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常規思維
人家悍匪,你這悍警咋回事? 作者:沒了蠟筆的小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持刀互毆?
因為家庭糾紛嗎?
大夥兒已經對兩名死者的左鄰右舍完成了初步的筆錄,幾乎所有人都在說張雷和王曉瑞很難相處,素質不高,脾氣火爆等等。
總而言之,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人對這兩口子是正麵的評價。
法醫趙振的判斷可信度很高。
見眾人尚在思索,他補了一句:“從屍體的僵硬程度可以判斷,兩名死者的死亡時間不會超過十二小時。不過具體的還是要等到屍檢報告出來,可能要個兩三天的時間。”
“我今晚讓同事們加個班辛苦一下,爭取快點搞定。”
說罷,趙振開始指揮技術人員著手搬運屍體。
要保證在不造成破壞的情況下動作,速度肯定會慢很多。
“哎呀,真特娘的誇張。”
高金洋感慨,“誰家口子吵個架真把對方砍死的呀?而且都是拿命在拚,最後一起下黃泉,也不知他倆有沒有想到會是這種結果。”
他一邊說,一邊幫忙取證。
其他人也各自散開找活兒幹。
不過嘴巴是半點沒停下的。
“誰知道啊,日子過成這樣都沒想著離婚,真奇葩。”
季大漁打了個哆嗦,“老房子就一個臥室,我看床上用品的擺放情況,張雷和王曉瑞晚上是睡一張床蓋一條被子的。”
“真恨不得殺了對方,怎麽不半夜偷摸起來拔刀?”
他是完全不理解。
這樣拿命去弄死對方有什麽好處。
又不離婚,自己也死了。
“切,我是好奇當初倆人是怎麽瞧上對方的。”
王姐念叨:“戀愛的時候不會也是這樣吧?總有相互喜歡的時間,否則也不至於到這種地步。”
“話說,我發現兩個死者的結婚證照片笑的還很歡。”
說罷,她指著壓在桌麵玻璃下的紅色背景兩寸照片。
上麵的兩個人就是張雷和王曉瑞。
隻不過年輕了很多,笑的很開心。
全然不像如今麵目猙獰的模樣。
“歲月是把殺豬刀啊!”
曾高傑歎氣,“再好的感情也擋不住時間帶給人的變化,或者是柴米油鹽,又或者是別的矛盾。”
“總之,婚姻就是一場豪賭,你以為對的人未必是正確的。”
餘敬抬頭打趣他,“喲,咱們曾警官咋有這麽深刻的覺悟呢?最近有情況?”
案件基本定性,又有相對明確的推斷,所以大家並沒有多緊張,仍有閑情逸致聊天。
然而,這些人之中不包括江陽。
係統判定的凶殺案,不會有問題。
如果真是張雷和王曉瑞持械鬥毆致死,一定會有人物信息彈出來。
破案的積分獎勵也會第一時間發放。
然而,現在什麽都沒有。
所以這起案件,百分之百有第三個人在現場。
凶手巧妙的借用兩名死者複雜的關係,掩蓋自己的存在。
當然,不排除是誤殺。
換言之,謀殺和誤殺,都有可能。
但是光靠江陽一張嘴是不行的。
必須要有合理的證據。
耳邊是同事們壓低的說話聲,門口警戒線外時不時有好奇的住戶看熱鬧。
不過往往沒看到什麽就會被警察勸阻離開。
這些嘈雜的聲響,都被江陽一點點剝離。
他全身心沉浸在案情分析中。
想要找到能支撐他判斷的線索。
江陽仔細的盯著兩具屍體看了半天,仍舊不認為張雷和王曉瑞是死於相互捅刀子。
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
在一件案子還未深入調查就被大部分人認定結論,沒人有異議時,就有點奇怪。
而且如果真的是互毆,那周圍鄰居怎麽沒人反應過有特別大的動靜?
假設案發時間是在淩晨,大家都睡的那麽熟嗎?
根據江陽的觀察,這一棟裏老年人最多。
上了歲數的人群,睡眠質量會下降,需求的睡眠時間也會減少。
202室到處都有刀痕劈砍的痕跡,桌子、椅子歪的歪,倒的倒,亂七八糟。
就這,還能沒感覺?
除此之外,江陽還有一個致命的疑點得不到答案。
“凶器呢?”
他忽然開口,眾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到他身上。
“兩名死者的手指蜷縮成握拳狀,正好可以握住一把菜刀吧?他們拿著刀相互劈砍,可是倒地死亡後,手裏的凶器卻不翼而飛,說的過去嗎?”
江陽指著不遠處落在地上的兩把染血的菜刀,繼續說:“在身受重傷的情況下,按照常理推斷,沒有進行過特殊訓練的普通人,根本沒有能力繼續貼身肉搏。”
“張雷和王曉瑞的屍體距離很近,基本是麵對麵的狀態。是不是說明,死者在死亡的最後一秒,仍是對立的姿態?”
“如果假設成立,兩把凶器的落點,又為什麽是一樣的?”
他接連拋出好幾個疑問,足夠大夥兒細品。
趙振也是一愣,隨後擰眉來回踱步。
“可是地麵上的血跡有明顯拖拽的痕跡,”他示意江陽看向廚房,“最大的出血量發生在灶台邊,然後才是門口。”
“也就是說,兩個死者最初是在廚房動的手,看地上的腳印,應該是王曉瑞想跑,張雷在後麵追。”
地板上的腳印全都染著血,淩亂且毫無章法。
不難從步伐看出二人有糾纏。
“這些可以偽造。”
江陽斬釘截鐵道。
“我傾向於案犯現場有第三人的存在,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
話音落下,所有人的表情都相當嚴肅。
大家都知道,但凡經過江陽手裏的案子,就沒有錯判的。
對於他的判斷,基本沒人會去質疑。
再者說,江陽的每句話都是合理推斷。
在大夥兒思考時,江陽又說:“不用著急下定論,對張雷和王曉瑞的人際關係必須詳細調查,一點都不能漏掉。”
“周圍鄰居的取證也要重做,我不信動靜這麽大,沒一個人察覺到。”
說罷,江陽看向王姐,“麻煩跑一趟派出所,張雷和王曉瑞每次進行調解的錄像和筆錄都調出來。”
最後他補充道:“重點關注兩人同時認識的人。”
凶手但凡隻和其中一人有仇,大概率不會殺幹淨。
為自保,會留下另一個頂罪。
當然,這是常規思維。
因為家庭糾紛嗎?
大夥兒已經對兩名死者的左鄰右舍完成了初步的筆錄,幾乎所有人都在說張雷和王曉瑞很難相處,素質不高,脾氣火爆等等。
總而言之,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人對這兩口子是正麵的評價。
法醫趙振的判斷可信度很高。
見眾人尚在思索,他補了一句:“從屍體的僵硬程度可以判斷,兩名死者的死亡時間不會超過十二小時。不過具體的還是要等到屍檢報告出來,可能要個兩三天的時間。”
“我今晚讓同事們加個班辛苦一下,爭取快點搞定。”
說罷,趙振開始指揮技術人員著手搬運屍體。
要保證在不造成破壞的情況下動作,速度肯定會慢很多。
“哎呀,真特娘的誇張。”
高金洋感慨,“誰家口子吵個架真把對方砍死的呀?而且都是拿命在拚,最後一起下黃泉,也不知他倆有沒有想到會是這種結果。”
他一邊說,一邊幫忙取證。
其他人也各自散開找活兒幹。
不過嘴巴是半點沒停下的。
“誰知道啊,日子過成這樣都沒想著離婚,真奇葩。”
季大漁打了個哆嗦,“老房子就一個臥室,我看床上用品的擺放情況,張雷和王曉瑞晚上是睡一張床蓋一條被子的。”
“真恨不得殺了對方,怎麽不半夜偷摸起來拔刀?”
他是完全不理解。
這樣拿命去弄死對方有什麽好處。
又不離婚,自己也死了。
“切,我是好奇當初倆人是怎麽瞧上對方的。”
王姐念叨:“戀愛的時候不會也是這樣吧?總有相互喜歡的時間,否則也不至於到這種地步。”
“話說,我發現兩個死者的結婚證照片笑的還很歡。”
說罷,她指著壓在桌麵玻璃下的紅色背景兩寸照片。
上麵的兩個人就是張雷和王曉瑞。
隻不過年輕了很多,笑的很開心。
全然不像如今麵目猙獰的模樣。
“歲月是把殺豬刀啊!”
曾高傑歎氣,“再好的感情也擋不住時間帶給人的變化,或者是柴米油鹽,又或者是別的矛盾。”
“總之,婚姻就是一場豪賭,你以為對的人未必是正確的。”
餘敬抬頭打趣他,“喲,咱們曾警官咋有這麽深刻的覺悟呢?最近有情況?”
案件基本定性,又有相對明確的推斷,所以大家並沒有多緊張,仍有閑情逸致聊天。
然而,這些人之中不包括江陽。
係統判定的凶殺案,不會有問題。
如果真是張雷和王曉瑞持械鬥毆致死,一定會有人物信息彈出來。
破案的積分獎勵也會第一時間發放。
然而,現在什麽都沒有。
所以這起案件,百分之百有第三個人在現場。
凶手巧妙的借用兩名死者複雜的關係,掩蓋自己的存在。
當然,不排除是誤殺。
換言之,謀殺和誤殺,都有可能。
但是光靠江陽一張嘴是不行的。
必須要有合理的證據。
耳邊是同事們壓低的說話聲,門口警戒線外時不時有好奇的住戶看熱鬧。
不過往往沒看到什麽就會被警察勸阻離開。
這些嘈雜的聲響,都被江陽一點點剝離。
他全身心沉浸在案情分析中。
想要找到能支撐他判斷的線索。
江陽仔細的盯著兩具屍體看了半天,仍舊不認為張雷和王曉瑞是死於相互捅刀子。
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
在一件案子還未深入調查就被大部分人認定結論,沒人有異議時,就有點奇怪。
而且如果真的是互毆,那周圍鄰居怎麽沒人反應過有特別大的動靜?
假設案發時間是在淩晨,大家都睡的那麽熟嗎?
根據江陽的觀察,這一棟裏老年人最多。
上了歲數的人群,睡眠質量會下降,需求的睡眠時間也會減少。
202室到處都有刀痕劈砍的痕跡,桌子、椅子歪的歪,倒的倒,亂七八糟。
就這,還能沒感覺?
除此之外,江陽還有一個致命的疑點得不到答案。
“凶器呢?”
他忽然開口,眾人的目光全都聚焦到他身上。
“兩名死者的手指蜷縮成握拳狀,正好可以握住一把菜刀吧?他們拿著刀相互劈砍,可是倒地死亡後,手裏的凶器卻不翼而飛,說的過去嗎?”
江陽指著不遠處落在地上的兩把染血的菜刀,繼續說:“在身受重傷的情況下,按照常理推斷,沒有進行過特殊訓練的普通人,根本沒有能力繼續貼身肉搏。”
“張雷和王曉瑞的屍體距離很近,基本是麵對麵的狀態。是不是說明,死者在死亡的最後一秒,仍是對立的姿態?”
“如果假設成立,兩把凶器的落點,又為什麽是一樣的?”
他接連拋出好幾個疑問,足夠大夥兒細品。
趙振也是一愣,隨後擰眉來回踱步。
“可是地麵上的血跡有明顯拖拽的痕跡,”他示意江陽看向廚房,“最大的出血量發生在灶台邊,然後才是門口。”
“也就是說,兩個死者最初是在廚房動的手,看地上的腳印,應該是王曉瑞想跑,張雷在後麵追。”
地板上的腳印全都染著血,淩亂且毫無章法。
不難從步伐看出二人有糾纏。
“這些可以偽造。”
江陽斬釘截鐵道。
“我傾向於案犯現場有第三人的存在,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
話音落下,所有人的表情都相當嚴肅。
大家都知道,但凡經過江陽手裏的案子,就沒有錯判的。
對於他的判斷,基本沒人會去質疑。
再者說,江陽的每句話都是合理推斷。
在大夥兒思考時,江陽又說:“不用著急下定論,對張雷和王曉瑞的人際關係必須詳細調查,一點都不能漏掉。”
“周圍鄰居的取證也要重做,我不信動靜這麽大,沒一個人察覺到。”
說罷,江陽看向王姐,“麻煩跑一趟派出所,張雷和王曉瑞每次進行調解的錄像和筆錄都調出來。”
最後他補充道:“重點關注兩人同時認識的人。”
凶手但凡隻和其中一人有仇,大概率不會殺幹淨。
為自保,會留下另一個頂罪。
當然,這是常規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