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葉布舒把能想到的彌補措施都一件件做完,讓滿桂把密旨都發下去後,時間已經過了中午,太陽已經開始向西沉去。


    葉布舒在這一刻突然覺的有些肚子饑餓,正當他打算離開書房去用餐的時候,書閣的三名書吏卻來到書房門外。


    這三人排好隊,各自己捧著奏章進了書房,這奏章的高度正好把三個的腦袋遮住,不讓葉布舒看到他們的臉,這三人像商量好的一樣,低著頭彎著腰把奏章依次放到了葉布舒書案頭。這三人的奏章正好把葉布舒圍在中間,遮擋了葉布舒的視線。


    看著案頭又堆成了小山一樣,葉布舒無奈的搖了搖頭。三個書吏則悄無聲息的退到了屋外,到了外麵後三個人如釋重負般的擦了擦額頭上汗水,又不約而同互相瞄了一眼,仿佛在說“總算躲過這一劫了,趕快撤乎!”,三人如土撥鼠般一溜煙的不見了影子。


    紫雲和滿桂在一旁看著這三個人整齊劃一的逃跑動作不禁笑出了聲,這三個家夥真是有意思 。


    笑聲剛過,隻見紫雲的兩侍女各自提著一個紅食盒到來書房外,行禮後把食盒遞到紫雲手裏,紫雲留下其中一個食盒給了饑腸轆轆的滿桂,隨後就提著另一個食盒進了書房。


    紫雲提著食盒進屋後就打開了蓋子。瞬間一股食物的清香便飄滿書房。這清香讓葉布舒腹中更加饑餓。感覺腸子都擰在了一起,忙站起身來說道:“還是你惦記細心惦記著本王,是什麽吃食如此的香?”


    紫雲輕手將食盒中的清玉菊瓣盤取出捧在葉布舒麵前,隻見清玉盤中放著一道吃食,方方正正渾然一體,上麵焦黃底部綿白。由於離的近,一股糯米的清香夾雜著蜜棗的甜味鑽入了葉布舒的鼻中。葉布舒也顧不上王爺的體麵了,直接伸手拿出來大大的來了一口。這一口下去:軟、粘、甜、潤等各種滋味接踵而來,幾口便消滅了個幹淨,腹中的饑餓感也一掃而光。


    見葉布舒吃完了一塊,紫雲趕忙又從食盒中取了一塊遞到葉布舒嘴邊,小聲說道:“王爺慢些,還有呢。”


    “不錯!這是你的手藝嗎?本王以前可沒見過呀!”葉布舒一邊吃著一邊問。


    “我可不敢貪功,此特名叫“甑糕(zèng gāo)”,是西安、關中一帶的美食,每年過了秋天,當地的富戶人家就拿新收的糯米和蜜棗為主料,加上紅豆、葡萄幹等為配料,放置在鐵甑上蒸製。


    “莫要騙我,本王也算來了西安多年了,怎麽一直沒見過呢?”


    “王爺剛來西安時,百姓們食不果腹衣難遮體,哪裏有材料做這等吃食,這幾年西北好了很多,這才有人想起來這道精細的小吃了,要說起來王爺也是功不可沒的。”


    葉布舒點點頭說道:“難怪孔子都說“食不厭精”,這個甑糕真的不錯。”


    “我看孔子是吹牛,他帶著學生到處跑和逃難一般無二,吃飽都是問題,哪來的食物精不精呢?想來是哄他的學生們,以為他們的老師多厲害呢。”


    “好為人師和吹牛皮是天下讀書人的通病,孔子也是人,偶爾自吹幾句也是人之常情。”


    和紫雲的這一段對話,葉布舒不但情緒放鬆了很多,心裏的自信也在增加。他不由的想到了唐代武則天時期,徐敬業在揚州起兵10萬反叛的事,僅僅一月後就被平定。這其中的原因就是“百姓安居樂業是最大的定數,任何陰謀詭計都難以撼動這個事實。”


    葉布舒隨口問紫雲:“你說這文臣造反和武人造反哪個更讓人擔心呢?”


    紫雲搖搖頭為難的答道:“都是造反,還有差別嗎?”


    “這個問題是有些難為你了,你來聽聽滿桂會怎麽說。”就這樣剛吃完甑糕的滿桂就被葉布舒叫進了書房,


    聽完葉布舒的問題後,滿桂一邊端起茶水放到葉布舒麵前,一邊說道:與武將比較,文人造反幾乎就沒成功過,不然也不會有(文人造反,十年不成)笑談”。到了大明一朝,多數文人乖戾無常,不但無膽也無計謀,早已不是漢唐時出可將,入可相的文武全才了。誇誇其談還算在行,提若說刀殺人,這刀提不得起來都難說。


    葉布舒點點頭,心裏不由的想到了洪承疇,洪承疇本質上也不是這樣的人嗎!他要是真有膽氣也不會當年被俘後投了大清。不敢直麵失敗,不敢直麵生死是大明讀書人最大的命門。


    這一通思索下來,葉布舒內心平靜了很多,他坐在椅子上對著紫雲和滿桂說道:“本王今日有些累了,把這裏的奏折你們一道道 給本王讀來聽吧。”說完自己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紫雲也不推辭,從成堆的奏章中選出一個,這些公文都是由洪承疇的西北督府送而來的,奏報中一片風輕雲淡,百姓安寧。其中關於西安城中的流言蜚語,更是隻字未提。一 連讀了幾個都是大同小異,葉布舒對滿桂說道:“找些不一樣的來聽。“


    滿桂在公文一頓翻找,還真發現一個不一樣的奏折,滿桂把這個奏折遞到紫雲手裏後說道:“王爺,這個是榆林縣令方大聲的奏報,也是近一月前送來的,但知縣無權向王爺直接奏報,所以……”


    現在的葉布舒並不關心這奏報是怎麽來到王府的,直接說道:“無妨!先看這個知縣講了些什麽”。


    紫雲拆開公文一字一句的讀了起來。這奏報的內容實在讓葉布舒驚訝,這上麵不但寫到了在榆林縣府內民間的流言,還報告有一些讀書人相互串聯反對新學。因為謠傳要加稅、收田,增租。好為新來的皇帝蓋金鑾殿,因此很多農戶棄田不種,準備隨時要逃走。


    最後,方大聲還提了一句,鄰近的綏德府也俱是如此。以情況均已上報西北督府,但一直沒有回應,因此鬥膽直接向恒親王府上報。


    按這位縣令所說,在一月之前已經上報給西北都督府,而洪承疇一沒有向自己匯報,二也沒有給下麵相應的處置意見。這就讓人有點難以理解了。


    “老師呀,你到底在做什麽?”葉布舒想了好一陣也沒得出個結果。


    略作思考後,葉布舒寫下幾道手諭,發給了榆林知縣方大聲,榆林知府金恒行,鳳翔知府李虞夔,漢中知府謝元元。要他們接到旨意後,速到西安拜見恒親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降落在清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塵世一杯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塵世一杯茶並收藏降落在清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