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聞昭被桑家收養之時,芸娘就已經是桑正遠繼室了,因此他對芸娘很是熟悉。
都說繼母難為,可芸娘對桑眠甚至對李聞昭都遠比對對自己親兒子桑藍要上心的多。
當年李聞昭來上京趕考,每一對護膝鞋襪都是出自於芸娘之手。
想起母親偷偷把她寄給桑眠的信截下,李聞昭有些心虛,他稍微將傘麵往下壓了壓。
雨勢漸急,劈裏啪啦砸得人有些煩躁。
芸娘卻是麵露喜色,她一把拉過李聞昭到巷尾。
“阿眠,總算蹲到你出來了!”
李聞昭一噎,不知該不該跟她說自己與桑眠換身的事情。
緊接著芸娘神色認真,悄聲道:“長話短說,我找到容家當年指使人縱火醉仙居的證據了。”
轟隆一聲雷。
李聞昭的傘險些沒拿住,他緊緊捏著傘柄,“什麽?”
“傻孩子,我說我找到證據了!我們可以給你父親報仇了。”
巷口有孩童蹦跳著踩水,嘻嘻哈哈經過。
芸娘很是謹慎的停住話語,皺眉道,“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我這次是自己來的,誰也沒告訴,就怕出岔子,你……”
李聞昭吞了口口水,不知在怕什麽,甚至嗓音有些發顫:“我來安排,我知道有一處院子,比較隱蔽。”
“不用,我已在城南街住下有一段日子了,一直在等著機會與你見麵。”
他聞言更慌。
若是放任芸娘在上京,很可能會跟桑眠碰上。
不行,桑眠拿到證據,她一定是會拚了命也要把容家幹倒。
若是成功,那自己娶仇人之女做平妻的事情傳出去,怕是要被言官諫死。
而若是不成功,那容家對自己肯定有所芥蒂,在官場上使絆子耍陰招也未可知。
怎麽想路都是不通的。
不,不對,還有條路!
李聞昭心跳得厲害,腦子飛快轉著,若是把容枝荔休了,那——
“阿眠?阿眠?”
芸娘擔憂,伸手貼向她額頭,“你臉色怎麽這樣蒼白,是不是涼著了?”
他搖頭,勉強擠出個笑。
眼下不能讓芸娘與桑眠見到。
他下定決心,立刻跟芸娘道:“城南街太亂,我有一處宅子就在不遠處,現在帶你過去,這樣更加方便些。”
芸娘搖頭:“我自己便罷了,可以直接同你過去,可證人還在城南街。”
“那就一起接過來!”
李聞昭急切道,他察覺自己反應過激,忙整理了情緒道:“抱歉芸娘,我隻是害怕了,萬一中間出了什麽差錯……”
“沒事。”芸娘知曉桑眠等這一天等了許久,她伸手,輕柔的在她發頂摸了一摸。
“許久不見,你瘦了好多。”
“聞昭對你不好嗎?”
她歎氣,“我來上京也聽說他娶了容家女兒為平妻的事情。”
“要我說等這事了結,你就把他如何藏起書信,薄情忘恩,在明知道容家與養育自己的桑家有仇怨,還非要攀附權貴娶那姑娘做平妻的事情寫成書訂成冊,叫滿上京都瞧瞧探花郎的真麵目。”
李聞昭眼神飄忽,敷衍回了幾句,翻出荷包裏見還有幾兩銀子,便讓她在此處等候,自己先去雇馬車。
芸娘立在原地,莫名覺得阿眠有些奇怪,於是在她回來時,不經意問了句:“桑藍快要娶親了,他說很是想你。”
“藍兒病好了?”李聞昭訝異,又問:“他才不過十歲,哪裏是能娶親的年紀,您是找了個童養媳嗎?”
聽她這麽問,芸娘這才放下心。
同時李聞昭也意識到了自己被懷疑,他發覺自己反應太過,不由得輕咳兩聲,盡量扮做桑眠性子,同芸娘一起去城南街將證人接到自己宅子裏。
宅子附近空曠安靜,不大,但裏頭該有的都有。
“這裏東西不缺,隻是沒有下人。”
看到二人進去,李聞昭輕輕將門關上,他把路上順手買的一堆吃食放到一旁。
“容家勢大,我怕會出什麽亂子,你們就呆在此處將就兩天,等結束了我再將你們接出來。”
他說完,看向一旁小孩兒。
這就是芸娘口中的“證人”。
看著年紀不過十歲上下,穿著的衣衫被洗得發白,兩隻手不斷揉搓著下擺,很是局促,但不難看出杏眼翹鼻,是個美人坯子。
李聞昭把糕點拿出來,讓女孩兒去偏廳裏先休息片刻。
芸娘看那女孩兒乖巧模樣,忍不住歎息一聲。
李聞昭問:“這證人是?”
“她叫蘭草,是當年大火幸存者。”
“竟還有幸存者?”
不是說全都葬身火海嗎?
“芸娘是怎麽找到她的?”
“並非是我去找。”芸娘搖頭,眼裏流露出幾分心疼,“是蘭草自己找的我。”
“她說桑叔離世有蹊蹺,自己可以作證,我就帶她來了上京。”
李聞昭不動聲色,“可是空口無憑,證詞未必能定容家的罪,說不定會被他們反咬一口你汙蔑。”
“蘭草是從青雲閣裏出來的,她對那裏最是熟悉,隻要把青雲閣底下藏著的醃臢事指出來,足以證明她的話有幾分可信度。”
青雲閣是上京除千金樓以外最有名的客棧酒樓,李聞昭知曉這是容家產業,他想問“醃臢事”是何事,又擔心多說多錯會露餡,便忍住沒有開口。
“可還有別的證據,一並告知我,我好心裏有數。”
芸娘頓了會兒,搖頭。
不知怎的,她總覺得桑眠有些奇怪,心裏不由得警醒,“你——這陣子怎麽樣,我們得有一年沒通書信了。”
他道:“尚可。”說完才發現上當,芸娘立刻變了臉色站起身子想要去護蘭草。
“你不是阿眠,你是誰?”
李聞昭眼底閃過愧意,“對不住了。”
他快速出去將門都鎖上,屋裏反應過來的二人想要去跳窗,可這處宅子久無人住,怕風吹落灰,窗子全部都是釘死的。
芸娘慌了,忙用力拍門:“阿眠!這是怎麽回事!”
“不,你不是阿眠,你是誰!”
李聞昭撐起傘,“芸娘,先委屈您幾天。”
他將芸娘與蘭草的呼聲拋在雨中,很快回了侯府。
都說繼母難為,可芸娘對桑眠甚至對李聞昭都遠比對對自己親兒子桑藍要上心的多。
當年李聞昭來上京趕考,每一對護膝鞋襪都是出自於芸娘之手。
想起母親偷偷把她寄給桑眠的信截下,李聞昭有些心虛,他稍微將傘麵往下壓了壓。
雨勢漸急,劈裏啪啦砸得人有些煩躁。
芸娘卻是麵露喜色,她一把拉過李聞昭到巷尾。
“阿眠,總算蹲到你出來了!”
李聞昭一噎,不知該不該跟她說自己與桑眠換身的事情。
緊接著芸娘神色認真,悄聲道:“長話短說,我找到容家當年指使人縱火醉仙居的證據了。”
轟隆一聲雷。
李聞昭的傘險些沒拿住,他緊緊捏著傘柄,“什麽?”
“傻孩子,我說我找到證據了!我們可以給你父親報仇了。”
巷口有孩童蹦跳著踩水,嘻嘻哈哈經過。
芸娘很是謹慎的停住話語,皺眉道,“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我這次是自己來的,誰也沒告訴,就怕出岔子,你……”
李聞昭吞了口口水,不知在怕什麽,甚至嗓音有些發顫:“我來安排,我知道有一處院子,比較隱蔽。”
“不用,我已在城南街住下有一段日子了,一直在等著機會與你見麵。”
他聞言更慌。
若是放任芸娘在上京,很可能會跟桑眠碰上。
不行,桑眠拿到證據,她一定是會拚了命也要把容家幹倒。
若是成功,那自己娶仇人之女做平妻的事情傳出去,怕是要被言官諫死。
而若是不成功,那容家對自己肯定有所芥蒂,在官場上使絆子耍陰招也未可知。
怎麽想路都是不通的。
不,不對,還有條路!
李聞昭心跳得厲害,腦子飛快轉著,若是把容枝荔休了,那——
“阿眠?阿眠?”
芸娘擔憂,伸手貼向她額頭,“你臉色怎麽這樣蒼白,是不是涼著了?”
他搖頭,勉強擠出個笑。
眼下不能讓芸娘與桑眠見到。
他下定決心,立刻跟芸娘道:“城南街太亂,我有一處宅子就在不遠處,現在帶你過去,這樣更加方便些。”
芸娘搖頭:“我自己便罷了,可以直接同你過去,可證人還在城南街。”
“那就一起接過來!”
李聞昭急切道,他察覺自己反應過激,忙整理了情緒道:“抱歉芸娘,我隻是害怕了,萬一中間出了什麽差錯……”
“沒事。”芸娘知曉桑眠等這一天等了許久,她伸手,輕柔的在她發頂摸了一摸。
“許久不見,你瘦了好多。”
“聞昭對你不好嗎?”
她歎氣,“我來上京也聽說他娶了容家女兒為平妻的事情。”
“要我說等這事了結,你就把他如何藏起書信,薄情忘恩,在明知道容家與養育自己的桑家有仇怨,還非要攀附權貴娶那姑娘做平妻的事情寫成書訂成冊,叫滿上京都瞧瞧探花郎的真麵目。”
李聞昭眼神飄忽,敷衍回了幾句,翻出荷包裏見還有幾兩銀子,便讓她在此處等候,自己先去雇馬車。
芸娘立在原地,莫名覺得阿眠有些奇怪,於是在她回來時,不經意問了句:“桑藍快要娶親了,他說很是想你。”
“藍兒病好了?”李聞昭訝異,又問:“他才不過十歲,哪裏是能娶親的年紀,您是找了個童養媳嗎?”
聽她這麽問,芸娘這才放下心。
同時李聞昭也意識到了自己被懷疑,他發覺自己反應太過,不由得輕咳兩聲,盡量扮做桑眠性子,同芸娘一起去城南街將證人接到自己宅子裏。
宅子附近空曠安靜,不大,但裏頭該有的都有。
“這裏東西不缺,隻是沒有下人。”
看到二人進去,李聞昭輕輕將門關上,他把路上順手買的一堆吃食放到一旁。
“容家勢大,我怕會出什麽亂子,你們就呆在此處將就兩天,等結束了我再將你們接出來。”
他說完,看向一旁小孩兒。
這就是芸娘口中的“證人”。
看著年紀不過十歲上下,穿著的衣衫被洗得發白,兩隻手不斷揉搓著下擺,很是局促,但不難看出杏眼翹鼻,是個美人坯子。
李聞昭把糕點拿出來,讓女孩兒去偏廳裏先休息片刻。
芸娘看那女孩兒乖巧模樣,忍不住歎息一聲。
李聞昭問:“這證人是?”
“她叫蘭草,是當年大火幸存者。”
“竟還有幸存者?”
不是說全都葬身火海嗎?
“芸娘是怎麽找到她的?”
“並非是我去找。”芸娘搖頭,眼裏流露出幾分心疼,“是蘭草自己找的我。”
“她說桑叔離世有蹊蹺,自己可以作證,我就帶她來了上京。”
李聞昭不動聲色,“可是空口無憑,證詞未必能定容家的罪,說不定會被他們反咬一口你汙蔑。”
“蘭草是從青雲閣裏出來的,她對那裏最是熟悉,隻要把青雲閣底下藏著的醃臢事指出來,足以證明她的話有幾分可信度。”
青雲閣是上京除千金樓以外最有名的客棧酒樓,李聞昭知曉這是容家產業,他想問“醃臢事”是何事,又擔心多說多錯會露餡,便忍住沒有開口。
“可還有別的證據,一並告知我,我好心裏有數。”
芸娘頓了會兒,搖頭。
不知怎的,她總覺得桑眠有些奇怪,心裏不由得警醒,“你——這陣子怎麽樣,我們得有一年沒通書信了。”
他道:“尚可。”說完才發現上當,芸娘立刻變了臉色站起身子想要去護蘭草。
“你不是阿眠,你是誰?”
李聞昭眼底閃過愧意,“對不住了。”
他快速出去將門都鎖上,屋裏反應過來的二人想要去跳窗,可這處宅子久無人住,怕風吹落灰,窗子全部都是釘死的。
芸娘慌了,忙用力拍門:“阿眠!這是怎麽回事!”
“不,你不是阿眠,你是誰!”
李聞昭撐起傘,“芸娘,先委屈您幾天。”
他將芸娘與蘭草的呼聲拋在雨中,很快回了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