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者,大人之胚胎,秀才者,士大夫之胚胎。此時若火力不到,陶鑄不純,他日涉世立朝,終難成個令器。


    胚胎:指生命之開端。


    秀才:指在學學生。


    令器:美好的棟梁之材。


    小孩是大人的前身,學生是官吏的前身,假如在這個階段磨煉不夠,教養學習不多,那將來踏入社會,就很難成為一個有用之才。


    我國古代特別重視幼教蒙訓。東漢桓榮,字春卿,著名的儒學家。他年輕時,拜歐陽歙為師,學習《尚書》。漢光武帝任他為議郎,向太子傳授儒學經典,後來又當上太學博士,漢光武帝常常去太學觀察。視察中,常讓各博士闡敘對各自所教儒學經典的理解,並且互相提問辯論。桓榮在辯論中,總是彬彬有禮,以理服人,從不強調本位,很得光武帝賞識,後來,光武帝挑選桓榮當太子的老師,任命他為太子少傅,並賞賜給他輜車乘馬,桓榮獲賞後,召集太學的學生們,指著皇帝賞賜的車馬官印綬帶說:“現在所得到的這些東西,全是深入專研古代曆史的結果。你們能不努力學習嗎?”太子即位後,仍然用老師的禮節尊崇他,並封為五更。


    馬祖和百丈師徒兩人出外散步,途中看到一群野鴨子從頭頂飛過。馬祖問百丈:“那是什麽?”“野鴨子。”馬祖又問:“到哪裏去了?”“飛走了。”馬祖聽後,用力捏緊百丈的鼻子,百丈連喊“痛痛痛。”馬祖淡淡說了一句:“什麽時候飛走了呢?”雪竇對本則公案的唱偈為:“野鴨子,知何許?馬祖見來相共語。話盡雲山海月情,依然不會還飛去。還飛去,卻把握。”野鴨到哪裏去了?馬祖見狀與百丈共語。話盡雲山海月情,活象雲山推湧,海上月生,真情至性,何等契闊。可百丈依然不會,還胡說“飛走了”。馬祖於是把這個要飛走的百丈的心牢牢抓住了,不讓百丈迷失了自己的心。因為至人用心若鏡,一切事與物來時則現之,去之則不現。鏡仍然在,心依然明。馬祖真是恨鐵不成鋼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菜根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應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應明並收藏菜根譚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