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徐太醫之死
重生之如懿在後宮殺瘋了 作者:淞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上接過茶盞,斜睨了一眼魏嬿婉,眸中閃著明顯的不悅,“紅纓,這個名字是你的本名,還是馮答應給你取的?”
魏嬿婉心下一驚,生怕惹了皇上不快,連忙解釋道,“回皇上的話,奴婢本名嬿婉。
紅纓,並非是馮答應所取,而是秀貴人賜給奴婢的。
馮答應身旁缺人,見奴婢還算得用,便將奴婢要到了啟祥宮當差。還請皇上明鑒。”
“秀貴人?她入宮也這麽久了,還不知道避諱嫻貴妃的閨名嗎?實在無禮。”
皇上將手中的茶盞往桌案上重重一放,肅聲斥道。
“李玉,你去儲秀宮傳朕旨意。秀貴人不敬貴妃,不識禮數,找個嚴厲的教養嬤嬤好生教她三個月。
這三個月,將她的綠頭牌撤下來,朕不想看見她。”
秀貴人雖惹了皇上不快,但這懲罰也不算重。富察琅嬅便沒有開口替她求情。
接著,皇上又對著魏嬿婉說道,“你既然本名嬿婉,就叫回這個名字,不必再改了。”
魏嬿婉眼中透著驚喜,連連磕頭謝恩。
很快,李玉便帶著幾個宮女回了啟祥宮。
見人群中並沒有畫殊,如懿心下有些疑惑。
如懿暗暗瞥了富察琅嬅一眼,卻見她眉頭放鬆,似乎是早有安排。
被帶回來的幾個宮女,要麽是切菜時誤傷了手,要麽是摘花時被樹枝劃傷,再要麽是摔碎了瓷器被割傷。
沒有一個人身上的傷口和淩雲徹的刀能對得上。
富察琅嬅見狀,眼底浮現一絲暗芒,說道,“看來淩侍衛所砍傷的並不是這些宮女。隻是究竟是人是鬼,現在還不好下定論。
宮中人人都傳,說這女鬼是素練。
因為當初素練被嘉嬪挑唆,含恨而死,所以才借著玫貴人的招魂曲,重返人間,找嘉嬪複仇。
臣妾雖然不信這個傳言,但今後會派人日日去安華殿給素練燒香祈福。盼著她能夠放下仇怨,早日投胎往生的。”
見皇上困意漸濃,事情又陷入了僵局,如懿佯裝疲憊的樣子說道,“皇上,夜已深了,臣妾都困了。
咱們不如先將眼下該扣押的扣押的,該封賞的封賞了。改明兒再找真凶吧。”
皇上點頭,如懿趁機又道,“依臣妾看,貞淑和嬿婉都是英勇護主的忠仆,便各賞一年的份例銀子,以示寬慰。
冷宮侍衛淩雲徹,刺傷了女鬼,也算救了嘉嬪和馮答應。
皇上便賞他個閑職,升為三等侍衛,調去坤寧宮值守,如何?”
“就按貴妃說的辦吧。”如懿所提議的封賞不厚不薄,皇上不假思索的便同意了。
眼看著事情已經差不多了,該討的賞也都討完了,如懿柔婉的勸誡道,“皇上,皇後娘娘英明睿智,定能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
時候不早了,明日您還要早朝,要保重龍體才是。
臣妾的宮中燉了銀耳百合蓮子湯,滋陰潤肺,養心安神的效果最好了。不如您去喝些,早點兒安置吧。”
皇上揉了揉山根穴,大晚上折騰了這麽久,他也確實有些疲倦。
“罷了。皇後,啟祥宮鬧鬼一事就交由你處理。務必要給嘉嬪和玉氏一個滿意的交代。今夜,朕就先去翊坤宮了。”
燈火通明的啟祥宮,終於又恢複了暫時的寧靜。
皇上已經沉沉睡去了。如懿睜著眼睛,還在思索著剛剛的事情。
皇上將嘉嬪遇鬼的事情交給富察琅嬅查辦,能查出個什麽結果?
富察琅嬅又不可能真的把自己身邊的畫殊給查出來。
這件事情最後定是找個替死鬼,不了了之。
隻是,金玉妍那脾氣,以及玉氏斤斤計較的性子,能輕易接受這樣的結果嗎?
如懿唇角微勾,兩方若是爭執起來,定是一場好戲。
果然,沒過多久,富察琅嬅便找了個小宮女,替畫殊頂了罪。
說她被嘉嬪責罰,心生怨氣,所以才借著鬧鬼一事,意圖衝撞嘉嬪腹中的皇子。
皇上下旨將那小宮女杖斃。自此,啟祥宮鬧鬼一事,就算草草了結了。
可誰也沒想到的是,在富察琅嬅派人走訪調查的過程中,竟意外從太醫院的一名小太監口中,牽扯出了另外一樁舊事。
太監名為小忠子,他的師父,正是已故的徐太醫。
徐太醫年紀大了,過不了多久就該告老還鄉了,於是便把畢生醫術傾囊相授給了小忠子。
對此,小忠子很是感激,認了無妻無子的徐太醫為義父。
可後來,徐太醫出宮去給玉氏使者治病,回來的時候馬車意外受驚,墜車而亡了。
小忠子傷心不已。
可就在他給徐太醫收屍的時候,意外發現了徐太醫根本不是單純的墜車而亡。
徐太醫嘴唇蒼白,但口腔烏黑。很明顯在他跌落馬車之前,就早已身中劇毒了。
小忠子第一時間就猜到,是玉氏使者下的毒。
他懷著憤懣的心情,一直在暗中搜集著證據,想要替徐太醫討個公道。
可小忠子一個太監,人微言輕。既無人證,也無物證。甚至連玉氏使者為什麽要毒殺徐太醫都不知道。
加上宮裏嘉嬪得勢,皇上又重視玉氏,小忠子更是投告無門。
若非這次皇後派人,四處走訪,徐太醫之死的秘密怕是要永遠的不見天日了。
養心殿中,龍顏震怒,皇上摩擦著拇指上的玉扳指,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富察琅嬅攥著帕子,目光中隱約可見一絲期待的看著皇上。
半晌,皇上麵目陰冷的看向地上跪成一團的小忠子,沉聲問道,“徐太醫是中的什麽毒?”
“回皇上,是玉氏獨有的三蟲毒,無色無味。服之毒性並不會立即發作,但一個時辰之後,便再無回天之力了。”
小忠子雖然懼怕皇上的威嚴,卻還是一字一句答的清清楚楚。
富察琅嬅微微頷首,愁容滿麵的緩緩道,“皇上,臣妾也請了齊太醫和其他仵作,他們的說法和小忠子所言完全一致。
臣妾以為,徐太醫是朝堂命官,更是皇上身邊的近臣。
皇上仁慈寬和,默許宮中太醫為玉氏使者醫病。可這玉氏竟然膽大包天,毒殺太醫。實在是居心叵測。
皇上不可不防,不可不查啊。”
魏嬿婉心下一驚,生怕惹了皇上不快,連忙解釋道,“回皇上的話,奴婢本名嬿婉。
紅纓,並非是馮答應所取,而是秀貴人賜給奴婢的。
馮答應身旁缺人,見奴婢還算得用,便將奴婢要到了啟祥宮當差。還請皇上明鑒。”
“秀貴人?她入宮也這麽久了,還不知道避諱嫻貴妃的閨名嗎?實在無禮。”
皇上將手中的茶盞往桌案上重重一放,肅聲斥道。
“李玉,你去儲秀宮傳朕旨意。秀貴人不敬貴妃,不識禮數,找個嚴厲的教養嬤嬤好生教她三個月。
這三個月,將她的綠頭牌撤下來,朕不想看見她。”
秀貴人雖惹了皇上不快,但這懲罰也不算重。富察琅嬅便沒有開口替她求情。
接著,皇上又對著魏嬿婉說道,“你既然本名嬿婉,就叫回這個名字,不必再改了。”
魏嬿婉眼中透著驚喜,連連磕頭謝恩。
很快,李玉便帶著幾個宮女回了啟祥宮。
見人群中並沒有畫殊,如懿心下有些疑惑。
如懿暗暗瞥了富察琅嬅一眼,卻見她眉頭放鬆,似乎是早有安排。
被帶回來的幾個宮女,要麽是切菜時誤傷了手,要麽是摘花時被樹枝劃傷,再要麽是摔碎了瓷器被割傷。
沒有一個人身上的傷口和淩雲徹的刀能對得上。
富察琅嬅見狀,眼底浮現一絲暗芒,說道,“看來淩侍衛所砍傷的並不是這些宮女。隻是究竟是人是鬼,現在還不好下定論。
宮中人人都傳,說這女鬼是素練。
因為當初素練被嘉嬪挑唆,含恨而死,所以才借著玫貴人的招魂曲,重返人間,找嘉嬪複仇。
臣妾雖然不信這個傳言,但今後會派人日日去安華殿給素練燒香祈福。盼著她能夠放下仇怨,早日投胎往生的。”
見皇上困意漸濃,事情又陷入了僵局,如懿佯裝疲憊的樣子說道,“皇上,夜已深了,臣妾都困了。
咱們不如先將眼下該扣押的扣押的,該封賞的封賞了。改明兒再找真凶吧。”
皇上點頭,如懿趁機又道,“依臣妾看,貞淑和嬿婉都是英勇護主的忠仆,便各賞一年的份例銀子,以示寬慰。
冷宮侍衛淩雲徹,刺傷了女鬼,也算救了嘉嬪和馮答應。
皇上便賞他個閑職,升為三等侍衛,調去坤寧宮值守,如何?”
“就按貴妃說的辦吧。”如懿所提議的封賞不厚不薄,皇上不假思索的便同意了。
眼看著事情已經差不多了,該討的賞也都討完了,如懿柔婉的勸誡道,“皇上,皇後娘娘英明睿智,定能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
時候不早了,明日您還要早朝,要保重龍體才是。
臣妾的宮中燉了銀耳百合蓮子湯,滋陰潤肺,養心安神的效果最好了。不如您去喝些,早點兒安置吧。”
皇上揉了揉山根穴,大晚上折騰了這麽久,他也確實有些疲倦。
“罷了。皇後,啟祥宮鬧鬼一事就交由你處理。務必要給嘉嬪和玉氏一個滿意的交代。今夜,朕就先去翊坤宮了。”
燈火通明的啟祥宮,終於又恢複了暫時的寧靜。
皇上已經沉沉睡去了。如懿睜著眼睛,還在思索著剛剛的事情。
皇上將嘉嬪遇鬼的事情交給富察琅嬅查辦,能查出個什麽結果?
富察琅嬅又不可能真的把自己身邊的畫殊給查出來。
這件事情最後定是找個替死鬼,不了了之。
隻是,金玉妍那脾氣,以及玉氏斤斤計較的性子,能輕易接受這樣的結果嗎?
如懿唇角微勾,兩方若是爭執起來,定是一場好戲。
果然,沒過多久,富察琅嬅便找了個小宮女,替畫殊頂了罪。
說她被嘉嬪責罰,心生怨氣,所以才借著鬧鬼一事,意圖衝撞嘉嬪腹中的皇子。
皇上下旨將那小宮女杖斃。自此,啟祥宮鬧鬼一事,就算草草了結了。
可誰也沒想到的是,在富察琅嬅派人走訪調查的過程中,竟意外從太醫院的一名小太監口中,牽扯出了另外一樁舊事。
太監名為小忠子,他的師父,正是已故的徐太醫。
徐太醫年紀大了,過不了多久就該告老還鄉了,於是便把畢生醫術傾囊相授給了小忠子。
對此,小忠子很是感激,認了無妻無子的徐太醫為義父。
可後來,徐太醫出宮去給玉氏使者治病,回來的時候馬車意外受驚,墜車而亡了。
小忠子傷心不已。
可就在他給徐太醫收屍的時候,意外發現了徐太醫根本不是單純的墜車而亡。
徐太醫嘴唇蒼白,但口腔烏黑。很明顯在他跌落馬車之前,就早已身中劇毒了。
小忠子第一時間就猜到,是玉氏使者下的毒。
他懷著憤懣的心情,一直在暗中搜集著證據,想要替徐太醫討個公道。
可小忠子一個太監,人微言輕。既無人證,也無物證。甚至連玉氏使者為什麽要毒殺徐太醫都不知道。
加上宮裏嘉嬪得勢,皇上又重視玉氏,小忠子更是投告無門。
若非這次皇後派人,四處走訪,徐太醫之死的秘密怕是要永遠的不見天日了。
養心殿中,龍顏震怒,皇上摩擦著拇指上的玉扳指,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富察琅嬅攥著帕子,目光中隱約可見一絲期待的看著皇上。
半晌,皇上麵目陰冷的看向地上跪成一團的小忠子,沉聲問道,“徐太醫是中的什麽毒?”
“回皇上,是玉氏獨有的三蟲毒,無色無味。服之毒性並不會立即發作,但一個時辰之後,便再無回天之力了。”
小忠子雖然懼怕皇上的威嚴,卻還是一字一句答的清清楚楚。
富察琅嬅微微頷首,愁容滿麵的緩緩道,“皇上,臣妾也請了齊太醫和其他仵作,他們的說法和小忠子所言完全一致。
臣妾以為,徐太醫是朝堂命官,更是皇上身邊的近臣。
皇上仁慈寬和,默許宮中太醫為玉氏使者醫病。可這玉氏竟然膽大包天,毒殺太醫。實在是居心叵測。
皇上不可不防,不可不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