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素問●第51章 刺齊論
(一)古文:
黃帝問曰:願聞刺淺深之分。歧伯對曰:刺骨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脈,刺脈者無傷皮,刺皮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骨。
帝曰:餘未知其所謂,願聞其解。歧伯曰:刺骨無傷筋者,針至筋而去,不及骨也。刺筋無傷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無傷脈者,至脈而去,不及肉也。刺脈無傷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脈也。所謂刺皮無傷肉者,病在皮中,針入皮中,無傷肉也。刺肉無傷筋者,過肉中筋也。刺筋無傷骨者,過筋中骨也。此之謂反也。
(二)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想聽聽針刺淺深的分別。”岐伯回答說:“針刺骨,不要損傷筋;針刺筋,不要損傷肉;針刺肉,不要損傷脈;針刺脈,不要損傷皮;針刺皮,不要損傷肉;針刺肉,不要損傷筋;針刺筋,不要損傷骨。”
黃帝說:“我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希望聽到更詳細的解釋。”岐伯說:“刺骨而不損傷筋,是因為針到筋的部位就停止,沒有達到骨;刺筋而不損傷肉,是因為針到肉的部位就停止,沒有達到筋;刺肉而不損傷脈,是因為針到脈的部位就停止,沒有達到肉;刺脈而不損傷皮,是因為針到皮的部位就停止,沒有達到脈。所謂刺皮而不損傷肉,是因為疾病在皮中,針進入皮中,沒有損傷肉。刺肉而不傷筋,是因為針穿過肉而達到筋;刺筋而不傷骨,是因為針穿過筋而達到骨。這就是所說的相反情況。”
二、《以周易哲學思想探源〈素問·刺齊論〉之奧秘》
在古老的醫學經典《素問》中,第 51 章“刺齊論”所闡述的刺淺深之分,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與智慧。當我們以周易哲學思想為視角來深度解析時,更能領略到其中的玄妙之處。
黃帝的發問,“願聞刺淺深之分”,開啟了對針刺技法的探究之門。而歧伯的回答,則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這條探索之路。“刺骨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脈,刺脈者無傷皮,刺皮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骨”,這一係列的表述,不僅僅是對針刺技法的描述,更是一種對生命秩序與平衡的把握。
在周易哲學中,陰陽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觀念貫穿始終。刺骨而不傷筋,刺筋而不傷肉,恰如陰陽的和諧共處。針至筋而去,不及骨,這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分寸把握,體現了陰陽平衡的理念。就如同周易中的陰陽消長,在變化中保持著相對的穩定。
刺筋無傷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這裏麵蘊含著一種漸進的過程,如同周易中的變易與不易。生命的變化是漸進的,而我們在治療中也需要順應這種變化,逐步調整,而不是突兀地打破平衡。
刺肉無傷脈者,至脈而去,不及肉也。這種對層次的把握,如同周易中對事物發展階段的認知。我們不能忽視生命的層次性,隻有在正確的階段采取合適的措施,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刺脈無傷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脈也。這又讓我們想到周易中對細節的關注。每一個細微的環節都可能影響到整體的平衡,我們需要細心體察,才能做到精準施治。
所謂刺皮無傷肉者,病在皮中,針入皮中,無傷肉也。這是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體現,如同周易中對卦象的解讀。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根源,我們需要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才能有的放矢。
刺肉無傷筋者,過肉中筋也。刺筋無傷骨者,過筋中骨也。此之謂反也。這裏的“反”並非是簡單的相反,而是對常規的一種突破與超越。在周易中,常常強調在逆境中尋找轉機,在困境中發掘潛力。在治療中也是如此,我們需要打破常規思維,尋找新的治療途徑。
《素問·刺齊論》與周易哲學思想的深度融合,讓我們看到了醫學與哲學的相互輝映。它們共同揭示了生命的奧秘與宇宙的規律,讓我們在麵對疾病時能夠更加從容、智慧地應對。這種融合不僅豐富了我們對醫學的理解,也拓展了我們對生命的認知。
在實踐中,我們應以周易哲學為指引,不斷探索針刺技法的精妙之處。同時,也要將這種哲學思想融入到我們的醫療理念中,以更加全麵、係統的視角看待疾病與健康。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領悟《素問·刺齊論》的深刻內涵,為人類的健康事業貢獻更多的智慧與力量。
總之,以周易哲學思想來深度解析《素問·刺齊論》,讓我們在醫學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深入。它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向智慧與真理的大門,讓我們在探索生命的旅程中不斷前行。
三、《周易》是一部蘊含豐富哲學思想的經典著作。以下從幾個方麵對其進行深度解析:
(一)陰陽觀念
《周易》以陰陽為基礎,認為宇宙萬物皆由陰陽相互作用而形成。陰陽的對立與統一、相互轉化,體現了事物的變化與發展。
(二)變化觀
強調事物的變化是永恒的,通過卦象的變化展示了事物發展的過程和規律。同時,也啟示人們要順應變化,因時而變。
(三)象數思維
通過卦象和數字來表達和理解世界,將抽象的哲學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形象和數量關係,有助於深入思考和把握事物的本質。
(四)天人合一
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強調人要遵循天道,與自然、社會相協調,實現整體的和諧與平衡。
(五)道德倫理
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誨,如中正、誠信、謙虛等,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四、用不同詞牌名來讚美《素問·刺齊論》的內容:
《如夢令·素問·刺齊論》
素問玄機深奧,刺齊論中玄妙。醫道啟新篇,智慧光芒閃耀。知曉,知曉,寶典傳承光耀。
《浣溪沙·讚素問·刺齊論》
醫學經典耀光芒,刺齊論裏蘊華章。素問傳承千古長。
玄機暗藏心內悟,妙理明晰意中揚。博學精研譜輝煌。
《鷓鴣天·素問·刺齊論頌》
刺齊論中探本源,素問智慧綻光芒。醫門經典展宏篇。
玄理深奧心沉醉,妙法精微意蹁躚。傳承文化永相連。
詮釋:
《如夢令·素問·刺齊論》中,“素問玄機深奧,刺齊論中玄妙”描述了《素問·刺齊論》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和奇妙之處;“醫道啟新篇,智慧光芒閃耀”表達了其對醫學之道的開拓和所展現的智慧光輝;“知曉,知曉,寶典傳承光耀”強調了人們對這部經典的了解和它的傳承價值。
《浣溪沙·讚素問·刺齊論》中,“醫學經典耀光芒,刺齊論裏蘊華章”突出了其作為醫學經典的光輝和在其中蘊含的精彩內容;“素問傳承千古長”則體現了其長久的傳承曆史。
《鷓鴣天·素問·刺齊論頌》裏,“刺齊論中探本源,素問智慧綻光芒”表示在刺齊論中探索本源,素問的智慧閃耀光芒;“玄理深奧心沉醉,妙法精微意蹁躚”描述了其中深奧的道理讓人沉醉,精妙的方法讓人神往;“傳承文化永相連”強調了其對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
待續
(一)古文:
黃帝問曰:願聞刺淺深之分。歧伯對曰:刺骨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脈,刺脈者無傷皮,刺皮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骨。
帝曰:餘未知其所謂,願聞其解。歧伯曰:刺骨無傷筋者,針至筋而去,不及骨也。刺筋無傷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無傷脈者,至脈而去,不及肉也。刺脈無傷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脈也。所謂刺皮無傷肉者,病在皮中,針入皮中,無傷肉也。刺肉無傷筋者,過肉中筋也。刺筋無傷骨者,過筋中骨也。此之謂反也。
(二)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想聽聽針刺淺深的分別。”岐伯回答說:“針刺骨,不要損傷筋;針刺筋,不要損傷肉;針刺肉,不要損傷脈;針刺脈,不要損傷皮;針刺皮,不要損傷肉;針刺肉,不要損傷筋;針刺筋,不要損傷骨。”
黃帝說:“我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希望聽到更詳細的解釋。”岐伯說:“刺骨而不損傷筋,是因為針到筋的部位就停止,沒有達到骨;刺筋而不損傷肉,是因為針到肉的部位就停止,沒有達到筋;刺肉而不損傷脈,是因為針到脈的部位就停止,沒有達到肉;刺脈而不損傷皮,是因為針到皮的部位就停止,沒有達到脈。所謂刺皮而不損傷肉,是因為疾病在皮中,針進入皮中,沒有損傷肉。刺肉而不傷筋,是因為針穿過肉而達到筋;刺筋而不傷骨,是因為針穿過筋而達到骨。這就是所說的相反情況。”
二、《以周易哲學思想探源〈素問·刺齊論〉之奧秘》
在古老的醫學經典《素問》中,第 51 章“刺齊論”所闡述的刺淺深之分,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與智慧。當我們以周易哲學思想為視角來深度解析時,更能領略到其中的玄妙之處。
黃帝的發問,“願聞刺淺深之分”,開啟了對針刺技法的探究之門。而歧伯的回答,則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這條探索之路。“刺骨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脈,刺脈者無傷皮,刺皮者無傷肉,刺肉者無傷筋,刺筋者無傷骨”,這一係列的表述,不僅僅是對針刺技法的描述,更是一種對生命秩序與平衡的把握。
在周易哲學中,陰陽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觀念貫穿始終。刺骨而不傷筋,刺筋而不傷肉,恰如陰陽的和諧共處。針至筋而去,不及骨,這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分寸把握,體現了陰陽平衡的理念。就如同周易中的陰陽消長,在變化中保持著相對的穩定。
刺筋無傷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這裏麵蘊含著一種漸進的過程,如同周易中的變易與不易。生命的變化是漸進的,而我們在治療中也需要順應這種變化,逐步調整,而不是突兀地打破平衡。
刺肉無傷脈者,至脈而去,不及肉也。這種對層次的把握,如同周易中對事物發展階段的認知。我們不能忽視生命的層次性,隻有在正確的階段采取合適的措施,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刺脈無傷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脈也。這又讓我們想到周易中對細節的關注。每一個細微的環節都可能影響到整體的平衡,我們需要細心體察,才能做到精準施治。
所謂刺皮無傷肉者,病在皮中,針入皮中,無傷肉也。這是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體現,如同周易中對卦象的解讀。不同的病症有不同的根源,我們需要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才能有的放矢。
刺肉無傷筋者,過肉中筋也。刺筋無傷骨者,過筋中骨也。此之謂反也。這裏的“反”並非是簡單的相反,而是對常規的一種突破與超越。在周易中,常常強調在逆境中尋找轉機,在困境中發掘潛力。在治療中也是如此,我們需要打破常規思維,尋找新的治療途徑。
《素問·刺齊論》與周易哲學思想的深度融合,讓我們看到了醫學與哲學的相互輝映。它們共同揭示了生命的奧秘與宇宙的規律,讓我們在麵對疾病時能夠更加從容、智慧地應對。這種融合不僅豐富了我們對醫學的理解,也拓展了我們對生命的認知。
在實踐中,我們應以周易哲學為指引,不斷探索針刺技法的精妙之處。同時,也要將這種哲學思想融入到我們的醫療理念中,以更加全麵、係統的視角看待疾病與健康。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領悟《素問·刺齊論》的深刻內涵,為人類的健康事業貢獻更多的智慧與力量。
總之,以周易哲學思想來深度解析《素問·刺齊論》,讓我們在醫學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深入。它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向智慧與真理的大門,讓我們在探索生命的旅程中不斷前行。
三、《周易》是一部蘊含豐富哲學思想的經典著作。以下從幾個方麵對其進行深度解析:
(一)陰陽觀念
《周易》以陰陽為基礎,認為宇宙萬物皆由陰陽相互作用而形成。陰陽的對立與統一、相互轉化,體現了事物的變化與發展。
(二)變化觀
強調事物的變化是永恒的,通過卦象的變化展示了事物發展的過程和規律。同時,也啟示人們要順應變化,因時而變。
(三)象數思維
通過卦象和數字來表達和理解世界,將抽象的哲學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形象和數量關係,有助於深入思考和把握事物的本質。
(四)天人合一
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統一,強調人要遵循天道,與自然、社會相協調,實現整體的和諧與平衡。
(五)道德倫理
蘊含著豐富的道德教誨,如中正、誠信、謙虛等,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
四、用不同詞牌名來讚美《素問·刺齊論》的內容:
《如夢令·素問·刺齊論》
素問玄機深奧,刺齊論中玄妙。醫道啟新篇,智慧光芒閃耀。知曉,知曉,寶典傳承光耀。
《浣溪沙·讚素問·刺齊論》
醫學經典耀光芒,刺齊論裏蘊華章。素問傳承千古長。
玄機暗藏心內悟,妙理明晰意中揚。博學精研譜輝煌。
《鷓鴣天·素問·刺齊論頌》
刺齊論中探本源,素問智慧綻光芒。醫門經典展宏篇。
玄理深奧心沉醉,妙法精微意蹁躚。傳承文化永相連。
詮釋:
《如夢令·素問·刺齊論》中,“素問玄機深奧,刺齊論中玄妙”描述了《素問·刺齊論》所蘊含的深刻道理和奇妙之處;“醫道啟新篇,智慧光芒閃耀”表達了其對醫學之道的開拓和所展現的智慧光輝;“知曉,知曉,寶典傳承光耀”強調了人們對這部經典的了解和它的傳承價值。
《浣溪沙·讚素問·刺齊論》中,“醫學經典耀光芒,刺齊論裏蘊華章”突出了其作為醫學經典的光輝和在其中蘊含的精彩內容;“素問傳承千古長”則體現了其長久的傳承曆史。
《鷓鴣天·素問·刺齊論頌》裏,“刺齊論中探本源,素問智慧綻光芒”表示在刺齊論中探索本源,素問的智慧閃耀光芒;“玄理深奧心沉醉,妙法精微意蹁躚”描述了其中深奧的道理讓人沉醉,精妙的方法讓人神往;“傳承文化永相連”強調了其對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