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雙方的第一次空戰
軍閥:兄長走後,留給我一個奉軍 作者:雞蛋加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要做到這一點,最主要的是,探查到遠東軍進攻的兵力有多少,雙子城的守軍有多少。
想到這一點,張凡直接回到桌子前,開始手寫他的命令。
很快,張凡的命令就發到了前敵指揮部內。
王福忠和孫立國接到張凡的命令後,立馬開始部署。
按照張凡給出的意見,孫立國在經過細化之後,將張凡的計劃分為了三個部分。
簡單一些來說,第一步就是需要擋住遠東軍的主力部隊,將他們擋在綏芬河以東地區,並進一步進行包圍,圍困。
第二步就是派人去探查雙子城的守備力量,最後一步就是進攻。
按照這三步的計劃再繼續細分,孫立國也很快做出了應對。
王福忠根據孫立國給出的建議,首先就是調集第三師,第四師進入到綏芬河以西,並且沿著綏芬河構建防禦陣地。
這一點,在昨天晚上接到遠東軍開始進攻之後,王福忠就已經開始做了。但是僅依靠第三師,第四師兩個師擋住遠東軍主力,這一點不太現實。
所以,王福忠立馬又調集第五,第六,第十,三個師進入到綏芬河。
同時,寧遠獨立騎兵師開始向遠東軍側後方移動。然後,王福忠又要求馬秀芳的龍江軍主動出擊,先切斷西伯利亞大鐵路,然後在向綏芬河移動。
協助寧遠軍將遠東軍困在綏芬河。
王福忠知道,張凡這個計劃,能不能成功的關鍵在於,遠東軍是否能夠回援雙子城。
如果他們能夠擋住遠東軍的進攻,把他們限製在綏芬河,那麽雙子城遲早會被拿下。
反之,他們擋不住,那麽雙子城也不可能被他們攻占。
接到王福忠命令的各師,開始立馬行動起來。
被調往綏芬河阻擊遠東軍的幾個師,快速的朝著綏芬河以東。其中,第三,第四師已經抵達綏芬河,並且開始構建防線。
到了中午的時候,第五,第六,第十,這三個師也抵達預定位置,開始構建防禦。
與此同時,遠東軍主力也正式進入到了寧遠境內,並開始朝著綏芬河前進。
這個時候,遠東軍已經接到自己派出去的兩個團被寧遠軍殲滅的事情,現在的遠東軍上下,都想著要找寧遠軍複仇。
不過,相比較陸地上麵雙方交火,至少還有幾個小時的時間,而最先交火的還是兩國的空軍。
之前也說了,張凡為了保證製空權,將關內的三個飛行大隊都調到了關外。
算上原本留在關外和新製造出來的飛機,此時關外已經有了五個飛行大隊。
最先和遠東軍交戰的是駐紮在長春的飛行大隊。
聽聞遠東軍會在中午左右進入到大夏境內,從早上開始,長春飛行大隊就不停的派人去巡邏。
在上午11點左右,第三批出發巡邏的戰機突然發現在東麵出現了幾個黑點。
經驗豐富的長春飛行大隊第三小隊的隊長周奕仙立馬斷定,那就是遠東軍的戰機,於是跟自己的小隊說了一句,就立馬駕駛飛機加速衝了上去。
很快雙方的戰機就在空中相遇。
兩撥人見麵之後,也沒有客氣,直接交上了火。
此時雙方的戰機,其實還是有差異的。
遠東軍的戰機都是新式的戰機,代號“伊-16”,這種飛機非常的短小,但是很靈活。
火力也足夠強,但是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航程短,隻有600公裏的航程。
而奉軍這邊的戰鬥機,雖然並不是最新的飛機,而且靈活程度相比較於遠東軍的飛機,也顯得有一些笨拙。
可是他的優點也很明顯,那就是火力足夠強。
奉軍的飛機代號“鸞鳥-25”,是張玨主政時期設計的一款戰機,這款飛機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火力足夠猛。
鸞鳥-25在機頭的位置,安置了四挺7.62毫米的機槍,備彈4000發,同時在兩側機翼上,還裝備了兩挺20毫米機關炮,備彈隻有400發。
可是,這玩意是20毫米的武器啊,以遠東軍飛機的性能,隻要被這玩意打中,那就隻可能有一個結果,那就是被擊落。
再有一點,就是這個時期的遠東軍飛行員並沒有經曆世界大戰。(原來的一戰還沒有爆發)。
所以,遠東軍的飛行員空戰經驗不足,不像奉軍飛行員這樣,他們雖然也沒有經曆太多的戰爭,可是他們幾乎都跟櫻花國交過手。
同時,在應對國內其他軍閥的時候,他們也經常出現在戰場上,飛行員之間的配合要比遠東軍好一些。
這算是拉平了雙方裝備之間的差異,雙方在空中算是打了個半斤八兩。
雙方的交手,從一開始就進入到白熱化,他們都清楚,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雙方也沒有必要藏著掖著的,直接放開了打。
時不時地就有飛機從空中被擊落。
有遠東軍的,也有奉軍的。
不過,這裏是大夏,是奉軍的主場。
奉軍飛行員被擊落後,立馬會有人前去營救。去營救這些飛行員的,不光有寧遠軍,還有一些常年生活在山林裏麵的獵人。
他們知道,現在大夏已經開始和俄國開戰,遠東軍探索隊屠殺沙虎村的事情,也在這些天內傳遍了整個大夏。
這些獵人們自然也知道這件事,所以對於奉軍抗擊遠東軍,跟沙俄開戰,這些普通獵戶也都是表示支持的。
於是,這些獵戶看到有自己這邊的飛機被擊落,他們立馬駕駛雪橇車就朝著飛行員降落的位置跑去。
要論對森林的熟悉,這些獵戶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所以在他們的幫助下,那些被擊落的飛行員,基本上都是被救了回來。
然而那些遠東軍的飛行員,可就沒有這麽好運了。
遠東對於寧遠境內的森林可不熟,他們想要救援這些飛行員,需要一些時間。
可是,飛行員跳傘之後,孤身進入到原始森林,會遇到什麽後果?想一想也就知道了。
要知道,森林裏麵可是還有野獸的,特別是在這深秋,初冬季節,一些野獸為了過冬,是會變得非常具有攻擊性的。
一個正常人,遇到這些猛獸,都是九死一生,更何況有的飛行在跳傘的時候,本來就受了傷。
根據戰後統計,奉軍飛行員被救回的成功率高到9成以上,而遠東軍隻有一半的生還幾率。
想到這一點,張凡直接回到桌子前,開始手寫他的命令。
很快,張凡的命令就發到了前敵指揮部內。
王福忠和孫立國接到張凡的命令後,立馬開始部署。
按照張凡給出的意見,孫立國在經過細化之後,將張凡的計劃分為了三個部分。
簡單一些來說,第一步就是需要擋住遠東軍的主力部隊,將他們擋在綏芬河以東地區,並進一步進行包圍,圍困。
第二步就是派人去探查雙子城的守備力量,最後一步就是進攻。
按照這三步的計劃再繼續細分,孫立國也很快做出了應對。
王福忠根據孫立國給出的建議,首先就是調集第三師,第四師進入到綏芬河以西,並且沿著綏芬河構建防禦陣地。
這一點,在昨天晚上接到遠東軍開始進攻之後,王福忠就已經開始做了。但是僅依靠第三師,第四師兩個師擋住遠東軍主力,這一點不太現實。
所以,王福忠立馬又調集第五,第六,第十,三個師進入到綏芬河。
同時,寧遠獨立騎兵師開始向遠東軍側後方移動。然後,王福忠又要求馬秀芳的龍江軍主動出擊,先切斷西伯利亞大鐵路,然後在向綏芬河移動。
協助寧遠軍將遠東軍困在綏芬河。
王福忠知道,張凡這個計劃,能不能成功的關鍵在於,遠東軍是否能夠回援雙子城。
如果他們能夠擋住遠東軍的進攻,把他們限製在綏芬河,那麽雙子城遲早會被拿下。
反之,他們擋不住,那麽雙子城也不可能被他們攻占。
接到王福忠命令的各師,開始立馬行動起來。
被調往綏芬河阻擊遠東軍的幾個師,快速的朝著綏芬河以東。其中,第三,第四師已經抵達綏芬河,並且開始構建防線。
到了中午的時候,第五,第六,第十,這三個師也抵達預定位置,開始構建防禦。
與此同時,遠東軍主力也正式進入到了寧遠境內,並開始朝著綏芬河前進。
這個時候,遠東軍已經接到自己派出去的兩個團被寧遠軍殲滅的事情,現在的遠東軍上下,都想著要找寧遠軍複仇。
不過,相比較陸地上麵雙方交火,至少還有幾個小時的時間,而最先交火的還是兩國的空軍。
之前也說了,張凡為了保證製空權,將關內的三個飛行大隊都調到了關外。
算上原本留在關外和新製造出來的飛機,此時關外已經有了五個飛行大隊。
最先和遠東軍交戰的是駐紮在長春的飛行大隊。
聽聞遠東軍會在中午左右進入到大夏境內,從早上開始,長春飛行大隊就不停的派人去巡邏。
在上午11點左右,第三批出發巡邏的戰機突然發現在東麵出現了幾個黑點。
經驗豐富的長春飛行大隊第三小隊的隊長周奕仙立馬斷定,那就是遠東軍的戰機,於是跟自己的小隊說了一句,就立馬駕駛飛機加速衝了上去。
很快雙方的戰機就在空中相遇。
兩撥人見麵之後,也沒有客氣,直接交上了火。
此時雙方的戰機,其實還是有差異的。
遠東軍的戰機都是新式的戰機,代號“伊-16”,這種飛機非常的短小,但是很靈活。
火力也足夠強,但是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航程短,隻有600公裏的航程。
而奉軍這邊的戰鬥機,雖然並不是最新的飛機,而且靈活程度相比較於遠東軍的飛機,也顯得有一些笨拙。
可是他的優點也很明顯,那就是火力足夠強。
奉軍的飛機代號“鸞鳥-25”,是張玨主政時期設計的一款戰機,這款飛機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就是火力足夠猛。
鸞鳥-25在機頭的位置,安置了四挺7.62毫米的機槍,備彈4000發,同時在兩側機翼上,還裝備了兩挺20毫米機關炮,備彈隻有400發。
可是,這玩意是20毫米的武器啊,以遠東軍飛機的性能,隻要被這玩意打中,那就隻可能有一個結果,那就是被擊落。
再有一點,就是這個時期的遠東軍飛行員並沒有經曆世界大戰。(原來的一戰還沒有爆發)。
所以,遠東軍的飛行員空戰經驗不足,不像奉軍飛行員這樣,他們雖然也沒有經曆太多的戰爭,可是他們幾乎都跟櫻花國交過手。
同時,在應對國內其他軍閥的時候,他們也經常出現在戰場上,飛行員之間的配合要比遠東軍好一些。
這算是拉平了雙方裝備之間的差異,雙方在空中算是打了個半斤八兩。
雙方的交手,從一開始就進入到白熱化,他們都清楚,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雙方也沒有必要藏著掖著的,直接放開了打。
時不時地就有飛機從空中被擊落。
有遠東軍的,也有奉軍的。
不過,這裏是大夏,是奉軍的主場。
奉軍飛行員被擊落後,立馬會有人前去營救。去營救這些飛行員的,不光有寧遠軍,還有一些常年生活在山林裏麵的獵人。
他們知道,現在大夏已經開始和俄國開戰,遠東軍探索隊屠殺沙虎村的事情,也在這些天內傳遍了整個大夏。
這些獵人們自然也知道這件事,所以對於奉軍抗擊遠東軍,跟沙俄開戰,這些普通獵戶也都是表示支持的。
於是,這些獵戶看到有自己這邊的飛機被擊落,他們立馬駕駛雪橇車就朝著飛行員降落的位置跑去。
要論對森林的熟悉,這些獵戶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第一,所以在他們的幫助下,那些被擊落的飛行員,基本上都是被救了回來。
然而那些遠東軍的飛行員,可就沒有這麽好運了。
遠東對於寧遠境內的森林可不熟,他們想要救援這些飛行員,需要一些時間。
可是,飛行員跳傘之後,孤身進入到原始森林,會遇到什麽後果?想一想也就知道了。
要知道,森林裏麵可是還有野獸的,特別是在這深秋,初冬季節,一些野獸為了過冬,是會變得非常具有攻擊性的。
一個正常人,遇到這些猛獸,都是九死一生,更何況有的飛行在跳傘的時候,本來就受了傷。
根據戰後統計,奉軍飛行員被救回的成功率高到9成以上,而遠東軍隻有一半的生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