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時候,典客府行人派出車乘,到各驛館迎接各國使臣,使團全部十二名成員都有資格參與。四個使團,各著本國服飾,正使佩玉掛劍,捧著玉帛,乘車而行;隨從們各執笏,在車下相隨。從四麵八方聚於章台宮前。


    到達章台宮前,行人分派各國站位,趙國被安排在最上的位置,以下的楚國、燕國,韓國最後。行人的解釋是,趙國與秦國是兄弟之邦,楚國、燕國與秦國有婚姻之親,韓國最疏,自然排在最後。韓使麵色難堪,但也不好發作,鐵青著臉,站在最後麵。


    諸使列隊畢,典客出來相請,諸國依次而入。九鼎用簑蓋包裹著,就陳列在章台宮的庭院中。使團成員被行人止步於蕭牆前,典客三揖,將使臣請到階下,見子楚立於階上,道:“諸使遠來,王有勞!”眾使皆躬身拜道:“謹見王!”


    子楚下了台階,與典客一起立於東階,眾使立於西階。少時,秦國公卿齊出,立於廊下,秦王也隨後走出殿門,向階下眾使臣行了禮,眾使回禮,依次奉上禮單簡冊,並唱讚些歌功頌德的話,不必一一細說。子楚從使臣手中接過玉帛、簡冊,交給典客,典客再交給下麵的行人。


    覲見畢,郎衛們在階上、階下鋪上席子,蕭牆一帶也鋪上席子,請諸使臣及使團成員就坐,秦王及公卿們就在階上就坐,子楚、典客在階下相陪,眾行人則在下麵陪使團其他成員。郎衛們抬出食案,皆九鼎八簋,置於使臣們席間。又抬出食案,五鼎四簋,放在下麵。各使臣執壺自酌,子楚先起,代表秦王慰勞各使,奠酒於地,請大家共飲。然後再由各國使臣依次讚頌秦王,大家在讚頌聲中,各各飲酒。


    一巡酒畢,子楚命郎衛掀開簑蓋,露出碩大的九座銅鼎,請眾使近前參觀。


    這九座大鼎據說是禹王所鑄,代表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九州。鼎是祭天用的禮器,祭天時在鼎內煮三牲,香氣衝天,任天享用。每州一鼎,聚於禹王,代表九州將自己與天溝通的權利托付給禹王,承認隻有禹王是天子,能與天溝通。夏、商、周一路傳下來,九鼎一直是天子的象征。武王伐紂後,曾“命南宮括、史佚展九鼎保玉”。但歸商所有的九鼎並沒有運回周的首都豐鎬,而是請召、周二公在洛陽興建新的都城,以安放九鼎。從此洛陽九鼎就成了周天子的象征。


    雖然傳說如此,但這九鼎到底是什麽鑄成的,卻並無定論。依現在的認識,夏朝時,冶鑄青銅的工藝還不足以鑄造如此巨大的鼎;但商朝的技術是足夠的。這九鼎的鑄造時間應該不晚於商代,如果沒有重新再鑄,它們入鹹陽時,已經至少八百歲了。由於器型巨大,搬運不便,這九鼎幾百年間就保存在洛陽的“明堂”裏。


    明堂是個什麽樣的建築現在也不清楚,大約是個大亭子吧,由四根柱子支撐起一個大屋頂。由於四麵沒有牆,陽光可以充分地照射進來,和白天也昏暗的正堂相比,這裏更加光明,——這就是“明堂”名稱的由來。四麵無牆,那自然風雨無阻,日曬雨淋是常態,九鼎的保存狀態其實很差:表麵銅色暗淡不說,不少地方還生了綠鏽。


    秦代沒有建築明堂的傳統,大鼎運進鹹陽後,就這麽在章台宮內露天擺放著,很隨意地蓋上個簑蓋,算是戴了個草帽,免了它日曬雨淋。


    代表雍州的鼎傷損尤其明顯。五十多年前,秦武王依仗大軍開進洛陽,趕走周王。身強力壯的秦武王要試一試自己的力量,就把代表雍州的大鼎舉了起來。可惜的是力量不繼,舉起來了支撐不住,大鼎掉下來砸斷了秦武王的小腿,秦武王不久死去。而那隻鼎也因為撞擊而變了形,一隻足也裂開了,用兩片竹簡束縛著固定。按理損傷如此嚴重的鼎應該在一群鼎中顯得十分醒目,但其他的鼎也都灰頭土臉的,雍州鼎的其實也還泯然於眾鼎之中。


    各國諸侯的使臣最關注的自然是自己所在州的鼎。燕、趙使臣久久留連於冀州鼎旁,韓國使臣則駐足於豫州鼎前,同他同州的魏國使者沒有來,隻有他一人形單影隻;楚國使者站在荊、揚、徐三鼎之間,時而摸摸這隻,時而摸摸了那隻。齊國使臣沒有來,兗、青兩州的大鼎大家也隻是移步而過,並不駐足;而雍、梁兩州是秦國的地界,自然也是一看而過。


    韓使好像有些不忿楚使,見他在三隻鼎之間來回轉,悄悄走過去小聲道:“荊已屬秦,汝久視之,是必歸乎?”


    聲音雖小,但還是把楚使嚇了一跳。明目張膽地挑撥秦楚之間的關係,明顯包藏禍心。由於楚使反唇相譏道:“洛已入秦,而韓留連之,亦欲入秦乎?”


    韓使反駁道:“洛雖入秦,而豫非隻洛也!”


    楚使也反駁道:“郢雖入秦,而荊非隻郢也!”


    兩人聲音雖小,但場內隻有四人,燕趙兩使見韓楚兩使在一旁嘀嘀咕咕,便笑咪咪地走過來,問道:“二使何見,而相議耶?”


    楚使道:“但傷吾眾之寡,而君之眾也。”


    燕使問道:“何謂也?”


    楚使道:“使君二人共一鼎,而韓使君獨立鼎旁,吾獨得三鼎,豈非吾寡而君眾耶?”


    兩人這才明白,楚使在誇耀自己的國土廣闊。李崇道:“豫雖大,有秦、魏分之;楚雖大,有齊、秦分之,雖大何益。”


    韓使道:“冀之河東、上黨,非屬燕趙,縱兩國保一州,猶未竟全功!”


    李崇有些生氣了,道:“吾趙為魏取河東,為韓取上黨,皆晉也,奈何分之?”


    韓使道:“得無取諸秦乎?而趙與秦乃兄弟也!”


    眾使正在鬥嘴,子楚走了過來,眾人趕緊把嘴閉上,皆向子楚行禮。


    子楚介紹道:“九鼎之入秦也,非二牛之車莫行。載以大舟,隻得其一,二則無能為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祖龍赤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秦一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秦一鶴並收藏祖龍赤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