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庫是西漢武器裝備的主要貯藏部門,為了使武器裝備能夠及時地配給軍士使用,西漢從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多層次的武庫網絡。


    中央級的武庫有京師長安的武庫,地方郡級武庫見於記載者有洛陽、河南、上郡、潁川、廣漢、山陽、北海、玄莬武庫,張掖、酒泉、漁陽等地也建有武庫。縣級武庫見於記載者有陽陵、居延、商縣和武牢等武庫。


    漢武帝以後全國武庫大增,邊防軍及大將軍幕府多沒有武庫。


    漢代武庫規模巨大,位於長安長樂、末央二宮之間的長安武庫,四周有高大的圍牆,考古證實東西長710米,南北寬332米,牆厚1.5米,總占地23萬平方米。


    武庫內共發現七處庫房遺址,各庫所存放的武器種類不一,有的存放鎧甲,有的專貯弓箭、簇矢。


    該武庫自漢初興建,終西漢一代始終沿用。地方上的武庫也有相當的規模。遇有戰事,這些武庫網絡便可以及時地為數以萬計甚至十幾、幾十萬的軍隊提供裝備。


    西漢王朝十分重視對武器裝備的管理。


    武庫令(長)和武庫亟等經營武庫之官吏,一般由皇帝親信為之。


    武庫有嚴格的籍簿登記製度。從居延漢簡可以看出,當時庫藏武器裝備的品種、數量及出入情況都有詳盡的登記,其登記簿冊名為“器物簿”。


    為了保證武庫的安全,武庫有“庫卒”晝夜巡邏值班,名為“直符”。


    西漢中期燕刺王劉旦曾對群臣詭稱:“寡人賴先帝休德,獲奉北藩,親受明詔,職吏事,領庫兵,任重職大。”


    漢武帝太子為江充陷害被迫起兵時,曾“橋(矯)製赦長安中都官囚徒,發武庫兵”,皆說明動用武庫兵器必須有皇帝製詔才可行,武庫兵器的發放十分嚴格。


    武庫控製在皇帝手中,既反映西漢對武器裝備的嚴格管理和使用,也體現了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下軍事權力的高度集中。


    武器管理兩漢武器以鋼鐵兵器為主。


    中央由少府所屬的考工主管全國兵器製作。


    冶鐵業比較發達的郡,設工官、鐵官,主管兵器製造並輸送京師。長安、洛陽及各郡設武庫,由武庫今負責兵器儲存和發放。


    軍隊構成:漢朝軍隊包括京師兵、郡國兵、邊防兵三個部分。三者結合,構成軍隊的整體。


    京師兵即中央軍。


    曆來不少學者認為,漢初京師兵主要指南北軍,因駐地分別位於長安城內南北而得名。南軍的主要任務是負責保衛宮廷,成員有衛士、郎官之別(南軍組成,常見的還有二說:一是南軍即刀尉所領之衛士,—是南軍僅指郎中令所領之郎官)。


    衛士是郡國輪流服役的正卒,由衛尉統領;郎官由高官子弟和品學出眾之士組成,屬郎中令統領。


    北軍主要任務是警備長安及京畿地區,士兵多征調三輔正卒,一年一更換,初由中尉統率。


    非常時期,南北軍由皇帝指定重臣統領。武帝時,南軍增設期門、羽林和羽林孤兒;北軍增設中壘、屯騎、步兵、越騎、長水、胡騎、射聲、虎憤八校尉兵,分駐京城內外。


    南北軍由此擴展成為皇帝親自掌握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


    東漢時期,形式上沿襲南北軍製度,但已無南軍之稱呼,光祿勳(郎中令改稱)統轄七署郎官,衛尉統領各宮衛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後,我在古代皇權爭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穿越後,我在古代皇權爭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