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仰望碧空,隻見白雲蒼狗,變幻莫測,歎道:“這些道理我何嚐不知?隻是那些無辜喪命的百姓我未曾見過,也不相熟,今日為我赴死之人卻是在我麾下數年之袍澤兄弟。我隻一念之間便可救他們,使他們不致涉險赴死。救天下蒼生,卻是非我之力所能及了。是以我才有些難決。”
張羽道:“製司想得有些遠了,不必為救天下蒼生,隻我們這些人。今日我們舍出性命去打仗,若能平定天下,我們的後世子孫便不必再去打仗赴死。我們若是打不贏,隻怕我們的子子孫孫都要無休無止去征戰,生死便不是我等能左右的了。”
秦玉看著張羽,目光灼灼。這道理如此淺顯,卻是實實在在,便如張羽這人一般。張羽之言也如他的刀一般,總能劈在最要害之處。
徐恒道:“璧城有悲憫之心,實是天下之幸。今日你見不到天下蒼生,實因你位份不顯,所處又非緊要之地,便隻能計較一城一池,一兵一卒之生死得失。待日後你若能掌鄭國兵權,統大軍征伐天下,你才能以天下蒼生為己念。到那時,能拯黎庶於水火,救蒼生於危難之人,必是你秦璧城。”
秦玉向他二人恭施一禮,道:“多謝二位賜教。”
忽見一個親兵快步跑來,施禮道:“稟製司,前方斥候來報,今日一早,何璠率四萬大軍來犯我疆界,如今已踏上我鄭土,大約今晚便能趕到通海。”
秦玉一驚:“楚軍來得如此之快,足見何璠之心意已決。通海之戰必將慘烈。”
徐恒道:“何璠銜恨而來,想是要新仇舊恨一遭了結。也正為如此,引他入彀又容易幾分。製司放心就是,馬衛疆定能守住通海三日,鶴霄也要命全軍將士做好出兵準備。”
次日是鄭國景曜三年臘月初三,通海軍報接連不斷傳來。楚軍辰時開始攻打鄭軍營寨,馬保據寨固守。
通海鄭軍營寨是設在一處山嶺之上,那山連綿不斷,山下又無路可繞到山後,是以楚軍隻能從營寨正麵強攻。上山道路狹窄,樹木極多,楚軍先伐木開路,近半日才開出一條闊約裏許的開闊之地來。
何璠不願耽擱,一麵命人繼續伐木拓寬道路,一麵集結五千兵馬攻打鄭軍營寨。但那山上地勢容不下這許多兵馬,楚軍隻得將兵馬分作三撥,輪番攻打。
隻因正麵攻寨的兵少,馬保守的頗為輕鬆,一日之間打退楚軍五撥攻勢。但在日暮楚軍退兵之時,攻寨的道路已拓寬至三裏有餘,明日楚軍便可集結更多兵馬攻打山上營寨。
馬保卻在軍報中言道:“請製司放心,楚軍雖人多勢眾,馬保卻必能守通海三日,不勞製司掛心。”
是夜,秦玉請徐恒寫奏疏呈報政事堂楚軍犯界,戰事已起。待徐恒書畢,秦玉又細細謄寫一遍,用火漆封了,命親兵交與驛傳,以六百裏加急連夜送往梁都。
臘月初四,楚軍又攻了一日,卻仍舊毫無進展。原來馬保營寨紮得極為牢靠,守禦器械又準備充足,鄭軍居高臨下守寨,每以弓弩、滾木、礌石擊退仰攻的楚軍。
楚軍難以靠近鄭軍營寨,偶有楚卒靠近,那壁壘又極堅實,楚軍無法攻破。馬保又親率親軍出寨廝殺,楚軍難敵,便隻得退去。
聽聞此報,秦玉反憂愁起來,召徐恒、張羽商議。秦玉苦笑道:“我卻未想到馬開山守寨守得這般好,楚軍又是這般無能。若是如此,後日馬開山若突然撤軍,何璠豈能不起疑心?”
徐恒道:“璧城所慮不無道理,馬衛疆明明勝勢已定,卻突然撤軍,這圈套未免太過明顯,若是何璠看不出,那也太過無能。倘若馬衛疆隻憑一己之力便嚇退何璠,那便前功盡棄了。”
張羽道:“你二位何苦在此勞心,隻教馬開山打去便是。楚軍若走了,我等便出兵去追,我與馬開山、洪振遠分三路去追,也能大殺他一陣,豈非也是一場大勝?又有何不好?製司何必煩心。戰陣之間,瞬息萬變,製司與徐先生若有算計不到之處,也算不得失策,也算不得丟了顏麵。”
徐恒笑道:“鶴霄,我二人並非怕丟了顏麵。聚而殲之與追擊殘敵不可同日而語。我有大勝可爭,何必去取小勝?何璠若全軍退去,元氣未傷,日後我軍要取淮安仍舊要多費氣力,此戰不是白打了?”
秦玉道:“原定之策不可輕變,我仍當堅何璠進軍之心。鶴霄,遣人傳令與馬衛疆,明夜暫不撤軍。鶴霄你明夜引兵去援馬衛疆,你兩個再守通海三日。這次要大殺一通,再露出些破綻給何璠,萬勿嚇跑了他。再遣人至應州、淮陰,命孫霖率軍明晚趕到虹泗,趙廣率軍明晚趕到應州,各自移防。”
張羽起身應了,又道:“製司,你教與張羽,如何打敗仗。我一世隻會打勝仗,卻不會打敗仗。若說敗仗,也打得,但若不慎死傷太重,隻怕製司又要怪罪我。”
秦玉微微笑道:“鶴霄明夜去援馬衛疆,你與馬衛疆再守通海三日即可。我可寫手令與你,以你為主將,遇事不決要馬衛疆聽命於你。至於如何打這一仗,以我之見,你二人不要急於出寨迎戰,隻固守營寨便好,何璠必會以為我無還手之力矣。通海預備的滾木礌石等物,你前兩日多使些,到第三日少用些,何璠必會以為我已無力守寨。到第三日晚,你與馬衛疆撤回虹泗,隻教何璠不起疑便好,他便會放心來追。此事若成,便是你張鶴霄又一番大功。隻是你退回此營寨時,我已不在此地,那時我自會命退之接應你等,你便須聽從退之號令了。”
張羽點頭道:“這是自然。那便都依從製司吩咐就是。”
秦玉點頭道:“戰陣間事,你遠勝於我,可自決之。何時撤軍,如何撤軍,你自能看準時機,何須問我?你隻留意,務要引何璠來追,否則鶴霄便非但無功,反要受過了。”
張羽道:“好,張羽記下了。”
張羽道:“製司想得有些遠了,不必為救天下蒼生,隻我們這些人。今日我們舍出性命去打仗,若能平定天下,我們的後世子孫便不必再去打仗赴死。我們若是打不贏,隻怕我們的子子孫孫都要無休無止去征戰,生死便不是我等能左右的了。”
秦玉看著張羽,目光灼灼。這道理如此淺顯,卻是實實在在,便如張羽這人一般。張羽之言也如他的刀一般,總能劈在最要害之處。
徐恒道:“璧城有悲憫之心,實是天下之幸。今日你見不到天下蒼生,實因你位份不顯,所處又非緊要之地,便隻能計較一城一池,一兵一卒之生死得失。待日後你若能掌鄭國兵權,統大軍征伐天下,你才能以天下蒼生為己念。到那時,能拯黎庶於水火,救蒼生於危難之人,必是你秦璧城。”
秦玉向他二人恭施一禮,道:“多謝二位賜教。”
忽見一個親兵快步跑來,施禮道:“稟製司,前方斥候來報,今日一早,何璠率四萬大軍來犯我疆界,如今已踏上我鄭土,大約今晚便能趕到通海。”
秦玉一驚:“楚軍來得如此之快,足見何璠之心意已決。通海之戰必將慘烈。”
徐恒道:“何璠銜恨而來,想是要新仇舊恨一遭了結。也正為如此,引他入彀又容易幾分。製司放心就是,馬衛疆定能守住通海三日,鶴霄也要命全軍將士做好出兵準備。”
次日是鄭國景曜三年臘月初三,通海軍報接連不斷傳來。楚軍辰時開始攻打鄭軍營寨,馬保據寨固守。
通海鄭軍營寨是設在一處山嶺之上,那山連綿不斷,山下又無路可繞到山後,是以楚軍隻能從營寨正麵強攻。上山道路狹窄,樹木極多,楚軍先伐木開路,近半日才開出一條闊約裏許的開闊之地來。
何璠不願耽擱,一麵命人繼續伐木拓寬道路,一麵集結五千兵馬攻打鄭軍營寨。但那山上地勢容不下這許多兵馬,楚軍隻得將兵馬分作三撥,輪番攻打。
隻因正麵攻寨的兵少,馬保守的頗為輕鬆,一日之間打退楚軍五撥攻勢。但在日暮楚軍退兵之時,攻寨的道路已拓寬至三裏有餘,明日楚軍便可集結更多兵馬攻打山上營寨。
馬保卻在軍報中言道:“請製司放心,楚軍雖人多勢眾,馬保卻必能守通海三日,不勞製司掛心。”
是夜,秦玉請徐恒寫奏疏呈報政事堂楚軍犯界,戰事已起。待徐恒書畢,秦玉又細細謄寫一遍,用火漆封了,命親兵交與驛傳,以六百裏加急連夜送往梁都。
臘月初四,楚軍又攻了一日,卻仍舊毫無進展。原來馬保營寨紮得極為牢靠,守禦器械又準備充足,鄭軍居高臨下守寨,每以弓弩、滾木、礌石擊退仰攻的楚軍。
楚軍難以靠近鄭軍營寨,偶有楚卒靠近,那壁壘又極堅實,楚軍無法攻破。馬保又親率親軍出寨廝殺,楚軍難敵,便隻得退去。
聽聞此報,秦玉反憂愁起來,召徐恒、張羽商議。秦玉苦笑道:“我卻未想到馬開山守寨守得這般好,楚軍又是這般無能。若是如此,後日馬開山若突然撤軍,何璠豈能不起疑心?”
徐恒道:“璧城所慮不無道理,馬衛疆明明勝勢已定,卻突然撤軍,這圈套未免太過明顯,若是何璠看不出,那也太過無能。倘若馬衛疆隻憑一己之力便嚇退何璠,那便前功盡棄了。”
張羽道:“你二位何苦在此勞心,隻教馬開山打去便是。楚軍若走了,我等便出兵去追,我與馬開山、洪振遠分三路去追,也能大殺他一陣,豈非也是一場大勝?又有何不好?製司何必煩心。戰陣之間,瞬息萬變,製司與徐先生若有算計不到之處,也算不得失策,也算不得丟了顏麵。”
徐恒笑道:“鶴霄,我二人並非怕丟了顏麵。聚而殲之與追擊殘敵不可同日而語。我有大勝可爭,何必去取小勝?何璠若全軍退去,元氣未傷,日後我軍要取淮安仍舊要多費氣力,此戰不是白打了?”
秦玉道:“原定之策不可輕變,我仍當堅何璠進軍之心。鶴霄,遣人傳令與馬衛疆,明夜暫不撤軍。鶴霄你明夜引兵去援馬衛疆,你兩個再守通海三日。這次要大殺一通,再露出些破綻給何璠,萬勿嚇跑了他。再遣人至應州、淮陰,命孫霖率軍明晚趕到虹泗,趙廣率軍明晚趕到應州,各自移防。”
張羽起身應了,又道:“製司,你教與張羽,如何打敗仗。我一世隻會打勝仗,卻不會打敗仗。若說敗仗,也打得,但若不慎死傷太重,隻怕製司又要怪罪我。”
秦玉微微笑道:“鶴霄明夜去援馬衛疆,你與馬衛疆再守通海三日即可。我可寫手令與你,以你為主將,遇事不決要馬衛疆聽命於你。至於如何打這一仗,以我之見,你二人不要急於出寨迎戰,隻固守營寨便好,何璠必會以為我無還手之力矣。通海預備的滾木礌石等物,你前兩日多使些,到第三日少用些,何璠必會以為我已無力守寨。到第三日晚,你與馬衛疆撤回虹泗,隻教何璠不起疑便好,他便會放心來追。此事若成,便是你張鶴霄又一番大功。隻是你退回此營寨時,我已不在此地,那時我自會命退之接應你等,你便須聽從退之號令了。”
張羽點頭道:“這是自然。那便都依從製司吩咐就是。”
秦玉點頭道:“戰陣間事,你遠勝於我,可自決之。何時撤軍,如何撤軍,你自能看準時機,何須問我?你隻留意,務要引何璠來追,否則鶴霄便非但無功,反要受過了。”
張羽道:“好,張羽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