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帝道:“這層意思,你在奏疏之中卻未提及。象山,你仍舊對未能統兵伐蜀耿耿於懷呐。”
盧豫道:“陛下,臣並非量小之人,此事已過了這許久,況且陳崇恩也已滅了蜀國,臣又怎會記在心上?隻是臣本是一介武夫,經年在外征戰,山高地廣跑慣了的,如今卻在這梁都城中,每日裏不過是衙門軍營,或是大內家宅而已,著實憋悶。因此心中總想著能再征戰一番,統領大軍,征討殺伐,方是人生快事。若能得此,這一世便也不枉了。”
鄭帝嗬嗬笑道:“朕豈不知你,不過戲言而已。你是武將,自然不慣在朝中受拘束,這也是人之常情。然象山你也是朝廷大臣,又是朕親自提拔的禁軍將首,為朝廷出力也是你的職分。如今在外征戰的有石方白、李克讓,又有陳崇恩,現下又有徐毅節,衝陣廝殺的事交與他們去做便足矣,你要做的卻是總掌禁軍,坐鎮梁都,這便是你的職分了,你便是我大鄭將士的纛旗了。這是朝廷要你做的事,難道你也不願麽?”
盧豫已聽出鄭帝話中之意,卻並不驚慌,道:“臣如何敢違了聖意,隻是臣自思難當此任,另有他人較臣更勝任而已。石方白、李克讓便是。若說李克讓在河北難以抽身,石方白卻用不許久便可還都了。況且此番石方白在隴右立下大功,朝廷若以石方白代我,正可賞其功,任其能。請陛下三思。”
鄭帝笑道:“你這是向朕舉薦石方白嘍?石方白的功勞朝廷自有賞他之處,然這禁軍都宣撫使之位豈可輕易授受?如今正是朝廷用你之時,你卻想在此時撂下這重擔,壓在石方白肩上,這豈是朝廷重臣當為之事?倘若是在戰場之上,這隻怕也可算是臨陣脫逃了。”
鄭帝雖是帶著笑意,這話卻已是十分重了,盧豫聽了卻是麵不改色,隻道:“陛下責的是,臣確是有負聖恩。然臣思之再三,卻仍上了這道奏疏,唯因臣自思有力所難及之處,隻恐壞了朝政大局,倘若如此,便皆是臣之罪過了。因此臣上疏請辭,實是望陛下任用得力之人,為陛下穩住朝局。若能如此,臣縱做個逃卒,擔些罵名,也可無愧於陛下了。”
鄭帝道:“這也是你一片為國的心思了,著實難為你。你身子骨可還好?”
盧豫道:“承陛下垂問,臣的身子是經年征戰打熬出來的,也算硬朗,平日裏縱有些小恙,服兩副藥便也好了。隻是在梁都這幾年,有些懈怠了,身子已不如往日強健,不知還能否上陣殺敵。若是再這般閑散幾年,隻怕便連槊也提不起了。”
鄭帝道:“那便好,你們這些老將身子骨硬朗,也是國家之福。你們能為國多出幾年力,朕便也少了許多擔憂。梁都日子雖清閑,卻也未必便不能打熬筋骨,你還需善自保重,將來為朕的兒子也多出幾分力才好。”
盧豫道:“陛下放心,來日不論哪位殿下克承大統,臣都當效股肱之力。”
鄭帝道:“周王年已十五,來年便可迎娶你的孫女了,有了這層,你還能說這番話,可見你的忠心。朕是知道你們這班武將的,素來是不願卷入儲位之爭中的,如今朝堂上奏請立儲之聲不絕於耳,朕也不得不考量此事了,你在此時請辭,卻又如何為朕,為朕的兒子效力?國家用人之時,難道你還要獨善其身麽?”
盧豫道:“陛下,儲位之事,臣從不敢想,亦不敢與聞。然臣以為,陛下未立太子,臣便隻忠心於陛下,陛下若立了太子,臣除忠於陛下外,還要忠於太子。若有儲位之爭,臣隻保駕太子便是。人之五倫,君臣居首,若有爭執,臣隻以君臣大義為先,斷不敢念及其他。”
鄭帝點頭道:“甚好,你有這份心,朕更放心將日後之太子交與你輔佐了。”鄭帝見終究不能說服盧豫,隻得又道:“象山,大臣們都上疏要朕早立太子,倘若現下便立太子,你以為當立哪個為太子好?”
盧豫道:“這是陛下家事,陛下自拿主意便好。陛下立哪位殿下為太子,臣等便保哪位殿下就是。”
鄭帝歎道:“天家哪有家事?若當真是朕家事,也不必聽那些大臣的諫議了。倘若朕定要你推舉一位皇子為太子,你要推舉哪一個?”
盧豫肅然道:“稟陛下,太子是君,臣是臣子,臣哪敢以臣論君?此事,臣不敢妄言。”
鄭帝默然半晌,歎道:“罷了,你既拿定了主意,朕也不強你。你這道奏疏,且放在朕這裏,你回去後還要用心政事才是,不可懈怠了。你這便去罷。”
盧豫站起身來,深施一禮道:“陛下有命,臣不敢抗旨,臣在這都宣撫使位上一日,便當盡一日臣之職分,請陛下放心。然臣之請,也請陛下三思。”說罷又施一禮,便自去了。
八月十九,崔言到了禁衛軍都指揮使司。
這禁衛軍都司衙門就在東華門外馬行街,距樊樓不過一箭之地。往日這裏喚作金吾衛都統製使司,自金吾衛與羽林衛合為禁衛軍,便改了名字,規製卻仍如舊日一般。這裏的牢房人皆喚慣了的,便仍舊喚作金吾衛獄。
牢房內陰暗潮濕,火光時明時暗,犯人卻並不多。關在這裏的犯人多是朝廷官吏,若是尋常百姓,便交由梁州府處置了。
直走到最深處的一間牢房,洪慶才停住腳步,回身對崔言道:“就是這裏了。”
崔言四處看看,這牢房在一個轉角處,一並隻有三間牢房,除這間外另兩間卻是空無一人,轉角處有兩個金吾衛獄吏帶刀把守,看管甚是嚴密。
又細看牢房內,見一個身著官服之人仰躺在一張木板床上,隻因燈光昏暗,卻看不清麵目,料想便是蔡聳了。便道:“有勞溢之了,這兩日他如何?”
洪慶笑道:“這牢房雖粗陋些,我卻沒慢待他,每日裏有菜有肉,隻沒有酒,便是這牢房內,我也命人每日打掃,也還算幹淨。蔡重樓吃的好睡的好,隻怕要長胖了許多。”
崔言道:“溢之有心了。打開牢門罷。”
洪慶略一點頭,便有兵士上前打開牢房木柵門,洪慶又揮揮手,身後兵士將一張方桌,兩張條凳抬進去放下,又有兵士提著食盒入內,將盒內酒菜布在桌上,頃刻間已將八個冷熱菜肴,杯盞碗箸擺好。
洪慶道:“崔左丞,若無旁的事,我便去了,崔左丞與他獨自說話便是。若要喚人時,崔左丞隻喊一聲,自會有人來侍候。”
盧豫道:“陛下,臣並非量小之人,此事已過了這許久,況且陳崇恩也已滅了蜀國,臣又怎會記在心上?隻是臣本是一介武夫,經年在外征戰,山高地廣跑慣了的,如今卻在這梁都城中,每日裏不過是衙門軍營,或是大內家宅而已,著實憋悶。因此心中總想著能再征戰一番,統領大軍,征討殺伐,方是人生快事。若能得此,這一世便也不枉了。”
鄭帝嗬嗬笑道:“朕豈不知你,不過戲言而已。你是武將,自然不慣在朝中受拘束,這也是人之常情。然象山你也是朝廷大臣,又是朕親自提拔的禁軍將首,為朝廷出力也是你的職分。如今在外征戰的有石方白、李克讓,又有陳崇恩,現下又有徐毅節,衝陣廝殺的事交與他們去做便足矣,你要做的卻是總掌禁軍,坐鎮梁都,這便是你的職分了,你便是我大鄭將士的纛旗了。這是朝廷要你做的事,難道你也不願麽?”
盧豫已聽出鄭帝話中之意,卻並不驚慌,道:“臣如何敢違了聖意,隻是臣自思難當此任,另有他人較臣更勝任而已。石方白、李克讓便是。若說李克讓在河北難以抽身,石方白卻用不許久便可還都了。況且此番石方白在隴右立下大功,朝廷若以石方白代我,正可賞其功,任其能。請陛下三思。”
鄭帝笑道:“你這是向朕舉薦石方白嘍?石方白的功勞朝廷自有賞他之處,然這禁軍都宣撫使之位豈可輕易授受?如今正是朝廷用你之時,你卻想在此時撂下這重擔,壓在石方白肩上,這豈是朝廷重臣當為之事?倘若是在戰場之上,這隻怕也可算是臨陣脫逃了。”
鄭帝雖是帶著笑意,這話卻已是十分重了,盧豫聽了卻是麵不改色,隻道:“陛下責的是,臣確是有負聖恩。然臣思之再三,卻仍上了這道奏疏,唯因臣自思有力所難及之處,隻恐壞了朝政大局,倘若如此,便皆是臣之罪過了。因此臣上疏請辭,實是望陛下任用得力之人,為陛下穩住朝局。若能如此,臣縱做個逃卒,擔些罵名,也可無愧於陛下了。”
鄭帝道:“這也是你一片為國的心思了,著實難為你。你身子骨可還好?”
盧豫道:“承陛下垂問,臣的身子是經年征戰打熬出來的,也算硬朗,平日裏縱有些小恙,服兩副藥便也好了。隻是在梁都這幾年,有些懈怠了,身子已不如往日強健,不知還能否上陣殺敵。若是再這般閑散幾年,隻怕便連槊也提不起了。”
鄭帝道:“那便好,你們這些老將身子骨硬朗,也是國家之福。你們能為國多出幾年力,朕便也少了許多擔憂。梁都日子雖清閑,卻也未必便不能打熬筋骨,你還需善自保重,將來為朕的兒子也多出幾分力才好。”
盧豫道:“陛下放心,來日不論哪位殿下克承大統,臣都當效股肱之力。”
鄭帝道:“周王年已十五,來年便可迎娶你的孫女了,有了這層,你還能說這番話,可見你的忠心。朕是知道你們這班武將的,素來是不願卷入儲位之爭中的,如今朝堂上奏請立儲之聲不絕於耳,朕也不得不考量此事了,你在此時請辭,卻又如何為朕,為朕的兒子效力?國家用人之時,難道你還要獨善其身麽?”
盧豫道:“陛下,儲位之事,臣從不敢想,亦不敢與聞。然臣以為,陛下未立太子,臣便隻忠心於陛下,陛下若立了太子,臣除忠於陛下外,還要忠於太子。若有儲位之爭,臣隻保駕太子便是。人之五倫,君臣居首,若有爭執,臣隻以君臣大義為先,斷不敢念及其他。”
鄭帝點頭道:“甚好,你有這份心,朕更放心將日後之太子交與你輔佐了。”鄭帝見終究不能說服盧豫,隻得又道:“象山,大臣們都上疏要朕早立太子,倘若現下便立太子,你以為當立哪個為太子好?”
盧豫道:“這是陛下家事,陛下自拿主意便好。陛下立哪位殿下為太子,臣等便保哪位殿下就是。”
鄭帝歎道:“天家哪有家事?若當真是朕家事,也不必聽那些大臣的諫議了。倘若朕定要你推舉一位皇子為太子,你要推舉哪一個?”
盧豫肅然道:“稟陛下,太子是君,臣是臣子,臣哪敢以臣論君?此事,臣不敢妄言。”
鄭帝默然半晌,歎道:“罷了,你既拿定了主意,朕也不強你。你這道奏疏,且放在朕這裏,你回去後還要用心政事才是,不可懈怠了。你這便去罷。”
盧豫站起身來,深施一禮道:“陛下有命,臣不敢抗旨,臣在這都宣撫使位上一日,便當盡一日臣之職分,請陛下放心。然臣之請,也請陛下三思。”說罷又施一禮,便自去了。
八月十九,崔言到了禁衛軍都指揮使司。
這禁衛軍都司衙門就在東華門外馬行街,距樊樓不過一箭之地。往日這裏喚作金吾衛都統製使司,自金吾衛與羽林衛合為禁衛軍,便改了名字,規製卻仍如舊日一般。這裏的牢房人皆喚慣了的,便仍舊喚作金吾衛獄。
牢房內陰暗潮濕,火光時明時暗,犯人卻並不多。關在這裏的犯人多是朝廷官吏,若是尋常百姓,便交由梁州府處置了。
直走到最深處的一間牢房,洪慶才停住腳步,回身對崔言道:“就是這裏了。”
崔言四處看看,這牢房在一個轉角處,一並隻有三間牢房,除這間外另兩間卻是空無一人,轉角處有兩個金吾衛獄吏帶刀把守,看管甚是嚴密。
又細看牢房內,見一個身著官服之人仰躺在一張木板床上,隻因燈光昏暗,卻看不清麵目,料想便是蔡聳了。便道:“有勞溢之了,這兩日他如何?”
洪慶笑道:“這牢房雖粗陋些,我卻沒慢待他,每日裏有菜有肉,隻沒有酒,便是這牢房內,我也命人每日打掃,也還算幹淨。蔡重樓吃的好睡的好,隻怕要長胖了許多。”
崔言道:“溢之有心了。打開牢門罷。”
洪慶略一點頭,便有兵士上前打開牢房木柵門,洪慶又揮揮手,身後兵士將一張方桌,兩張條凳抬進去放下,又有兵士提著食盒入內,將盒內酒菜布在桌上,頃刻間已將八個冷熱菜肴,杯盞碗箸擺好。
洪慶道:“崔左丞,若無旁的事,我便去了,崔左丞與他獨自說話便是。若要喚人時,崔左丞隻喊一聲,自會有人來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