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仁者心動
一本不正經的修仙感悟 作者:一縷喧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看大哥我,別人一聽說我處過七八個,就說我渣男。
放他娘狗屁,我特麽每一次都非常用心,把自己所有的好都給人家。
正因如此,我才看清了,人這個東西越慣越完蛋。
每次剛開始的時候,我隻要稍微用點心都能處的很好,但是一旦我全心全意去對一個人好的時候。
那麽這個人,就會感覺不知足,還把哥當成一隻舔狗。
操特麽,什麽玩楞吧。
我發現現在某些女孩都被心靈雞湯給灌中毒了似得。很多都是要什麽沒什麽,但又很自然的感覺自己是一個迷人的小公主,誰對她好都是應該的,而且還是那種電視劇女主角一樣的存在,總幻想著自己嫁給哪個有錢的世家公子。
就這點心眼子,哎呀我滴媽,誰家有錢人能培養出個大傻子看上你啊?
人家選媳婦都是要氣質有氣質,要模樣有模樣,要文化有文化,要啥有啥,而且那個女的本身自己也不缺錢花。
你再瞅你,一米三八的大個,腰粗腿短大屁股圓臉,頂著一個不太聰明的大腦瓜子,老做什麽白日夢呀!
還有一些歲數不大,成天就是玩,這混那混,嘴裏吵吵著等玩夠就找個老實人嫁了,再要個三五十萬的彩禮。
你瘋了還是誰瘋了?你嫁那個是老實人嗎?你確定那特麽不是大傻逼嗎?
老實人是說不亂扯的人,可不是說腦瓜子有包啊!
雖然我是修行人哈,其實對這些也都見怪不怪。我就感覺人這個東西挺有意思。
就像我當年也沒少做過錯事,沒有對象的時候,哪家大洗浴我不老去啊?
那我不去我還能咋整?誰沒修行的時候能確保自己不色啊?
況且我有對象時候也不亂扯,隻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才會去騷了騷了。
那畢竟是很久之前,擱現在你看看,娘們主動找我去玩我都不帶去的。
一是因為我現在有對象,二呢,就算我沒有對象我也不屑去扯。
因為根本就沒啥意思,這可不是說我是過來人了我就說這種話。
真沒意思,無非就是出去吃喝玩樂,誇澈誇澈,有錢你跟誰不能誇澈?
前兩天我看個新聞。
有個哥們娶了一個媳婦,婚後就一次就幹成艾滋了。
操特麽最可氣的是,這哥們都做婚檢了,但是大夫沒告訴他那女的有病,還告訴他沒事很健康。
你說坑人不?最後一調查,說那個女的都得艾滋十年了。
咳咳,少嘚瑟吧,騷了有風險,誇澈需謹慎。
當然,這不是我玩夠了說什麽風涼話,而是我覺得這個人生不能除了創造人類就沒別的追求了,那跟種豬有啥區別呢?
在合適的年紀就幹合適的事,心也不是當年那個心了,追求也變了。
我不是說人修行了就不色了,沒那方麵需求了,而是能夠很好的控製自己。
不再被那些簡單快樂萎靡心靈本該有的鬥誌。
沒悟道之前,哪個禮拜大哥我不得放肆個七八次的?悟道之後一點點的需求就減少了。
對了,這裏教一個雙修功法,能夠起到提高作戰時長的作用。
那就是控製自己的心不要過於激動,至於怎麽控製你們自己悟哈。
自己悟到的才是自己的,別人告訴你的,你不明白原理是做不到的。
正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想想大哥當年我也是輕輕鬆鬆一小時。
如今的話也隨隨便便就能四十分鍾,早點晚點的還得看我心情。
這玩楞整時間長了就累了,男的也沒啥太大意思,女的還能感覺有點好玩。
行了,說點別的話題吧,這話題整多該壁類了。
我特別喜歡郭先生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你要什麽都沒有,你就什麽都能輸,你什麽都有,你就什麽都不能輸。
修行中的無我,連我都沒有,那還有什麽好怕的呢?
怕,就是因為有我這個認知視角的原因,感情傷了我痛苦,朋友沒了我痛苦,家裏的小狗死了我痛苦。
沒有我這個視角的話,還哪來的痛苦?
有人一進到寺廟裏就忍不住流淚,有人一進去就頭難受,這類人往往認為是什麽什麽感應,有什麽什麽緣分。
其實不然,你想想是誰在流淚,誰在難受呢?那不還是因為心裏有個我的原因嗎。
哪怕是體感,你既然能夠有所感覺,那麽一定是心動了。
說起心動這個話題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印宗法師在坐壇講法之時,曾經提出這麽一個問題,風吹幡動,是風在動還是幡在動。
有兩個小和尚爭論不休。
一個主張幡動,一個主張風動。
說風動的說是因為風吹動了幡幡才動,所以是風動。
說幡動的說風根本就看不見,能看見的隻有幡在動,所以是幡動。
這時六祖惠能走了出來,他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從這句話中我們不難看出,
不管是身體上的痛,還是心靈上的苦,心不動,那苦從何來呢?
能知苦,能知甜,能見風,能見幡,皆為心在動。
不信我們這裏來做個實驗,你去想一件你認為非常開心的事情,用心去想,你是不是越想越開心,甚至都會笑出聲。
那麽這個事情發生了嗎?沒有,隻是你在想,你想的時候這個心就動了,心一動你就獲得了開心的情緒。
同樣,如果去想一件痛苦的事情,那麽這個事情不管發沒發生,心裏一樣會感覺到痛苦,這一樣是心在動。
從這個實驗中,我們不難發現,人的開心與痛苦,跟事情本身發不發生完全沒有關係,而是跟當下的心裏想什麽有關係。
可能有朋友會說,遇見不好的事情肯定就會難過,並不是說不想難過就能不難過的。那麽請問,在遇見這個事情的時候,是誰在往難過的方向去想呢?
那麽你往難過的方向去想了能否改變事情的結果呢?
如果不能改變事情的結果,你去想來想去痛苦甚至因為這個事生病,那麽是不是痛上加痛苦上加苦?
知道為什麽有老人過世的時候,身邊一群人會說他是去享福了嗎?
這就是在幫助人從痛苦的思緒中解脫出來,讓人多往好的方向去想。
同理,若事情的本質不會因人的思想所發生任何變化,那麽人的負麵情緒往往有百害而無一益。
這不是冷血,而是般若智慧。
還有就是,人去世的時候,你想他去了哪裏,那麽那股念力就會與他的靈魂鏈接送他到哪裏,你光想不好的,他這邊正往天上飛呢,你這一要死要活沒完沒了的,又把他拽了回來。
思念是思念,想念是想念,你思念一個人的好,想念一個人的好,怎麽可能會痛苦呢?那得到的隻有強烈的幸福感。
這兩點本身就跟痛苦沒有半毛錢關係,隻是你把痛苦加了進去,所以才感受到了痛苦。
放他娘狗屁,我特麽每一次都非常用心,把自己所有的好都給人家。
正因如此,我才看清了,人這個東西越慣越完蛋。
每次剛開始的時候,我隻要稍微用點心都能處的很好,但是一旦我全心全意去對一個人好的時候。
那麽這個人,就會感覺不知足,還把哥當成一隻舔狗。
操特麽,什麽玩楞吧。
我發現現在某些女孩都被心靈雞湯給灌中毒了似得。很多都是要什麽沒什麽,但又很自然的感覺自己是一個迷人的小公主,誰對她好都是應該的,而且還是那種電視劇女主角一樣的存在,總幻想著自己嫁給哪個有錢的世家公子。
就這點心眼子,哎呀我滴媽,誰家有錢人能培養出個大傻子看上你啊?
人家選媳婦都是要氣質有氣質,要模樣有模樣,要文化有文化,要啥有啥,而且那個女的本身自己也不缺錢花。
你再瞅你,一米三八的大個,腰粗腿短大屁股圓臉,頂著一個不太聰明的大腦瓜子,老做什麽白日夢呀!
還有一些歲數不大,成天就是玩,這混那混,嘴裏吵吵著等玩夠就找個老實人嫁了,再要個三五十萬的彩禮。
你瘋了還是誰瘋了?你嫁那個是老實人嗎?你確定那特麽不是大傻逼嗎?
老實人是說不亂扯的人,可不是說腦瓜子有包啊!
雖然我是修行人哈,其實對這些也都見怪不怪。我就感覺人這個東西挺有意思。
就像我當年也沒少做過錯事,沒有對象的時候,哪家大洗浴我不老去啊?
那我不去我還能咋整?誰沒修行的時候能確保自己不色啊?
況且我有對象時候也不亂扯,隻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才會去騷了騷了。
那畢竟是很久之前,擱現在你看看,娘們主動找我去玩我都不帶去的。
一是因為我現在有對象,二呢,就算我沒有對象我也不屑去扯。
因為根本就沒啥意思,這可不是說我是過來人了我就說這種話。
真沒意思,無非就是出去吃喝玩樂,誇澈誇澈,有錢你跟誰不能誇澈?
前兩天我看個新聞。
有個哥們娶了一個媳婦,婚後就一次就幹成艾滋了。
操特麽最可氣的是,這哥們都做婚檢了,但是大夫沒告訴他那女的有病,還告訴他沒事很健康。
你說坑人不?最後一調查,說那個女的都得艾滋十年了。
咳咳,少嘚瑟吧,騷了有風險,誇澈需謹慎。
當然,這不是我玩夠了說什麽風涼話,而是我覺得這個人生不能除了創造人類就沒別的追求了,那跟種豬有啥區別呢?
在合適的年紀就幹合適的事,心也不是當年那個心了,追求也變了。
我不是說人修行了就不色了,沒那方麵需求了,而是能夠很好的控製自己。
不再被那些簡單快樂萎靡心靈本該有的鬥誌。
沒悟道之前,哪個禮拜大哥我不得放肆個七八次的?悟道之後一點點的需求就減少了。
對了,這裏教一個雙修功法,能夠起到提高作戰時長的作用。
那就是控製自己的心不要過於激動,至於怎麽控製你們自己悟哈。
自己悟到的才是自己的,別人告訴你的,你不明白原理是做不到的。
正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想想大哥當年我也是輕輕鬆鬆一小時。
如今的話也隨隨便便就能四十分鍾,早點晚點的還得看我心情。
這玩楞整時間長了就累了,男的也沒啥太大意思,女的還能感覺有點好玩。
行了,說點別的話題吧,這話題整多該壁類了。
我特別喜歡郭先生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你要什麽都沒有,你就什麽都能輸,你什麽都有,你就什麽都不能輸。
修行中的無我,連我都沒有,那還有什麽好怕的呢?
怕,就是因為有我這個認知視角的原因,感情傷了我痛苦,朋友沒了我痛苦,家裏的小狗死了我痛苦。
沒有我這個視角的話,還哪來的痛苦?
有人一進到寺廟裏就忍不住流淚,有人一進去就頭難受,這類人往往認為是什麽什麽感應,有什麽什麽緣分。
其實不然,你想想是誰在流淚,誰在難受呢?那不還是因為心裏有個我的原因嗎。
哪怕是體感,你既然能夠有所感覺,那麽一定是心動了。
說起心動這個話題讓我想起了一個故事。
印宗法師在坐壇講法之時,曾經提出這麽一個問題,風吹幡動,是風在動還是幡在動。
有兩個小和尚爭論不休。
一個主張幡動,一個主張風動。
說風動的說是因為風吹動了幡幡才動,所以是風動。
說幡動的說風根本就看不見,能看見的隻有幡在動,所以是幡動。
這時六祖惠能走了出來,他說,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仁者心動。
從這句話中我們不難看出,
不管是身體上的痛,還是心靈上的苦,心不動,那苦從何來呢?
能知苦,能知甜,能見風,能見幡,皆為心在動。
不信我們這裏來做個實驗,你去想一件你認為非常開心的事情,用心去想,你是不是越想越開心,甚至都會笑出聲。
那麽這個事情發生了嗎?沒有,隻是你在想,你想的時候這個心就動了,心一動你就獲得了開心的情緒。
同樣,如果去想一件痛苦的事情,那麽這個事情不管發沒發生,心裏一樣會感覺到痛苦,這一樣是心在動。
從這個實驗中,我們不難發現,人的開心與痛苦,跟事情本身發不發生完全沒有關係,而是跟當下的心裏想什麽有關係。
可能有朋友會說,遇見不好的事情肯定就會難過,並不是說不想難過就能不難過的。那麽請問,在遇見這個事情的時候,是誰在往難過的方向去想呢?
那麽你往難過的方向去想了能否改變事情的結果呢?
如果不能改變事情的結果,你去想來想去痛苦甚至因為這個事生病,那麽是不是痛上加痛苦上加苦?
知道為什麽有老人過世的時候,身邊一群人會說他是去享福了嗎?
這就是在幫助人從痛苦的思緒中解脫出來,讓人多往好的方向去想。
同理,若事情的本質不會因人的思想所發生任何變化,那麽人的負麵情緒往往有百害而無一益。
這不是冷血,而是般若智慧。
還有就是,人去世的時候,你想他去了哪裏,那麽那股念力就會與他的靈魂鏈接送他到哪裏,你光想不好的,他這邊正往天上飛呢,你這一要死要活沒完沒了的,又把他拽了回來。
思念是思念,想念是想念,你思念一個人的好,想念一個人的好,怎麽可能會痛苦呢?那得到的隻有強烈的幸福感。
這兩點本身就跟痛苦沒有半毛錢關係,隻是你把痛苦加了進去,所以才感受到了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