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皇帝內經古文:


    素問第5章 陰陽應象大論


    古文1


    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於本。


    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燥,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


    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髒;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


    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


    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


    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


    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


    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幹,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髒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


    暴怒傷陰,暴喜傷陽。


    厥氣上行,滿脈去形。


    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


    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二、對古文1:“陰陽應象大論”深度解析


    深度剖析黃帝內經中關於陰陽與疾病的理論:


    《黃帝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經典之作,其中關於陰陽的理論是其核心之一。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這一論述深刻地揭示了陰陽在自然界和人體健康中的重要地位。


    陰陽是天地間的基本法則,萬物的發展變化都受其製約。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燥,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體現了陰陽的相互作用和動態平衡。陽化氣,陰成形,說明陰陽在物質形成和轉化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


    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這描述了天地之間清濁之氣的升降變化和相互轉化。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髒;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這進一步說明了陰陽之氣在人體內外的分布和作用。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這一係列的轉化關係展示了物質與能量之間的相互依存和轉化。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這些論述揭示了飲食和氣味對人體的影響。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這表明了火的強弱對人體氣血的作用。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幹,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這些論述詳細闡述了陰陽失衡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以及各種病症的表現。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髒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這些內容強調了情誌和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最後,“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說明了疾病的發生與季節和外界因素的關係。


    總的來說,《黃帝內經》中關於陰陽的理論為我們理解人體健康和疾病提供了深刻的啟示。它提醒我們要關注陰陽的平衡,順應自然規律,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情誌狀態,以維護身體健康。同時,也讓現代醫學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天然藥物和非藥物手段來輔助治療,體現了天然療法的重要價值。


    三、古文2:


    帝曰:餘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髒腑,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溪穀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裏,其信然乎。


    岐伯對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髒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誌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髒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征,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誌為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髒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誌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髒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誌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髒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竅為耳,在味為鹹,在誌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鹹傷血,甘勝鹹。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四、對古文2:“陰陽應象大論”深度解析


    人體與天地陰陽五行的奧秘——深度解析〈內經〉相關論述:


    在古老的醫學智慧中,對於人體與天地自然的關係有著深邃而精妙的認知。帝與岐伯的這段對話,猶如一把鑰匙,開啟了理解人體奧秘的大門。


    上古聖人對於人形的論述,不僅僅是對於人體結構的簡單描述,更是一種對於生命本質的探索。他們將人體的髒腑、經脈一一羅列,清晰地展現出人體內部複雜而有序的結構。這種細致入微的觀察,體現了古人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這一係列的關聯,仿佛是一幅生命的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風在天空中舞動,化為木的生機,孕育出酸的滋味,滋養著肝髒的功能,進而影響到筋的柔韌和心的活力,同時也與眼睛的健康息息相關。這不僅是一種物質的轉化,更是一種能量的傳遞,體現了天地與人體之間的奇妙聯係。


    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這三個層麵的描述,讓我們感受到了生命的多層次和多維度。玄,代表著深奧而神秘的力量;道,是人類遵循的規律和法則;化,則是物質的轉化和演變。這三者相互交融,共同構成了生命的豐富內涵。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進一步揭示了生命的奇妙之處。五味的產生、智慧的開啟、精神的升華,都與天地之間的能量流動息息相關。


    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髒為肝,這種對應關係,讓人體與天地之間形成了一種緊密的聯係。風的靈動、木的生長、筋的堅韌、肝的疏泄,都在這一對應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誌為怒,每一個細節都展現了生命的多姿多彩。蒼色的深沉、角音的高亢、呼聲的激昂、握力的變化、眼睛的敏銳、酸味的獨特、怒誌的表達,共同構成了東方生命特征的獨特風貌。


    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這些相互製約的關係,揭示了生命的平衡之道。怒會對肝造成傷害,但悲可以抑製怒;風會影響筋的健康,但燥可以製衡風;酸過多會損傷筋,但辛可以中和酸。這種動態的平衡,是生命得以維持的關鍵所在。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同樣的,南方的熱、火、苦與心、血、脾相互關聯,形成了另一個生命的維度。熱在天空中燃燒,化為火的熱烈,孕育出苦的滋味,滋養著心髒的功能,進而影響到血液的循環和脾髒的運化,同時也與舌頭的靈活密切相關。


    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髒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征,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誌為喜,這一係列的對應,讓我們看到了南方生命特征的鮮明表現。赤色的熱烈、征音的激昂、笑聲的爽朗、憂思的深沉、舌頭的靈巧、苦味的濃烈、喜誌的歡快,共同構成了南方生命的獨特魅力。


    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這些相互製衡的關係,再次強調了生命的平衡之美。喜會讓心過度興奮,但恐可以抑製喜;熱會損耗氣的能量,但寒可以平衡熱;苦會消耗氣的力量,但鹹可以中和苦。這種相互製約的機製,使得生命在各種變化中保持著相對的穩定。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中央的濕、土、甘與脾、肉、肺相互關聯,展現了生命的另一種平衡。濕在大地彌漫,化為土的厚重,孕育出甘的滋味,滋養著脾髒的功能,進而影響到肉的生長和肺的健康,同時也與口的功能息息相關。


    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髒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誌為思,這一係列的對應,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央生命特征的穩定與和諧。黃色的溫暖、宮音的沉穩、歌聲的悠揚、噦聲的舒緩、口的享受、甘味的甜美、思誌的深沉,共同構成了中央生命的豐富內涵。


    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這些相互製約的關係,再次提醒我們生命的平衡是多麽重要。思會讓脾過度勞累,但怒可以緩解思;濕會影響肉的健康,但風可以驅散濕;甘會對肉造成負擔,但酸可以減輕甘的影響。這種相互製衡的機製,使得生命在中央的穩定中不斷發展。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腎,肺主鼻。西方的燥、金、辛與肺、皮毛、腎相互關聯,呈現出生命的另一種變化。燥在天地間蔓延,化為金的銳利,孕育出辛的味道,滋養著肺部的功能,進而影響到皮毛的狀態和腎髒的健康,同時也與鼻子的靈敏密切相關。


    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髒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誌為憂,這一係列的對應,讓我們看到了西方生命特征的清晰呈現。白色的純淨、商音的清脆、哭聲的哀怨、咳聲的不適、鼻子的靈敏、辛味的刺激、憂誌的深沉,共同構成了西方生命的獨特風貌。


    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這些相互製衡的關係,再次展示了生命的動態平衡。憂會讓肺過度憂慮,但喜可以化解憂;熱會對皮毛造成傷害,但寒可以降溫;辛會損傷皮毛,但苦可以中和辛。這種相互製約的機製,使得生命在西方的幹燥中保持著生機。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北方的寒、水、鹹與腎、骨髓、肝相互關聯,展現了生命的又一種形態。寒在北方肆虐,化為水的寧靜,孕育出鹹的滋味,滋養著腎髒的功能,進而影響到骨髓的生成和肝髒的發育,同時也與耳朵的聽覺息息相關。


    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髒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竅為耳,在味為鹹,在誌為恐,這一係列的對應,讓我們感受到了北方生命特征的深沉與神秘。黑色的深邃、羽音的低沉、呻聲的痛苦、栗栗的恐懼、耳朵的敏銳、鹹味的厚重、恐誌的敬畏,共同構成了北方生命的凝重氛圍。


    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鹹傷血,甘勝鹹,這些相互製衡的關係,再次強調了生命的平衡與和諧。恐會讓腎過度驚恐,但思可以緩解恐;寒會影響血液的循環,但燥可以抵禦寒;鹹會對血液造成損害,但甘可以減輕鹹的影響。這種相互製衡的機製,使得生命在北方的寒冷中依然充滿活力。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天地是萬物的上下界限,陰陽是血氣的男女之分,左右是陰陽的運行道路,水火是陰陽的顯現標誌。陰陽是萬物的起始根源。而陰在內部,是陽的守護者;陽在外部,是陰的推動者。這一闡述深刻地揭示了天地與陰陽之間的緊密聯係,以及它們對於萬物生成與發展的重要作用。


    這段對話不僅讓我們了解了人體髒腑、經脈與天地五行的相互關係,更讓我們感受到了古人對於生命的深刻洞察和敬畏之情。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也是我們探索生命奧秘的重要基石。在當今時代,我們依然可以從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理解和嗬護我們的生命。同時,也讓我們更加珍惜天地自然賦予我們的一切,努力與自然和諧共處,共同創造美好的未來。


    五、古文3:


    帝曰:法陰陽奈何?


    岐伯曰:陽盛則身熱,腠理閉,喘麤為之俛抑,汗不出而熱,齒幹,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


    陰勝則身寒,汗出身長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帝曰:調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


    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


    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而耳目聰明,身體強健,老者複壯,壯者益治。


    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憺之能,從欲快誌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


    六、對古文3:“陰陽應象大論”深度解析


    法陰陽以調損益,治身延年的智慧——深度解析〈內經〉:


    帝曰:“法陰陽奈何?”岐伯對曰:“陽盛則身熱,腠理閉,喘麤為之俛抑,汗不出而熱,齒幹,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長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這段對話中,黃帝向岐伯請教如何取法陰陽,岐伯詳細地闡述了陰陽失調所導致的身體變化和疾病表現。陽盛時,身體會發熱,腠理緊閉,呼吸急促,身體俯仰不舒,汗不得出而熱,牙齒幹燥,煩悶,腹部脹滿,甚至可能導致死亡,這種情況在冬季尚可耐受,但在夏季則難以忍受。陰盛時,身體會發冷,出汗後身體清冷,時常戰栗而寒,寒冷過度則會導致手足厥冷,手足厥冷則會出現腹部脹滿,甚至死亡,這種情況在夏季尚可耐受,但在冬季則難以忍受。這些都是陰陽相互勝負變化所導致的疾病表現。


    帝曰:“調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痿,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而耳目聰明,身體強健,老者複壯,壯者益治。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憺之能,從欲快誌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黃帝接著問道:“如何調理這兩者呢?”岐伯回答說:“如果能夠了解七損八益的道理,那麽就可以調和陰陽;如果不懂得運用這個道理,就會導致早衰。人到了四十歲,陰氣就會自然衰減一半,起居活動也會逐漸衰退。到了五十歲,身體就會開始發胖,耳目也不再聰明。到了六十歲,陰氣就會完全衰竭,陽氣也會大衰,九竅功能減退,出現下虛上實的症狀,涕淚也會一起流出。因此,懂得養生之道的人,身體就會強壯;不懂得養生之道的人,身體就會容易衰老。所以,雖然同樣是人,但結果卻不同。聰明的人能夠洞察相同的道理,愚蠢的人卻隻能看到不同的現象。愚蠢的人正氣不足,聰明的人正氣有餘,正氣有餘就能耳聰目明,身體強壯,即使是老年人也能恢複強壯,壯年人就更加強健了。因此,聖人不做無益於身體的事情,以恬靜愉快為貴,在虛無的境界中隨心所欲,保持意誌的暢快,這樣就可以延長壽命,與天地長存,這就是聖人養生的方法。”


    岐伯在這裏提到的“七損八益”,是指古代房中養生術中的一種說法,具體內容已經失傳。但是,從岐伯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七損八益”的核心思想是調和陰陽,以達到養生的目的。


    在這段話中,岐伯還強調了養生的重要性。他認為,人到了一定的年齡,身體就會逐漸衰老,如果不懂得養生之道,就會導致早衰和各種疾病的發生。因此,人們應該注重養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以延緩衰老,提高生活質量。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


    最後,岐伯又提到了天地陰陽的不足對人體的影響。他說,天不足於西北,所以西北方屬陰,而人的右耳目也不如左邊的聰明。地不滿於東南,所以東南方屬陽,而人的左手足也不如右邊的強壯。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天地陰陽的分布是不均勻的,這種不均勻性也會影響到人體的生理功能。因此,人們在養生和治療疾病時,也應該考慮到天地陰陽的因素,采取相應的措施來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


    總的來說,這段對話主要闡述了陰陽失調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養生來調和陰陽,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同時,也強調了天地陰陽的不均勻性對人體的影響,提示人們在養生和治療疾病時要考慮到自然環境的因素。這些思想對於中醫理論的發展和臨床實踐都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七、古文4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理,故能為萬物之父母。


    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複始。


    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髒。


    天地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


    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


    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右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


    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髒。治五髒者,半死半生也。


    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髒;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裏,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補之以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


    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


    陽病治陰,陰病治陽。


    定其血氣,各守其鄉。


    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八、對古文4:“陰陽應象大論”深度解析


    論治思想:洞察疾病,守護健康:


    黃帝問道:“這是為什麽呢?”岐伯回答說:“東方屬陽,陽氣的精華向上匯聚,所以在上部就會精明而下部就會虛弱,因此會出現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利的情況。西方屬陰,陰氣的精華向下匯聚,所以在下部就會強盛而上部就會虛弱,因此會出現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利的情況。所以,同樣是感受邪氣,如果邪氣在上部,那麽身體右側的症狀就會比較嚴重;如果邪氣在下部,那麽身體左側的症狀就會比較嚴重。這是由於天地陰陽的分布不能完全均勻,所以邪氣才會停留在人體的某些部位。”


    天空有精氣,大地有形體,天空有八方的綱紀,大地有五行的道理,所以天地能夠成為萬物的父母。清陽之氣上升於天,濁陰之氣沉降於地,因此天地的動靜變化,是以神明為綱紀的,所以能夠使萬物生長收藏,終而複始。隻有賢能的人,能夠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髒。天地之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咽,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猶如河流,腸胃猶如大海,九竅猶如水注之氣。以天地的陰陽來比喻人體的陰陽,那麽人體的陽氣就像天地之間的雨一樣,人體的陰氣就像天地之間的風一樣。劇烈的氣候就像雷霆一樣,反常的氣候就像陽氣一樣。因此,如果治療疾病不遵循天地的綱紀,不運用大地的道理,那麽災害就會降臨。


    當邪氣侵襲人體時,其速度就像風雨一樣迅速。所以善於治療疾病的人,會在邪氣剛剛侵襲人體皮毛的時候就進行治療;其次是在邪氣侵襲人體肌膚的時候進行治療;再次是在邪氣侵襲人體筋脈的時候進行治療;然後是在邪氣侵襲人體六腑的時候進行治療;最後是在邪氣侵襲人體五髒的時候進行治療。如果邪氣已經侵襲到人體的五髒,那麽治療起來就非常困難了,往往是半死半生的狀態。因此,天之邪氣侵襲人體,會傷害人體的五髒;水穀的寒熱之邪侵襲人體,會傷害人體的六腑;地之濕氣侵襲人體,會傷害人體的皮肉筋脈。所以善於運用針刺治療疾病的人,會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裏,通過觀察疾病的太過與不及的道理,發現疾病的微小變化,從而進行治療,而不會出現失誤。善於診斷疾病的人,會通過觀察病人的麵色和脈象,先辨別疾病的陰陽屬性,審察清濁,從而了解疾病的部位;通過觀察病人的呼吸,聽病人的聲音,從而了解病人的痛苦;通過觀察權衡規矩,從而了解疾病的主要症狀;通過按寸口脈,觀察脈象的浮沉滑澀,從而了解疾病的產生原因,並進行治療。如果診斷沒有失誤,那麽治療就不會出現問題。


    因此說:疾病剛開始發生的時候,可以用針刺的方法進行治療;如果疾病已經發展到比較嚴重的程度,那麽可以等到疾病衰退的時候再進行治療。因此,對於疾病的治療,應該根據疾病的輕重緩急來進行。對於病邪輕淺的疾病,可以用發散的方法進行治療;對於病邪深重的疾病,可以用瀉下的方法進行治療;對於正氣虛弱的疾病,可以用扶正的方法進行治療。對於形體虛弱的人,可以用補氣的方法進行治療;對於精氣不足的人,可以用補養的方法進行治療。對於病邪在上部的疾病,可以用吐法進行治療;對於病邪在下部的疾病,可以用瀉下的方法進行治療;對於中焦脹滿的疾病,可以用瀉下的方法進行治療。對於有邪氣侵襲的疾病,可以用發汗的方法進行治療;對於病邪在皮毛的疾病,可以用發汗的方法進行治療;對於病邪在體內的疾病,可以用發散的方法進行治療。審察疾病的陰陽屬性,以區別疾病的剛柔。陽病應該用滋陰的方法進行治療,陰病應該用壯陽的方法進行治療。確定疾病的氣血虛實,使其各守其位。血實的疾病應該用瀉血的方法進行治療,氣虛的疾病應該用補氣的方法進行治療。


    在這段對話中,岐伯向黃帝闡述了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和方法。他認為,治療疾病應該根據疾病的不同階段和症狀,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在疾病初期,應該及時治療,以避免疾病的進一步發展;在疾病嚴重時,應該等待疾病衰退後再進行治療,以減少治療的風險。對於不同類型的疾病,應該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對於外感邪氣引起的疾病,應該根據邪氣的性質和部位,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對於內傷疾病,應該根據疾病的虛實和氣血的盛衰,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法。同時,岐伯還強調了針刺治療和診斷疾病的重要性,認為針刺治療可以調節人體的氣血和陰陽平衡,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在診斷疾病時,應該通過觀察病人的麵色、脈象、呼吸、聲音等症狀,判斷疾病的陰陽屬性和虛實情況,從而製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度解析皇帝內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ai重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ai重歌並收藏深度解析皇帝內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