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也沒想到,他剛率軍到這裏,賈三省就想跑。他剛紮好營寨,派人通知前軍的楊彥昌和馬重僖,明日一早就強攻,盡快擊敗清軍以後,回軍支援荊州。
忙活了一整天,李錦讓賀蘭注意軍營周圍的防護,自己準備盡早休息,養足精神應對明日的大戰。
不過在他剛剛躺下的時候,賈三省的軍營中,所有人都熄滅了火把,在軍營中列隊嚴陣以待,隻等賈三省一聲令下,就準備向西穿過內方山,然後繞路返回承天。
到了亥時夜闌人靜,賈三省翻身上馬,帶著麾下兵馬,人銜枚馬裹蹄,悄悄的出了軍營,往內方山而去。
幸好賀蘭和楊彥昌都在軍營周邊撒了不少斥候,在賈三省麾下的大軍接近內方山的時候,立即發現敵軍跑了。
斥候馬上回營通報軍情,敵軍連夜跑了!
剛躺下睡一會兒,李錦就被賀蘭叫醒,說是敵軍跑了!
他立即驚醒了,了解情況後,馬上命令賀蘭率軍中騎兵,繞到內方山西側擋住清軍。
李錦親自帶著馮養珠和軍中步卒,尾隨追擊。同時派人去通知楊彥昌他們,立即率軍圍住內方山,把他們憋在山裏。
楊彥昌那邊動作也不慢,斥候剛把軍情帶回營中不久,馬重僖就帶著一部分兵馬,繞著山腳,往西追擊。楊彥昌自己留在軍營,整頓兵馬以後,也出營布置兵馬堵住山路出口。
兩人想到一起去了,時間緊急,先用騎兵迎頭把清軍壓進山中。然後四麵合圍拖到天亮,清軍不出來投降,就率軍攻山。
賈三省隨大軍剛到山頂,望見下麵兩座順軍營寨內燈火通明,立即驚出一身冷汗。急忙命令麾下人馬加快腳步,早點衝出山地,趕往荊門州依城固守。
其實離這裏最近的城池,還是他最開始駐守的承天府城。
不過這裏與承天之間隔著漢江,被兩部順軍盯著,現在漢江又是豐水期,想要安穩渡江簡直是癡人說夢,最好的結果也就是跑到荊門州固守,等待武昌和襄陽調派援軍。
等賈三省率領兵馬翻上山頭,賀蘭和馬重僖率領的兩部騎兵,已經繞過內方山,堵在西去的路上。
賈三省隻有七八千人馬,其中步兵居多,根本衝不破順軍騎兵的阻攔。沒辦法,他隻能命令麾下兵馬,都擠在山上據險固守。
上山的張副將見到賈三省等人還在很詫異,不是說山上山下互為犄角嗎,怎麽半天都不到,山下就放棄營寨,都跑山上來了?
忙活了一兩個時辰,不過是把軍營從被順軍兩麵夾擊的平地,搬到被順軍四麵包圍的土山上。賈三省現在想抽自己兩耳光,忙活了一晚上,結果大軍境況更加危險。
布置好人馬守住山上各處道路,賈三省坐在一塊石頭上唉聲歎氣,想和兩名副將商量出突圍的辦法。
隻是現在被四麵包圍在這裏,除了長翅膀飛出去,還真想不出辦法。更嚴重的是,先上山的副將還告訴他一個要命的情況,山上沒水!將士們雖然帶的都有水囊,但是現在天氣炎熱,一袋水也堅持不了多久。
這山離漢江不過一兩裏路,卻沒有水源!大軍在山上,就能看著不遠處滾滾流過還反射著月光的漢江水,到最後卻要被渴死!
幾人束手無策的時候,副將才開口問道:“末將下午巡視的時候發現,西麵山下有條小河,離山腳也就四五百步的距離,我們可以在趁夜下山,在河邊連夜築營,與山上成掎角之勢,還能供應水源,將軍以為如何?”
有辦法就行,副將一說完,賈三省就決定出擊,反正不能困在山上等死。“那還等什麽,劉將軍,你帶些人在山上加固營壘,我和張將軍下山在河邊再建一座營寨,咱們繼續固守。”
“另外我再派遣親兵趁亂繞過流寇,去武昌和襄陽求援,隻要能堅持到援軍到來,或者拖到祖將軍拿下荊州,咱們都是大功!”
說幹就幹,山上眾將立即點齊兵馬,趁順軍步兵還沒合攏包圍,賈三省親率騎兵在前,立即從西側下山,驅趕剛到這裏的順軍騎兵,掩護步兵築營。
帶領順軍騎兵的賀蘭和馬重僖見山上燈火通明,猜測清軍騎兵下山,可能想趁夜渾水摸魚,也就沒有阻攔他們,而是帶著麾下的騎兵,在原野上和他們相互追逐。
清軍步兵趁此機會,在山腳和小河之間抓緊築營,等順軍發現時,新的營寨已經初具雛形了。
天亮以後,各部順軍吃過早飯後,列隊出營,把上山和山下的清軍一起,圍了起來。
李錦也披掛整齊,騎著馬來到順軍陣前,先讓軍中攜帶的虎蹲炮,對著山上打了一通。但是距離有點遠,打到山上以後,隻對一些沒有穿盔甲的清軍造成傷亡。
順軍在荊州繳獲了不少紅夷炮,不過都留在荊州守城用了,帶在軍中的隻有方便攜帶的虎蹲炮和比較輕的弗朗機炮,有效射程不過一兩百步。
李錦見炮擊用處不大,正準備下令強攻,這時山上清軍的火器也開火了,一陣硝煙飄過,順軍中受傷的竟然不少。清軍居高臨下,火器的射程就比順軍的要遠一些。
他媽的,沒想到這一點,炮戰竟然吃虧了!李錦心裏暗罵了一通,急忙命令麾下將士退往射程之外,先不攻了,就這麽圍著。
將軍對峙的時候,李來亨和顧江帶著一大隊學兵,來到李錦營中。
李錦調這群學兵過來,就是想讓他們看看戰場氣氛,提前適應一下戰鬥場麵。休息了一個時辰以後,李錦就帶著他們,來到順軍陣前,遠遠地觀察兩軍形勢。
山上清軍還在加固營寨,上山之路也被他們挖的亂七八糟;山下清軍營寨前也立起一層一層的拒馬,要不是順軍阻攔,他們還想在營寨外麵再挖一圈壕溝,做長久駐守的打算。
李錦帶著學兵遠遠的看著,借此機會,給這群學兵講解戰場紮營需要注意的幾點:
營房周邊有水源,但如果單純是小溪、小湖,那麽營地就挨著水源就地構建;如果是大江或者是大的河流,那麽營地一定要與江河保持距離,並且首選坡度高的地方,這也是防止敵人通過江河來做文章。
曆史上馬謖就是遠離江河又在山上紮營,被張合率軍圍著,渴死了!
最後總結起來就是四點:一紮營壘以求自固,二慎拔營以防敵襲,三看地勢以爭險要,四明主客以操勝算。
這麽看來,清軍昨天晚上做的也還湊合,發現要被圍困以後,立即搶占製高點。
除了頭天晚上莫名其妙的匆忙拔營,又在山下重新建一座營寨,目前為止清軍做的都還在情理之中,沒有太大的差錯,甚至順軍的一切,都被山上的清軍盡收眼底。
忙活了一整天,李錦讓賀蘭注意軍營周圍的防護,自己準備盡早休息,養足精神應對明日的大戰。
不過在他剛剛躺下的時候,賈三省的軍營中,所有人都熄滅了火把,在軍營中列隊嚴陣以待,隻等賈三省一聲令下,就準備向西穿過內方山,然後繞路返回承天。
到了亥時夜闌人靜,賈三省翻身上馬,帶著麾下兵馬,人銜枚馬裹蹄,悄悄的出了軍營,往內方山而去。
幸好賀蘭和楊彥昌都在軍營周邊撒了不少斥候,在賈三省麾下的大軍接近內方山的時候,立即發現敵軍跑了。
斥候馬上回營通報軍情,敵軍連夜跑了!
剛躺下睡一會兒,李錦就被賀蘭叫醒,說是敵軍跑了!
他立即驚醒了,了解情況後,馬上命令賀蘭率軍中騎兵,繞到內方山西側擋住清軍。
李錦親自帶著馮養珠和軍中步卒,尾隨追擊。同時派人去通知楊彥昌他們,立即率軍圍住內方山,把他們憋在山裏。
楊彥昌那邊動作也不慢,斥候剛把軍情帶回營中不久,馬重僖就帶著一部分兵馬,繞著山腳,往西追擊。楊彥昌自己留在軍營,整頓兵馬以後,也出營布置兵馬堵住山路出口。
兩人想到一起去了,時間緊急,先用騎兵迎頭把清軍壓進山中。然後四麵合圍拖到天亮,清軍不出來投降,就率軍攻山。
賈三省隨大軍剛到山頂,望見下麵兩座順軍營寨內燈火通明,立即驚出一身冷汗。急忙命令麾下人馬加快腳步,早點衝出山地,趕往荊門州依城固守。
其實離這裏最近的城池,還是他最開始駐守的承天府城。
不過這裏與承天之間隔著漢江,被兩部順軍盯著,現在漢江又是豐水期,想要安穩渡江簡直是癡人說夢,最好的結果也就是跑到荊門州固守,等待武昌和襄陽調派援軍。
等賈三省率領兵馬翻上山頭,賀蘭和馬重僖率領的兩部騎兵,已經繞過內方山,堵在西去的路上。
賈三省隻有七八千人馬,其中步兵居多,根本衝不破順軍騎兵的阻攔。沒辦法,他隻能命令麾下兵馬,都擠在山上據險固守。
上山的張副將見到賈三省等人還在很詫異,不是說山上山下互為犄角嗎,怎麽半天都不到,山下就放棄營寨,都跑山上來了?
忙活了一兩個時辰,不過是把軍營從被順軍兩麵夾擊的平地,搬到被順軍四麵包圍的土山上。賈三省現在想抽自己兩耳光,忙活了一晚上,結果大軍境況更加危險。
布置好人馬守住山上各處道路,賈三省坐在一塊石頭上唉聲歎氣,想和兩名副將商量出突圍的辦法。
隻是現在被四麵包圍在這裏,除了長翅膀飛出去,還真想不出辦法。更嚴重的是,先上山的副將還告訴他一個要命的情況,山上沒水!將士們雖然帶的都有水囊,但是現在天氣炎熱,一袋水也堅持不了多久。
這山離漢江不過一兩裏路,卻沒有水源!大軍在山上,就能看著不遠處滾滾流過還反射著月光的漢江水,到最後卻要被渴死!
幾人束手無策的時候,副將才開口問道:“末將下午巡視的時候發現,西麵山下有條小河,離山腳也就四五百步的距離,我們可以在趁夜下山,在河邊連夜築營,與山上成掎角之勢,還能供應水源,將軍以為如何?”
有辦法就行,副將一說完,賈三省就決定出擊,反正不能困在山上等死。“那還等什麽,劉將軍,你帶些人在山上加固營壘,我和張將軍下山在河邊再建一座營寨,咱們繼續固守。”
“另外我再派遣親兵趁亂繞過流寇,去武昌和襄陽求援,隻要能堅持到援軍到來,或者拖到祖將軍拿下荊州,咱們都是大功!”
說幹就幹,山上眾將立即點齊兵馬,趁順軍步兵還沒合攏包圍,賈三省親率騎兵在前,立即從西側下山,驅趕剛到這裏的順軍騎兵,掩護步兵築營。
帶領順軍騎兵的賀蘭和馬重僖見山上燈火通明,猜測清軍騎兵下山,可能想趁夜渾水摸魚,也就沒有阻攔他們,而是帶著麾下的騎兵,在原野上和他們相互追逐。
清軍步兵趁此機會,在山腳和小河之間抓緊築營,等順軍發現時,新的營寨已經初具雛形了。
天亮以後,各部順軍吃過早飯後,列隊出營,把上山和山下的清軍一起,圍了起來。
李錦也披掛整齊,騎著馬來到順軍陣前,先讓軍中攜帶的虎蹲炮,對著山上打了一通。但是距離有點遠,打到山上以後,隻對一些沒有穿盔甲的清軍造成傷亡。
順軍在荊州繳獲了不少紅夷炮,不過都留在荊州守城用了,帶在軍中的隻有方便攜帶的虎蹲炮和比較輕的弗朗機炮,有效射程不過一兩百步。
李錦見炮擊用處不大,正準備下令強攻,這時山上清軍的火器也開火了,一陣硝煙飄過,順軍中受傷的竟然不少。清軍居高臨下,火器的射程就比順軍的要遠一些。
他媽的,沒想到這一點,炮戰竟然吃虧了!李錦心裏暗罵了一通,急忙命令麾下將士退往射程之外,先不攻了,就這麽圍著。
將軍對峙的時候,李來亨和顧江帶著一大隊學兵,來到李錦營中。
李錦調這群學兵過來,就是想讓他們看看戰場氣氛,提前適應一下戰鬥場麵。休息了一個時辰以後,李錦就帶著他們,來到順軍陣前,遠遠地觀察兩軍形勢。
山上清軍還在加固營寨,上山之路也被他們挖的亂七八糟;山下清軍營寨前也立起一層一層的拒馬,要不是順軍阻攔,他們還想在營寨外麵再挖一圈壕溝,做長久駐守的打算。
李錦帶著學兵遠遠的看著,借此機會,給這群學兵講解戰場紮營需要注意的幾點:
營房周邊有水源,但如果單純是小溪、小湖,那麽營地就挨著水源就地構建;如果是大江或者是大的河流,那麽營地一定要與江河保持距離,並且首選坡度高的地方,這也是防止敵人通過江河來做文章。
曆史上馬謖就是遠離江河又在山上紮營,被張合率軍圍著,渴死了!
最後總結起來就是四點:一紮營壘以求自固,二慎拔營以防敵襲,三看地勢以爭險要,四明主客以操勝算。
這麽看來,清軍昨天晚上做的也還湊合,發現要被圍困以後,立即搶占製高點。
除了頭天晚上莫名其妙的匆忙拔營,又在山下重新建一座營寨,目前為止清軍做的都還在情理之中,沒有太大的差錯,甚至順軍的一切,都被山上的清軍盡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