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俄國遠東軍團的實力
軍閥:兄長走後,留給我一個奉軍 作者:雞蛋加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凡聽到孫立國的分析,他這才恍然醒悟。
對啊,俄國看似強大,但是整體來說,俄國的強大是建立在他們的人口上麵。
換句話來說,就是俄國人跟歐洲各國的科技比起來,並不占優,甚至跟大夏或者說是奉天也是半斤八兩。
俄國之所以能夠成為列強,更多而原因就是他擁有大量的人口,可以隨時隨地拉起一兩百個師的大軍。
他們最常用的作戰方式就是人海戰術。
可是這樣的戰術,對於大夏來說,並不管用。
首先就是大夏的人口比俄國還要多,如果大夏選擇跟俄國一樣毫無止境的拉新兵,那麽大夏能夠武裝的部隊,絕對要比俄國還要多。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俄國的人口大部分集中在西部,東部雖然地廣,但是卻沒有多少人。
一旦跟大夏爆發戰爭,俄國的陸軍隻能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從歐洲地區往遠東運兵。
幾千公裏的鐵路,光是火車都要不停不休的跑一個星期才能到。
這還是道路通暢的情況下,一旦遇到惡劣的天氣或者是人為破壞,半個月,一個月都不一定能夠得到補給。
甚至到了冬天的時候,西伯利亞的大鐵路還會封閉。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俄國想要進攻大夏,他又能抽調多少陸軍?
人多了,後勤補給壓力大,一旦補給線發生意外,那麽遠東地區的俄軍就有可能潰敗,全軍覆沒。
可如果人少了,那怕他個屁?直接跟他們打就行了,甚至連從直隸調兵都不用。
想到這裏,張凡的腦海中突然冒出來一個想法。既然如此,那麽自己是不是可以想著搞俄國一下?他現在可還惦記著海參崴和庫頁島。
“孫叔,既然如此,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主動挑起事端?”張凡看著孫立國問道。
“現在還不是時候,我們還在和馮友昌交戰,最好還是不要主動開辟第二戰場。”
“穩紮穩打,才是我們現在應該做的。”
“另外,少帥,你不會真的俄國的遠東軍團是個軟柿子吧?”
張凡一聽這話,又開始疑惑了,難道不是嗎?
看著張凡疑惑的眼神,孫立國就知道張凡對俄國的遠東軍團其實並不清楚。於是他就開始給張凡介紹起俄國的遠東軍團的實力。
“少帥,我先給你說一下俄國遠東軍團的實力吧。”
“根據最新的情報反饋,現在俄國的遠東軍團兵力已經超過20萬人,擁有火炮1200門,同時還有兩個裝甲師,和至少三個大隊的空軍。”
“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隻不過他們防禦重心是在高麗,所以我們目前感受不到壓力。”
“根據統計,近一年來,俄國已經往海參崴那邊運送了可以支撐這二十萬人,持續作戰半年的物資。”
“現在又快要到冬季了,北方的冬天一直來的很早,所以,近一個月光是從龍江通過的俄國運送物資的火車,就超過百趟次,你知道這意味什麽嗎?”
“意味著,俄國的遠東軍團,目前不缺物資。即便是超高強度的作戰,遠東軍團也不會怕。”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想要擊敗他們,除非我們傾巢而出,至少派出去四十到五十萬的大軍,才有可能消滅俄國的遠東軍團。”
“造成這樣的原因的,除了俄國遠東軍團的物資充足之外,也因為俄國人已經把海參崴變成了一座要塞城市。”
“我們光是想要攻破海參崴都需要花一番力氣,還更別說,我們需要派人去切斷西伯利亞的鐵路。”
“所以,我估計,想要徹底拿下遠東地區,包括圍攻海參崴和主動出擊,深入西伯利亞切斷大鐵路的部隊,我們至少需要六十萬大軍。當然,防守的話,不需要,隻需要十來萬人就行了。”
聽到孫立國的話,張凡頓時無語。
想要拿下遠東,竟然至少需要六十萬人。
現在奉軍滿打滿算,包括還在訓練的新兵,也就差不多才40多,不到50萬的樣子。
這還真的和孫立國說的那樣,想要拿下俄國的遠東,自己還真得傾盡全力。
可問題是,在沒有解決國內軍閥的情況下,自己怎麽能傾盡全力呢?
可拉倒吧!
張凡這會很鬱悶,他突然感覺,到嘴的鴨子就這樣飛了。
不過張凡的鬱悶並沒有持續多久,他就感覺到了一絲奇怪。
“孫叔,你怎麽對俄國的情況這麽了解?”張凡很好奇,他不明白,孫立國怎麽這麽了解俄國。
孫立國聽到張凡的話,頓時老臉一紅,隔了好一會才說到:“那個啥,我之前在參謀部不忙的時候,曾經預想過俄國的事。”
張凡一聽這話,瞬間明白了。
原來孫立國看上去老實巴交的,但實際上也是戰爭狂。
他甚至連國內的軍閥都還沒有清理完,就開始想著跟俄國交手的事了。果然是個老戰犯。
雖然現在還沒辦法對俄國動手,但是張凡也了解到,俄國目前也不太可能對大夏動手。
即便是俄國的尼古拉瘋了,他也不怕。
解決了心中的擔憂之後,張凡的心情好了很多。
“對了,孫叔,這兩天我有點忙,目前前線的情況怎麽樣了?”
“目前各條戰線都在穩步推進,西路軍已經開始包圍太原了,中路軍已經拿下邢台,正在朝邯鄲前進,東路軍已經打到了菏澤,正在對馮友昌的直軍進行包圍。”
“今天下午的時候,東路軍發回來電報,他們準備濮陽和新鄉,準備切斷馮友昌的退路,逼著馮友昌在黃河以北跟我們決戰或者是把馮友昌逼到黃河以南。”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們後勤線已經開始吃緊,預計拿下太原和濮陽之後,我們額度攻勢就要停下來了。”
“我們必須要留夠足夠的物資,防止馮友昌反撲,所以最好的情況就是我們和馮友昌劃黃河而治,差一點的話,就是我軍退守德州,邯鄲,把豫省和魯省西南還給馮友昌。”
張凡聽到孫立國的話,又看了看地圖,最後還是對著孫立國說道:“孫叔,給奉天那邊去一份電報,讓他們加緊生產,我們盡可能的把戰線推到黃河沿線。”
孫立國聽到張凡的話,並沒有反對,隻是點了點頭,應了一聲。
畢竟他也傾向於把戰線推到黃河,這樣他們防守起來,會更好一些。
對啊,俄國看似強大,但是整體來說,俄國的強大是建立在他們的人口上麵。
換句話來說,就是俄國人跟歐洲各國的科技比起來,並不占優,甚至跟大夏或者說是奉天也是半斤八兩。
俄國之所以能夠成為列強,更多而原因就是他擁有大量的人口,可以隨時隨地拉起一兩百個師的大軍。
他們最常用的作戰方式就是人海戰術。
可是這樣的戰術,對於大夏來說,並不管用。
首先就是大夏的人口比俄國還要多,如果大夏選擇跟俄國一樣毫無止境的拉新兵,那麽大夏能夠武裝的部隊,絕對要比俄國還要多。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俄國的人口大部分集中在西部,東部雖然地廣,但是卻沒有多少人。
一旦跟大夏爆發戰爭,俄國的陸軍隻能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從歐洲地區往遠東運兵。
幾千公裏的鐵路,光是火車都要不停不休的跑一個星期才能到。
這還是道路通暢的情況下,一旦遇到惡劣的天氣或者是人為破壞,半個月,一個月都不一定能夠得到補給。
甚至到了冬天的時候,西伯利亞的大鐵路還會封閉。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便俄國想要進攻大夏,他又能抽調多少陸軍?
人多了,後勤補給壓力大,一旦補給線發生意外,那麽遠東地區的俄軍就有可能潰敗,全軍覆沒。
可如果人少了,那怕他個屁?直接跟他們打就行了,甚至連從直隸調兵都不用。
想到這裏,張凡的腦海中突然冒出來一個想法。既然如此,那麽自己是不是可以想著搞俄國一下?他現在可還惦記著海參崴和庫頁島。
“孫叔,既然如此,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主動挑起事端?”張凡看著孫立國問道。
“現在還不是時候,我們還在和馮友昌交戰,最好還是不要主動開辟第二戰場。”
“穩紮穩打,才是我們現在應該做的。”
“另外,少帥,你不會真的俄國的遠東軍團是個軟柿子吧?”
張凡一聽這話,又開始疑惑了,難道不是嗎?
看著張凡疑惑的眼神,孫立國就知道張凡對俄國的遠東軍團其實並不清楚。於是他就開始給張凡介紹起俄國的遠東軍團的實力。
“少帥,我先給你說一下俄國遠東軍團的實力吧。”
“根據最新的情報反饋,現在俄國的遠東軍團兵力已經超過20萬人,擁有火炮1200門,同時還有兩個裝甲師,和至少三個大隊的空軍。”
“這是一股強大的力量,隻不過他們防禦重心是在高麗,所以我們目前感受不到壓力。”
“根據統計,近一年來,俄國已經往海參崴那邊運送了可以支撐這二十萬人,持續作戰半年的物資。”
“現在又快要到冬季了,北方的冬天一直來的很早,所以,近一個月光是從龍江通過的俄國運送物資的火車,就超過百趟次,你知道這意味什麽嗎?”
“意味著,俄國的遠東軍團,目前不缺物資。即便是超高強度的作戰,遠東軍團也不會怕。”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想要擊敗他們,除非我們傾巢而出,至少派出去四十到五十萬的大軍,才有可能消滅俄國的遠東軍團。”
“造成這樣的原因的,除了俄國遠東軍團的物資充足之外,也因為俄國人已經把海參崴變成了一座要塞城市。”
“我們光是想要攻破海參崴都需要花一番力氣,還更別說,我們需要派人去切斷西伯利亞的鐵路。”
“所以,我估計,想要徹底拿下遠東地區,包括圍攻海參崴和主動出擊,深入西伯利亞切斷大鐵路的部隊,我們至少需要六十萬大軍。當然,防守的話,不需要,隻需要十來萬人就行了。”
聽到孫立國的話,張凡頓時無語。
想要拿下遠東,竟然至少需要六十萬人。
現在奉軍滿打滿算,包括還在訓練的新兵,也就差不多才40多,不到50萬的樣子。
這還真的和孫立國說的那樣,想要拿下俄國的遠東,自己還真得傾盡全力。
可問題是,在沒有解決國內軍閥的情況下,自己怎麽能傾盡全力呢?
可拉倒吧!
張凡這會很鬱悶,他突然感覺,到嘴的鴨子就這樣飛了。
不過張凡的鬱悶並沒有持續多久,他就感覺到了一絲奇怪。
“孫叔,你怎麽對俄國的情況這麽了解?”張凡很好奇,他不明白,孫立國怎麽這麽了解俄國。
孫立國聽到張凡的話,頓時老臉一紅,隔了好一會才說到:“那個啥,我之前在參謀部不忙的時候,曾經預想過俄國的事。”
張凡一聽這話,瞬間明白了。
原來孫立國看上去老實巴交的,但實際上也是戰爭狂。
他甚至連國內的軍閥都還沒有清理完,就開始想著跟俄國交手的事了。果然是個老戰犯。
雖然現在還沒辦法對俄國動手,但是張凡也了解到,俄國目前也不太可能對大夏動手。
即便是俄國的尼古拉瘋了,他也不怕。
解決了心中的擔憂之後,張凡的心情好了很多。
“對了,孫叔,這兩天我有點忙,目前前線的情況怎麽樣了?”
“目前各條戰線都在穩步推進,西路軍已經開始包圍太原了,中路軍已經拿下邢台,正在朝邯鄲前進,東路軍已經打到了菏澤,正在對馮友昌的直軍進行包圍。”
“今天下午的時候,東路軍發回來電報,他們準備濮陽和新鄉,準備切斷馮友昌的退路,逼著馮友昌在黃河以北跟我們決戰或者是把馮友昌逼到黃河以南。”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們後勤線已經開始吃緊,預計拿下太原和濮陽之後,我們額度攻勢就要停下來了。”
“我們必須要留夠足夠的物資,防止馮友昌反撲,所以最好的情況就是我們和馮友昌劃黃河而治,差一點的話,就是我軍退守德州,邯鄲,把豫省和魯省西南還給馮友昌。”
張凡聽到孫立國的話,又看了看地圖,最後還是對著孫立國說道:“孫叔,給奉天那邊去一份電報,讓他們加緊生產,我們盡可能的把戰線推到黃河沿線。”
孫立國聽到張凡的話,並沒有反對,隻是點了點頭,應了一聲。
畢竟他也傾向於把戰線推到黃河,這樣他們防守起來,會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