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官員一路查訪,尋到熊禦史投宿客棧,喚作汪家老店。據店中掌櫃店夥所言,熊禦史確是留宿汪家老店,共住了兩夜,來時三人,去時也是三人。住這兩夜,並未有異常之事,隻第二夜有一官人乘大轎來訪。來客在客棧門口並未下轎,卻是直抬入院內熊禦史居所,直到來客離去之時才知是陝州府太守段圭。段太守離去之時,熊禦史直送至大門外,二人言笑如常。第二日一早未到五更天,熊禦史與兩個隨從便離店而去,三人同去,也未見異常。”
“刑部官員詢問陝州南門值守官兵,確是見熊禦史模樣三人早早等在城內,見城門打開,便即騎馬出城,也無異樣。刑部官員又查訪至陝州段太守處,段太守言,當日熊禦史曾拜會段太守,卻隻問些陝州風土民情,錢糧收支等事,並未言及其他。段太守隻道熊禦史連日趕路,身上沒了盤纏,來打秋風,卻因事出倉促,未做準備,不及相送,遂於當晚備好五十貫錢,送至客棧。哪知熊禦史卻堅持不受,段太守隻得罷休,卻也敬服熊禦史為人,二人甚是相投。離去之時,熊禦史直送至大門外,執手而別。就此再未聞熊禦史音信。”
“段太守貼身之人乃是陝州府經曆文修,當日整日陪在段太守身邊,也隨段太守一同拜望熊禦史。文經曆所言與段太守一般無二。刑部官員亦曾詢問段太守的四個轎夫,也與段太守之言無差。”
蔣廷頓了一頓道:“然自此之後,便再查不到熊禦史一絲蹤跡,熊禦史一行三人出了陝州城,便再無人見過。刑部查到此處,便再查不下去,隻得回都複命。其後刑部又兩次差人去查,卻與前次所查一般,至陝州便再無音訊,陝州城內又無可疑之處,熊禦史也確是出了陝州城。到了今年五月,刑部查無可查,隻得將此案上複政事堂,卷宗由政事堂封存。此案就此掛了起來。”
袁端點了點頭,宋質道:“此案隻刑部在查,大理寺未曾過問?”
崔言道:“熊禦史生死未明,也未找到凶犯,刑部便未移送大理寺。這位...”他指指身邊的嚴榷道:“便是大理寺嚴宏邈寺丞,我請他與蔣郎中一同助我查辦此案。”
嚴榷道:“稟相公,大理寺確是未曾過問此案。”
宋質道:“默之,這案子朝野矚目,現下聖上也已知曉,若是查不出究竟,難以向我鄭國臣民交代,朝廷便也顏麵無存,你可有把握一年之內查明?”
袁端道:“宋相公說的不錯,更兼熊逸德乃是朝廷命官,一位朝廷官員無緣無故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實是我大鄭前所未聞之事,此案若不查明,非但朝廷顏麵無存,也寒了眾官員之心。默之,我知你辛苦,但這等重案也隻得你牽頭去辦了,旁的人,我與宋相公都不放心,你多受些煩累,為我大鄭官員去一去心頭憂疑。”
崔言道:“二位相公放心,崔言敢不盡心竭力?一年之內,崔言定將此案查清,上複聖上與二位相公,下複大鄭百姓。”
袁端道:“好,默之,你查辦此案,朝中官員你要用哪個,隻管用去便是,你要查哪處,隻管查去便是,你要使多少銀錢,隻管使去便是,皆不必稟知我與宋相公。若有人膽敢妨礙你查案,該如何處置你便自行處置,若你不能處置,便稟明我二人,我二人自會為你掃除這些幹礙。嗯,就是如此,可還夠麽?”
崔言道:“多謝二位相公,若如此崔言還不能查明此案,自會向二位相公請罪。”
袁端道:“好,現下你心中可有頭緒,要從何處查起?”
崔言道:“稟相公,熊吉氏狀紙中所告之人乃是熊禦史兩個隨從,包乙與李大郎。李大郎隨熊禦史日短,熊吉氏不知其人如何,但包乙,熊禦史書信中卻曾提及。包乙隨熊禦史一年有餘,平日裏有些貪小,然熊禦史清貧,包乙撈不到好處,不免有些怨言,做事也不肯盡心,熊禦史卻也無錢再尋隨從,也隻得暫且留用了。禦史台幾個同僚也說,熊禦史平日裏對這隨從也是頗有微詞。那李大郎是熊禦史出都公幹之前友人所薦,與熊禦史素無淵源,隻怕也難和睦。以此看,這二人最是可疑。況且,三人同時失蹤,又無半分蹤跡可查,實在匪夷所思,以崔言之見,隻怕便是這二人將熊禦史謀害了,而後逃之夭夭。”
宋質道:“小人自是貪財之輩,依默之看,這二人是謀財害命了?”
崔言道:“這又是一處疑點。熊禦史為官清廉,家無餘財,出都之後也盡是投宿驛站,唯有一次未投宿驛站,便是在這陝州甘山驛。熊禦史所經之處,多有官員相送程儀,此是地方官員慣例,然熊禦史皆是拒而不受。甘山驛丞言曾送兩貫錢與熊禦史為川資,熊禦史未受,陝州段太守也曾送程儀,熊禦史仍舊未受。然熊禦史投宿之處,卻是那汪家老店之中,房價最是低廉的一座小院。以此看,熊禦史身上,隻怕並沒有許多錢財,兩個隨從又怎會謀財害命?”
袁端道:“默之言之有理,無財又怎會謀財?若說是意外失足,也絕無三人同時失足之理。如此,默之卻要從何處著手去查?”
崔言一字一字道:“熊禦史一路無事,偏偏出了陝州便出了事,陝州太守斷然難脫幹係。崔言便要從這陝州查起。”
宋質道:“陝州太守段圭,這人似是景曜元年出任陝州太守的,來都陛見之時,聖上命我見了他,隻是天長日久,有些記不得了。”
崔言道:“這位段太守我以往也見過,今年三月又曾見過一次。年初他被吏部薦為利州郡轉運使,回都之時我見了他。這段太守為人幹練,又極為謙和的,吏部數年皆報為‘卓異’,升官也是遲早的事。隻是如今出任利州,路途遙遠,查起來便頗為不易了。再一個便是陝縣縣令謝蘊。這位謝縣令還在陝縣留任,那自是要盤查一番了。還有文修文經曆,現已隨段太守到利州任漕糧轉運監,也是要查問的。然這幾位皆是朝廷命官,也要存些體麵的,此事也未必便與他們相關。”
忽的轉頭對蔡聳道:“重樓,這位段太守你似也曾見過,你以為此人如何?”
蔡聳一愣,似是未想到崔言問及,繼而笑道:“這人我也見過,卻也記不大清了。今年他回都我未見過他,上一次見還是數年前我出都巡查關中鹽鐵之時,我回程路過陝州,他聞信來拜我,也不過粗略一會而已。至於其人如何,我卻著實已無印象,然段圭官聲甚佳,有能員之名,近些年升遷頗快,足見其做事用心。似乎不至如此喪心病狂,竟膽敢謀害朝廷命官。”
崔言道:“我隻說此事或與他相幹,卻未說他謀害朝廷命官。這罪名極大,我怎敢如此指摘大臣?相公,此案我便要從此處著手,著人分兩路去往利州、陝州查訪,尤其是陝州,便是將陝州城翻過來,也要查出熊禦史蹤跡。再命人將包乙、李大郎畫影圖形,布告天下,務要將這二人搜尋出來。如此可否,請二位相公明示。”
宋質道:“這樣也好,你查去便是,若有進展,務要即刻向袁相公與我稟報。”
袁端道:“好,就是這樣。隻是都中一時還離不得你,便隻有勞動敬齋與宏邈先去探查了。若有急事,六百裏急遞到都中,也耽擱不得許多時日。”
蔣廷、嚴榷站起身來,齊聲應道:“是,下官領命,定不負相公所托。”
崔言也站起身道:“你二人且先回衙,將諸事交托清楚,再點些人手相助。申正時牌我三人到刑部會商細事,明日你二人便離都。”
按規製,大禮已成,須得陳封先行離去,眾官員才得散去。今日不得進城,陳封選定左驍衛駐地過夜,因此別過眾官員,陳封便縱馬向東郊龍驤軍左驍衛磐石大營馳去,身後程備、裴緒、衛綰與二十個親兵跟隨。
天已熱了上來,陳封鎧甲之下衣衫已被汗水濕透,但他此刻隻覺天高地闊,山青水碧,想起數年前徐雲還都時的情景,今日自家也不遑多讓了,心中說不出的暢快,當真是馬蹄飛逸,春風得意。
遠遠望見磐石大營,隻見轅門外黑壓壓站了數百人等候。陳封馳近,門前眾人齊刷刷單膝跪地,齊聲高呼道:“恭迎征西將軍陳都司凱旋。”
陳封滾鞍下馬,走上前去,扶起當先的秦玉,哈哈大笑道:“都是自家兄弟,怎地如此多禮。諸位請起,快快請起。”張眼望去,卻是秦玉、劉遜等將領率五百兵士迎候在此。
眾人起身,秦玉緊緊抱住陳封雙臂道:“兄長...別來無恙?我...實在是掛念兄長。”
陳封歎道:“兄弟之心,我何嚐不知?為兄又何嚐不是如此?”
話音未落,卻見身後人群之中轉出幾個全副鎧甲的將軍來,當先一人趨前幾步,撲的雙膝跪下,抱住陳封雙腿,慟哭失聲,卻說不出話來。正是陳肅。
陳封扶起陳肅道:“孝正,兄弟相會,原該歡喜才是,何必如此?”又轉頭對眾人道:“孝正自幼時便跟隨我,從未分離,卻不想今次一別便是近兩年,也難怪他流下男兒淚來。”
隻見陳肅身後兩人也跪下行庭參禮道:“末將拜見陳都司,恭賀都司成此大功。”
陳封看時,卻是王鳳、王煥兄弟二人,急忙上前,一手一個,扶起二人,道:“年初我回都之時,你三人便要來見我,然那時情勢多有不便,不得相見。今日終得相見,足慰心懷。”三人執手相歎。
陳封一手拉著陳肅,一手拉著王鳳,轉頭對秦玉道:“你幾個都去觀禮,我在人群之中都已見到,如何先我一步回營來?”
秦玉笑道:“前幾日我便接到都司帳下滾單,言要到我營中歇宿,我便知會他三人了。眾兄弟心中歡喜,便要在此擺隊迎都司還都。適才禮成之後,我等見都司往磐石大營而來,便急忙驅馬而回,卻未追趕都司,我等是從元豐倉繞過,隻為在此迎候兄長。兄長可有驚喜?”
陳封大笑道:“這必是你的主意,偏有這許多古怪。”
因眾人都不識得程備,便是裴緒,眾人多隻見過,卻不熟識。陳封為眾人一一引見,各自施禮寒暄。都是在外征戰之人,隻寥寥幾句話,眾人便已如故交好友一般。
秦玉引領眾人進了大營,直奔後堂,早有部下將領馬保、洪鍾將衛綰與二十親兵引到別處飲宴犒賞,秦玉便遣幾個親兵服侍陳封、裴緒、程備三人卸甲盥洗,秦玉等人也自去卸下鎧甲。
換過輕薄長衫,眾人簇擁著陳封進了二堂。卻見堂內已擺好酒宴,兩張大八仙桌拚在一處,桌上擺滿雞鴨魚肉,各色時新菜蔬。
秦玉道:“我知兄長最喜兄弟們在一處熱鬧,是以放了一張大桌,並未分席,隻恐裴中書不慣,還請裴中書莫要見怪。”
裴緒笑道:“璧城,你我皆是文人出身,卻也都隨軍出征,哪有這許多考究?這樣最好,大夥坐在一處才好。”
秦玉笑道:“怨不得裴中書在軍中這許久,還能立下這等大功,當真爽快。裴中書非但有文人風骨,更有武人豪爽,這等人物,秦玉真有相識恨晚之歎。”
裴緒道:“璧城過譽了,秦璧城兩榜進士出身,更能征善戰,才是我大鄭難得的文武全才。日後裴某還要多向璧城請教才是。”
陳封道:“自家兄弟,何必如此客套。諸位都請入席罷。”
秦玉道:“正是,諸位快請入席。”
“刑部官員詢問陝州南門值守官兵,確是見熊禦史模樣三人早早等在城內,見城門打開,便即騎馬出城,也無異樣。刑部官員又查訪至陝州段太守處,段太守言,當日熊禦史曾拜會段太守,卻隻問些陝州風土民情,錢糧收支等事,並未言及其他。段太守隻道熊禦史連日趕路,身上沒了盤纏,來打秋風,卻因事出倉促,未做準備,不及相送,遂於當晚備好五十貫錢,送至客棧。哪知熊禦史卻堅持不受,段太守隻得罷休,卻也敬服熊禦史為人,二人甚是相投。離去之時,熊禦史直送至大門外,執手而別。就此再未聞熊禦史音信。”
“段太守貼身之人乃是陝州府經曆文修,當日整日陪在段太守身邊,也隨段太守一同拜望熊禦史。文經曆所言與段太守一般無二。刑部官員亦曾詢問段太守的四個轎夫,也與段太守之言無差。”
蔣廷頓了一頓道:“然自此之後,便再查不到熊禦史一絲蹤跡,熊禦史一行三人出了陝州城,便再無人見過。刑部查到此處,便再查不下去,隻得回都複命。其後刑部又兩次差人去查,卻與前次所查一般,至陝州便再無音訊,陝州城內又無可疑之處,熊禦史也確是出了陝州城。到了今年五月,刑部查無可查,隻得將此案上複政事堂,卷宗由政事堂封存。此案就此掛了起來。”
袁端點了點頭,宋質道:“此案隻刑部在查,大理寺未曾過問?”
崔言道:“熊禦史生死未明,也未找到凶犯,刑部便未移送大理寺。這位...”他指指身邊的嚴榷道:“便是大理寺嚴宏邈寺丞,我請他與蔣郎中一同助我查辦此案。”
嚴榷道:“稟相公,大理寺確是未曾過問此案。”
宋質道:“默之,這案子朝野矚目,現下聖上也已知曉,若是查不出究竟,難以向我鄭國臣民交代,朝廷便也顏麵無存,你可有把握一年之內查明?”
袁端道:“宋相公說的不錯,更兼熊逸德乃是朝廷命官,一位朝廷官員無緣無故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實是我大鄭前所未聞之事,此案若不查明,非但朝廷顏麵無存,也寒了眾官員之心。默之,我知你辛苦,但這等重案也隻得你牽頭去辦了,旁的人,我與宋相公都不放心,你多受些煩累,為我大鄭官員去一去心頭憂疑。”
崔言道:“二位相公放心,崔言敢不盡心竭力?一年之內,崔言定將此案查清,上複聖上與二位相公,下複大鄭百姓。”
袁端道:“好,默之,你查辦此案,朝中官員你要用哪個,隻管用去便是,你要查哪處,隻管查去便是,你要使多少銀錢,隻管使去便是,皆不必稟知我與宋相公。若有人膽敢妨礙你查案,該如何處置你便自行處置,若你不能處置,便稟明我二人,我二人自會為你掃除這些幹礙。嗯,就是如此,可還夠麽?”
崔言道:“多謝二位相公,若如此崔言還不能查明此案,自會向二位相公請罪。”
袁端道:“好,現下你心中可有頭緒,要從何處查起?”
崔言道:“稟相公,熊吉氏狀紙中所告之人乃是熊禦史兩個隨從,包乙與李大郎。李大郎隨熊禦史日短,熊吉氏不知其人如何,但包乙,熊禦史書信中卻曾提及。包乙隨熊禦史一年有餘,平日裏有些貪小,然熊禦史清貧,包乙撈不到好處,不免有些怨言,做事也不肯盡心,熊禦史卻也無錢再尋隨從,也隻得暫且留用了。禦史台幾個同僚也說,熊禦史平日裏對這隨從也是頗有微詞。那李大郎是熊禦史出都公幹之前友人所薦,與熊禦史素無淵源,隻怕也難和睦。以此看,這二人最是可疑。況且,三人同時失蹤,又無半分蹤跡可查,實在匪夷所思,以崔言之見,隻怕便是這二人將熊禦史謀害了,而後逃之夭夭。”
宋質道:“小人自是貪財之輩,依默之看,這二人是謀財害命了?”
崔言道:“這又是一處疑點。熊禦史為官清廉,家無餘財,出都之後也盡是投宿驛站,唯有一次未投宿驛站,便是在這陝州甘山驛。熊禦史所經之處,多有官員相送程儀,此是地方官員慣例,然熊禦史皆是拒而不受。甘山驛丞言曾送兩貫錢與熊禦史為川資,熊禦史未受,陝州段太守也曾送程儀,熊禦史仍舊未受。然熊禦史投宿之處,卻是那汪家老店之中,房價最是低廉的一座小院。以此看,熊禦史身上,隻怕並沒有許多錢財,兩個隨從又怎會謀財害命?”
袁端道:“默之言之有理,無財又怎會謀財?若說是意外失足,也絕無三人同時失足之理。如此,默之卻要從何處著手去查?”
崔言一字一字道:“熊禦史一路無事,偏偏出了陝州便出了事,陝州太守斷然難脫幹係。崔言便要從這陝州查起。”
宋質道:“陝州太守段圭,這人似是景曜元年出任陝州太守的,來都陛見之時,聖上命我見了他,隻是天長日久,有些記不得了。”
崔言道:“這位段太守我以往也見過,今年三月又曾見過一次。年初他被吏部薦為利州郡轉運使,回都之時我見了他。這段太守為人幹練,又極為謙和的,吏部數年皆報為‘卓異’,升官也是遲早的事。隻是如今出任利州,路途遙遠,查起來便頗為不易了。再一個便是陝縣縣令謝蘊。這位謝縣令還在陝縣留任,那自是要盤查一番了。還有文修文經曆,現已隨段太守到利州任漕糧轉運監,也是要查問的。然這幾位皆是朝廷命官,也要存些體麵的,此事也未必便與他們相關。”
忽的轉頭對蔡聳道:“重樓,這位段太守你似也曾見過,你以為此人如何?”
蔡聳一愣,似是未想到崔言問及,繼而笑道:“這人我也見過,卻也記不大清了。今年他回都我未見過他,上一次見還是數年前我出都巡查關中鹽鐵之時,我回程路過陝州,他聞信來拜我,也不過粗略一會而已。至於其人如何,我卻著實已無印象,然段圭官聲甚佳,有能員之名,近些年升遷頗快,足見其做事用心。似乎不至如此喪心病狂,竟膽敢謀害朝廷命官。”
崔言道:“我隻說此事或與他相幹,卻未說他謀害朝廷命官。這罪名極大,我怎敢如此指摘大臣?相公,此案我便要從此處著手,著人分兩路去往利州、陝州查訪,尤其是陝州,便是將陝州城翻過來,也要查出熊禦史蹤跡。再命人將包乙、李大郎畫影圖形,布告天下,務要將這二人搜尋出來。如此可否,請二位相公明示。”
宋質道:“這樣也好,你查去便是,若有進展,務要即刻向袁相公與我稟報。”
袁端道:“好,就是這樣。隻是都中一時還離不得你,便隻有勞動敬齋與宏邈先去探查了。若有急事,六百裏急遞到都中,也耽擱不得許多時日。”
蔣廷、嚴榷站起身來,齊聲應道:“是,下官領命,定不負相公所托。”
崔言也站起身道:“你二人且先回衙,將諸事交托清楚,再點些人手相助。申正時牌我三人到刑部會商細事,明日你二人便離都。”
按規製,大禮已成,須得陳封先行離去,眾官員才得散去。今日不得進城,陳封選定左驍衛駐地過夜,因此別過眾官員,陳封便縱馬向東郊龍驤軍左驍衛磐石大營馳去,身後程備、裴緒、衛綰與二十個親兵跟隨。
天已熱了上來,陳封鎧甲之下衣衫已被汗水濕透,但他此刻隻覺天高地闊,山青水碧,想起數年前徐雲還都時的情景,今日自家也不遑多讓了,心中說不出的暢快,當真是馬蹄飛逸,春風得意。
遠遠望見磐石大營,隻見轅門外黑壓壓站了數百人等候。陳封馳近,門前眾人齊刷刷單膝跪地,齊聲高呼道:“恭迎征西將軍陳都司凱旋。”
陳封滾鞍下馬,走上前去,扶起當先的秦玉,哈哈大笑道:“都是自家兄弟,怎地如此多禮。諸位請起,快快請起。”張眼望去,卻是秦玉、劉遜等將領率五百兵士迎候在此。
眾人起身,秦玉緊緊抱住陳封雙臂道:“兄長...別來無恙?我...實在是掛念兄長。”
陳封歎道:“兄弟之心,我何嚐不知?為兄又何嚐不是如此?”
話音未落,卻見身後人群之中轉出幾個全副鎧甲的將軍來,當先一人趨前幾步,撲的雙膝跪下,抱住陳封雙腿,慟哭失聲,卻說不出話來。正是陳肅。
陳封扶起陳肅道:“孝正,兄弟相會,原該歡喜才是,何必如此?”又轉頭對眾人道:“孝正自幼時便跟隨我,從未分離,卻不想今次一別便是近兩年,也難怪他流下男兒淚來。”
隻見陳肅身後兩人也跪下行庭參禮道:“末將拜見陳都司,恭賀都司成此大功。”
陳封看時,卻是王鳳、王煥兄弟二人,急忙上前,一手一個,扶起二人,道:“年初我回都之時,你三人便要來見我,然那時情勢多有不便,不得相見。今日終得相見,足慰心懷。”三人執手相歎。
陳封一手拉著陳肅,一手拉著王鳳,轉頭對秦玉道:“你幾個都去觀禮,我在人群之中都已見到,如何先我一步回營來?”
秦玉笑道:“前幾日我便接到都司帳下滾單,言要到我營中歇宿,我便知會他三人了。眾兄弟心中歡喜,便要在此擺隊迎都司還都。適才禮成之後,我等見都司往磐石大營而來,便急忙驅馬而回,卻未追趕都司,我等是從元豐倉繞過,隻為在此迎候兄長。兄長可有驚喜?”
陳封大笑道:“這必是你的主意,偏有這許多古怪。”
因眾人都不識得程備,便是裴緒,眾人多隻見過,卻不熟識。陳封為眾人一一引見,各自施禮寒暄。都是在外征戰之人,隻寥寥幾句話,眾人便已如故交好友一般。
秦玉引領眾人進了大營,直奔後堂,早有部下將領馬保、洪鍾將衛綰與二十親兵引到別處飲宴犒賞,秦玉便遣幾個親兵服侍陳封、裴緒、程備三人卸甲盥洗,秦玉等人也自去卸下鎧甲。
換過輕薄長衫,眾人簇擁著陳封進了二堂。卻見堂內已擺好酒宴,兩張大八仙桌拚在一處,桌上擺滿雞鴨魚肉,各色時新菜蔬。
秦玉道:“我知兄長最喜兄弟們在一處熱鬧,是以放了一張大桌,並未分席,隻恐裴中書不慣,還請裴中書莫要見怪。”
裴緒笑道:“璧城,你我皆是文人出身,卻也都隨軍出征,哪有這許多考究?這樣最好,大夥坐在一處才好。”
秦玉笑道:“怨不得裴中書在軍中這許久,還能立下這等大功,當真爽快。裴中書非但有文人風骨,更有武人豪爽,這等人物,秦玉真有相識恨晚之歎。”
裴緒道:“璧城過譽了,秦璧城兩榜進士出身,更能征善戰,才是我大鄭難得的文武全才。日後裴某還要多向璧城請教才是。”
陳封道:“自家兄弟,何必如此客套。諸位都請入席罷。”
秦玉道:“正是,諸位快請入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