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冷宮的生存之道
重生之如懿在後宮殺瘋了 作者:淞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誒,你別傻站著,倒是搭把手,接一下啊。”
聽到包圓的催促,麗庶人這才緩過神來,一手緊捏著饅頭,另一隻手軟弱無力的拽著包袱。
終於,包袱被麗庶人好不容易拽了過去。她剛要好奇的打開,卻被包圓輕聲喝止。
“喂,麗貴人,可別在這裏打開啊。”
包圓眨巴著眼睛,還時不時瞟向四周那些虎視眈眈、緊盯著麗庶人懷裏包袱的瘋女人們。
好似無論麗庶人打開了什麽東西,她們都隨時做好了上了瘋搶一通的準備。
“你那包袱裏可塞了不少東西。若是被旁人看到了,少不得要給你搶奪一空。可別怪我沒提醒你啊。”
聽了包圓的話,麗庶人心中一陣後怕。她立馬抱緊了包袱,對包圓的好感更甚,“多謝你提醒。
我早已不是什麽貴人了,我名中帶有一個麗字,不如你叫我麗兒吧。”
麗庶人雖然瞧著蓬頭垢麵,狼狽不堪,可到底生的美貌。
雖然白皙的臉蛋上沾了些許塵土,卻仍舊掩不住她的眉黛春山,秋水剪瞳,粉臉窩圓,朱唇櫻小。
包圓哪裏見過這樣的美貌的女子,更何況她還在對著自己含笑蹲身福禮,恭敬又嬌柔。
隻見包圓的眸中泛起驚豔的灼灼光亮,而後像是意識到了自己的唐突一般,臉上暈開緋紅,趕忙擺手。
“不可不可,麗貴人折煞我了。”
包圓一邊說著,一邊帶些慚愧的輕聲道,“我還得跟你說聲對不起呢。
昨夜下雨,你的包袱被淋著了,裏麵的東西到現在還沒完全幹透。不過好在今天放晴了,你可以趁著太陽好,拿出來晾晾。”
二人閑聊幾句,很快便熟悉起來,彼此的距離也在緩緩拉近。
見麗庶人愁容滿麵的模樣,包圓還貼心安慰道,“我雖然還從未聽說過有人能從冷宮裏活著出去,
可麗貴人福澤深厚,在外又得親姐妹的惦念,以後未嚐不會有峰回路轉的一天。
不過,你既然暫時出不去,還是盡快想法子適應這裏的生活吧。
否則,隻怕以後會活的還不如你身邊的那些女人呢。”
包圓的話說的誠懇有理,麗庶人點頭,眸中盈著淚水,故作可憐道,“多謝包大哥提醒,我知道你是個好人,可是……
可是我被旁人陷害至此,被關進冷宮之時實在是匆忙,連一塊兒碎銀子都不曾帶出來。
這餿飯不吃我會餓死,吃了後我怕是也要腹痛生病。
我一個弱女子,實在無法適應這裏的生活。包大哥,求您幫幫我吧……”
美人梨花帶雨,哪個男人看了能不心動。
最後好說歹說,包圓應下了下次來的時候,偷偷給她帶點兒吃的,麗庶人這才破涕為笑,連連道謝。
待門洞重新闔上,麗庶人轉身小跑進了一間屋子。反手將破門的門栓掛上,麗庶人這才眉心一鬆,抹了淚水,恢複了冷漠的神情。
麗庶人一直清楚,自己最大的優勢就在自己這張美貌動人的臉上。
包圓出現的突兀,麗庶人本是不敢信他的。
可瞧他滿口貪財,又滿眼好色的模樣,麗庶人反而稍稍放下了戒心。
有貪念的人才好辦事,人心向來如此。
在冷宮之外,柔貴人可以用錢財買通包圓。在冷宮之內,麗庶人雖然沒有銀子,卻也可以用美貌賄賂包圓。
侍衛和太監不同,可是有著七情六欲的真男人。
如今日這般虛情假意的事情,麗庶人早就做慣了。她既然曾經能夠迷住皇上,就不信拿不下一個小小的侍衛。
麗庶人想的長遠。
她甚至已經開始謀劃著,若是能夠成功引誘了包圓,讓他與自己有了首尾,甚至於珠胎暗結。
到時候再讓柔貴人將此事稟報給皇上,謊報下月份,蒙混過去。
到時候皇上不僅不會怪罪柔貴人擅闖冷宮之罪,更是定會念及舊情,風光的請回自己和腹中“皇嗣”……
這樣想著,麗庶人覺得生活仿佛又看見了希望。
環顧四周無人,麗庶人這才小心翼翼的拆開包裹。裏麵是幾件簡單的衣服並兩塊冷硬的白麵餅子。
麗庶人一眼就認出了那衣服上麵的針腳是出自於柔貴人之手。
從前在家中的時候,柔貴人也給她縫製過衣服,所以麗庶人對此是再熟悉不過了。
自打她們姐妹二人入了宮,吃穿用度向來用的都是最好的料子,麗庶人再沒見過柔貴人縫製過這般樸素的衣服。
這也能證明,這些衣服的的確確是出自於柔貴人之手,而非他人偷取嫁禍而來。
看來那包圓果真是個老實人,沒有騙自己。
麗庶人趕緊把衣服穿在身上,一股暖流從身上發散至四肢,她這才感覺到自己仍舊真切的活著。
餘下的兩個白麵餅子雖然因著氣溫原因不再鬆軟,幹巴難嚼,可到底不曾變質發黴。
破舊的屋外,風聲依舊呼嘯,如泣如訴。麗庶人大口啃著餅子,眼中盡是置之死地後的決絕。
她還有機會,她得活下去。唯有活著,以後才能有出頭之日,才好報仇雪恨。
冷宮的麗庶人過得艱難,外麵的柔貴人也好不到哪兒去。
雖然皇上下旨,海蘭辦事嚴密,外頭並未傳出什麽不該傳的言論。可女人多的的地方,難免有是非猜疑。
那日皇上去了永壽宮後,當夜麗庶人就被貶斥打入了冷宮。
而後連接月餘,皇上除了循例去翊坤宮陪伴皇後外,再未翻過牌子。
嬪妃們閑來無事,私下裏總會猜測打聽,互相說嘴兩句。
一來二去的,大家的視線就匯聚到了永壽宮還留著的那位“獨善其身”的柔貴人身上。
柔貴人也曾去求見過太後,可太後隻遣了福珈打發了她。並告訴她,各人恩寵,靠各人爭取,莫要事事仰賴旁人。
柔貴人心灰意冷,知道太後是對自己和麗庶人辦事不利,反倒惹火上身而惱了。
她也不敢再繼續糾纏,隻得抹著淚珠兒回了永壽宮,將自己關在殿內,試圖避開外麵那些難聽的流言閑語。
聽到包圓的催促,麗庶人這才緩過神來,一手緊捏著饅頭,另一隻手軟弱無力的拽著包袱。
終於,包袱被麗庶人好不容易拽了過去。她剛要好奇的打開,卻被包圓輕聲喝止。
“喂,麗貴人,可別在這裏打開啊。”
包圓眨巴著眼睛,還時不時瞟向四周那些虎視眈眈、緊盯著麗庶人懷裏包袱的瘋女人們。
好似無論麗庶人打開了什麽東西,她們都隨時做好了上了瘋搶一通的準備。
“你那包袱裏可塞了不少東西。若是被旁人看到了,少不得要給你搶奪一空。可別怪我沒提醒你啊。”
聽了包圓的話,麗庶人心中一陣後怕。她立馬抱緊了包袱,對包圓的好感更甚,“多謝你提醒。
我早已不是什麽貴人了,我名中帶有一個麗字,不如你叫我麗兒吧。”
麗庶人雖然瞧著蓬頭垢麵,狼狽不堪,可到底生的美貌。
雖然白皙的臉蛋上沾了些許塵土,卻仍舊掩不住她的眉黛春山,秋水剪瞳,粉臉窩圓,朱唇櫻小。
包圓哪裏見過這樣的美貌的女子,更何況她還在對著自己含笑蹲身福禮,恭敬又嬌柔。
隻見包圓的眸中泛起驚豔的灼灼光亮,而後像是意識到了自己的唐突一般,臉上暈開緋紅,趕忙擺手。
“不可不可,麗貴人折煞我了。”
包圓一邊說著,一邊帶些慚愧的輕聲道,“我還得跟你說聲對不起呢。
昨夜下雨,你的包袱被淋著了,裏麵的東西到現在還沒完全幹透。不過好在今天放晴了,你可以趁著太陽好,拿出來晾晾。”
二人閑聊幾句,很快便熟悉起來,彼此的距離也在緩緩拉近。
見麗庶人愁容滿麵的模樣,包圓還貼心安慰道,“我雖然還從未聽說過有人能從冷宮裏活著出去,
可麗貴人福澤深厚,在外又得親姐妹的惦念,以後未嚐不會有峰回路轉的一天。
不過,你既然暫時出不去,還是盡快想法子適應這裏的生活吧。
否則,隻怕以後會活的還不如你身邊的那些女人呢。”
包圓的話說的誠懇有理,麗庶人點頭,眸中盈著淚水,故作可憐道,“多謝包大哥提醒,我知道你是個好人,可是……
可是我被旁人陷害至此,被關進冷宮之時實在是匆忙,連一塊兒碎銀子都不曾帶出來。
這餿飯不吃我會餓死,吃了後我怕是也要腹痛生病。
我一個弱女子,實在無法適應這裏的生活。包大哥,求您幫幫我吧……”
美人梨花帶雨,哪個男人看了能不心動。
最後好說歹說,包圓應下了下次來的時候,偷偷給她帶點兒吃的,麗庶人這才破涕為笑,連連道謝。
待門洞重新闔上,麗庶人轉身小跑進了一間屋子。反手將破門的門栓掛上,麗庶人這才眉心一鬆,抹了淚水,恢複了冷漠的神情。
麗庶人一直清楚,自己最大的優勢就在自己這張美貌動人的臉上。
包圓出現的突兀,麗庶人本是不敢信他的。
可瞧他滿口貪財,又滿眼好色的模樣,麗庶人反而稍稍放下了戒心。
有貪念的人才好辦事,人心向來如此。
在冷宮之外,柔貴人可以用錢財買通包圓。在冷宮之內,麗庶人雖然沒有銀子,卻也可以用美貌賄賂包圓。
侍衛和太監不同,可是有著七情六欲的真男人。
如今日這般虛情假意的事情,麗庶人早就做慣了。她既然曾經能夠迷住皇上,就不信拿不下一個小小的侍衛。
麗庶人想的長遠。
她甚至已經開始謀劃著,若是能夠成功引誘了包圓,讓他與自己有了首尾,甚至於珠胎暗結。
到時候再讓柔貴人將此事稟報給皇上,謊報下月份,蒙混過去。
到時候皇上不僅不會怪罪柔貴人擅闖冷宮之罪,更是定會念及舊情,風光的請回自己和腹中“皇嗣”……
這樣想著,麗庶人覺得生活仿佛又看見了希望。
環顧四周無人,麗庶人這才小心翼翼的拆開包裹。裏麵是幾件簡單的衣服並兩塊冷硬的白麵餅子。
麗庶人一眼就認出了那衣服上麵的針腳是出自於柔貴人之手。
從前在家中的時候,柔貴人也給她縫製過衣服,所以麗庶人對此是再熟悉不過了。
自打她們姐妹二人入了宮,吃穿用度向來用的都是最好的料子,麗庶人再沒見過柔貴人縫製過這般樸素的衣服。
這也能證明,這些衣服的的確確是出自於柔貴人之手,而非他人偷取嫁禍而來。
看來那包圓果真是個老實人,沒有騙自己。
麗庶人趕緊把衣服穿在身上,一股暖流從身上發散至四肢,她這才感覺到自己仍舊真切的活著。
餘下的兩個白麵餅子雖然因著氣溫原因不再鬆軟,幹巴難嚼,可到底不曾變質發黴。
破舊的屋外,風聲依舊呼嘯,如泣如訴。麗庶人大口啃著餅子,眼中盡是置之死地後的決絕。
她還有機會,她得活下去。唯有活著,以後才能有出頭之日,才好報仇雪恨。
冷宮的麗庶人過得艱難,外麵的柔貴人也好不到哪兒去。
雖然皇上下旨,海蘭辦事嚴密,外頭並未傳出什麽不該傳的言論。可女人多的的地方,難免有是非猜疑。
那日皇上去了永壽宮後,當夜麗庶人就被貶斥打入了冷宮。
而後連接月餘,皇上除了循例去翊坤宮陪伴皇後外,再未翻過牌子。
嬪妃們閑來無事,私下裏總會猜測打聽,互相說嘴兩句。
一來二去的,大家的視線就匯聚到了永壽宮還留著的那位“獨善其身”的柔貴人身上。
柔貴人也曾去求見過太後,可太後隻遣了福珈打發了她。並告訴她,各人恩寵,靠各人爭取,莫要事事仰賴旁人。
柔貴人心灰意冷,知道太後是對自己和麗庶人辦事不利,反倒惹火上身而惱了。
她也不敢再繼續糾纏,隻得抹著淚珠兒回了永壽宮,將自己關在殿內,試圖避開外麵那些難聽的流言閑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