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讚〈以周易哲學解析〈素問·瘧論〉〉》


    周易玄妙蘊哲思,


    瘧論精微解析奇。


    陰陽消長道規律,


    八卦象數辨病機。


    整體觀念乾坤定,


    天人合一妙法持。


    智慧交融光芒綻,


    中醫經典綻新枝。


    以下是對這首七律的詮釋:


    詩的首聯“周易玄妙蘊哲思,瘧論精微解析奇”,指出周易哲學蘊含著深奧奇妙的哲理,而對《素問·瘧論》的解析也充滿了奇妙之處。


    頷聯“陰陽消長道規律,八卦象數辨病機”,闡述了周易哲學中陰陽消長的規律以及八卦象數在辨別瘧疾病機中的作用。


    頸聯“整體觀念乾坤定,天人合一妙法持”,強調了中醫整體觀中乾坤穩定的重要性,以及天人合一這一奇妙方法的秉持。


    尾聯“智慧交融光芒綻,中醫經典綻新枝”,表達了周易哲學與中醫經典相互交融所綻放出的智慧光芒,使中醫經典煥發出新的活力與生機。


    整首詩圍繞著以周易哲學解析《素問·瘧論》這一主題,讚頌了其中蘊含的深刻智慧和獨特魅力。


    一、《以周易哲學解析〈素問·瘧論〉》


    《素問·瘧論》是中醫經典著作《素問》中的重要篇章,主要論述了瘧疾的病因、病機、症狀及治療方法等內容。而周易哲學作為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深刻的宇宙觀、人生觀和方法論。將周易哲學與《素問·瘧論》相結合,進行深度解析,可以從更廣泛的視角來理解和闡釋中醫理論,揭示其中的深層智慧。


    (一)周易哲學的基本概念


    周易哲學以陰陽、八卦等為核心概念,強調宇宙萬物的變化與和諧。陰陽是周易哲學的基礎,代表著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的兩種力量。八卦則是對宇宙萬物的分類和象征,通過不同的卦象來描述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


    (二)《素問·瘧論》中的瘧疾觀


    1. 病因病機


    瘧疾的發生與外界邪氣的侵襲密切相關。在《素問·瘧論》中,認為瘧邪侵入人體是導致瘧疾的主要原因。這與周易哲學中強調的外界因素對事物發展的影響相契合。同時,瘧疾的病機也涉及到人體內部的氣血運行、髒腑功能等方麵的失調,體現了周易哲學中內外因相互作用的觀點。


    2. 症狀表現


    瘧疾的症狀具有周期性發作的特點,這與周易哲學中事物發展的周期性規律相呼應。瘧疾的寒熱交替、發作有時等表現,反映了陰陽消長、變化的過程。


    3. 治療方法


    《素問·瘧論》中提出的治療方法包括祛除瘧邪、調理氣血、平衡髒腑功能等。這些方法體現了周易哲學中追求平衡、和諧的理念,通過調整人體內部的陰陽平衡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三)陰陽之道與瘧疾


    1. 陰陽消長與瘧疾發作


    瘧疾的發作過程體現了陰陽消長的變化規律。瘧疾發作時,寒熱交替,體現了陰陽的相互轉化。在瘧疾的治療中,需要根據陰陽的消長變化來調整治療方法,以達到平衡陰陽的目的。


    2. 陰陽平衡與健康


    陰陽平衡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關鍵。瘧疾的發生是由於陰陽失衡所致,治療瘧疾就是要恢複陰陽的平衡狀態。這與周易哲學中強調的保持陰陽和諧對於生命健康的重要性相一致。


    (四)八卦象數與瘧疾的分類


    1. 八卦與瘧疾的不同類型


    根據瘧疾的症狀表現和特點,可以用八卦來進行分類和象征。不同的卦象代表著不同的瘧疾類型,反映了瘧疾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2. 象數思維在瘧疾診斷中的應用


    象數思維是周易哲學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瘧疾的診斷中,可以運用象數思維來分析症狀、脈象等信息,從而更準確地判斷瘧疾的類型和病機。


    (五)周易哲學在瘧疾治療中的應用


    1. 因時製宜


    根據瘧疾發作的時間規律,選擇合適的治療時機。這體現了周易哲學中因時製宜的原則,順應自然規律來進行治療。


    2. 因地製宜


    不同地區的氣候、環境等因素對瘧疾的發生和治療有影響。在治療中需要考慮當地的具體情況,這與周易哲學中強調的因地製宜相符合。


    3. 因人製宜


    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製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這體現了周易哲學中因人而異的原則,充分考慮患者的體質、病情等因素來進行治療。


    (六)周易哲學與中醫整體觀


    1. 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


    周易哲學認為宇宙萬物是一個相互聯係、相互影響的整體。中醫的整體觀也強調人體內部各個髒腑、經絡之間的密切聯係,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的相互作用。瘧疾的發生和發展不僅僅是局部的病變,而是與整個身體的狀態密切相關。


    2. 天人合一的理念


    周易哲學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中醫也認為人體的生理病理變化與自然界的變化息息相關。瘧疾的發生與季節、氣候等自然因素有著密切的聯係,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七)結論


    通過將周易哲學與《素問·瘧論》相結合進行深度解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醫理論中關於瘧疾的認識和治療方法。周易哲學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和理論框架,幫助我們從更宏觀的視角來認識和把握疾病的本質。同時,也為中醫理論的發展和創新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在當今醫學發展的背景下,我們可以借鑒周易哲學的智慧,進一步探索中醫理論的科學內涵,為人類健康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總之,周易哲學與《素問·瘧論》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係,它們相互印證、相互補充,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醫學和哲學的豐富內涵。通過深入研究和理解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推動醫學的進步和人類的健康福祉貢獻力量。


    二、《素問·瘧論》原文與譯文如下:


    原文:


    黃帝問曰:夫痎瘧皆生於風,其蓄作有時者何也?


    岐伯對曰: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


    帝曰:何氣使然?願聞其道。


    岐伯曰: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也。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陽明虛,則寒栗鼓頷也;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陽盛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則喘而渴,故欲冷飲也。


    此皆得之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榮氣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衛氣者,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搏,內外相薄,是以日作。


    帝曰:其間日而作者何也?


    岐伯曰:其氣之舍深,內薄於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而作也。


    帝曰:善。其作日晏與其日早者,何氣使然?


    岐伯曰:邪氣客於風府,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作也晏,此先客於脊背也。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之脈;其氣上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日高,故作日益早也。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藏,橫連募原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


    帝曰:夫子言衛氣每至於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氣入,入則病作。今衛氣日下一節,其氣之發也,不當風府,其日作者奈何?


    岐伯曰:此邪氣客於頭項循膂而下者也,故虛實不同,邪中異所,則不得當其風府也。故邪中於頭項者,氣至頭項而病;中於背者,氣至背而病;中於腰脊者,氣至腰脊而病;中於手足者,氣至手足而病。衛氣之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故風無常府,衛氣之所發,必開其腠理,邪氣之所合,則其府也。


    帝曰:善。夫風之與瘧也,相似同類,而風獨常在,瘧得有時而休者何也?


    岐伯曰:風氣留其處,故常在,瘧氣隨經絡沉以內薄,故衛氣應乃作。


    帝曰:瘧先寒而後熱者,何也?


    岐伯曰:夏傷於大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淒滄之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夫寒者,陰氣也,風者,陽氣也,先傷於寒而後傷於風,故先寒而後熱也,病以時作,名曰寒瘧。


    帝曰:先熱而後寒者,何也?


    岐伯曰:此先傷於風而後傷於寒,故先熱而後寒也,亦以時作,名曰溫瘧。其但熱而不寒者,陰氣先絕,陽氣獨發,則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


    帝曰:夫經言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今熱為有餘,寒為不足。夫瘧者之寒,湯火不能溫也,及其熱,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餘不足之類。當此之時,良工不能止,必須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願聞其說。


    岐伯曰:經言無刺熇熇之熱,無刺渾渾之脈,無刺漉漉之汗,故為其病逆,未可治也。夫瘧之始發也,陽氣並於陰,當是之時,陽虛而陰盛,外無氣,故先寒栗也。陰氣逆極,則複出之陽,陽與陰複並於外,則陰虛而陽實,故先熱而渴。夫瘧氣者,並於陽則陽勝,並於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瘧者,風寒之氣不常也,病極則複,至病之發也,如火之熱,如風雨不可當也。故經言曰:方其盛時必毀,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謂也。夫瘧之未發也,陰未並陽,陽未並陰,因而調之,真氣得安,邪氣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發,為其氣逆也。


    帝曰:善。攻之奈何?早晏何如?


    岐伯曰:瘧之且發也,陰陽之且移也,必從四末始也。陽已傷,陰從之,故先其時堅束其處,令邪氣不得入,陰氣不得出,審候見之,在孫絡盛堅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並者也。


    帝曰:瘧不發,其應何如?


    岐伯曰:瘧氣者,必更盛更虛,當氣之所在也,病在陽,則熱而脈躁;在陰,則寒而脈靜;極則陰陽俱衰,衛氣相離,故病得休;衛氣集,則複病也。


    帝曰:時有間二日或至數日發,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


    岐伯曰:其間日者,邪氣與衛氣客於六府,而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數日乃作也。瘧者,陰陽更勝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


    譯文:


    黃帝問道:一般來說,瘧疾都由於感受了風邪而引起,它的休止和發作有一定時間,這是什麽道理?


    岐伯回答說:瘧疾開始發作的時候,先起於毫毛豎立,繼而四體不舒,欲得引伸,嗬欠連連,乃至寒冷發抖,下頜鼓動,腰脊疼痛;及至寒冷過去,便是全身內外發熱,頭痛有如破裂,口渴喜歡冷飲。


    黃帝說:這是什麽原因引起的?請說明它的道理。


    岐伯說:這是由於陰陽上下相爭,虛實交替而作,陰陽虛實相互移易轉化的關係。陽氣並入於陰分,使陰氣實而陽氣虛,陽明經氣虛,就寒冷發抖乃至兩頜鼓動;太陽經氣虛便腰背頭項疼痛;三陽經氣都虛,則陰氣更勝,陰氣勝則骨節寒冷而疼痛,寒從內生,所以內外都覺寒冷。如陰氣並入陽分,則陽氣實而陰氣虛。陽主外,陽盛就發生外熱;陰主內,陰虛就發生內熱,因此外內都發熱,熱甚的時候就氣喘口渴,所以喜歡冷飲。


    這都是由於夏天傷於暑氣,熱氣過盛,並留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亦即榮氣居留的所在。由於暑熱內伏,使人汗孔疏鬆,腠理開泄,一遇秋涼,汗出而感受風邪,或者由於洗澡時感受水氣,風邪水氣停留於皮膚之內,與衛氣相合並居於衛氣流行的所在;而衛氣白天行於陽分,夜裏行於陰分,邪氣也隨之循行於陽分時則外出,循行於陰分時則內搏,陰陽內外相搏,所以每日發作。


    黃帝道:瘧疾有隔日發作的,為什麽?


    岐伯說:因為邪氣舍留之處較深,向內迫近於陰分,致使陽氣獨行於外,而陰分之邪留著於裏,陰與陽相爭而不能即出,所以隔一天才發作一次。


    黃帝道:講得好!瘧疾發作的時間,有逐日推遲,或逐日提前的,是什麽緣故?


    岐伯說:邪氣從風府穴侵入後,循脊骨逐日逐節下移,衛氣是一晝夜會於風府,而邪氣卻每日向下移行一節,所以其發作時間也就一天遲一天,這是由於邪氣先侵襲於脊骨的關係。每當衛氣會於風府時,則腠理開發,腠理開發則邪氣侵入,邪氣侵入與衛氣交爭,病就發作,因邪氣日下一節,所以發病時間就日益推遲了。這種邪氣侵襲風府,逐日下移一節而發病的,約經二十五日,邪氣下行至骶骨;二十六日,又入於脊內,而流注於伏衝脈;再沿衝脈上行,至九日上至於缺盆之中。因為邪氣日漸上升,所以發病的時間也就一天早一天。至於隔一天發病一次的,是因為邪氣內迫與五髒,橫連與膜原,它所行走的道路較遠,邪氣深藏,循行遲緩,不能和衛氣並行,邪氣與衛氣不得同時皆出,所以隔一天才能發作一次。


    黃帝道:您說衛氣每至於風府時,腠理開發,邪氣乘機襲入,邪氣入則病發作。現在又說衛氣與邪氣相爭的部位每日下行一節,那麽發病時,邪氣就不恰在於風府,而能每日發作一次,是何道理?


    岐伯說:以上是指邪氣侵入於頭項,循著脊骨而下者說的,但人體各部分的虛實不同,而邪氣侵犯的部位也不一樣,所以邪氣所侵,不一定都在風府穴處。例如:邪中於頭項的,衛氣行至頭頂而病發;邪中於背部的,衛氣行至背部而病發;邪中於腰脊的,衛氣行至腰脊而病發;邪中於手足的,衛氣行至手足而病發;凡衛氣所行之處,和邪氣相合,那病就要發作。所以說風邪侵襲人體沒有一定的部位,隻要衛氣與之相應,腠理開發,邪氣得以湊合,這就是邪氣侵入的地方,也就是發病的所在。


    黃帝道:講得好!風病和瘧疾相似而同屬一類,為什麽風病的症狀持續常在,而瘧疾卻發作有休止呢?


    岐伯說:風邪為病是稽留於所中之處,所以症狀持續常在;瘧邪則是隨著經絡循行,深入體內,必須與衛氣相遇,病才發作。


    黃帝道:瘧疾發作有先寒而後熱的,為什麽?


    岐伯說:夏天感受了嚴重的暑氣,便留藏在腠理皮膚之中,到秋天又傷了風邪,就成為瘧疾了。所以水寒,是一種陰氣,風邪是一種陽氣。先傷於水寒之氣,後傷於風邪,所以先寒而後熱,病的發作有一定的時間,這名叫寒瘧。


    黃帝道:有一種先熱而後寒的,為什麽?


    岐伯說:這是先傷於風邪而後傷於寒邪,所以先熱而後寒,病的發作也有一定時間,這名叫溫瘧。至於隻有發熱而不惡寒的,是因為陰氣先虧損,陽氣獨亢盛,所以少氣煩悶,手足發熱而且時時想嘔,這名叫癉瘧。


    黃帝說:醫經上說有餘的應當瀉,不足的應當補。現在發熱是有餘,發冷是不足。瘧疾的寒冷,即使用熱水或向火,也不能使之溫暖,及至發熱,即使用冰水,也不能使之涼爽,這些都是有餘和不足之類的病變。當這種時候,良醫也無法製止,必須待其病勢自行衰退,而後才可以用針刺治療,這是什麽緣故?希望聽聽其中的道理。


    岐伯說:醫經上說過,有高熱時不能刺,脈象紛亂時不能刺,汗出不止時不能刺,因為這正當邪盛氣逆的時候,所以未可立即治療。瘧疾剛開始發作的時候,陽氣並於陰分,此時陽虛而陰盛,陽氣虛則外在的衛氣衰,所以先寒冷發抖;到陰氣逆極,又複出於陽分,陽氣與陰氣相並於外,此時陰虛而陽盛,所以就發熱而口渴。因為瘧氣是並於陽分則陽氣勝,並於陰分則陰氣勝,陰氣勝則發寒,陽氣勝則發熱。瘧疾,是由於感受風寒之氣,變化無常,病到極期,就會陰陽之氣俱盛,病勢就像火一樣的熾熱,如狂風暴雨一樣的不可阻擋。所以醫經上說:當邪氣盛極的時候,不可攻邪,攻之則正氣也必然受傷,應該乘邪氣衰退的時候而攻之,必然獲得成功,便是這個意思。瘧疾在未發作的時候,陰氣與陽氣尚未並合,此時進行調治,則正氣安定,而邪氣也可以消滅,所以醫生不能在瘧疾已經發作的時候進行治療,就是因為此時正氣與邪氣交爭逆亂的緣故。


    黃帝說:講得好。那麽怎樣進行治療呢?治療的時機又怎樣掌握呢?


    岐伯說:瘧疾將要發作的時候,陰陽將要相移,必然從四肢開始。陽氣已被邪傷,陰氣也跟著受到影響,所以在將要發病時,就必須牢固地束縛四肢的末端,使邪氣不能侵入,陰氣也不能外出,過了一會兒,詳細觀察絡脈的情況,見到孫絡充實而有淤血的部分,都可以用針刺去淤血,這是當真氣尚未與邪氣相並之前的一種治法。


    黃帝說:瘧疾在不發作的時候,它的情況是怎樣的呢?


    岐伯說:瘧氣必然是或盛或虛,當邪氣所在的地方,就會發病。如病在陽分,則發熱而脈搏躁急;病在陰分,則發冷而脈搏較靜;病到極期,則陰陽二氣都已衰憊,衛氣和邪氣互相分離,病就暫時休止;若衛氣和邪氣再相遇合,則病又發作。


    黃帝說:有些瘧疾隔二日,或甚至隔數日發作一次,發作時有的口渴,有的不渴,這是什麽緣故?


    岐伯說:隔日發作的,是因為邪氣與衛氣會於六腑,有時相失,不能相得,所以隔二日或數日才發作一次。至於瘧疾的發作,是由於陰陽更替相勝,但勝的程度也有輕重不同,所以有的口渴,有的不渴。


    三、《素問·瘧論》是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的一篇,從周易哲學的角度可以進行以下幾個方麵的深度解析:


    陰陽平衡:《周易》強調陰陽的相互作用與平衡。在《瘧論》中,瘧疾病因的探討以及治療方法的選擇,都體現了對人體陰陽失衡狀態的認識和調整,以恢複陰陽的平衡。


    變化與循環:周易哲學注重事物的變化與發展。瘧疾病的發作與休止呈現出一定的周期性變化,這與周易中事物變化的規律相契合。


    象數思維:《周易》運用象數來解釋宇宙萬物的變化。在《瘧論》中,對瘧疾症狀的描述以及對病機的分析,可能運用了象數思維的方法,以形象、直觀的方式來理解和把握疾病的本質。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解析是一種跨學科的思考方式,旨在拓寬對中醫經典的理解維度,但並不能完全等同於傳統的中醫理論解讀。


    四、要通過情誌調理來預防瘧疾的發生,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 保持平和心態:盡量避免過度的情緒波動,如暴怒、焦慮、憂愁等,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寧。


    2. 培養積極情緒:積極樂觀的情緒能增強身體免疫力,多尋找生活中的美好,保持愉悅的心情。


    3. 學會情緒調節:掌握一些情緒調節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運動等,及時舒緩不良情緒。


    4. 保持良好作息:規律的生活和充足的睡眠有助於穩定情緒,維持身心平衡。


    5. 注重精神修養:通過讀書、學習、修身養性等方式,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增強心理調適能力。


    五、用不同詞牌名來讚的內容:


    《沁園春·讚周易哲學解析〈素問·瘧論〉》


    古論精微,周易深玄,智慧交融。探瘧邪機理,陰陽變幻;病機明辨,八卦神通。整體和諧,天人合一,妙法傳承濟世功。思無盡,悟其中奧秘,意韻無窮。


    中醫經典恢弘,綻新枝、光芒耀碧空。看岐黃妙術,傳承千載;哲思解析,獨樹新風。歲月悠悠,精華永繼,醫者仁心誌向同。展前路,護蒼生康健,再立新功。


    《水調歌頭·讚解析之妙》


    周易蘊哲理,瘧論細研思。陰陽消長規律,八卦解玄機。整體乾坤穩定,天人合一妙諦,智慧綻光輝。經典展新貌,醫道顯神奇。


    探根源,明病理,用心知。傳承創新,岐黃妙術展雄姿。護佑蒼生康健,共譜華章新曲,功業載豐碑。前路漫求索,奮進不停息。


    《卜算子·讚解析華章》


    周易哲思深,瘧論玄機顯。解析篇章智慧融,妙法心間念。


    經典綻新顏,醫術傳承遠。探索求真誌未窮,濟世情懷滿。


    詮釋:


    《沁園春·讚周易哲學解析〈素問·瘧論〉》詮釋:這首詞描繪了周易哲學與《素問·瘧論》相結合的博大精深。“古論精微,周易深玄,智慧交融”,強調了兩者的精妙之處。“探瘧邪機理,陰陽變幻;病機明辨,八卦神通”,具體闡述了對瘧疾病理的探索和運用周易哲學的解析方法。“整體和諧,天人合一,妙法傳承濟世功”,突出了中醫整體觀和天人合一的理念以及其對濟世救人的重要意義。“思無盡,悟其中奧秘,意韻無窮”,表達了對其中奧秘的無盡思考和感悟。最後,“中醫經典恢弘,綻新枝、光芒耀碧空”,展現了中醫經典的輝煌以及通過解析展現出的新活力。“看岐黃妙術,傳承千載;哲思解析,獨樹新風”,體現了岐黃之術的傳承和創新。“歲月悠悠,精華永繼,醫者仁心誌向同”,強調了中醫的精華將永遠傳承,醫者的仁心誌向始終如一。“展前路,護蒼生康健,再立新功”,表達了對未來的展望,要繼續為保護蒼生健康而努力,再創新的功績。


    《水調歌頭·讚解析之妙》詮釋:這首詞開篇“周易蘊哲理,瘧論細研思”,指出周易的哲理和對瘧論的深入研究思考。“陰陽消長規律,八卦解玄機”,進一步說明了周易哲學在瘧疾病理解析中的作用。“整體乾坤穩定,天人合一妙諦,智慧綻光輝”,強調了中醫整體觀和天人合一的妙諦所展現出的智慧光芒。“經典展新貌,醫道顯神奇”,突出了通過解析使經典呈現出新的麵貌和神奇之處。“探根源,明病理,用心知”,描述了深入探究根源、明確病理的過程,需要用心去領悟。“傳承創新,岐黃妙術展雄姿”,體現了傳承與創新相結合,使岐黃之術展現出雄偉的姿態。“護佑蒼生康健,共譜華章新曲,功業載豐碑”,表達了保護蒼生健康、共同譜寫輝煌新曲以及建立功業豐碑的決心。最後,“前路漫求索,奮進不停息”,展示了在前進道路上不斷探索、奮進不止的精神。


    《卜算子·讚解析華章》詮釋:“周易哲思深,瘧論玄機顯”,表明周易哲學的深邃思考和瘧論所顯示的奧秘。“解析篇章智慧融,妙法心間念”,強調了解析篇章中智慧的融合以及妙法銘記於心。“經典綻新顏,醫術傳承遠”,突出了經典通過解析展現出新的麵貌,醫術也得以長遠傳承。“探索求真誌未窮,濟世情懷滿”,體現了不斷探索追求真理的誌向和充滿濟世救人的情懷。你對這些詮釋是否滿意呢?如果還有其他需求,隨時可以告訴我。


    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深度解析皇帝內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ai重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ai重歌並收藏深度解析皇帝內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