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選哪塊地起家呢?
軍閥:兄長走後,留給我一個奉軍 作者:雞蛋加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多方相互算計對方的時候,遠在奉天城內,張凡這一個多月,過的還是非常的愜意。
首先,暫編第三師已經徹底對張凡心服口服,被張玨悄悄留下來,給張凡壓陣的第一師師長石楨楠也聽聞了張凡這一兩個月的變化,對張凡的感觀有了很大的變化。
不過,石楨楠也謹記,不到危急時刻不露麵,不與張凡有過多聯係的命令,這一個多月的時間,他根本就沒有和張凡聯係過。
張凡也知道大哥張玨將第一師留下來了,但是他覺得,那是大哥的人,他這個做二弟的,應該主動避嫌。
所以,他也沒有主動找過石楨楠。
不過,讓張凡開心的是王俊,在經過一個月的思考之後,他決定還是留在第三師。
一方麵,是他覺得第三師,是他一手帶出來的,他有點舍不得暫編第三師,另外一方麵,就是他的直覺。
他感覺,自己跟著張凡,可能會得到更好的機遇。
所以,王俊最後還是選擇留在第三師。
張凡對於王俊選擇留在暫編第三師,那是相當的歡迎。
誰能夠拒絕一個有能力的屬下呢?至於說,王俊忠誠的問題,無論他是忠於張玨還是他張凡,說到底,不都還是在給老張家做事?
他又沒打算另起灶爐,至少現在他沒有。所以,對於王俊是忠於他,還是忠於張玨,張凡都覺得無所謂。
至於以後,那是以後的事,以後的事,誰說得準呢?
但是,也有一件事,讓張凡感到煩心,那就是怎麽樣才能擁有自己的一塊地盤?
這個該死的係統,給出來的任務,是讓他擁有一塊地盤,然後在基於這個地盤,慢慢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
雖然,張凡仔細問過係統,這個建立帝國,是不是必須要讓他稱帝。而係統給出來的答複是,不一定需要他本人稱帝。
隻要能夠實際控製整個大夏,也算他完成任務。
可現在的問題是,他連自己的一塊地盤都沒有。
這讓他怎麽拓展自己的地盤呢?
經過這一個多月的思考,張凡覺得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張玨把他外放,出任一省的督軍。
為此,張凡看了一眼自家的控製區域,和各省的情況,結果他發現,龍江省和奉天他就別想了,這兩個省的督軍,都是張玨的親信。
張玨不可能把他的親信撤下了,把他換上去。而且,這兩個省的督軍,還是很有能力的那種。
所以,能夠讓張玨選擇的,其實隻有熱河和寧遠這兩個省。
這兩個省的督軍,屬於典型的吃著他張家的飯,還要砸他張家的鍋那種。
張凡想要搶了他們兩個人的地盤,那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但問題是,這兩個地方,似乎地理位置並不怎麽好。
雖然,從地圖上來看,他老張家的地盤,四個省有三個都是跟列強接壤。
龍江省跟沙皇俄國就隔了一條江,奉天又跟櫻花國的高麗接壤,寧遠的環境更差,跟俄國和櫻花國都有接壤。
而且,寧遠還沒有出海口。
或者說,寧遠原本是有出海口的,甚至還有遠東第一大島,庫頁島。但是那座島,在幾十年前就被俄國佬強占了。
大夏也一直沒有想過,把它重新奪回來。
至於說,熱河,張凡覺得還行。至少熱河四周都是軍閥勢力,其中一方還是自家的。
所以,選擇熱河,其實是一個不錯的發展地,他隻需要麵對直係軍閥就行了。
除了外部環境稍微輕鬆一點,熱河也是最靠近京城的地方。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種事,他曹老板幹過,現在他張老板也想幹。
最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熱河有出海口,他可以發展海軍。
所以,張凡最終考慮的結果就是,他要選擇寧遠作為自己的發家地。
沒錯,就是寧遠。
用張凡自己的話來說,都tm穿越了,誰還盯著國內這點事?
穿越之後,當然是,有鹿選鹿,無鹿重開。不是,是有小鬼子,那就選小鬼子,沒有小鬼子,再去考慮打軍閥。
當然,這是一句玩笑話。
主要的原因還是寧遠的地理位置和資源相比較熱河要好很多。
而且,這裏靠近櫻花國的高麗,要知道,現在櫻花國還沒有做好全麵戰爭準備,他們國內高層也處於搖擺狀態。
在他們內閣高層中,文官體係覺得應該和大夏建立比較友好的關係,借助大夏的人力,物力,市場來滿足櫻花國的發展。
簡單來說,就是把大夏變成盟友,來滿足他們爭霸天下的想法。
而武官體係的人,則更加直接一些,覺得應該武力占領。
櫻花國內部兩派相互爭鬥,結果導致櫻花國直到現在對於大夏的態度也是搖擺不定。
不過整體情況來說,還是文官派係稍微占優,所以現在這個階段,櫻花國的戰爭準備不足。
這種情況,一直要持續到櫻花國駐高麗總督,秘謀了整個東北四省之後,這才讓軍方掌權。
現在嘛,櫻花國文管體係占據主導位置,也是張凡最佳的動手時機。
一旦他能夠整合寧遠,在寧遠隨隨便便都能夠拉起七八萬的士兵。到時候再找張玨支援一點。
想要搶占整個高麗,或許有點難,但是搶一半下來,張凡覺得還是很簡單的。
而有了整個寧遠省和半個高麗的支持,他想要做一些事情,那就簡單多了。
至於說,選擇寧遠,搶奪高麗之後,會不會因為張玨的地盤把他圍住,導致張凡後期發展受限。
這個問題,張凡覺得不太可能。
首先,他要做這些事,肯定是打著奉軍的名義去做,打下來的地盤,也都是奉軍這個體係的。
張玨沒有理由去攔張凡。
其次,以張玨那種病嬌寵弟性格,即便他知道張凡在暗地裏往他名下各省安插他的人,估計他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甚至,張玨還會在暗地裏說一句,我弟真棒,還知道奪權了。
當然了,這是一句玩笑話。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張庭芳從小對他哥倆的教育。
用張庭芳的話來說,奉軍大帥這個位置,從來就是他哥倆之間,能力高的那個人擔任。
之前,張凡隻想做一個混吃等死的二少爺,這才讓張玨不得不扛起大帥這麵旗幟。
如果,張凡能夠證明自己,證明他比張玨更優秀,張玨不介意把大帥的位置讓給他。
首先,暫編第三師已經徹底對張凡心服口服,被張玨悄悄留下來,給張凡壓陣的第一師師長石楨楠也聽聞了張凡這一兩個月的變化,對張凡的感觀有了很大的變化。
不過,石楨楠也謹記,不到危急時刻不露麵,不與張凡有過多聯係的命令,這一個多月的時間,他根本就沒有和張凡聯係過。
張凡也知道大哥張玨將第一師留下來了,但是他覺得,那是大哥的人,他這個做二弟的,應該主動避嫌。
所以,他也沒有主動找過石楨楠。
不過,讓張凡開心的是王俊,在經過一個月的思考之後,他決定還是留在第三師。
一方麵,是他覺得第三師,是他一手帶出來的,他有點舍不得暫編第三師,另外一方麵,就是他的直覺。
他感覺,自己跟著張凡,可能會得到更好的機遇。
所以,王俊最後還是選擇留在第三師。
張凡對於王俊選擇留在暫編第三師,那是相當的歡迎。
誰能夠拒絕一個有能力的屬下呢?至於說,王俊忠誠的問題,無論他是忠於張玨還是他張凡,說到底,不都還是在給老張家做事?
他又沒打算另起灶爐,至少現在他沒有。所以,對於王俊是忠於他,還是忠於張玨,張凡都覺得無所謂。
至於以後,那是以後的事,以後的事,誰說得準呢?
但是,也有一件事,讓張凡感到煩心,那就是怎麽樣才能擁有自己的一塊地盤?
這個該死的係統,給出來的任務,是讓他擁有一塊地盤,然後在基於這個地盤,慢慢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
雖然,張凡仔細問過係統,這個建立帝國,是不是必須要讓他稱帝。而係統給出來的答複是,不一定需要他本人稱帝。
隻要能夠實際控製整個大夏,也算他完成任務。
可現在的問題是,他連自己的一塊地盤都沒有。
這讓他怎麽拓展自己的地盤呢?
經過這一個多月的思考,張凡覺得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讓張玨把他外放,出任一省的督軍。
為此,張凡看了一眼自家的控製區域,和各省的情況,結果他發現,龍江省和奉天他就別想了,這兩個省的督軍,都是張玨的親信。
張玨不可能把他的親信撤下了,把他換上去。而且,這兩個省的督軍,還是很有能力的那種。
所以,能夠讓張玨選擇的,其實隻有熱河和寧遠這兩個省。
這兩個省的督軍,屬於典型的吃著他張家的飯,還要砸他張家的鍋那種。
張凡想要搶了他們兩個人的地盤,那是一點心理負擔都沒有。
但問題是,這兩個地方,似乎地理位置並不怎麽好。
雖然,從地圖上來看,他老張家的地盤,四個省有三個都是跟列強接壤。
龍江省跟沙皇俄國就隔了一條江,奉天又跟櫻花國的高麗接壤,寧遠的環境更差,跟俄國和櫻花國都有接壤。
而且,寧遠還沒有出海口。
或者說,寧遠原本是有出海口的,甚至還有遠東第一大島,庫頁島。但是那座島,在幾十年前就被俄國佬強占了。
大夏也一直沒有想過,把它重新奪回來。
至於說,熱河,張凡覺得還行。至少熱河四周都是軍閥勢力,其中一方還是自家的。
所以,選擇熱河,其實是一個不錯的發展地,他隻需要麵對直係軍閥就行了。
除了外部環境稍微輕鬆一點,熱河也是最靠近京城的地方。挾天子以令諸侯,這種事,他曹老板幹過,現在他張老板也想幹。
最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熱河有出海口,他可以發展海軍。
所以,張凡最終考慮的結果就是,他要選擇寧遠作為自己的發家地。
沒錯,就是寧遠。
用張凡自己的話來說,都tm穿越了,誰還盯著國內這點事?
穿越之後,當然是,有鹿選鹿,無鹿重開。不是,是有小鬼子,那就選小鬼子,沒有小鬼子,再去考慮打軍閥。
當然,這是一句玩笑話。
主要的原因還是寧遠的地理位置和資源相比較熱河要好很多。
而且,這裏靠近櫻花國的高麗,要知道,現在櫻花國還沒有做好全麵戰爭準備,他們國內高層也處於搖擺狀態。
在他們內閣高層中,文官體係覺得應該和大夏建立比較友好的關係,借助大夏的人力,物力,市場來滿足櫻花國的發展。
簡單來說,就是把大夏變成盟友,來滿足他們爭霸天下的想法。
而武官體係的人,則更加直接一些,覺得應該武力占領。
櫻花國內部兩派相互爭鬥,結果導致櫻花國直到現在對於大夏的態度也是搖擺不定。
不過整體情況來說,還是文官派係稍微占優,所以現在這個階段,櫻花國的戰爭準備不足。
這種情況,一直要持續到櫻花國駐高麗總督,秘謀了整個東北四省之後,這才讓軍方掌權。
現在嘛,櫻花國文管體係占據主導位置,也是張凡最佳的動手時機。
一旦他能夠整合寧遠,在寧遠隨隨便便都能夠拉起七八萬的士兵。到時候再找張玨支援一點。
想要搶占整個高麗,或許有點難,但是搶一半下來,張凡覺得還是很簡單的。
而有了整個寧遠省和半個高麗的支持,他想要做一些事情,那就簡單多了。
至於說,選擇寧遠,搶奪高麗之後,會不會因為張玨的地盤把他圍住,導致張凡後期發展受限。
這個問題,張凡覺得不太可能。
首先,他要做這些事,肯定是打著奉軍的名義去做,打下來的地盤,也都是奉軍這個體係的。
張玨沒有理由去攔張凡。
其次,以張玨那種病嬌寵弟性格,即便他知道張凡在暗地裏往他名下各省安插他的人,估計他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甚至,張玨還會在暗地裏說一句,我弟真棒,還知道奪權了。
當然了,這是一句玩笑話。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張庭芳從小對他哥倆的教育。
用張庭芳的話來說,奉軍大帥這個位置,從來就是他哥倆之間,能力高的那個人擔任。
之前,張凡隻想做一個混吃等死的二少爺,這才讓張玨不得不扛起大帥這麵旗幟。
如果,張凡能夠證明自己,證明他比張玨更優秀,張玨不介意把大帥的位置讓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