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到宮裏還是賣到民間,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所謂賣到宮裏,其實就是先小批量送給朱重八朱皇帝一些,然後看看能不能混上貢品的名號,然後走高價精品路線,畢竟是皇帝吃了都說好的東西,賣便宜了實在是對不起朱皇帝。


    而所謂的賣到民間,就是走低價親民路線,雖然再怎麽低價也不會低到像平時一樣,但是總要比貢品賣得便宜一些,市井小民偶爾也可以少買一點兒嚐鮮。


    當然,市井小民的範圍也包含在京城裏給朱皇帝打工的官老爺們,尤其是像王瓊這種真窮的官老爺。


    麵對王瓊的問題,楊少峰卻是連想都沒想就直接答道:“陛下和太子殿下曾多番賞賜寧陽縣百姓,如今寧陽縣的百姓能在冬天種出幾樣新鮮的蔬菜,自然也要給陛下和太子殿下送一些嚐鮮。”


    “至於剩下的那些,一半送到徐相和常平章的軍中,另一半則是送到京城去售賣。”


    “直說了吧,送到徐相和常平章軍中的那些不是圖賺錢的,隻有送到京城去售賣那些才是奔著賺錢去的。”


    王瓊點了點頭,先是捧著楊大知縣吹噓幾句,接著又滿是好奇的問道:“按照楊兄所言,種植這些蔬菜是需要溫室的對吧?山東之地天寒地凍,不知這溫室裏又是靠著何物取暖?”


    楊少峰哈的笑了一聲,指著屋子的西南角的爐子說道:“王兄看那個爐子旁邊堆著的,便是楊某用來取暖的法寶了。”


    王瓊心中好奇,幹脆向楊少峰告了一聲罪,接著便起身走到爐子旁邊,盯著楊大知縣所說的法寶仔細打量起來。


    楊大知縣所說的法寶通體黝黑,看上去像是又粗又粗的黑色圓木,中間卻又有十二個小圓孔,這法寶不是很幹,看上去略微還帶著些潮氣。


    正當王瓊疑惑這是什麽東西時,楊少峰卻也起身走了過來,直接拎起爐子上的水壺,笑著對王瓊說道:“王兄且看看裏麵。”


    楊少峰把水壺拿遠一些,爐膛裏頓時散發出一股明亮的火光,一股子熱浪也隨之蒸騰而起,王瓊略微後退一些,仔細打量一番後才發現,爐子燒的好像就是楊大知縣所說的法寶。


    王瓊看了看爐子,又扭頭看了看楊少峰,滿是遲疑的說道:“這……”


    楊少峰笑了笑,將水壺換到左手,用右手拿起旁邊的夾子,然後將夾子插進所謂法寶的窟窿眼兒,隻稍微一用力便將法寶夾起,然後又放在了爐子裏。


    再然後,一股子黑煙冒起,隨之而來的又是一股子頗為刺鼻的味道。


    王瓊猜測,楊大知縣所謂的法寶應該就是用煤麵子製成的,剛剛那股子刺鼻的味道就是因為煤麵子沒有幹透所致。


    正當王瓊胡亂猜測時,楊大知縣所謂的法寶上麵的十二個窟窿眼兒便竄起了一陣火苗,楊大知縣也將水壺再一次放在了爐子上。


    楊大知縣笑著說道:“這玩意兒喚做蜂窩煤,除了煤麵子以外就是黃土和水,再無其他的東西,製作起來也頗為簡單,隻要把黃土和煤麵子用水調勻,再裝進模具裏擠壓就能成形,可以說是製作簡單,成本低廉。”


    “關鍵是這玩意兒十分耐燒,一塊蜂窩煤差不多能燒小個時辰,要是把煤眼兒錯開,爐子底下的風門也調小些,一塊差不多能燒大半個時辰甚至一整個時辰。”


    王瓊口中嘖嘖稀奇,圍著爐子旁邊的蜂窩煤看了好幾遍,隨後又把目光投向了爐子。


    楊大知縣用的爐子很簡單,甚至可以說是簡陋,因為整個爐子就是一個工藝粗糙到不能再糙的泥陶爐,說白了就是用黃泥燒製而成的爐子,連個鐵皮殼子都沒有。


    爐子並不算太高,靠後麵的位置伸出了一個泥巴做成的煙囪,直接連在了屋子裏牆邊的煙囪上。


    楊少峰笑著說道:“沒辦法,現在寧陽縣沒有能煉鐵的作坊,也沒有鐵匠,隻能用泥巴先湊合著,不過這樣也好,百姓還能省下買煙囪的錢。”


    王瓊瞧了瞧爐子和煙囪,又瞧了瞧楊少峰楊大知縣。


    是百姓能省下買煙囪的錢?


    是你楊大知縣也在省下買煙囪的錢!


    反正王瓊是不相信楊大知縣會搞不來幾節鐵皮煙囪。


    笑著搖了搖頭,王瓊直接向著楊大知縣拱手說道:“楊兄大才,下官佩服,楊兄心懷百姓,更是令下官欽佩不已。”


    彼此商業互吹了幾句,王瓊又指了指蜂窩煤和爐子,說道:“敢問楊兄,這東西能不能讓小弟帶一份回京?”


    楊少峰毫不在乎的應道:“王兄願意帶,那就帶著,隻不過蜂窩煤這東西怕顛簸,從寧陽到兗州的這段路還好一些,過了這一段路,王兄還是要小心些才行。”


    王瓊點了點頭,“楊兄放心,下官一定會萬分小心。”


    兩人一邊說著,一邊又回到了桌子旁,又吃了幾口菜,王瓊才再一次開口說道:“楊兄可還記得,下官上上次來的時候,你還說寧陽縣缺少修路的人手,可是下官這次再來,從寧陽縣到兗州府的路卻已修好了差不多快一半吧?”


    楊少峰嗯了一聲道:“差不多,畢竟又多了三百人犯,而且這條路暫時也隻是修成一丈寬的小路,要是拖了這麽久還修不到一半,那本官這輩子估計是看不到修完的那天了。”


    王瓊再次點頭,說道:“楊兄似乎總有這些奇思妙想,也難道陛下要把寧陽縣單列出來,讓楊兄成為咱們大明唯二的六品知縣當中的一個。”


    然而楊少峰楊大知縣卻是興致缺缺。


    他孔希大算個什麽東西,也配跟本官做一樣的六品知縣?


    心裏暗自吐槽幾句,楊大知縣才再一次開口說道:“王兄是不知道寧陽縣的苦啊……這眼看著就要立冬,咱們寧陽縣的文廟也快要修繕完比,可是偌大的一個寧陽縣城,竟然連一個能當教書先生的書生都找不到,本官這心裏也實在不是個滋味兒!”


    隨著楊少峰的話音落下,王瓊又再一次瞪大了眼睛。


    “文廟?”


    “學堂?”


    不是,你特麽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麽?


    你一個滿打滿算隻有五百來戶人家,就算加上被流放過來的人犯也不足三千丁口的寧陽縣,你特麽要搞學堂?


    還抱怨沒有能做教書先生的讀書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奮鬥在洪武元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煌貴胄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煌貴胄並收藏奮鬥在洪武元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