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直軍的援軍到了
軍閥:兄長走後,留給我一個奉軍 作者:雞蛋加辣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跟張凡溝通之後,段義德也遵照張凡的建議,舉辦了一場記者會。
這場記者會大概的意思就是,段義德首先上台表示,對於奉軍在關外的反侵略戰爭,他以及皖軍都是支持的。
但是皖軍不會直接參與到戰爭中。
因為,皖軍在之前的戰爭中,受損嚴重,兵力不足,另外皖軍需要防禦的地方也多。
更重要的還是皖軍很多地方,其實距離櫻花國非常近,例如閩省,例如滬城。
這些地方需要用到大量兵力,皖軍實在是抽不出手去幫助奉軍。
但是,大家也都是大夏人,所以,段義德私人讚助奉軍十萬銀洋。
段義德的這番解釋,民眾們並不買賬,他們覺得直軍的馮友昌跟張凡都是生死仇敵。在這個時候,雙方都能放下成見,共同禦敵。
而你段義德,之前名義上還是張凡的盟友,怎麽能夠在這個時候袖手旁觀?
不過,段義德並沒有在乎這些人說法,他隻是需要一個說得過去的借口而已。
同時,這個借口還不能引起櫻花國,英吉利,沙俄的戒備。
畢竟這些國家在滬城也是有租界,有駐軍的,他要是敢旗幟鮮明的支持張凡,那麽說不定滬城就要亂起來。
而且,閩省距離夷洲島也真的是非常近。櫻花國在夷洲還有一個師團,外加一個旅團的兵力。
最後就是櫻花國強大海軍的威懾,所以,如果段義德旗幟鮮明的支持張凡,那麽搞不好,他後院都得著火。
果不其然,段義德這番言論,落入到列強耳中,那就是段義德不願意出兵。什麽防守地方太多,兵力受損嚴重,都是他的借口。
於是,列強也不再關注段義德這邊的舉動。
不過,列強想不到的是,段義德在給自己心腹們開會的時候,是直接跟心腹們表明,現在皖軍的決策,是跟奉軍大帥張凡商議過後的結果。
段義德直接向自己的心腹表明,現在皖軍的任務就是守好沿海地區,不要給櫻花國或者是沙俄的遠東艦隊任何開辟第二戰場的借口。
雖說,在二十年前,沙俄和櫻花國爆發過俄櫻戰爭,導致沙俄的遠東艦隊實力大損,但是人家遠東艦隊,至少還有幾艘船。
可是大夏自從大海戰之後,基本上就沒有軍艦了。
很難想象,一個擁有數千公裏海岸線的帝國,竟然沒有戰艦。這不得不說是大夏永遠的痛。
皖軍將領在聽到段義德的解釋後,想了想覺得也是。
如果他們參戰,讓櫻花國有了開辟第二戰場,那麽到時候事情更麻煩。
所以,這些皖軍將領也都理解了段義德。
不過也有人提出,既然不能直接出兵,那麽至少也應該多提供一些物資方麵的援助才對。
段義德倒是給出了解釋,十萬銀洋不過是做給外人看的,他已經聯係好了滬城商會,準備以他們的名義,運一批彈藥去鄭州,然後再從鄭州運到關外。
這裏就不得不說一下了,大夏士兵,無論是奉軍,還是直軍,亦或者皖軍,他們使用的槍支都是毛瑟係列,也就是7.92口徑的子彈,隻是槍支的型號不一樣。
所以,很大程度上,他們的彈藥是通用的,這也是為什麽,直軍和皖軍可以把自己的彈藥運送到關外,直接可以使用。
到這裏,皖軍其實也算是穩定下來了。至少他們內部算是穩定了。
而在關外戰場,王福忠和馬秀廷也知道了直軍即將到達的消息。
王福忠和馬秀廷覺得,這些直軍的到來,不是來幫忙的,然而是來給他們增加難度的。
其他類似軍紀啥的,就先不說了,光是一個命令是否能夠統一執行,就是一個大問題。
可是張凡的命令,他們又不能違背,所以隻希望馮友昌派過來的副指揮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
雖然他們不至於說故意讓直軍去送死,當炮灰,可是戰場上的事,誰能跟百分百敢保證?萬一需要直軍拚命的時候,這些直軍跑了,那他們怎麽辦?
於是,在這樣的心情下,王福忠和馬秀廷迎來了他們的副手。
去到寧遠的,是直軍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八,第十五個師,帶頭的是馮友昌麾下的頭號悍將伍耀輝。
此人曾經留學櫻花國,在櫻花國士官學院學習。其作戰風格十分悍勇,善於正麵擊潰敵人。
奉軍多次跟伍耀輝交過手,但是都沒有占到太大的便宜。
可以說,馮友昌讓伍耀輝帶隊來寧遠,足可以說明馮友昌對於寧遠戰事的重視程度。
而到奉天的,則是直軍的第四,第五,第九,第十二,第十五,五個師,領頭是馮友昌麾下總參謀長覃邦國。
這個時候其實就能發現,直軍派出來的,都是他們的主力部隊,帶隊的人又是位高權重的人。
所以,王福忠和馬秀廷看到這樣的配置後,突然感覺到馮友昌是在玩真的。
他這一次是真的下了血本。
而伍耀輝和覃邦國來到關外之後,王福忠和馬秀廷以為他們還需要熟悉一下情況,讓直軍們適應一下關外的氣候呢。
結果伍耀輝和覃邦國則是給他們上了一課。他們竟然都要求讓直軍頂到第一線去,甚至還拿出了自己的計劃。
而打響直軍第一槍的,還是在寧遠這邊。
之前也說過了,雖然王福忠把遠東軍堵在了綏芬河以東,但是櫻花國的左右鉗形攻勢,右路軍是從滿鋪到楚山一線進入到了寧遠。
然後在攻占吉安之後,才會向西直接進攻奉天。
之前王福忠和馬秀廷商議過,寧遠這邊,主要精力還是放在遠東軍身上,然後隻是派遣一支偏師配合馬秀廷去牽製這支櫻花國軍隊。
然後等到馬秀廷先消滅進攻鳳城的櫻花國軍隊之後,在揮師東進,前去消滅這夥櫻花國軍隊。
當時做出這樣的決策,主要還是因為兵力不足的問題。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十個師的直軍來了,現在他們有足夠多的兵力,同時展開三場戰鬥了。
伍耀輝就盯上了這夥櫻花國軍隊,他直接向王福忠建議,讓新到的直軍去對付這夥小櫻花。
這場記者會大概的意思就是,段義德首先上台表示,對於奉軍在關外的反侵略戰爭,他以及皖軍都是支持的。
但是皖軍不會直接參與到戰爭中。
因為,皖軍在之前的戰爭中,受損嚴重,兵力不足,另外皖軍需要防禦的地方也多。
更重要的還是皖軍很多地方,其實距離櫻花國非常近,例如閩省,例如滬城。
這些地方需要用到大量兵力,皖軍實在是抽不出手去幫助奉軍。
但是,大家也都是大夏人,所以,段義德私人讚助奉軍十萬銀洋。
段義德的這番解釋,民眾們並不買賬,他們覺得直軍的馮友昌跟張凡都是生死仇敵。在這個時候,雙方都能放下成見,共同禦敵。
而你段義德,之前名義上還是張凡的盟友,怎麽能夠在這個時候袖手旁觀?
不過,段義德並沒有在乎這些人說法,他隻是需要一個說得過去的借口而已。
同時,這個借口還不能引起櫻花國,英吉利,沙俄的戒備。
畢竟這些國家在滬城也是有租界,有駐軍的,他要是敢旗幟鮮明的支持張凡,那麽說不定滬城就要亂起來。
而且,閩省距離夷洲島也真的是非常近。櫻花國在夷洲還有一個師團,外加一個旅團的兵力。
最後就是櫻花國強大海軍的威懾,所以,如果段義德旗幟鮮明的支持張凡,那麽搞不好,他後院都得著火。
果不其然,段義德這番言論,落入到列強耳中,那就是段義德不願意出兵。什麽防守地方太多,兵力受損嚴重,都是他的借口。
於是,列強也不再關注段義德這邊的舉動。
不過,列強想不到的是,段義德在給自己心腹們開會的時候,是直接跟心腹們表明,現在皖軍的決策,是跟奉軍大帥張凡商議過後的結果。
段義德直接向自己的心腹表明,現在皖軍的任務就是守好沿海地區,不要給櫻花國或者是沙俄的遠東艦隊任何開辟第二戰場的借口。
雖說,在二十年前,沙俄和櫻花國爆發過俄櫻戰爭,導致沙俄的遠東艦隊實力大損,但是人家遠東艦隊,至少還有幾艘船。
可是大夏自從大海戰之後,基本上就沒有軍艦了。
很難想象,一個擁有數千公裏海岸線的帝國,竟然沒有戰艦。這不得不說是大夏永遠的痛。
皖軍將領在聽到段義德的解釋後,想了想覺得也是。
如果他們參戰,讓櫻花國有了開辟第二戰場,那麽到時候事情更麻煩。
所以,這些皖軍將領也都理解了段義德。
不過也有人提出,既然不能直接出兵,那麽至少也應該多提供一些物資方麵的援助才對。
段義德倒是給出了解釋,十萬銀洋不過是做給外人看的,他已經聯係好了滬城商會,準備以他們的名義,運一批彈藥去鄭州,然後再從鄭州運到關外。
這裏就不得不說一下了,大夏士兵,無論是奉軍,還是直軍,亦或者皖軍,他們使用的槍支都是毛瑟係列,也就是7.92口徑的子彈,隻是槍支的型號不一樣。
所以,很大程度上,他們的彈藥是通用的,這也是為什麽,直軍和皖軍可以把自己的彈藥運送到關外,直接可以使用。
到這裏,皖軍其實也算是穩定下來了。至少他們內部算是穩定了。
而在關外戰場,王福忠和馬秀廷也知道了直軍即將到達的消息。
王福忠和馬秀廷覺得,這些直軍的到來,不是來幫忙的,然而是來給他們增加難度的。
其他類似軍紀啥的,就先不說了,光是一個命令是否能夠統一執行,就是一個大問題。
可是張凡的命令,他們又不能違背,所以隻希望馮友昌派過來的副指揮是一個通情達理的人。
雖然他們不至於說故意讓直軍去送死,當炮灰,可是戰場上的事,誰能跟百分百敢保證?萬一需要直軍拚命的時候,這些直軍跑了,那他們怎麽辦?
於是,在這樣的心情下,王福忠和馬秀廷迎來了他們的副手。
去到寧遠的,是直軍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八,第十五個師,帶頭的是馮友昌麾下的頭號悍將伍耀輝。
此人曾經留學櫻花國,在櫻花國士官學院學習。其作戰風格十分悍勇,善於正麵擊潰敵人。
奉軍多次跟伍耀輝交過手,但是都沒有占到太大的便宜。
可以說,馮友昌讓伍耀輝帶隊來寧遠,足可以說明馮友昌對於寧遠戰事的重視程度。
而到奉天的,則是直軍的第四,第五,第九,第十二,第十五,五個師,領頭是馮友昌麾下總參謀長覃邦國。
這個時候其實就能發現,直軍派出來的,都是他們的主力部隊,帶隊的人又是位高權重的人。
所以,王福忠和馬秀廷看到這樣的配置後,突然感覺到馮友昌是在玩真的。
他這一次是真的下了血本。
而伍耀輝和覃邦國來到關外之後,王福忠和馬秀廷以為他們還需要熟悉一下情況,讓直軍們適應一下關外的氣候呢。
結果伍耀輝和覃邦國則是給他們上了一課。他們竟然都要求讓直軍頂到第一線去,甚至還拿出了自己的計劃。
而打響直軍第一槍的,還是在寧遠這邊。
之前也說過了,雖然王福忠把遠東軍堵在了綏芬河以東,但是櫻花國的左右鉗形攻勢,右路軍是從滿鋪到楚山一線進入到了寧遠。
然後在攻占吉安之後,才會向西直接進攻奉天。
之前王福忠和馬秀廷商議過,寧遠這邊,主要精力還是放在遠東軍身上,然後隻是派遣一支偏師配合馬秀廷去牽製這支櫻花國軍隊。
然後等到馬秀廷先消滅進攻鳳城的櫻花國軍隊之後,在揮師東進,前去消滅這夥櫻花國軍隊。
當時做出這樣的決策,主要還是因為兵力不足的問題。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十個師的直軍來了,現在他們有足夠多的兵力,同時展開三場戰鬥了。
伍耀輝就盯上了這夥櫻花國軍隊,他直接向王福忠建議,讓新到的直軍去對付這夥小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