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自己被迫步入中年以後,杜薇心急火燎地在網上報名了一係列有關形象美學的課程,主要是教女人如何穿衣打扮,以及如何追尋自己的幸福。


    直到這個時候,杜薇才真正體會到什麽叫做人生處處是學問,不僅工作需要知識,穿衣服也是需要學習的。


    什麽上短下長、內緊外鬆、打造黃金腰線、單調的色彩要加上點綴色、衣服還需要自然精致的妝容來襯托,包包的作用已經不僅僅是用來裝東西,而更是穿衣打扮的一部分……


    原來幸福的女人首先要讓自己的內心強大起來,而且作為人,既要善良,要謙讓,也要給自己設置所有品德的底線。


    老師的一句話讓她記憶深刻:很多東西你不知道,但不代表它們不存在。


    是的,世界本是豐富的、多彩的,唯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擁有發現更多的眼光。


    每個人擁有的世界是不一樣的,想要擁有更多,就必須去學習更多。


    那時候,她又想到了自己的媽媽。


    毫無疑問,誰也沒法否認母親的偉大,生育的偉大、養育的偉大。但是對子女對下一輩的影響,卻都是在悄無聲息、潛移默化、一無所覺地滋長著。


    杜薇的媽媽,經常不修邊幅且引以為傲,當她老了,當然也沒辦法老得優雅。比如不處理頭上的絲絲白發還可以說是一種健康的自然的生活方式,她當然可以積極去崇尚。但是連梳理都懶得梳理,也從不擦點護膚品,穿衣服從來懶得穿內衣,一旦說讓她講究一點,就說講究那些幹什麽,自己舒服不就好了。


    杜薇長大意識到這點以後就常想,即使自己的媽媽活到一千歲,她大概也不會認識到自己一貫以來的隨性,造成了自己自小對美的缺失以及自信心的嚴重不足,致使自己的前半生,走到哪裏都夾持著深深的卑微感、挫敗感。


    直到今天,直到閱讀了大量的生活劇本以及堆疊起來比高樓大廈還高的書本,才稍微地彌補了出身的這點不足。


    這些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痕跡,既然被挖掘出來,杜薇自然就不會允許自己在孩子身上犯下相同的錯誤。她總是將孩子打扮得精神帥氣,哪怕小男孩自己絲毫不以為意。


    杜薇逐漸體會到的無限,除了宇宙之大,增加了精神世界之廣闊。人們能感知到的東西,原來是那麽地被局限著,影響著一個人的生生世世而不自知。


    看似生活中點點滴滴的一些小事,各方麵的一些小改變,配合著心態的變化和思想的提升,杜薇明顯感覺到自己的狀態越來越好,雖然步入中年,她也並沒有像身邊人那樣升起隨之而來的“上有老下有小的焦慮”。


    同事們時不時說起:杜薇你又瘦了哦。你的狀態越來越好了。


    杜薇也覺得自己更有精神、更加美麗了,雖然年齡數字的增長和新進同事對自己的稱呼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變成了“杜姐”,但她始終感覺自己內心居住著一個永遠不老的小女孩,每一次活動,都表現得比那些90後95後更有激情更有活力,年會的主持也更輕鬆自然。


    這一切,都得自於兩個東西——書本和運動。越來越大的閱讀量裝點了她的頭腦,豐富了她的思想,運動則給予她身體更加優美的體態和大量的內啡肽,愉悅了身體的同時也愉悅了自己的心情。


    於是,杜薇更加堅定不移地看書和運動。


    年近四十,杜薇的內心萌發出“一切都很美好”的感觸,這種感觸,源於她沒有太多物質上的追求,心態祥和、漸入佳境。


    但是,除了,偶爾,杜薇會在日常不經意的生活中,不斷發現另一種似乎不可調和的矛盾,那就是來自林木的難以改變、停滯不前。


    林木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務實的男人,但從來就不是個勤快的男人。以前沒有孩子的時候,家務活也不多,杜薇完全能輕而易舉地照看好家裏的一切。但是,當有了倆個男孩子,還在婆婆不願意同住的情況下,男孩兒都粘杜薇,要陪他們玩,給他們洗衣做飯,要收拾一屋子亂七八糟的玩具,要上班,更累的是,還得輔導小學生的學習。


    大多數時候,杜薇還是心甘情願地為自己的家付出、樂在其中。但也總會時不時有情緒不佳的時刻,當她忙完這個忙那個,忙完差不多就到晚上十點多,甚至沒有時間在睡覺前翻看幾頁書籍,而林木幾乎整晚躺在沙發上或者床上打這手機遊戲的時候,就會惹來一陣情緒大地震。


    “我真的太想不明白了,你怎麽就能做到一年如一日心安理得地享受著一切呢?”


    在杜薇看來,一下班回家,滿屋子都是等待著自己的活計,而林木則能做到對所有的一切視若無睹。


    杜薇發泄幾句,他不出聲,但是她的發泄還遠遠不夠。


    “有時我在想,我要你到底有什麽用?錢我也在掙,飯我要做,孩子我生,衣服我洗,馬桶我刷,子墨的學習也得我來管。在這個家裏,你到底做了什麽?哪一件事情是完全不需要我去做的?就連洗碗,都僅僅做的就是洗幾個碗,連灶台、鍋子、砧板都留給我洗。你那樣的洗碗難道也算是個活嗎?就連洗個衣服,也隻負責將衣服放到洗衣機裏,然後掛上衣架,幹了的衣服從來都不收不疊,等著我去擦屁股。你難道不知道你的享受是建立在別人的付出之上的嗎?我有多享受我就有多累,你看不到還是想不到,成天地就故意讓自己當個睜眼瞎!”


    有幾次林木說你想讓我做什麽喊我啊。


    “啥,這些事情擺在你麵前還需要等別人吩咐?那誰來吩咐我?喊你去做跟主動去做,完全就是不同的意義了,我既覺得等著你喊你累,也覺得你這麽大個人需要積極主動起來,家裏一樣,工作上也一樣。永遠這麽被動,你能幹好工作?”


    但是木訥的林木確實很難讓自己改變,向來不擅觀察、不喜主動的他,也從不會去想要怎麽樣讓自己變得主動。不知道是天生的惰性,還是從小在家聽候媽媽和姐姐的差遣和照顧養成的惰性。


    他也不能理解為什麽杜薇就不願意喊他,提一下要求又不費啥事。


    也有那麽一兩次林木爭辯道自己不是不做,是每次做了都被埋怨沒做好。


    杜薇想想也的確是的,曾經的林木似乎的確主動拖過一兩次地,但是他拖地隻拖幾下屋中央的空曠的地板,角落、桌子下凳子下,這些地方在他看來都是不存在一樣,或者覺得沒必要管。好多邊邊角角的垃圾更加顯現出來,然後拖完之後,杜薇反而覺得更髒了,然而教了也不改,之後杜薇隻好自己忍著一肚子氣重新再拖一遍。


    說到洗衣服,那也是,不管衣服多髒,直接看也不看直接扔洗衣機。一段時間沒管洗衣服的杜薇,後來發現,子墨的校服上的好多汙跡由於沒有及時清洗掉而變成了頑固汙漬,再也祛除不掉了。


    而且好幾次,由於杜薇沒有及時將晾幹的衣服收拾好,林木直接往旁邊晾曬濕衣服,將幹的衣服又打濕,擠在一堆他才不管,他隻管完成簡單的任務。


    大多數時候,杜薇選擇盡量犧牲自己的時間,用自己不斷生產的滿滿愛心去包容家裏三個大大小小的男人,少數時候,則沒那麽能忍得住。


    尤其是每當不小心涉及到倆個問題的時候,倆人間的矛盾更容易激化:子墨的教育問題和林木的不愛學習。


    杜薇對孩子的學習雖然不想過於要求嚴格,但始終踐行這陪伴和了解這兩點,她能做到很清楚地知道子墨語文和數學各學習了哪些重要的知識點,哪些知識點掌握得很好,哪些掌握不太到位,於是協助他通過典型的例題去弄懂,同時並不要求他去跟同班的同學刻意比較分數什麽的,她告訴孩子,永遠要記得,最大的目標就是比昨天的自己更進一步。


    有時候子墨期中期末考試分數不是很理想,但杜薇由於對他的情況了然於胸,知道他對於現階段的知識點都掌握得還不錯,考砸了也隻是由於粗心大意,並且計劃通過視點法、反說數字等練習有針對性地去改善他的專注力。


    而林木就一如那些迂腐的家長,整個學期並不怎麽過問孩子的具體學習內容和過程,永遠隻是問一句“作業做完了沒有?”


    孩子說做完了,然後就讓他玩,他從來也懶得翻看一下孩子的作業是否完整,做得怎麽樣。結果杜薇沒檢查的情況下,第二天被老師批評落下了好幾個作業。


    杜薇十分注意培養子墨的閱讀習慣,因為子墨過於貪玩,滿腦子總是遊戲、玩具,甚至在家裏將公仔當球踢來踢去,跑來跑去,靜不下來。她想盡一切辦法在沙發邊、餐桌旁、學習桌、子墨的床頭櫃上,看似隨意實則很用心地隨處擺放一些適合他現在年齡段看的書本,有時候是他愛看的,有時候是想讓他看的,諸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之類,並經常趁他不注意將他翻來覆去翻看無數遍的漫畫書收拾起來。


    在子墨認真看書的時候,杜薇每次都舍不得打擾,哪怕作業還沒開始做。但是林木就不管那麽多,時常隻關心他的作業做完沒有,或者睡覺時間到了,催他快點睡覺。在他的世界裏,閱讀一點也不重要,他既體會不到閱讀的樂趣,也意識不到閱讀麵的重要,時常聽他對子墨說教:你多看看語文數學書啊。杜薇少不得又要跟他爭辯一番。


    然後期中考試成績下來,“你數學居然隻得個八十幾分?你們班都好幾個一百分的呢!”林木的臉頓時垮了下來,好幾天都不給子墨好臉色看。


    如果不是杜薇阻止,他甚至還有打孩子的想法。


    “怎麽就不能打了?你看以前,不都是那麽教育過來的。我看你是看書看多了歪理邪說吧。”林木以老一輩那種固有的口吻狡辯。


    “你到底有什麽資格要求孩子的分數?平時你幫助過他學習嗎?現在的孩子跟我們那時候完全不一樣了,優秀的孩子,絕大多數是因為有優秀的家長在旁陪著一起學。你的兒子並不是什麽天才,也不是天資聰穎,要不是我緊趕著他的學習進度,確保他一個一個知識點過關,可能連八十多分都拿不到。但我堅持每篇課文在學期結束前帶他讀三次以上的時候,你在做什麽?刷手機!老師都說了,子墨上課完全不能專心聽課的,但是老師說考試的時候才發現他居然知識點都掌握得不錯,你難道不知道這都是因為我花了大量時間才確保他趕上的嗎?說到底,隻有我才有權利找他要分數!”杜薇氣憤不平地一頓數落。


    “又來了又來了。”林木心情不好的時候聽著杜薇爆栗子般的數落,雖然大部分時間他都默不作聲地表示著讓步,有時候則也明白地表示自己的不耐煩。


    “難道不是嗎?你什麽都不作為,還不允許別人說!”


    “那你教啊,你去教啊!”


    “你不教,又不會教,那不隻能我自己來教嗎?依靠孩子自己自覺,讓他依靠自己成長?這已經是哪一輩的思維呢?以前的孩子有必要麵對這麽優渥的環境的誘惑嗎?養成各種刻苦耐勞精神的那種特定的環境,現在已經不複存在了,你能指望孩子跟以前一樣從小自己養成那麽多品質?”


    但是每當說起杜薇通過各種學習和琢磨得出的一係列教育理論,林木完全一個字也聽不進去,他既不想費心去思索生活中的任何理論,也不願付諸行動去踐行或證明任何一個理論,他仍活在自己簡單的世界中。


    當杜薇看完了一大堆心理學書籍和世界文學類書籍,了解到一門新的有關生命智慧的知識體係時,林木仍然停留在自己的科幻或靈修類小說當中,要麽就是沉迷在玩了幾十年的遊戲中。


    有一次,見子墨那麽地熱愛足球,杜薇提到廣州有一個專門的恒大足校,好奇那個學校是怎麽招生的。林木很不屑地問道:“上那種學校幹嘛?”


    “又不是隻有讀書這一條唯一的出路。”杜薇隨口感慨了一句,她並沒有過送孩子上足球學校的想法,至少目前沒有,也沒有那樣的客觀條件。


    但是林木對她的這句話表現出極大的不滿,“你可千萬不要在子墨麵前說這種話,孩子不讀書還能幹嘛。”


    杜薇曾經甚至想過,讓懶散的子墨休學一段時間,將他放到鄉下去學種地,學一些勤勞的品質和動手能力呢,她覺得那些東西,或許比現在的書本知識更重要。因為小學的書本知識畢竟是可以輕易補上的。


    但是麵對在她看來顯得特別大眾化的迂腐不堪的林木,自己的任何一個想法,都顯得過於跳脫、過於新潮和難以讓人接受了。


    知識的填充加上原本思想和性格、愛好上的差異,杜薇察覺到倆人的矛盾在悄然滋生。


    有時候吵完一架,杜薇忍不住說:“比爾蓋茨的離婚宣言也許你不能理解,但是我能。從前我也不太喜歡閱讀,而且自以為即使不看那麽多書,我也已經擁有很豐富的思想和優秀的寫作水平,但很多事情,隻有去做了以後才能提高原本固有的認識。書看多了,我對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了更深層次的思想,也有了更多的反思。但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持續進步,而你繼續停滯不前,我們的思想差異進一步擴大,可能會走到離婚那一步。”


    很難說林木對這些話聽進去了多少,他有時僅僅是短暫的沉默,過後,杜薇又覺得自己說得有點過分,在共同麵對的生活壓力下,同時又有點於心不忍。


    多年來,林木一直兢兢業業地上班賺錢,不抽煙不喝酒不泡吧,也沒有什麽其他不良的嗜好,他的業餘時間同樣都給予了家庭,從各方麵來看,都是個顧家的好男人。盡管在杜薇看來,他的這種顧家是低效能的。


    每次周末去菜市場買菜,林木也喜歡帶著子熏一起跟著,權當是一家人的散步了。同小區的同事碰到,總是很羨慕杜薇,說她從來都是一個人去買菜。


    因此更多的時候杜薇會說服自己,每個男人都有大大小小的毛病,林木脾氣好能忍受自己有時候看似殘忍的語言暴力,生活又節約,賺得的錢幾乎全花在了自己和孩子的身上,而且隻要自己吩咐的,他都會去做,願意帶孩子。不管怎樣,老公是自己選的,即使他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不也正是最適配自己的那一個嗎?


    因為不管是那個時候的自己,還是現在的自己,都算不上一個優秀的女人。


    杜薇時常處於這樣的反思中,因而有時候從自身的經曆再去反觀林木,又覺得他重新變得可愛起來。


    有一次杜薇沒開車,坐同事m老公的車回家,路上碰到有超車的,同事老公很快接著一句:“媽的,有病!”接下來還憤慨了半天平靜不下來,“下次老子撞死你!”然後打開車窗,將嚼完的檳榔渣隨手向窗外一扔。


    杜薇看完心裏頗有觸動,原來老公真的有各種各樣的,有各種各樣的好,也有各種各樣的不好。


    這位同事經常說她老公會做好多好吃的菜給她吃,杜薇也曾羨慕過,心想要是自己也能像一些公主似的女人一樣,不用自己動手炒菜,不必麵對該死的油煙讓皮膚變壞,該多好!


    說到底,林木還是沒有自己想象中那麽愛我,否則不至於半點嗬護自己的想法也不曾有過吧?


    有一次,杜薇開車的時候按規則打著燈變道,後麵的一個女人從後麵追上一路狂吼責怪她一個勁地擠,那個女司機坐在車裏扯著嗓子喊著“會不會開車?”


    後座的倆位同事好奇:旁邊那個人在說誰呢?然後杜薇才發現她轉臉朝向了自己,她很驚訝地快速回想了一下,好像沒有違規啊,她不是在後麵較遠的位置嗎?


    同事便開始不滿,沒有讓她怎麽啦?她自己沒超上車,還怪別人麽?不能理解,好奇怪的人啊。


    杜薇腦補了一下她方才嘰歪半天但是都沒人搭理她,自己根本不知道這一串嘈雜的聲音在幹嗎而不加理會的場景,不由覺得有點好笑,就懶得去生氣了。


    m說:“杜薇的脾氣真是好啊,我都真想罵回去。”


    “大概是跟我老公學的吧!他真的車品很好,連黃燈都從來不闖一個。就是坐他的車需要點耐心。”杜薇邊說邊想著林木不緊不慢地點火,等燈,讓人插隊。剛開始的時候,急性子的她忍不住就像催促他,綠燈才剛開始閃,你明明可以衝過去的呀。但想著他車技也不怎麽好,還是隨他的性子慢點開吧,安全最重要。沒想到一來二去,不僅適應了他的慢,還鍛煉了自己的耐心。


    “急什麽。”“你開車慢一點啊。”林木總是這樣平靜地說著。


    想著好些同事都說起她們的老公有怒路症,頓時覺得林木也並不是沒有可取之處的。在這個如此焦慮化、處處充斥著利己思想的時代,林木的不緊不慢、嚴守公德,或許正是杜薇選定他擔任老公的主要根源吧。雖然有時候杜薇覺得有林木那麽地包容自己是件很幸運的事情,但更多時候她表示自己更羨慕林木有自己如此地理解他。


    理解是相互的,在辦公室的時候她經常這麽開導別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微微綻放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黛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黛希並收藏微微綻放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