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年少思春
重生之如懿在後宮殺瘋了 作者:淞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主殿周遭被皇上調來的侍衛封鎖的嚴嚴實實的。
殿內粉紗垂落,遮住了床榻之上仍舊昏迷著的璟瑟。
周遭許多太醫正在輪番給璟瑟醫治,可對於璟瑟的病情,卻無一人敢下定論。
可無人下定論,不代表皇上和在場眾人心中無猜疑。
眩暈,喜食酸,這些症狀璟瑟原先都不曾有。
最大的可能,便是……
可是,璟瑟還尚未及笄,到底是誰膽敢蓄意勾引公主,犯下此等汙穢之事?
皇上眉頭緊皺的坐在榻上,眼底是壓抑不住的怒氣。
公主殿伺候的宮人們已經跪了一地,為首的便是秦桑。
饒是殿內已經人滿為患,可卻鴉雀無聲。在皇上的盛怒之下,所有人都大氣不敢出。
如懿端了一杯茶水,遞到了皇上的手邊。
她知道皇上現在靜不下心,是喝不下這茶水的。可這茶水不用來喝,也總有它的去處。
果然,皇上接過茶盞,毫不猶豫的向著秦桑砸了過去。
可憐秦桑一個柔弱的宮女,被砸的頭破血流,也全然不敢躲閃。
滾燙的茶水流過她的臉頰,紅痕之下,肉眼可見的泛起了細小的水泡。
秦桑默默的流著淚,雙手卻緊緊抓住衣角,盡力不讓自己發出聲音。
如懿跪地,輕聲開口,“皇上息怒,臣妾已然派了人去太醫院請齊太醫。
隻不過,宮人回稟說齊太醫正在慈寧宮中給太後請平安脈,許是過來還要一會兒。皇上請先耐心等待片刻吧。”
皇上沉悶的“嗯”了一聲,繼而問道,“秦桑是誠嬪的宮女,那誠嬪去哪兒了。”
如懿答道,“回皇上,景陽宮臣妾也派人去過了。不過誠嬪還在慈寧宮,恐怕也得稍遲一會兒才能到。”
皇上冷笑,“嗬,還在慈寧宮,她為了巴結皇額娘,已經把慈寧宮當家了吧。”
如懿默然不語,隻是仍舊低頭跪著。
皇上抬了抬手,示意如懿起身。
“好了,如懿你起來吧。原先朕顧及著璟瑟任性,不曾讓你插手過公主殿的事宜。
可你是皇貴妃,代執鳳印,統禦六宮。這事說到底,還需要你來查清。”
這會兒想到自己了。
如懿在心中輕諷一句,當真是有事鍾無豔。然後便柔順起身,謝過皇上隆恩。
換了一副冷肅的麵孔,如懿居高臨下的看著跪了一地的宮人們。
“本宮給你們一炷香的時間。誰若是先說出了公主近日的異常情況,便賞銀五十兩。其餘人則充入辛者庫做苦役。
若是誰也說不出,或是拿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來濫竽充數,就打入慎刑司,生死不論。”
如懿話音剛落,底下宮人們便竊竊私語了起來。
如懿一個眼神,三寶領命,迅速帶著人將公主殿所有的宮人們都分開拉走,不許他們多嘴串通。
殿內隻獨獨留下了秦桑一人。
“秦桑姑娘,你是誠嬪的宮女,按理說是不屬於這公主殿的。你可知道,本宮為何要單獨審你?”
如懿的聲音,冷漠而寡情。
讓人毫不懷疑,若是秦桑膽敢說一句謊,如懿便能即刻用最嚴苛的刑罰處置了她。
秦桑緊閉雙眼,須臾又驀然睜開。
她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般,悲涼的長歎一聲,“皇貴妃娘娘想知道什麽,奴婢坦白說了就是。
總歸待在公主殿的這些日子,這些事情,奴婢也在心裏憋夠了。
公主她確實是有了心儀的男子,便是負責護衛公主殿的馬佳侍衛。
皇上應當知曉此人,公主還曾為了留住他,鬧過絕食。”
皇上想到了什麽,臉色更加難看了。如懿見狀,示意秦桑繼續說下去。
“不過,奴婢隻偶爾幾次,見過公主手繪馬佳侍衛的畫像。
至於二人是否互通了心意,又是否私相授受,奴婢不曾看見。
縱然進了慎刑司,這樁私情,奴婢也是不敢替公主認下的。”
聽了秦桑這話,如懿忙道,“皇上,公主年少思春是人之常情。
可公主畢竟是天家血脈,懂禮守矩,定不會做出違背禮法之事的。
更何況,皇上給公主殿挑選的侍衛,人品皆是上乘。又怎會違逆皇上心意,犯下那些株連族人的禍事,累及聖譽呢。
臣妾以為,秦桑是貼身照顧公主的。她都矢口否認,皇上應當信她才是。”
這些都是皇上愛聽的話。如懿刻意順著皇上的心意說,皇上的麵色果真略略和緩了些。
“如懿啊,你說的這些朕都知道。璟瑟對你一向不敬,難為你此時還肯公正不阿的替她說句公道話。”
如懿溫柔的笑了笑,看向皇上的眼神中盡是纏綿的情意。
便在此時,秦桑不合時宜的開口打斷道,“奴婢未能將此事及時向皇上和皇貴妃娘娘稟報,是奴婢的過失。
可今日,奴婢鬥膽也想為自己爭辯一句。”
這句話,倒讓如懿難得高看了一眼她。
這秦桑確實是個聰明的,她知道今日之事涉及皇家秘辛,她難逃罪責。這是想要將功抵過,給自己找替罪羊啊。
秦桑的目光中露著孤注一擲的決絕,沉聲道,“奴婢是誠嬪娘娘的宮女,亦是富察氏的家奴,自然事事要為誠嬪和富察氏著想。
奴婢自小便跟著誠嬪伺候,算到如今,也已經十年有餘了。
可誠嬪自打入宮之後,日日思慮著如何封後,成全富察氏的榮光,性情也不複從前柔和。
私下裏更是乖戾至極,對皇貴妃滿口汙言詛咒,還硬逼著奴婢去做奴婢不願意做之事……”
“什麽事?”皇上不耐煩聽秦桑廢話,冷聲催促道。
秦桑伏地磕了一個頭,然後才說道,“就比如,之前公主原先裝病留住齊太醫一事,便誠嬪和公主聯手所為。
誠嬪為了為難皇貴妃,便指使奴婢給公主下藥,假造病情。然後利用公主的權勢,順勢軟禁了齊太醫,不準他被皇貴妃所驅使。
誠嬪所做的這一切,皆是為了給皇貴妃安上一個治宮無能的名聲,以便日後爭寵奪位。
若非如此,馮嬪縱使生產不順,也未必會一屍兩命啊。”
殿內粉紗垂落,遮住了床榻之上仍舊昏迷著的璟瑟。
周遭許多太醫正在輪番給璟瑟醫治,可對於璟瑟的病情,卻無一人敢下定論。
可無人下定論,不代表皇上和在場眾人心中無猜疑。
眩暈,喜食酸,這些症狀璟瑟原先都不曾有。
最大的可能,便是……
可是,璟瑟還尚未及笄,到底是誰膽敢蓄意勾引公主,犯下此等汙穢之事?
皇上眉頭緊皺的坐在榻上,眼底是壓抑不住的怒氣。
公主殿伺候的宮人們已經跪了一地,為首的便是秦桑。
饒是殿內已經人滿為患,可卻鴉雀無聲。在皇上的盛怒之下,所有人都大氣不敢出。
如懿端了一杯茶水,遞到了皇上的手邊。
她知道皇上現在靜不下心,是喝不下這茶水的。可這茶水不用來喝,也總有它的去處。
果然,皇上接過茶盞,毫不猶豫的向著秦桑砸了過去。
可憐秦桑一個柔弱的宮女,被砸的頭破血流,也全然不敢躲閃。
滾燙的茶水流過她的臉頰,紅痕之下,肉眼可見的泛起了細小的水泡。
秦桑默默的流著淚,雙手卻緊緊抓住衣角,盡力不讓自己發出聲音。
如懿跪地,輕聲開口,“皇上息怒,臣妾已然派了人去太醫院請齊太醫。
隻不過,宮人回稟說齊太醫正在慈寧宮中給太後請平安脈,許是過來還要一會兒。皇上請先耐心等待片刻吧。”
皇上沉悶的“嗯”了一聲,繼而問道,“秦桑是誠嬪的宮女,那誠嬪去哪兒了。”
如懿答道,“回皇上,景陽宮臣妾也派人去過了。不過誠嬪還在慈寧宮,恐怕也得稍遲一會兒才能到。”
皇上冷笑,“嗬,還在慈寧宮,她為了巴結皇額娘,已經把慈寧宮當家了吧。”
如懿默然不語,隻是仍舊低頭跪著。
皇上抬了抬手,示意如懿起身。
“好了,如懿你起來吧。原先朕顧及著璟瑟任性,不曾讓你插手過公主殿的事宜。
可你是皇貴妃,代執鳳印,統禦六宮。這事說到底,還需要你來查清。”
這會兒想到自己了。
如懿在心中輕諷一句,當真是有事鍾無豔。然後便柔順起身,謝過皇上隆恩。
換了一副冷肅的麵孔,如懿居高臨下的看著跪了一地的宮人們。
“本宮給你們一炷香的時間。誰若是先說出了公主近日的異常情況,便賞銀五十兩。其餘人則充入辛者庫做苦役。
若是誰也說不出,或是拿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來濫竽充數,就打入慎刑司,生死不論。”
如懿話音剛落,底下宮人們便竊竊私語了起來。
如懿一個眼神,三寶領命,迅速帶著人將公主殿所有的宮人們都分開拉走,不許他們多嘴串通。
殿內隻獨獨留下了秦桑一人。
“秦桑姑娘,你是誠嬪的宮女,按理說是不屬於這公主殿的。你可知道,本宮為何要單獨審你?”
如懿的聲音,冷漠而寡情。
讓人毫不懷疑,若是秦桑膽敢說一句謊,如懿便能即刻用最嚴苛的刑罰處置了她。
秦桑緊閉雙眼,須臾又驀然睜開。
她像是下定了某種決心般,悲涼的長歎一聲,“皇貴妃娘娘想知道什麽,奴婢坦白說了就是。
總歸待在公主殿的這些日子,這些事情,奴婢也在心裏憋夠了。
公主她確實是有了心儀的男子,便是負責護衛公主殿的馬佳侍衛。
皇上應當知曉此人,公主還曾為了留住他,鬧過絕食。”
皇上想到了什麽,臉色更加難看了。如懿見狀,示意秦桑繼續說下去。
“不過,奴婢隻偶爾幾次,見過公主手繪馬佳侍衛的畫像。
至於二人是否互通了心意,又是否私相授受,奴婢不曾看見。
縱然進了慎刑司,這樁私情,奴婢也是不敢替公主認下的。”
聽了秦桑這話,如懿忙道,“皇上,公主年少思春是人之常情。
可公主畢竟是天家血脈,懂禮守矩,定不會做出違背禮法之事的。
更何況,皇上給公主殿挑選的侍衛,人品皆是上乘。又怎會違逆皇上心意,犯下那些株連族人的禍事,累及聖譽呢。
臣妾以為,秦桑是貼身照顧公主的。她都矢口否認,皇上應當信她才是。”
這些都是皇上愛聽的話。如懿刻意順著皇上的心意說,皇上的麵色果真略略和緩了些。
“如懿啊,你說的這些朕都知道。璟瑟對你一向不敬,難為你此時還肯公正不阿的替她說句公道話。”
如懿溫柔的笑了笑,看向皇上的眼神中盡是纏綿的情意。
便在此時,秦桑不合時宜的開口打斷道,“奴婢未能將此事及時向皇上和皇貴妃娘娘稟報,是奴婢的過失。
可今日,奴婢鬥膽也想為自己爭辯一句。”
這句話,倒讓如懿難得高看了一眼她。
這秦桑確實是個聰明的,她知道今日之事涉及皇家秘辛,她難逃罪責。這是想要將功抵過,給自己找替罪羊啊。
秦桑的目光中露著孤注一擲的決絕,沉聲道,“奴婢是誠嬪娘娘的宮女,亦是富察氏的家奴,自然事事要為誠嬪和富察氏著想。
奴婢自小便跟著誠嬪伺候,算到如今,也已經十年有餘了。
可誠嬪自打入宮之後,日日思慮著如何封後,成全富察氏的榮光,性情也不複從前柔和。
私下裏更是乖戾至極,對皇貴妃滿口汙言詛咒,還硬逼著奴婢去做奴婢不願意做之事……”
“什麽事?”皇上不耐煩聽秦桑廢話,冷聲催促道。
秦桑伏地磕了一個頭,然後才說道,“就比如,之前公主原先裝病留住齊太醫一事,便誠嬪和公主聯手所為。
誠嬪為了為難皇貴妃,便指使奴婢給公主下藥,假造病情。然後利用公主的權勢,順勢軟禁了齊太醫,不準他被皇貴妃所驅使。
誠嬪所做的這一切,皆是為了給皇貴妃安上一個治宮無能的名聲,以便日後爭寵奪位。
若非如此,馮嬪縱使生產不順,也未必會一屍兩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