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的事情確定,該交的錢都交了,家裏人不管還有什麽想法,都憋著,該幹活還是要幹活,不然錢就打水漂。
要把日子過好,這個想法,紮根在這個時候的每一個人心裏。
曲秀雯的任務在建業離開幾日後提示完成,為了確保後續發展沒有變故,想要守護這個孫子,決定等他大學畢業再找個機會離開。
在這個家過得夠夠的,趙彩玲偶爾發瘋,都成了她生活的調味劑。
看著一個人突然變身狗狗,開始狂吠咬人,然後又被馴服,呼嚕呼嚕毛,這個過程很有意思。
全家人一起把池塘用竹籬笆圍起來,給小鴨子搭一個棚子,養殖廠的人開拖拉機把他們預定的魚苗、鴨苗送過來,還給了兩袋子鴨飼料,各種糧食渣滓。
守著魚塘,守著田地,擔心有人搞破壞,偷東西,馬家鳴和馬小康輪流去守夜。
這些是他們活下去的希望,是他們的命。
建軍能下地行走,走路還有些別扭,不知道借了誰家的自行車,跟著一群差不多大的小夥子,天天往縣城跑。
趙彩玲最擔心他,勸他在家看鴨子,真實目的是什麽,隻有她自己知道,是怕他在外麵惹事,還是怕年底建國不願意對半分賺的錢。
十八歲的年紀,又是一群人,親爹親娘都別想阻住他的腳步,在外麵鬥得頭破血流也比在家守著地頭強。
後來偶爾往家裏拿些吃食,吹噓自己多麽多麽厲害,也就隨他去了,隻叮囑他要注意安全。
蘭蘭預產期到了,在家裏生下一個胖小子,估計之前的事在趙彩玲心裏留下一個疙瘩,不願意給兒媳婦伺候月子,幹啥都是拉著一副死驢臉。
建國求到曲秀雯麵前,他娘做的太過分,真的想要和他們離心,五個兒女隻有建軍最得她的心,她怎麽就能保證建軍以後會對她好,越是不被看好,他們越要活出個樣。
曲秀雯接過蘭蘭坐月子的活,那麽割豬草的活就是趙彩玲的,不願意也不行。
馬小康,你想累死你娘?
馬小康,你就看著自己媳婦磋磨剛生產完的兒媳婦,給你們馬家生了兩個孫子,吃幾個雞蛋還要看她的臉色,就問你這個當公公,這雞蛋能不能吃?
遇到事情,曲秀雯才懶得和趙彩玲動嘴,把事情牽扯到孝心,牽扯到男人的麵子上,牽扯到馬小康身上,他不可能不管。
馬小康說趙彩玲一句,頂曲秀雯罵她十頓。
“奶,你真好,以後我和建國給你養老,我們努力掙錢,絕對不讓你以後的日子難過。”蘭蘭抱著剛出生的兒子,淚眼汪汪。
“你們有這個心就好,好好休息,和建國一起把日子過好,把孩子養大,是你們要做的事,我有四個兒子,你婆婆在混不吝,也不敢把我怎樣。”
成為老年人,就是這麽有底氣,在她麵前,都是小輩。
“爹娘、叔叔嬸嬸孝敬您,是他們的事,我們是我們的心意。”
“老奶奶,我們什麽時候去釣魚?”虎頭虎腦的奶團子端著破碗撞開門進來,碗裏是他剛剛在菜地牆角挖的蚯蚓。
“哇哇~哇哇哇~”拱在懷裏吃奶的二寶被砰的聲音嚇一跳,張嘴就嚎。
“和你說過了,開門關門小聲點,嚇到弟弟啦。”
“你是膽小鬼,這就哭啦,一點都不是男子漢。”大寶站在床邊,踮起腳看向繈褓裏的小弟弟,真醜,真弱,不配當他大寶的弟弟,以後不跟他玩。
“他還小,你小時候比他還喜歡哭那,房頂都能被你掀翻。”
“才不是那,老奶奶你壞,你喜歡小弟弟不喜歡我,我不跟你玩了。”大寶扭著屁股,哼哧哼哧的就往外走,腳步很慢,等著有人挽留他。
小孩子生氣,看著就可愛,曲秀雯成為老年人,最喜歡逗小孩子啦。
這幾天小家夥被勒令在家裏待著,哪裏都不準去,尤其不能去魚塘。
前些天鴨苗剛送過來,他跟著大人過去,鑽進籬笆和小鴨子玩,一手拎著一個鴨脖子,夾在咯吱窩,一副他們是好夥伴的樣子,又抓住小鴨子,一隻隻往水裏丟,看它們誰跑得遠。
馬家鳴拿著木棍,在他身後喊著要打他,從魚塘跑回家,木棍揮舞了幾十次,一下都沒落在他重孫子身上。
“不是要釣魚嗎?不釣了?”
“釣魚,老奶奶,你快點,蚯蚓我都捉好啦。”大寶又高興起來,轉身舉著碗給曲秀雯看。
“真棒,那快走吧。”把熱水壺、餅幹、紅糖、嬰兒尿戒子都放到床邊,蘭蘭伸手就能夠到的地方,她才關門,拎著水桶魚竿跟著大寶朝河邊走。
農村小孩,隻要能跑了,大人就別想追上,天上地下他都得走一遍。
大人哪有時間跟在後麵跑,隻叮囑幾句,讓大點的孩子看著,這也是農村孩子夭折的原因之一。
不過,這個時候的小孩命真大,難殺。
在下遊淺灘處,用石頭擋住,把網兜口用木棍撐開,固定在留出來的口子處,水很清澈,流速不快,大魚沒有,手指長的小魚一群一群,可以擠了肚子,用油煎著吃。
漁網下好,一老一小拿著竹竿,上麵綁著魚線魚鉤,魚鉤上掛著還在擺動著身體的蚯蚓,拋在深水區,坐在石頭上等著。
大寶的竹竿隻有一米長,他像模像樣的甩到河裏,曲秀雯特別害怕他用魚鉤釣上她,還好,甩到河邊啦,能看到他的魚鉤,不知道有那個傻魚願意上鉤。
不一會,曲秀雯魚線上的彩色泡沫浮動,收起來,一條草魚,小孩手臂長,一斤多點。
“老奶奶,魚,魚。”大寶丟掉手裏的竹竿,伸著雙手,蹦跳著就要抓她魚鉤上的魚。
曲秀雯把魚甩到岸邊,她拿著竹簍,看著大寶把魚嘴上的鉤子取下來,雙手捧著魚,她遞過去竹簍,成功收獲一條魚。
重新掛上蚯蚓,繼續坐到河邊,大寶的竹竿沒有被水衝走,慶幸,不然又要跟著跑。
三歲小孩就能坐得住,不盯著自己的魚竿,反而盯著曲秀雯的魚竿,隻要浮子動了,他就知道,自己來活了。
大家日子過得好,大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河裏的魚都被小孩子包圓啦。
要把日子過好,這個想法,紮根在這個時候的每一個人心裏。
曲秀雯的任務在建業離開幾日後提示完成,為了確保後續發展沒有變故,想要守護這個孫子,決定等他大學畢業再找個機會離開。
在這個家過得夠夠的,趙彩玲偶爾發瘋,都成了她生活的調味劑。
看著一個人突然變身狗狗,開始狂吠咬人,然後又被馴服,呼嚕呼嚕毛,這個過程很有意思。
全家人一起把池塘用竹籬笆圍起來,給小鴨子搭一個棚子,養殖廠的人開拖拉機把他們預定的魚苗、鴨苗送過來,還給了兩袋子鴨飼料,各種糧食渣滓。
守著魚塘,守著田地,擔心有人搞破壞,偷東西,馬家鳴和馬小康輪流去守夜。
這些是他們活下去的希望,是他們的命。
建軍能下地行走,走路還有些別扭,不知道借了誰家的自行車,跟著一群差不多大的小夥子,天天往縣城跑。
趙彩玲最擔心他,勸他在家看鴨子,真實目的是什麽,隻有她自己知道,是怕他在外麵惹事,還是怕年底建國不願意對半分賺的錢。
十八歲的年紀,又是一群人,親爹親娘都別想阻住他的腳步,在外麵鬥得頭破血流也比在家守著地頭強。
後來偶爾往家裏拿些吃食,吹噓自己多麽多麽厲害,也就隨他去了,隻叮囑他要注意安全。
蘭蘭預產期到了,在家裏生下一個胖小子,估計之前的事在趙彩玲心裏留下一個疙瘩,不願意給兒媳婦伺候月子,幹啥都是拉著一副死驢臉。
建國求到曲秀雯麵前,他娘做的太過分,真的想要和他們離心,五個兒女隻有建軍最得她的心,她怎麽就能保證建軍以後會對她好,越是不被看好,他們越要活出個樣。
曲秀雯接過蘭蘭坐月子的活,那麽割豬草的活就是趙彩玲的,不願意也不行。
馬小康,你想累死你娘?
馬小康,你就看著自己媳婦磋磨剛生產完的兒媳婦,給你們馬家生了兩個孫子,吃幾個雞蛋還要看她的臉色,就問你這個當公公,這雞蛋能不能吃?
遇到事情,曲秀雯才懶得和趙彩玲動嘴,把事情牽扯到孝心,牽扯到男人的麵子上,牽扯到馬小康身上,他不可能不管。
馬小康說趙彩玲一句,頂曲秀雯罵她十頓。
“奶,你真好,以後我和建國給你養老,我們努力掙錢,絕對不讓你以後的日子難過。”蘭蘭抱著剛出生的兒子,淚眼汪汪。
“你們有這個心就好,好好休息,和建國一起把日子過好,把孩子養大,是你們要做的事,我有四個兒子,你婆婆在混不吝,也不敢把我怎樣。”
成為老年人,就是這麽有底氣,在她麵前,都是小輩。
“爹娘、叔叔嬸嬸孝敬您,是他們的事,我們是我們的心意。”
“老奶奶,我們什麽時候去釣魚?”虎頭虎腦的奶團子端著破碗撞開門進來,碗裏是他剛剛在菜地牆角挖的蚯蚓。
“哇哇~哇哇哇~”拱在懷裏吃奶的二寶被砰的聲音嚇一跳,張嘴就嚎。
“和你說過了,開門關門小聲點,嚇到弟弟啦。”
“你是膽小鬼,這就哭啦,一點都不是男子漢。”大寶站在床邊,踮起腳看向繈褓裏的小弟弟,真醜,真弱,不配當他大寶的弟弟,以後不跟他玩。
“他還小,你小時候比他還喜歡哭那,房頂都能被你掀翻。”
“才不是那,老奶奶你壞,你喜歡小弟弟不喜歡我,我不跟你玩了。”大寶扭著屁股,哼哧哼哧的就往外走,腳步很慢,等著有人挽留他。
小孩子生氣,看著就可愛,曲秀雯成為老年人,最喜歡逗小孩子啦。
這幾天小家夥被勒令在家裏待著,哪裏都不準去,尤其不能去魚塘。
前些天鴨苗剛送過來,他跟著大人過去,鑽進籬笆和小鴨子玩,一手拎著一個鴨脖子,夾在咯吱窩,一副他們是好夥伴的樣子,又抓住小鴨子,一隻隻往水裏丟,看它們誰跑得遠。
馬家鳴拿著木棍,在他身後喊著要打他,從魚塘跑回家,木棍揮舞了幾十次,一下都沒落在他重孫子身上。
“不是要釣魚嗎?不釣了?”
“釣魚,老奶奶,你快點,蚯蚓我都捉好啦。”大寶又高興起來,轉身舉著碗給曲秀雯看。
“真棒,那快走吧。”把熱水壺、餅幹、紅糖、嬰兒尿戒子都放到床邊,蘭蘭伸手就能夠到的地方,她才關門,拎著水桶魚竿跟著大寶朝河邊走。
農村小孩,隻要能跑了,大人就別想追上,天上地下他都得走一遍。
大人哪有時間跟在後麵跑,隻叮囑幾句,讓大點的孩子看著,這也是農村孩子夭折的原因之一。
不過,這個時候的小孩命真大,難殺。
在下遊淺灘處,用石頭擋住,把網兜口用木棍撐開,固定在留出來的口子處,水很清澈,流速不快,大魚沒有,手指長的小魚一群一群,可以擠了肚子,用油煎著吃。
漁網下好,一老一小拿著竹竿,上麵綁著魚線魚鉤,魚鉤上掛著還在擺動著身體的蚯蚓,拋在深水區,坐在石頭上等著。
大寶的竹竿隻有一米長,他像模像樣的甩到河裏,曲秀雯特別害怕他用魚鉤釣上她,還好,甩到河邊啦,能看到他的魚鉤,不知道有那個傻魚願意上鉤。
不一會,曲秀雯魚線上的彩色泡沫浮動,收起來,一條草魚,小孩手臂長,一斤多點。
“老奶奶,魚,魚。”大寶丟掉手裏的竹竿,伸著雙手,蹦跳著就要抓她魚鉤上的魚。
曲秀雯把魚甩到岸邊,她拿著竹簍,看著大寶把魚嘴上的鉤子取下來,雙手捧著魚,她遞過去竹簍,成功收獲一條魚。
重新掛上蚯蚓,繼續坐到河邊,大寶的竹竿沒有被水衝走,慶幸,不然又要跟著跑。
三歲小孩就能坐得住,不盯著自己的魚竿,反而盯著曲秀雯的魚竿,隻要浮子動了,他就知道,自己來活了。
大家日子過得好,大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河裏的魚都被小孩子包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