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隨她折騰
洞房被下絕嗣藥,渣男你喝我改嫁 作者:木木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拾翠人都嚇傻了,膽戰心驚地嗬斥:“郡主慎言!”
申皇後卻是鼻子一酸,險些繃不住情緒。
她今年才四十二,太後四十歲那年還能生秦王,可她三十七歲時就絕了月信。
“都退下。”皇後麵容沉凝,冷聲屏退眾人。
獨自麵對夏瀾時,幽幽一歎。
“你能毫不避諱直言相告,本宮便知你醫術與人品俱是頂好的。
你與本宮說句實話,本宮今生,可還有子嗣指望?”
夏瀾胸有成竹地道:“皇後娘娘放心,您是天底下最有福氣的女子。”
皇後眸子一亮,驚喜交加,情不自禁抓住夏瀾的手臂:“當真?”
“娘娘按方服藥,最多不出兩個月,月信便會恢複。至於子嗣之事,一看天意,二看聖意,臣女不敢妄言。”
申皇後臉色一白,下意識抿了下唇。
陛下人到中年,精力體力大不如前。
後宮美女如雲,嬌花嫩蕊他都寵不過來,輪到初一十五必須宿在鳳儀宮時,哪次不是如同死魚似的,隻顧著呼呼大睡。
申皇後撐起一抹強笑,拍了拍夏瀾的手背:“那本宮便借郡主吉言了。”
“皇後娘娘言重了,若娘娘沒別的吩咐,臣女先行告退。”
夏瀾行禮退下,去偏殿陪袁無疾用過膳,由宮人引著出宮。
馬車上,夏瀾狠狠吹了一波彩虹屁。
“爹爹,您竟然會懸絲診脈啊!教教我!教教我!”
袁無疾哼笑,輕輕拍了一下她的腦瓜子:“哪有什麽懸絲診脈?我裝的。”
夏瀾嘴角一抽:“……真的假的?古書上不都那麽寫麽?神醫都是懸絲診脈的!”
袁無疾扔給她一個白眼:“你也知道那是書上寫的呀?神醫是人,不是神。你還真當你爹是神仙啊?”
給宮裏的主子診脈得跪著,雖說天地君親師,一介草民跪君主是應當應分的,但袁無疾內心其實很排斥伺候這些貴人們。
懸絲診脈既能唬人又能免跪,何樂而不為?
袁無疾敷衍夏瀾幾句,又埋頭看起了醫書。
馬車在將軍府外停下,一個灰衣小廝迎上來行禮。
“拜見郡主,小的是長安苑管事,夏爺叫小的來給郡主送信。”
夏瀾接過信封,展開一看,原來是申家送了一份重禮到長安苑。
申皇後不想被人知道她請袁無疾調理身體,故而沒在鳳儀宮行賞,由母族出麵,私下將謝禮送到夏瀾的私宅。
禮單豐厚,誠意十足。
夏瀾很滿意。
袁無疾進將軍府看醫書,夏瀾吩咐馬夫出城,去探望方叔公一家。
如今正是冬小麥收割時節,莊稼收獲之後,很快就要進行下一季的播種。
正好,空間裏的高產種子該閃亮登場了。
方叔公全家老小忙得熱火朝天,就連五六歲的孩子都會抱著紮成小捆的麥束往地頭運。
三四歲的小娃兒,在收割過的田野溜達著撿遺落的麥穗。
夏瀾到地頭看了一眼,植株細弱,麥穗小,麥粒少,產量低得嚇人。
方叔公端起瓦罐,往粗瓷碗中倒了半碗水,咕嘟咕嘟一飲而盡。
撩起搭在肩頭的粗布手巾抹把汗,笑嗬嗬地道:“今年年景好,一畝地約莫能見一百五十斤糧食。”【1930年山東省小麥平均畝產量120+斤,1930~1934年小麥平均畝產量150斤不到,其他數據一般都是稻米,小麥的比較少。】
夏瀾知道產量低,但沒想到會這麽低。
方叔公見她低眉垂眼,神情鬱鬱,說道:“地裏髒,麥芒落身上刺撓得慌,你快回去歇著吧。”
夏瀾神色黯然,歎了口氣:“叔公,我在東省有百頃良田,無人打理,不知您老可願幫我?”
她怕方叔公年紀大了不願折騰,緊接著又說:“若是叔父們願意去,那也是極好的。
我叫人修一座莊子,田地有佃戶種著,庶務有管事打理,叔父們隻要守著莊子,盯著管事們別作祟就行。”
方叔公聽說東省有百頃良田,昏花的老眼都亮了。
東省富庶,河道縱橫交錯,遍地都是上好的水田。
水旱災害少,糧食產量高,那可是莊稼漢做夢都想要的好地。
夏瀾見他心動,忙道:“我特意叫商行弄來一批雙季稻種子,珍貴得很,說是隻要好好管理,一畝地兩季能收兩千斤稻穀呢!”
其實她說的還是保守了,雙季稻畝產量能達到三千斤。
不過現代農業水肥管理優良,這是古代比不上的,產量肯定要打折扣。
方叔公一聽畝產兩千斤,眼珠子都快瞪突出來了:“多少?!你說多少?!”
夏瀾笑嗬嗬道:“那些種子是從外邦買來的,聽說是經海路周轉,不知費了多大的人力物力,在當地畝產量能到三千斤呢!
叔公,那些種子太珍貴,我不放心交給外人,還是希望叔公能幫幫我。
要是能種植成功,糧食產量大增,那可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爹爹在北境駐守,軍糧也能更充足。”
最後一句話說到了方叔公的心坎裏,他大手一揮,不假思索地道:“好!我去!等收完莊稼,我們全家老小一起去!”
“多謝叔公!那我先叫人把種子運過去。”
農業大國最不缺的就是農資公司、農資零售商,一個規模中等的城市,光是春耕儲備,種子都有幾百萬斤。【查到2018年某市春耕儲備,各類種子將近360萬斤。】
空間裏有足夠的農業機械、化肥農藥,種子齊全、數量充足。
秦王封地的百頃良田【1頃等於100畝】,加上灃陽的三十多頃良田,共計一萬三千餘畝,光種子都要好幾萬斤。
這麽大的工程,她一個人沒辦法做到滴水不漏,必須得有幫手。
夏瀾又去找夏良,說她有一批種子,需要他以商行的名義運出去。
夏良沒當回事,隨口問道:“有多少?”
夏瀾也是隨口一答:“七八萬斤吧。”
夏良驚得差點蹦起來,嗓子都喊破音了:“多少?!”
夏瀾失笑:“一百三十多頃地,種子少了也不夠用啊!”
夏良給自己倒了杯水,噸噸噸一口喝完,心跳還是突突的。
“小小姐,你從哪兒弄來那麽多種子?”
夏瀾給不出合理的解釋,於是攤了攤手,笑嘻嘻的想蒙混過關:“我有我的辦法,良伯你就說幫不幫我嘛!”
夏良拿她半點法子都沒有:“種子在哪兒?”
“咱家有船嗎?”
夏良搖頭:“漕運的生意,可不是那麽好做的。”
“那你給我找幾個大倉庫,我叫人把種子送過去。”
夏良想了想,說道:“好,我這就叫人去辦。”
“要快!誤了農時,就得耽擱一季收成。”
夏良點頭,表示知道了。
轉過頭心裏直犯嘀咕,什麽種子能畝產兩千斤?
怕不是沒睡醒哦!
不過她愛折騰,那就隨她折騰去吧。
這偌大的家業,終究要交到小小姐手中,她如今多折騰折騰,積攢些經驗,來日才能少走彎路。
申皇後卻是鼻子一酸,險些繃不住情緒。
她今年才四十二,太後四十歲那年還能生秦王,可她三十七歲時就絕了月信。
“都退下。”皇後麵容沉凝,冷聲屏退眾人。
獨自麵對夏瀾時,幽幽一歎。
“你能毫不避諱直言相告,本宮便知你醫術與人品俱是頂好的。
你與本宮說句實話,本宮今生,可還有子嗣指望?”
夏瀾胸有成竹地道:“皇後娘娘放心,您是天底下最有福氣的女子。”
皇後眸子一亮,驚喜交加,情不自禁抓住夏瀾的手臂:“當真?”
“娘娘按方服藥,最多不出兩個月,月信便會恢複。至於子嗣之事,一看天意,二看聖意,臣女不敢妄言。”
申皇後臉色一白,下意識抿了下唇。
陛下人到中年,精力體力大不如前。
後宮美女如雲,嬌花嫩蕊他都寵不過來,輪到初一十五必須宿在鳳儀宮時,哪次不是如同死魚似的,隻顧著呼呼大睡。
申皇後撐起一抹強笑,拍了拍夏瀾的手背:“那本宮便借郡主吉言了。”
“皇後娘娘言重了,若娘娘沒別的吩咐,臣女先行告退。”
夏瀾行禮退下,去偏殿陪袁無疾用過膳,由宮人引著出宮。
馬車上,夏瀾狠狠吹了一波彩虹屁。
“爹爹,您竟然會懸絲診脈啊!教教我!教教我!”
袁無疾哼笑,輕輕拍了一下她的腦瓜子:“哪有什麽懸絲診脈?我裝的。”
夏瀾嘴角一抽:“……真的假的?古書上不都那麽寫麽?神醫都是懸絲診脈的!”
袁無疾扔給她一個白眼:“你也知道那是書上寫的呀?神醫是人,不是神。你還真當你爹是神仙啊?”
給宮裏的主子診脈得跪著,雖說天地君親師,一介草民跪君主是應當應分的,但袁無疾內心其實很排斥伺候這些貴人們。
懸絲診脈既能唬人又能免跪,何樂而不為?
袁無疾敷衍夏瀾幾句,又埋頭看起了醫書。
馬車在將軍府外停下,一個灰衣小廝迎上來行禮。
“拜見郡主,小的是長安苑管事,夏爺叫小的來給郡主送信。”
夏瀾接過信封,展開一看,原來是申家送了一份重禮到長安苑。
申皇後不想被人知道她請袁無疾調理身體,故而沒在鳳儀宮行賞,由母族出麵,私下將謝禮送到夏瀾的私宅。
禮單豐厚,誠意十足。
夏瀾很滿意。
袁無疾進將軍府看醫書,夏瀾吩咐馬夫出城,去探望方叔公一家。
如今正是冬小麥收割時節,莊稼收獲之後,很快就要進行下一季的播種。
正好,空間裏的高產種子該閃亮登場了。
方叔公全家老小忙得熱火朝天,就連五六歲的孩子都會抱著紮成小捆的麥束往地頭運。
三四歲的小娃兒,在收割過的田野溜達著撿遺落的麥穗。
夏瀾到地頭看了一眼,植株細弱,麥穗小,麥粒少,產量低得嚇人。
方叔公端起瓦罐,往粗瓷碗中倒了半碗水,咕嘟咕嘟一飲而盡。
撩起搭在肩頭的粗布手巾抹把汗,笑嗬嗬地道:“今年年景好,一畝地約莫能見一百五十斤糧食。”【1930年山東省小麥平均畝產量120+斤,1930~1934年小麥平均畝產量150斤不到,其他數據一般都是稻米,小麥的比較少。】
夏瀾知道產量低,但沒想到會這麽低。
方叔公見她低眉垂眼,神情鬱鬱,說道:“地裏髒,麥芒落身上刺撓得慌,你快回去歇著吧。”
夏瀾神色黯然,歎了口氣:“叔公,我在東省有百頃良田,無人打理,不知您老可願幫我?”
她怕方叔公年紀大了不願折騰,緊接著又說:“若是叔父們願意去,那也是極好的。
我叫人修一座莊子,田地有佃戶種著,庶務有管事打理,叔父們隻要守著莊子,盯著管事們別作祟就行。”
方叔公聽說東省有百頃良田,昏花的老眼都亮了。
東省富庶,河道縱橫交錯,遍地都是上好的水田。
水旱災害少,糧食產量高,那可是莊稼漢做夢都想要的好地。
夏瀾見他心動,忙道:“我特意叫商行弄來一批雙季稻種子,珍貴得很,說是隻要好好管理,一畝地兩季能收兩千斤稻穀呢!”
其實她說的還是保守了,雙季稻畝產量能達到三千斤。
不過現代農業水肥管理優良,這是古代比不上的,產量肯定要打折扣。
方叔公一聽畝產兩千斤,眼珠子都快瞪突出來了:“多少?!你說多少?!”
夏瀾笑嗬嗬道:“那些種子是從外邦買來的,聽說是經海路周轉,不知費了多大的人力物力,在當地畝產量能到三千斤呢!
叔公,那些種子太珍貴,我不放心交給外人,還是希望叔公能幫幫我。
要是能種植成功,糧食產量大增,那可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爹爹在北境駐守,軍糧也能更充足。”
最後一句話說到了方叔公的心坎裏,他大手一揮,不假思索地道:“好!我去!等收完莊稼,我們全家老小一起去!”
“多謝叔公!那我先叫人把種子運過去。”
農業大國最不缺的就是農資公司、農資零售商,一個規模中等的城市,光是春耕儲備,種子都有幾百萬斤。【查到2018年某市春耕儲備,各類種子將近360萬斤。】
空間裏有足夠的農業機械、化肥農藥,種子齊全、數量充足。
秦王封地的百頃良田【1頃等於100畝】,加上灃陽的三十多頃良田,共計一萬三千餘畝,光種子都要好幾萬斤。
這麽大的工程,她一個人沒辦法做到滴水不漏,必須得有幫手。
夏瀾又去找夏良,說她有一批種子,需要他以商行的名義運出去。
夏良沒當回事,隨口問道:“有多少?”
夏瀾也是隨口一答:“七八萬斤吧。”
夏良驚得差點蹦起來,嗓子都喊破音了:“多少?!”
夏瀾失笑:“一百三十多頃地,種子少了也不夠用啊!”
夏良給自己倒了杯水,噸噸噸一口喝完,心跳還是突突的。
“小小姐,你從哪兒弄來那麽多種子?”
夏瀾給不出合理的解釋,於是攤了攤手,笑嘻嘻的想蒙混過關:“我有我的辦法,良伯你就說幫不幫我嘛!”
夏良拿她半點法子都沒有:“種子在哪兒?”
“咱家有船嗎?”
夏良搖頭:“漕運的生意,可不是那麽好做的。”
“那你給我找幾個大倉庫,我叫人把種子送過去。”
夏良想了想,說道:“好,我這就叫人去辦。”
“要快!誤了農時,就得耽擱一季收成。”
夏良點頭,表示知道了。
轉過頭心裏直犯嘀咕,什麽種子能畝產兩千斤?
怕不是沒睡醒哦!
不過她愛折騰,那就隨她折騰去吧。
這偌大的家業,終究要交到小小姐手中,她如今多折騰折騰,積攢些經驗,來日才能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