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佛本無相,無人相,無我相,無眾生相,佛沒有分別心。”


    那就是說,其實這個世界上本來沒有什麽好壞善惡之分,好壞善惡都是人心分別出來的。


    那也就沒了什麽叫善,什麽叫惡。


    你看水滸傳裏的人物魯智深,臨走之前寫了一首詩,


    平生不修善果,隻愛殺人放火。 忽地頓開金繩,這裏扯斷玉鎖。 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這首詩指的是魯智深明心見性,開悟之後見到“我”,指“自性”,“本來麵目。


    佛教認為未開悟的凡人認為的“我”,實際上是無常,虛妄的,如心經所說的“五蘊皆空”。


    魯智深這個人物眾說紛紜,有很多人都搞不明白,魯智深喝酒吃肉殺人放火,最後怎麽還成佛了?佛不是說不能殺生嗎?所有人對魯智深這個人物的評價褒貶不一。


    其實佛沒有說過這些話,更沒說過不能殺生,不然佛怒降魔這句話是哪來的呢?


    那魔不也是生靈的一種狀態嗎?


    這裏的不殺生,指的是不要隨意傷害眾生,但是有那麽一句話叫除一惡而救百善。


    這些本身都是矛盾的,是分別的。


    魯智深一生所做之事沒有違心為己,看似莽撞卻包含著大義。


    這個諸位自行感悟。


    你看老虎吃鹿,你能說老虎惡嗎?這是自然法則。


    人吃雞鴨鵝哪怕是植物也是如此。


    本就無善也無惡,都是自我認知造成的,是被其它人給你灌輸的這種思想。


    回首看我們的先輩,哪一個不是為了給我們打下一片和平而上陣殺敵?


    最後你看看,去墳地你能害怕,去烈士公園滿是溫暖。


    因為不為己,即是佛,為己便是惡。


    這裏的不為己,是不夾雜個人情感或是認知的不為己,是去除我這個視角的不為己。


    但為什麽修行人要去宣傳不能殺生造業呢?若是教你事不平就要替天行道,那天下不就亂了嗎?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貧道張角請大漢赴死?


    難道教你這個?那你特麽不是死的更快了嗎!


    你連自己是誰都沒弄清楚,你怎麽替天行道?


    拿屁股替天行道啊?


    你所謂的善惡都是你自己思維的分別,並不是公平的心,也不是正確的心。


    由於人心無常的屬性,這一時你看到這人的惡,不一定某一時刻你又看見了他的善。


    說什麽人都自私的這種話,也不過是分別造成的。


    所以,除了愛國這點是印在華夏兒女骨血中的,不可變。


    人可以隨意任性而為。


    你看那些網絡上犯了錯依然混的風生水起之人。


    你隻要不是犯什麽大錯,並且會承擔責任,那麽你犯的錯就不是錯,甚至有的時候還能幫助到你。


    這人間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一直都在互轉,正如陰陽。


    今天正義不代表他日不作惡,今日惡也不代表他不能改邪歸正。


    資本是什麽操作?就是我今天搶了你們的錢,然後他日我再為你們付出,因為我承擔責任,所以我沒倒。


    今天我收割了韭菜,他日我想撂挑子不幹了,準備跑,最後就被拿下,因為我不負責,缺特麽德。


    所以做人才要修行自己的德行。


    不要去講什麽當年你吃地瓜多難多難,你享福的事跡可是一點沒說。


    也不要認為你今天多麽風光,你的難同樣別人也沒看到。


    埋頭隻管幹,對得起天,對得起人民,對得起自己的真心自性,萬事皆可為。


    抄襲都能被叫做模仿與借鑒,模仿與借鑒也同樣也能被認定為是抄襲,隻看你會不會做。


    人們想看到的是你不容易之後的結果,並不會在乎你成長的過程。


    心在跳愛情都能如烈火,你在笑瘋狂的人那就是我。


    不要臉才能成功,要臉的人都在打工。


    賣醜的人獲得了財富,守規矩的人變成了韭菜。


    隻要人與人之間能夠溝通,那麽必定都是人情世故。


    所謂的江湖,所謂的仙魔共舞,都是這長長短短人生中,心要走過的路。


    末法時代靈氣枯竭隻是形容人心的狀態,但與此同時,當到達某一個點上之後,也將會被逆轉。


    眾佛降世,指的是蘇醒過來的人們開始幫助他人心靈獲得解脫,這也是靈氣複蘇的關鍵。


    沒有任何不平,不平的隻是自己的心不平。


    若什麽事你的心都是正的,是平的,那麽什麽事都不叫事了。


    什麽事你都去計較個得失長短,最後折磨的都是你自己的心。


    有的人講,利用,人與人之間的本質是互相利用。


    凡人確實如此,哪怕你跟誰好,什麽也沒圖,那麽你圖跟他的好不叫圖嗎?


    這就是本質。


    修行人應有一顆絕對正確的心,看清這個本質之後,不去計較得失,也不去計較人走茶涼。


    因為你知道這都是一時的,有人來必定有人走,有人走也必定有人會來。


    人來人往花謝花開,都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規律。


    就像人的生老病死一樣。


    這是自然規律,你有什麽不平衡的?


    換句話說,修行人就是不去用得失來獲取快樂,而直接從心上獲取。


    那麽說人與人之間都是利害關係,也就是互相利用,修行人也去利用他人嗎?


    不是的,修行人利用的與凡人恰恰相反。


    修行人所利用的是自身的規律,或者說就是自己利用自己。


    或者說是自己欺騙自己的心來達到目的。


    自己連自己都能騙得過,那你什麽能做不到呢?


    戒煙戒酒,你若是能騙得了自己,不會抽煙也不會喝酒,並且深信不疑,那麽瞬間便可戒去。


    如果你不能騙過自己,那麽你就慢慢騙,有事沒事就暗示自己,哎呀我不想抽了,這煙好苦啊,沒意思,搞得嘴裏好臭,痰也多,有時候還惡心。


    這酒不好啊,喝完迷迷糊糊的,腦子都遲鈍了,自己也不能一輩子都這麽迷迷糊糊的吧?那還有啥意思了?


    你隻要是絕對的相信自己,那麽你就能騙過自己擁有改變一切的能力。


    如果你自己騙不了自己,那麽就需要別人來騙你,告訴你抽煙喝酒不能成佛,抽煙喝酒會下地獄。


    你害怕你一信,自然也就改了,哈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一本不正經的修仙感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縷喧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縷喧囂並收藏一本不正經的修仙感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