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應當是人禍
重生之如懿在後宮殺瘋了 作者:淞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端淑長公主的痛呼聲中,一灘鮮紅正蔓延開來,在她的裙下綻放出一朵血色的花。
雖說永璜這幾日也算見了不少的血腥場麵,但乍一見到端淑長公主這疑似小產的畫麵,他還是有些驚慌失措。
永璜單膝跪在端淑長公主麵前,隻不住的開口詢問端淑長公主,“怎麽樣了”,“要不要緊?”之類無用的蒼白之話。
可此時的端淑長公主哪兒有精力回答他。
就在永璜無措至極的時候,淩雲徹已經衝了上來。
他看到端淑長公主雙目緊閉,麵無血色,痛呼聲逐漸微弱下去,顯然是疼的已經快暈過去了。
淩雲徹忙對永璜道,“大阿哥,長公主怕是動了胎氣,得盡快將她挪回軍營,尋軍醫檢查救治才是。”
“好……挪……”
永璜雖然滿口答應,可他一雙手想要將端淑長公主先扶起來,卻又害怕輕易動了她又對她和腹中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淩雲徹看他那模樣便知指望不上,可人命關天,耽誤不得,他無奈道,“大阿哥,您身上的披風可借微臣一用?”
永璜不知淩雲徹要做什麽,可他還是順從的將披風脫下,遞給了淩雲徹。
“長公主,軍營中皆是男子,事態緊急,微臣得罪了。”
端淑長公主已經痛的有些失智了。
她聽不清耳邊男子在說什麽,隻無意識的攥住了男子的衣角,像是抓住了什麽救命稻草一般。
“救……救我……我的孩子……”
“長公主放心,微臣這就帶您回家。”
說罷,淩雲徹接過披風,直接裹住了端淑長公主的身子,又用兜帽掩住了長公主的麵容,而後便將其打橫抱了起來。
身後的士兵早已牽來駿馬,淩雲徹帶著長公主翻身上馬,往軍營的方向趕去。
邊疆的急報還未傳到京中,慈寧宮就先出事了。
十阿哥連續發熱了十餘天,中間齊太醫曾通過施針之法暫時壓製住了十阿哥體內的熱毒,讓十阿哥有了好轉的跡象。
可一切終究不過是回光返照。
不過一晚,十阿哥又陡然高燒不退,最終渾身滾燙的在一個清晨停止了呼吸。
皇上聽聞此事,站立不穩,在趕去慈寧宮的路上險些跌倒。
“李玉,究竟是怎麽回事,十阿哥不是一直由皇額娘照顧的嗎?
就算中間皇額娘病中難以顧及,可慈寧宮中的人手和物件向來就是不缺的,十阿哥怎麽就……”
李玉也是萬分的不理解,皇上看他那樣子也並不指望李玉能回答出什麽。
待皇上踏入慈寧宮殿內的時候,便看見福珈正跪在一團小小的鼓起的白布前,輕輕啜泣著。
縱使福珈替太後說了一籮筐的理由和好話,十阿哥之死,還是成了橫貫他們母子之間的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皇上直接下旨,讓皇額娘從此在慈寧宮安心養病,再不許插手後宮事宜,任何嬪妃皇子都不許再來慈寧宮。
連一直在慈寧宮侍奉湯藥的魏嬿婉都被遷怒,當著眾多奴才的麵被皇上一通斥責,趕出了慈寧宮。
麵對這樣的結果,太後怎肯罷休。
她認定皇上不體諒自己的病弱之苦,是在借機削弱她在後宮的勢力,打發了一波又一波的人要皇上來見她。
但皇上這回連政務繁忙的理由都懶得再找,直接讓李玉去傳話。
直言奪權事小,若是太後繼續胡鬧,他就直接對外宣稱太後病重,封了慈寧宮。
縱使前朝臣子們再多諫言,諒他們也不敢真的衝到皇上的後宮來察看真相。
太後先是讓福珈去翊坤宮找如懿,以孝道壓製,讓如懿去求情。
然後又派福珈給魏嬿婉遞了信去,讓她也一同想法子,無論如何也要讓皇上再去慈寧宮一趟。
魏嬿婉一開始是不情願的。
誰都能看出來,太後與皇上怕是徹底撕破臉了,這種時候,再投靠太後顯然不算明智。
可魏嬿婉聽聞如懿也要去,思前想後,魏嬿婉還是挑了個時間,特意在如懿去養心殿的路上攔住了她。
“給皇後娘娘請安,臣妾看容佩姑姑提著食盒,這是要去養心殿給皇上送膳嗎?”
如懿隻一眼便看出了她的心思,“皇上連日在養心殿批閱奏折,許久不曾來後宮了。
本宮奉太後之命去探望一二。怎麽,令嬪也是要去養心殿嗎?”
“臣妾卑微,服侍皇上和皇後娘娘用膳是分內之責,還請皇後娘娘不要嫌棄臣妾粗鄙才是。”
魏嬿婉將姿態放的很低,玫粉色的衣領間露出一截雪白的脖頸,很是引人憐惜。
如懿沒有拒絕,隻意味深長的看了她一眼,“令嬪有心了,既然如此,那便隨本宮一起吧。”
二人同行在長街之上,魏嬿婉雖始終落在了如懿身後半步走著,可眼神卻不曾離開過她。
如懿早就敏銳的發覺了魏嬿婉的目光。
她能猜到魏嬿婉在糾結什麽,所以她始終不緊不慢的走著,給足了魏嬿婉思考的時間。
到底,魏嬿婉還是沒能沉住氣,小聲問道,“皇後娘娘,您說,十阿哥的死,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啊?”
如懿並未停下腳步,隻輕歎一聲,“本宮猜測,應當是人禍吧。
不過,到底是太後所致,還是旁人所致,令嬪想來是會比本宮更清楚的。
畢竟,自從太後遇刺那事起,本宮就再未踏足過慈寧宮。可令嬪倒是幾乎日日都去侍奉太後。
慈寧宮的宮人太監什麽的,想必也早就對令嬪十分熟悉,為所事從了吧。”
魏嬿婉賠笑道,“皇後娘娘說笑了,慈寧宮的宮人都是太後用慣了的老人了,怎肯輕易聽命於臣妾一個小小嬪位。
況且,十阿哥不過繈褓孩童。臣妾既然要討好太後,何必對他下手呢?”
如懿依舊不動聲色,眸底的神色並未因魏嬿婉的辯解而掀起半分波瀾,“可十阿哥是誠貴妃的孩子。
你記恨誠貴妃之心,到底是隨著誠貴妃之死而消散了,還是禍及到了十阿哥身上,隻有你自己清楚。
換而言之,令嬪你蓄意接近太後,莫不是就是為了迫害十阿哥呢?”
雖說永璜這幾日也算見了不少的血腥場麵,但乍一見到端淑長公主這疑似小產的畫麵,他還是有些驚慌失措。
永璜單膝跪在端淑長公主麵前,隻不住的開口詢問端淑長公主,“怎麽樣了”,“要不要緊?”之類無用的蒼白之話。
可此時的端淑長公主哪兒有精力回答他。
就在永璜無措至極的時候,淩雲徹已經衝了上來。
他看到端淑長公主雙目緊閉,麵無血色,痛呼聲逐漸微弱下去,顯然是疼的已經快暈過去了。
淩雲徹忙對永璜道,“大阿哥,長公主怕是動了胎氣,得盡快將她挪回軍營,尋軍醫檢查救治才是。”
“好……挪……”
永璜雖然滿口答應,可他一雙手想要將端淑長公主先扶起來,卻又害怕輕易動了她又對她和腹中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淩雲徹看他那模樣便知指望不上,可人命關天,耽誤不得,他無奈道,“大阿哥,您身上的披風可借微臣一用?”
永璜不知淩雲徹要做什麽,可他還是順從的將披風脫下,遞給了淩雲徹。
“長公主,軍營中皆是男子,事態緊急,微臣得罪了。”
端淑長公主已經痛的有些失智了。
她聽不清耳邊男子在說什麽,隻無意識的攥住了男子的衣角,像是抓住了什麽救命稻草一般。
“救……救我……我的孩子……”
“長公主放心,微臣這就帶您回家。”
說罷,淩雲徹接過披風,直接裹住了端淑長公主的身子,又用兜帽掩住了長公主的麵容,而後便將其打橫抱了起來。
身後的士兵早已牽來駿馬,淩雲徹帶著長公主翻身上馬,往軍營的方向趕去。
邊疆的急報還未傳到京中,慈寧宮就先出事了。
十阿哥連續發熱了十餘天,中間齊太醫曾通過施針之法暫時壓製住了十阿哥體內的熱毒,讓十阿哥有了好轉的跡象。
可一切終究不過是回光返照。
不過一晚,十阿哥又陡然高燒不退,最終渾身滾燙的在一個清晨停止了呼吸。
皇上聽聞此事,站立不穩,在趕去慈寧宮的路上險些跌倒。
“李玉,究竟是怎麽回事,十阿哥不是一直由皇額娘照顧的嗎?
就算中間皇額娘病中難以顧及,可慈寧宮中的人手和物件向來就是不缺的,十阿哥怎麽就……”
李玉也是萬分的不理解,皇上看他那樣子也並不指望李玉能回答出什麽。
待皇上踏入慈寧宮殿內的時候,便看見福珈正跪在一團小小的鼓起的白布前,輕輕啜泣著。
縱使福珈替太後說了一籮筐的理由和好話,十阿哥之死,還是成了橫貫他們母子之間的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皇上直接下旨,讓皇額娘從此在慈寧宮安心養病,再不許插手後宮事宜,任何嬪妃皇子都不許再來慈寧宮。
連一直在慈寧宮侍奉湯藥的魏嬿婉都被遷怒,當著眾多奴才的麵被皇上一通斥責,趕出了慈寧宮。
麵對這樣的結果,太後怎肯罷休。
她認定皇上不體諒自己的病弱之苦,是在借機削弱她在後宮的勢力,打發了一波又一波的人要皇上來見她。
但皇上這回連政務繁忙的理由都懶得再找,直接讓李玉去傳話。
直言奪權事小,若是太後繼續胡鬧,他就直接對外宣稱太後病重,封了慈寧宮。
縱使前朝臣子們再多諫言,諒他們也不敢真的衝到皇上的後宮來察看真相。
太後先是讓福珈去翊坤宮找如懿,以孝道壓製,讓如懿去求情。
然後又派福珈給魏嬿婉遞了信去,讓她也一同想法子,無論如何也要讓皇上再去慈寧宮一趟。
魏嬿婉一開始是不情願的。
誰都能看出來,太後與皇上怕是徹底撕破臉了,這種時候,再投靠太後顯然不算明智。
可魏嬿婉聽聞如懿也要去,思前想後,魏嬿婉還是挑了個時間,特意在如懿去養心殿的路上攔住了她。
“給皇後娘娘請安,臣妾看容佩姑姑提著食盒,這是要去養心殿給皇上送膳嗎?”
如懿隻一眼便看出了她的心思,“皇上連日在養心殿批閱奏折,許久不曾來後宮了。
本宮奉太後之命去探望一二。怎麽,令嬪也是要去養心殿嗎?”
“臣妾卑微,服侍皇上和皇後娘娘用膳是分內之責,還請皇後娘娘不要嫌棄臣妾粗鄙才是。”
魏嬿婉將姿態放的很低,玫粉色的衣領間露出一截雪白的脖頸,很是引人憐惜。
如懿沒有拒絕,隻意味深長的看了她一眼,“令嬪有心了,既然如此,那便隨本宮一起吧。”
二人同行在長街之上,魏嬿婉雖始終落在了如懿身後半步走著,可眼神卻不曾離開過她。
如懿早就敏銳的發覺了魏嬿婉的目光。
她能猜到魏嬿婉在糾結什麽,所以她始終不緊不慢的走著,給足了魏嬿婉思考的時間。
到底,魏嬿婉還是沒能沉住氣,小聲問道,“皇後娘娘,您說,十阿哥的死,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啊?”
如懿並未停下腳步,隻輕歎一聲,“本宮猜測,應當是人禍吧。
不過,到底是太後所致,還是旁人所致,令嬪想來是會比本宮更清楚的。
畢竟,自從太後遇刺那事起,本宮就再未踏足過慈寧宮。可令嬪倒是幾乎日日都去侍奉太後。
慈寧宮的宮人太監什麽的,想必也早就對令嬪十分熟悉,為所事從了吧。”
魏嬿婉賠笑道,“皇後娘娘說笑了,慈寧宮的宮人都是太後用慣了的老人了,怎肯輕易聽命於臣妾一個小小嬪位。
況且,十阿哥不過繈褓孩童。臣妾既然要討好太後,何必對他下手呢?”
如懿依舊不動聲色,眸底的神色並未因魏嬿婉的辯解而掀起半分波瀾,“可十阿哥是誠貴妃的孩子。
你記恨誠貴妃之心,到底是隨著誠貴妃之死而消散了,還是禍及到了十阿哥身上,隻有你自己清楚。
換而言之,令嬪你蓄意接近太後,莫不是就是為了迫害十阿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