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如何算賬
死裏逃生後,我在古代攪弄風雲 作者:飛翔的阿吧阿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窮也有窮的好處,從前在宋家,起床就要洗全家人的衣服,回來要喂雞要砍柴,要全天下地,中午晚上還得做全家人的飯食,一天到晚基本上沒有自己的時間。
如今家裏什麽都沒有,活兒也少了許多,除了修屋子,柴火已經備了,然後就是一日兩頓飯,讓陳氏她們可以一心一意的學編扇子心無旁騖。
等到了下午的時候,母女二人已經完全不用春招提醒了,她們已經能熟練掌握編扇子的要領,除了速度慢些,其他的都沒有問題,這讓她們十分高興。
“明日你前頭一日晾的草應該好了,咱們起早些,多編幾把,後日一早我就拿到集市上去賣。”
“娘,咱們今日編的這幾把扇子賣不了,家裏也用不著這麽多,是不是送兩把給蘇嬸她們。”春引提醒。
“是,這事兒你蘇嬸兒她們遲早會知道,咱們困難的時候都是她們在幫忙,提早說總比避著好,那我一會兒就給她們送兩把扇子過去,你們在家自己先洗漱做飯,別等著我回來。”
陳氏走的時候春招已經編好了四把能賣的扇子,被春引小心的放到了一旁的籃子裏。
“姐姐,你一個人一天就能編好四五把,加上我跟娘,一天應該可以有十把,若是十把,可以賣多少錢?”
“6文錢一把,10把不就是60文,你不會算嗎?”
這本來就是隨意的一句問話,誰知春引一下子就尷尬紅了臉,“我、我笨得很,算不來。”
春招這才意識到她覺得很簡單的事情春引跟陳氏卻未必會容易,畢竟她們沒有受過教育哪裏懂得這些,不知道陳氏這回去賣扇子要如何算錢,她得提前問問,免得出現麻煩,畢竟這也是她們第一次做買賣。
“沒事,姐姐也是自學的,你願意,姐姐以後教你簡單的計算。”
“真的嗎!”春引一下子高興起來,“太好了,我若是會算娘以後賣扇子我就陪著去。”她又看向春招,“若是我們一天賣出去10把,一個月能掙多少錢?”
“一天60文一個月就是1800文,60乘以30是1800.”
春引聽到這個數直接捂住了嘴,“一個月就能掙1兩8錢銀子,姐姐,這比一季糧食換的錢都多!”
多嗎,春招並不覺得,刀具鍋那些都要大幾百文,一兩八錢銀子根本就做不了什麽,而且扇子也不能全年賣,馬上八月了,銷路最多就是這兩個月,最好是一天能賣出去100把才好,但是這地方就這麽大,除非能多路分銷,不然還真掙不了幾個錢,這個事情還得東西試過水再做打算,飯隻能一口一口吃,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要是一天能賣出去10把就好了,不行我跟娘一起去鎮上,我們去不同的地方賣。”春引還在嘟囔。
“我到時候跟你們一起去,我好久沒有去鎮上了,早就想去看看了。”
陳氏回來的時候臉上的笑意明顯,“扇子我給你們蘇嬸兒了,她喜歡得不得了,知道是春招的手藝還替我們高興了,說是後日要陪我一起去鎮上呢。”
“嬸子又要去鎮上找工嗎?”春引問。
陳氏點了點頭,“你光明哥跟姐姐一樣大,開了年也15了,沒兩年要說親了,她們要努力攢錢給他娶媳婦呢。”
春招就說那兩口子就一個兒子,兒子又在當學徒家裏應該沒有太大的壓力,怎麽還這麽死命的找工,原來還是為了兒子。
“金貴叔回了嗎?”
“還沒有,說是明日回,我把扇子給她,她說我送東西送到她心坎裏了,可見是真喜歡。”陳氏笑容滿麵,“一想到後日就要去鎮上做買賣,我這心裏是又激動又緊張,你蘇嬸兒能陪我去是最好。”
“娘,我陪你一起去吧,姐姐也想去呢。”
陳氏看向姐妹二人,“不用你們,外頭熱,你們在家編扇子就行,若實在想去先過了這一陣,確定東西好賣了再去。”
春招便問她要如何算賬?
“放心,娘到時候會準備100顆黃豆,一把扇子就是6顆黃豆,賣多少把就數多少個6顆,最後數全部的數就知道了。”
辦法雖然笨,但是能解決問題就是好辦法,春招也算是認同了。
吃完飯陳氏還想再練一練,春招看天都要黑了便催她們去洗澡,如今月末,一點月光都沒有,去晚了黑了萬一真跌進水裏便是大事,沒必要為了爭取這麽點時間冒險。
一日就這麽過去了。
第二日,春招醒的時候發現床上其他人都起了,她又變成了最後一個,來到前院才發現母女二人正在院子一處處理燈芯草的根部。
她看了看天,原來不是她起晚了,而是這兩人起得太早,天分明還沒有大亮。
“娘,春引,你們怎麽起得這麽早?”她忍不住打了個哈欠。
陳氏見她醒了忙笑了笑,“晚上睡得早,早就睡好了,起得早能快些開工,興許能多編一把,你若是沒有睡好就再去睡會兒,我們先把要用的草整理出來,怕是還要一會兒。”
她都已經起來了,自然沒有回去睡回籠覺的道理,去到後院簡單洗漱之後她便也去到前院給母女二人幫忙,一直到天大亮了陳氏關了院子門三人開始坐在屋裏編扇子。
“籃子裏已經有了四把,不知道今日咱們三個人能編幾把?”
“我昨日跟姐姐算過了,姐姐一個人應該能編五把,咱們編得慢爭取也編五把,這樣一天就能編十把,姐姐說,一天賣十把,一天就是60文,一個月就有一兩8錢銀子呢。”春引激動的把這個數告訴了陳氏。
“一天60文,都抵男人做幾天工了,若是那樣那可太好了。”陳氏也忍不住激動,“可太好了。”
“娘,你上集市去賣村裏人看見了怎麽辦?”
陳氏一愣,這才想起來還有怕村裏人知道的這檔子事,“明日我先看看,不行我換個地方不在集市賣,村裏人能避開便避開,省的添不必要的麻煩。”
如今家裏什麽都沒有,活兒也少了許多,除了修屋子,柴火已經備了,然後就是一日兩頓飯,讓陳氏她們可以一心一意的學編扇子心無旁騖。
等到了下午的時候,母女二人已經完全不用春招提醒了,她們已經能熟練掌握編扇子的要領,除了速度慢些,其他的都沒有問題,這讓她們十分高興。
“明日你前頭一日晾的草應該好了,咱們起早些,多編幾把,後日一早我就拿到集市上去賣。”
“娘,咱們今日編的這幾把扇子賣不了,家裏也用不著這麽多,是不是送兩把給蘇嬸她們。”春引提醒。
“是,這事兒你蘇嬸兒她們遲早會知道,咱們困難的時候都是她們在幫忙,提早說總比避著好,那我一會兒就給她們送兩把扇子過去,你們在家自己先洗漱做飯,別等著我回來。”
陳氏走的時候春招已經編好了四把能賣的扇子,被春引小心的放到了一旁的籃子裏。
“姐姐,你一個人一天就能編好四五把,加上我跟娘,一天應該可以有十把,若是十把,可以賣多少錢?”
“6文錢一把,10把不就是60文,你不會算嗎?”
這本來就是隨意的一句問話,誰知春引一下子就尷尬紅了臉,“我、我笨得很,算不來。”
春招這才意識到她覺得很簡單的事情春引跟陳氏卻未必會容易,畢竟她們沒有受過教育哪裏懂得這些,不知道陳氏這回去賣扇子要如何算錢,她得提前問問,免得出現麻煩,畢竟這也是她們第一次做買賣。
“沒事,姐姐也是自學的,你願意,姐姐以後教你簡單的計算。”
“真的嗎!”春引一下子高興起來,“太好了,我若是會算娘以後賣扇子我就陪著去。”她又看向春招,“若是我們一天賣出去10把,一個月能掙多少錢?”
“一天60文一個月就是1800文,60乘以30是1800.”
春引聽到這個數直接捂住了嘴,“一個月就能掙1兩8錢銀子,姐姐,這比一季糧食換的錢都多!”
多嗎,春招並不覺得,刀具鍋那些都要大幾百文,一兩八錢銀子根本就做不了什麽,而且扇子也不能全年賣,馬上八月了,銷路最多就是這兩個月,最好是一天能賣出去100把才好,但是這地方就這麽大,除非能多路分銷,不然還真掙不了幾個錢,這個事情還得東西試過水再做打算,飯隻能一口一口吃,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要是一天能賣出去10把就好了,不行我跟娘一起去鎮上,我們去不同的地方賣。”春引還在嘟囔。
“我到時候跟你們一起去,我好久沒有去鎮上了,早就想去看看了。”
陳氏回來的時候臉上的笑意明顯,“扇子我給你們蘇嬸兒了,她喜歡得不得了,知道是春招的手藝還替我們高興了,說是後日要陪我一起去鎮上呢。”
“嬸子又要去鎮上找工嗎?”春引問。
陳氏點了點頭,“你光明哥跟姐姐一樣大,開了年也15了,沒兩年要說親了,她們要努力攢錢給他娶媳婦呢。”
春招就說那兩口子就一個兒子,兒子又在當學徒家裏應該沒有太大的壓力,怎麽還這麽死命的找工,原來還是為了兒子。
“金貴叔回了嗎?”
“還沒有,說是明日回,我把扇子給她,她說我送東西送到她心坎裏了,可見是真喜歡。”陳氏笑容滿麵,“一想到後日就要去鎮上做買賣,我這心裏是又激動又緊張,你蘇嬸兒能陪我去是最好。”
“娘,我陪你一起去吧,姐姐也想去呢。”
陳氏看向姐妹二人,“不用你們,外頭熱,你們在家編扇子就行,若實在想去先過了這一陣,確定東西好賣了再去。”
春招便問她要如何算賬?
“放心,娘到時候會準備100顆黃豆,一把扇子就是6顆黃豆,賣多少把就數多少個6顆,最後數全部的數就知道了。”
辦法雖然笨,但是能解決問題就是好辦法,春招也算是認同了。
吃完飯陳氏還想再練一練,春招看天都要黑了便催她們去洗澡,如今月末,一點月光都沒有,去晚了黑了萬一真跌進水裏便是大事,沒必要為了爭取這麽點時間冒險。
一日就這麽過去了。
第二日,春招醒的時候發現床上其他人都起了,她又變成了最後一個,來到前院才發現母女二人正在院子一處處理燈芯草的根部。
她看了看天,原來不是她起晚了,而是這兩人起得太早,天分明還沒有大亮。
“娘,春引,你們怎麽起得這麽早?”她忍不住打了個哈欠。
陳氏見她醒了忙笑了笑,“晚上睡得早,早就睡好了,起得早能快些開工,興許能多編一把,你若是沒有睡好就再去睡會兒,我們先把要用的草整理出來,怕是還要一會兒。”
她都已經起來了,自然沒有回去睡回籠覺的道理,去到後院簡單洗漱之後她便也去到前院給母女二人幫忙,一直到天大亮了陳氏關了院子門三人開始坐在屋裏編扇子。
“籃子裏已經有了四把,不知道今日咱們三個人能編幾把?”
“我昨日跟姐姐算過了,姐姐一個人應該能編五把,咱們編得慢爭取也編五把,這樣一天就能編十把,姐姐說,一天賣十把,一天就是60文,一個月就有一兩8錢銀子呢。”春引激動的把這個數告訴了陳氏。
“一天60文,都抵男人做幾天工了,若是那樣那可太好了。”陳氏也忍不住激動,“可太好了。”
“娘,你上集市去賣村裏人看見了怎麽辦?”
陳氏一愣,這才想起來還有怕村裏人知道的這檔子事,“明日我先看看,不行我換個地方不在集市賣,村裏人能避開便避開,省的添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