄了,你們還要在這裏為他們做死戰,可笑!“


    張敬安對四周的士兵一拱手說道:”各位兄弟,如果我們投降,雖然可以暫時苟延殘喘,但我們的妻子兒女將終生給披甲人為奴,如果我們在此拚死一戰,按大清國的規矩,不但能得到相應的封賞,我們的家人子女也會有不少的優待。“


    ”就當用我們的命,為子孫後代換個富貴前程吧!”


    說罷,張敬安解開身上的鎧甲扔在地上,見主將如此,身後的士兵也有樣學樣,將身上的鎧甲全部解下,扔在地上。個個一身輕裝打扮,這就是要最後拚死的狀態。隨後張敬安再次用刀尖指向天空,用嘶啞的聲音說道:”十八年後,你我兄弟們再會於此!”


    “十八年後,兄弟們再會於此!”數千士兵一起回應道。


    “就此別過!”士兵們相互拱手,最著最後的告別!


    原大順軍的李自敬在一處山丘上,看著張敬安鬧出的動靜,對於張敬安的話,他們和何騰蛟的感受完全是不一樣的。張敬安的話,在大順軍將領心中是感同深受的。他們也是因明朝官員的腐敗才起兵造反的,更是在北京城見識了什麽叫貧富差距。所以說他們對大明朝並沒有多少好感。


    李自敬不想和漢軍旗交戰,和手下商量片刻後,派人告訴何騰蛟,說自己人馬傷亡過重,要先撤出戰場。


    何騰蛟也沒有多想,他隻是以為李自敬想把這剿滅清軍的大功勞讓給自己,就讓人回話說:“請李將軍不必多濾,本總督一定會如實向朝廷奏報,李將軍必是首功。你們先帶著大軍後麵歇息,本總督要親自剿滅這夥頑不靈的清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降落在清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塵世一杯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塵世一杯茶並收藏降落在清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