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隆三年,沈家二姑娘辦生辰宴,鄭冉邀請在列,跟隨母親前往沈家。
春雨寒涼,帶來陣陣寒意。
鄭冉隨母進門,雨水劈裏啪啦落個不停,鄭冉卻看到了角落裏站著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唇紅齒白,臉上髒兮兮。
草木濃豔,牡丹花豔。她恰站在了牡丹花旁,似天上落下的小仙童,粉雕玉琢,她趁著旁人不注意,猛地一抬腳,好端端的牡丹花被踩壞了。
孩童正是淘氣的時候,身上濕漉漉的,烏黑的發絲凝結著雨珠,她卻絲毫不在意,反而樂顛顛地繼續踩。
鄭冉意外,這是誰家淘氣的孩子,正納悶,前麵拐角走來一人,鄭冉立即提醒:“人來了。”
孩童聽聞後,一個箭步衝到遊廊下,躲在了鄭冉的後麵。
“唉喲、這是誰幹的,好端端的花怎麽都被踩爛了,肯定是大姑娘幹的。”嬤嬤捶手頓足,轉頭去找大姑娘。
鄭冉伸開首,寬袖遮擋住犯錯的孩子,對麵的嬤嬤找不到人,匆匆拋開了。
人影消失後,鄭冉拉著濕漉漉的孩子趕緊跑。
跑到無人處,淘氣的孩子彎起了唇角,露出兩頰上小小的酒窩,顯得很滿足。
春雨斜入廊下,打濕鄭冉的裙擺,她好奇地看著對方:“你府裏的大姑娘?”
聽聞鄭家唯有一個庶出的女兒,名喚沈安寧,胡姨娘生下的。
沈安寧瞅了一眼鄭冉,眼眸彎彎,古靈精怪,“謝謝你,我要走了,她們不讓我去前院。”
鄭冉望著她,靜靜地看著對方一蹦一跳地離開。
“少卿,你真的要嫁去沈家嗎?”
一句少卿讓鄭冉回身。
她靠著浴桶,從江南回來後,沈鄭兩家的親事提上日程了,沈家請旨,召回沈家長子沈安和,與鄭冉完婚。
可沈安和死了。五年前就已戰死。
那年鄭冉追一采花賊追去了與北羌交界的邊城,親眼看到大軍著孝。
人死了,誰來娶她呢?
鄭冉心思不定,不知出了多久的神,婢女嘮嘮叨叨地提醒她:“都說這位沈將軍軍功赫赫,時常戴著麵具,旁人都說毀容了,您不若退親?”
鄭冉沒有理會,思緒依舊停留在那一年的春日裏,循規蹈矩多年,規矩刻入心裏,突然間見到不守規矩的沈安寧,莫名可愛。
溫熱的水包裹柔軟的肌膚,舒緩多年來的疲憊,鄭冉闔眸,婢女徐徐退了出去。
窗戶這時悄悄開了個縫隙,露出一隻清湛的眼眸。
眼眸的主人左右觀望,似在找尋什麽,突然看到浴桶裏雪白的後背。
女子肌膚柔美,雪白細膩,一看看過去,脊背上的蝴蝶骨十分美麗,熱水朦朧,濕氣縈繞,女子的背影顯出幾分誘惑。
那雙澄澈的眼睛定住了,看到了什麽?
“誰?”
鄭冉感覺到有人,下意識朝外看去,門外的人轉身跑了,翻牆而跑,驚慌失措。
沈安寧翻出沈家後,嚇得魂不附體,玉瓷似的兩頰,漸漸染上薄紅。
剛剛她好像看到了……
阿嫂在洗澡。
沈安寧靠著牆角坐下,雙手捂著臉,眼神定住了。
沈家在十多年前就替長子沈安和定下一門親事,當日鄭丞相的長孫女,詩詞滿腹的鄭冉。
偏偏五年前,沈家父子戰死。沈安和自幼就在邊境長大,長槍威武,人稱戰神。他的死訊若傳出去,引得邊境不寧,是以,沈安寧頂著哥哥的名姓活了下來。
沈安和活著,敵軍有所忌憚。
騙得了敵軍,自然也要將家裏的人瞞著,家裏的沈夫人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死了,隻以為死了一個庶女沈安寧。
五年後,沈夫人催促‘兒子’回來成親。
沈安寧快馬加鞭回京,想著先退親,可她的嫡母因為父親死後瘋瘋癲癲,將她當做兄長,死活不肯退親。
鄭冉是大理寺少卿,官居四品,是很優秀的女官。沈安寧費盡心思,翻牆進入鄭家,摸到了阿嫂鄭冉的院子。
悄悄打開窗戶,就看到了眼前的一幕。
阿嫂在洗澡。
匆匆一眼,瞧見了對方的身子,水中的鄭冉很美。
脊背肌膚雪白,背對著她,隻一眼,那一幕就刻在了腦海裏。
她褻瀆了最不該褻瀆的人。
呆呆的沈安寧坐在牆角裏反省,口中默念對不起長兄,對不起阿嫂。
“將軍,你怎麽了?親事退了嗎?”下屬細雨悄悄摸了過來,“您在念叨什麽呢?見到鄭少卿了嗎?”
“應該算見到了……”沈安寧秀氣的小臉上滿是糾結,看著細雨,張了張嘴:“我、我、我剛剛進去、她、她……”
沈安寧沒有說,抿了抿唇角,搖頭說:“我沒見到她。”
細雨盯著眼前黑衣勁袖的少女,纖腰楚楚,身形頎長,因整日佩戴麵具,臉色泛著不正常的蒼白,可那雙眼睛,清澈如水。
她才十八歲,如同春日裏初開的牡丹花,十分討喜,可她這樣,確實不能娶妻。
眼前的沈安寧待人和煦溫柔,謙遜有禮。
但她身體裏住著一個瘋子,殺人不眨眼的瘋子。
兩人繼續蹲守,貓了三日,都沒有見到鄭冉出門。
明日就要成親了,月落湖麵,該回家去了。
沈安寧唉聲歎氣,明眸裏水色氤氳。親事退不了。她要成親了,娶自幼和長兄定親的阿嫂。
回府後,她摘下臉上的麵具,露出蒼白的臉,博山爐中的香煙,索索嫋嫋地盤旋而上,很快就散開了。
喜服就擺在麵前,為她定製的。
她有些難過,退不了親,要不要開口與阿嫂說清楚?
****
隔日一早,府裏就鬧了起來,賓客臨門,喜房內紅紅火火,鋪就了紅色的地毯。
都說威遠將軍沈安和英勇善戰,手刃敵寇,戰場上傷了臉,日日戴著麵具,相貌醜陋。
天色將暮,黃昏時去迎親。
沈夫人的病時好時壞,她有三個兒子,死了兩個,就剩下眼前的‘沈安和’了。
殊不知,她的三個兒子都死在戰場上,萬箭穿心,屍骨不全。
她高興地拉著‘兒子’的手,試圖去揭開麵具,沈安寧拉住她的手,聲音軟軟地,“母親,孩兒去迎親了。”
細雨初文都跟著,兩人也是身上掛著紅綢,細雨唉聲歎氣,初文確實十分高興。
“我聽說鄭少卿十分美麗,是京城少有的美人。”
細雨嗬嗬地笑了,“她是誰?大理寺少卿,人人傳她是酷吏,玉麵閻羅。”
初文沒有回答她,都道這位少卿,玉麵閻羅,冷酷無情,是出名的冰美人。
細雨走了兩步,好奇:“洞房怎麽辦?”
將軍是女子,隻有幾個人知曉,鄭家不知道啊,萬一晚上強拉著洞房,不就露餡了?
兩人麵麵相覷,初文出餿主意:“要不,晚上直接迷暈?”
細雨冷笑,“鄭少卿是何等人,聽說盜賊從她麵前過,聞一聞就能辨別,她會分不清迷香和普通香料?”
初文十分煩躁,握緊拳頭:“那我給她打暈。”
細雨不讚同:“那是誰?那是大將軍自幼定親的妻子,聽聞前些年,兩人互通書信,大將軍死前還讓小將軍好生照顧。你給打暈?小將軍先打你四十軍棍。”
小將軍對這位阿嫂,十分敬重。
兩人跟隨迎親的隊伍,至鄭府,門口擠了許多賓客,爭相看著今日的新婿。
可惜新婿依舊帶著白色的麵具,下馬時,莫說堵門了,就連鄭家幾位接親的堂兄都嚇得不敢靠近了。
沈安寧自己十分緊張,翻身下馬,與接親的人行禮,待人和煦有禮,與傳聞中冷厲,十分違和。
一路通暢,就連催妝詩都免了,誰都不敢招惹這位殺名在外的將軍。
尤其是這副麵具,凶神惡煞,光是看一眼,都讓人心生害怕。
入了閨房。見到新人,新人蓋著紅蓋頭,禮服端莊,隻一雙白淨的手置於小腹前。
看不到人,就隻能看到手。那雙手,清晰修長,骨節分明,乍一看,如同匠人雕刻的玉像。
未觀其人,隻看其手,便知她的相貌不俗。
這雙手若是撫過臉頰,揉過唇齒,該是一種什麽樣的滋味呢?
沈安寧渾渾噩噩,聽從喜娘的吩咐,上前行禮,“鄭、鄭少卿……”
喜娘在旁笑了,小聲提醒她:“該喚娘子了。”
沈安寧麵具下的臉頰,倏然發紅,她慣來聽話,壓低聲音喊了一句:“娘子。”
聲音軟軟的,傳入鄭冉的耳朵裏,眼眸低垂,蓋頭下隻露出一片衣擺,什麽都看不見。
聲音卻什麽好聽。
新人回府,沈家也是賓客滿座,沈夫人坐在主位上,等人新人拜天地。
沈安寧牽著喜綢一端,眼神偷來瞄去,看看賓客,看看下屬,又看看喜綢另外一端的阿嫂。
玉手撫過紅綢,如同紅梅落在了白雪上,妖豔中帶著聖潔。
拜過天地,送新人入洞房,沈夫人似又清醒了,招呼賓客入席飲酒,喚來細雨:“去將你家將軍喊來待客,不能在洞房裏陪新人。”
細雨聞言,陡然想到一個好主意,裝醉。她拿定主意,穿過賓客,追上小將軍的腳步。
可惜她晚了一步,將軍與鄭少卿都已入洞房了,隻能在外麵等待了。
沒人敢來鬧洞房,新房內外冷冷清清,無半點喜氣。喜娘極力說著討喜話,兩人般配,金玉良緣。
好話說了一大堆,沈將軍也不見半點回應,呆呆地站在榻前。
新人靜靜地坐在床榻上,蓋頭未揭,不知是何等容貌。
“將軍,揭蓋頭吧。”喜娘憋了半晌憋出一句話,恨不得早點結束煎熬的時光。
沈安寧本就緊張,聞言,衣袖下的雙手陡然捏緊了,深深吸了一口氣,鼓起勇氣,上前掀開了蓋頭。
她低眸,新人抬首,兩人四目相接,沈安寧感覺自己的心噗通噗通跳了兩下。
鄭冉著一身紅色喜服,與沈安寧身上的喜服是同種款式,一派大氣,姿態端莊,妝容精致。她微微抬首看著沈安寧,眼中沒有傳聞中的殺意,先是清冷淡漠,對上後,露出一抹嬌羞。
麵前的美人煙姿玉骨,明豔的喜服與她的氣質並不相衝,甚至給她添了幾分嫵媚。
“阿、阿嫂……”沈安寧脫口而出。一邊的喜娘沒聽清她的話,誰家新婿洞房看到新人喊阿嫂,壓根就沒往‘阿嫂’這個方向去想。
哪家好人看到妻子的第一麵,不是喊娘子,而是喊阿嫂的。
喜娘沒有聽到,靠近沈安寧的鄭冉聽得清清楚楚,眼中的嬌羞散去,眸色淡淡地打量對方,沒什麽好看的,畢竟麵具遮擋了臉。
阿嫂。
對方喊她阿嫂。鄭冉想起了多年前那個粉雕玉琢的小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背影,十分討喜。
喜娘讓人奉上合巹酒。婢女聞訊端來,跪在兩人身側,澄澈的酒液隨著婢女的動作輕輕晃動。
沈安寧性子柔軟,見狀端起合巹酒,鄭冉沒有動。
鄭冉是女官,威儀萬千,穿著喜服,冷下臉色後,露出冰冷的一麵,嚇得喜房內眾人屏住呼吸。
鄭冉淡淡地說:“將軍不摘下麵具,如何喝下合巹酒。”
聲音冰冰涼涼,低沉如同玉石撞上冰塊。
喜娘嚇得險些跳了起來,讓沈將軍摘麵具?
那不得嚇死人。喜娘又覺得可惜,鄭大人溫柔貌美,竟然嫁給了這麽一個醜陋見不得人的將軍。
沈安寧不知所措,端過另外一杯合巹酒,柔聲說:“你們退下。”
喜娘如蒙大赦,最想聽的就是這句話,忙說了兩句恭維的話,與婢女一齊退下了。
人都走完了,新房更顯空蕩,十分冷清。
沈安寧將兩杯酒放在桌上,雙手負在身後,緊張得右手摳左手上,不得不開口:“鄭大人、我、我想退親,可以嗎?”
新房內外,冷冷清清。
屋內本就寂靜,沈安寧開口後,鄭冉眼神一顫,語氣冰冷:“將軍戰功赫赫,便可以隨意欺辱我嗎?”
“不不不不……”沈安寧擺手,張口就要解釋,鄭冉便問她:“哪家人會在洞房夜退親的。”
沈安寧雙手胡亂攥緊,對上阿嫂的眼睛,對方眼中冰潤潤,清冷極了。
“我、我身子不好、我之前去鄭家門口等了三日,沒見到你……”越往後說,聲音越小,與她臉上冷酷的麵具,極是違和。
鄭冉起身,長裙逶迤落地,她步步靠近,氣勢淩然,目光緊凝少女的麵具,她說:“別動。”
那副麵具,被摘下,一張蒼白、虛弱的臉,映入眼簾。
這張臉,鄭冉見過,是沈安寧,懸起的心落下了,妹妹取代兄長娶了她。
鄭冉不禁含笑,被人直視的沈安寧極度不安,蒼白的臉頰浮現不正常的紅暈,下意識後退一步,可阿嫂端起兩杯合巹酒,遞給她,“喝一半。”
沈安寧聽話,乖巧地喝了一半。
鄭冉也喝了一半。
接著,鄭冉握著她端著酒杯的手,自己執酒杯的手穿過她的手臂,將自己的酒杯遞到她的嘴邊,寬解道:“再喝完。”
沈安寧瞪大了眼睛,紅唇微微張開,看著白玉酒杯上落下的口脂,剛一狐疑,阿嫂將剩下的半杯酒灌進她的嘴裏。
是灌的。
杯子上的口脂,被她吃了。沈安寧震驚,自己吃了什麽?
鄭冉平靜地喝下沈安寧喝剩下的半杯酒。
神色淡漠,像是完成了一種神聖不走心的儀式。
禮成了。
鄭冉將兩隻酒杯放回桌上,紅唇微抿,望向小將軍的目光裏透著複雜的情緒:“拜堂、合巹酒、都已辦了,親事,退不得。”
沈安寧喝了酒,緊繃了一天的雙腿像是踩在了輕飄飄的雲朵裏,臉色有些發紅了。
“退不了……”她嘀咕一句,詫異地抬了一下眼睛,看向對方。
鄭冉身材高挑,五官精致,華服之下,透著難以言喻的光華,像是東海裏掩藏多年的明珠,陡然放在麵前,一眼刹那,芳華驚豔。
她卻是冷冰冰的,看人的時候,眼中沒有光彩,與外界傳說相似,玉麵閻羅。
沈安寧舔了舔自己的唇角,有些幹,她回身去倒水喝。
冰冷的水滑過喉嚨,暫時緩解了幹涸,她緩了緩,“我、你先去沐浴。”
鄭冉的視線一直跟著她,發現她呆得有些可愛,冰冷怕人的麵具之下,藏著一張昳麗青純的臉蛋。
如果沒有猜錯,麵前的人應該有十八歲了。
沈老將軍三子兩女,沈夫人為其生了三子一女,麵前的沈安寧排行為四,是姨娘所出,也就是說,沈家的孩子,隻有她是庶出的。
聽聞當年沈老將軍從外麵帶了一個女人回來,逼迫沈夫人同意她進門。
那時,女人已有三月的身孕了,同樣,沈夫人也懷有孩子。
沈夫人被逼無奈,不得不答應,容許對方進門。
巧合的是,兩人同時生子,沈夫人生下三子,而進門的姨娘半個時辰後生下沈安寧。據說沈老將軍很喜歡這個庶女,畢竟前麵三個兒子,就這麽一個女兒,極其寵愛。
景隆元年,沈安寧三歲的時候,沈老將軍帶兵出征,將三個兒子帶走了,將姨娘也帶走了,偏偏將沈安寧留給了沈夫人照顧。
那年,沈夫人也生下了一個女兒。
好景不長,我朝戰敗,北羌指名要皇後長女為質,其中含義,不言而喻。
大公主不過四五歲,皇後舍不得,選來選去,抽簽決定,沈夫人手氣差,抽到紅簽,令沈安寧假扮大公主,前往北羌為質。
景隆四年為質,沈安寧不過六歲。
算一算,她離開京城十二年了。五年前,沈老將軍出征北羌,欲令北羌放回沈安寧。
可惜北羌不肯,與之大戰,最後,沈安寧被射死了。
不知為何,她沒有死,代替了沈安和。
沈安和若是活著,今年二十三歲,而鄭冉二十歲。
“將軍醉了嗎?”鄭冉察覺到沈安寧的臉紅了,不僅如此,就連脖頸都是一片粉紅。
純屬是一杯就醉的酒量。
沈安和抬首,看著她,似乎是高興,臉上的兩個小酒窩冒了出來,如同幼時一般。
很快,她板起麵孔,又裝出一副肅然的模樣:“有些頭暈,你先去洗漱,臉上不舒服。”
今日成親,鄭冉臉上敷了厚厚的脂粉,看著十分別扭。
鄭冉聽後,嘴角微翹,伸手去扶她。沈安寧一怔,緊張地縮回手。鄭冉知道她的身份了,心中坦然,軟下姿態說:“我與將軍成親,便是一體,今夜洞房,最是親密的。”
“你說什麽?今夜洞房?”沈安寧大吃一驚,伸手推開了對方,自己身子往後倒去。
直直地摔了下去。
洞房?
洞什麽房?
兩個女子怎麽洞房?
沈安寧險些控製不住的情緒,仰麵躺在地上。
鄭冉看著,臉上不由自主地帶了笑容,笑容淡淡,看上去,舒服溫柔。
沈安寧反應極快,迅速從地方爬了起來,頭腦昏沉,雙眸執拗地盯著她:“我、我有病,洞、洞、洞不了房。”
“妾身瞧著將軍,身子爽朗,不像是有病之人。”鄭冉一雙眼睛,銳利無雙,似要窺探出沈安寧的心思,道:“你的身子很好,不瞞你,妾身擅長診脈,可算一大夫。”
最頭疼的事情,就是裝病遇上大夫。
鄭冉看似清冷淡漠,燭火映照,清婉的麵容襯得出塵脫俗,整個人如同一泓泉水,慢慢地包裹你的身子。
沈安寧找不到不洞房的緣由了。
索性,她將袖口擼起來,露出纖細的手臂。
就這麽一眼,鄭冉麵上淡淡的笑容,瞬息消失了。
纖細白皙的手臂上布滿疤痕,陳年舊痕,甚至,還有不少的燒傷。
觸目驚心。
鄭冉說不出話了,沈安寧以為她被嚇到了,世間女子以美為榮,身體落一疤痕都會想辦法去掉,若不然無顏見人。
沈安寧微微睜大眼睛,溫聲細語地與阿嫂解釋:“常年征戰,我身上都是傷痕,你會害怕的。”
第一回見麵,就嚇到她,以後也不敢靠近。
鄭冉看著她的傷痕,蹙緊眉頭,很快,又收斂清晰,淡淡地看著她:“將軍不如脫了衣裳,我瞧一眼,想些辦法,替你消除疤痕。”
公事公辦的口吻讓沈安寧翹起的唇角,耷拉下去了。
阿嫂不走尋常路,將她的退路都堵死了。
鄭冉是果斷之人,既知曉她的身份,都是女子,也不會畏縮,索性前進一步,靠近小姑娘:“將軍,褪衣。”
“褪、褪、褪……”沈安寧嚇到了,伸手捂著自己的胸口,“不能褪,你晚上會做噩夢的。”
“有何可怕,不瞞將軍,我本是大理寺少卿,審案無數,用刑無數,你可知何謂淩遲處死。”鄭冉語氣悠長,語速極慢,似笑非笑,“我曾見過淩遲的刑罰,大概沒有比這個更可怕的。”
沈安寧聽得入神,音斷了後,小心地覷著阿嫂的神色,“你真不怕?”
鄭冉眼中漫上笑意,“不怕。”
沈安寧有些失落。
阿嫂不怕。
長兄曾說過,他愛慕的姑娘,容貌美麗,性子堅韌,自幼熟讀詩書,學問不輸男兒。
這樣的女子,世間少有。
沈安寧想告訴她,長兄戰死了,自己隻是沈安寧,可多年來苦心謀劃的局麵,怎可因兒女私情而毀了。
沈家三子,皆戰死,沈夫人時而清醒時而糊塗。沈安寧的心空了下來,真相太殘忍了。
親事退不得,日後,尋個機會,與阿嫂和離便是。
她沉悶不解,鄭冉靜靜地看著她。
再見一麵,鄭冉屏住呼吸,伸手握住少年小將軍的手腕,肌膚觸碰的瞬間,鄭冉心口湧起奇怪的感覺。
她的手腕肌膚細膩柔滑,纖美有力。
鄭冉平靜地擼起袖口,橫七豎八的傷痕映入眼簾,眼中閃過心疼。
隨後,她有擼起沈安寧的左手,同樣是很多的傷痕。
這些傷痕並非來自戰場上。隻怕來自北羌。沈安寧十三歲去取代長兄,在北羌皇族待了七年。
鄭冉抬頭,看向少女,情緒內斂,“將軍該褪衣了,讓大夫瞧一瞧,究竟是怎麽個可怕?”
她想探索小姑娘身上更多的秘密。
春雨寒涼,帶來陣陣寒意。
鄭冉隨母進門,雨水劈裏啪啦落個不停,鄭冉卻看到了角落裏站著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唇紅齒白,臉上髒兮兮。
草木濃豔,牡丹花豔。她恰站在了牡丹花旁,似天上落下的小仙童,粉雕玉琢,她趁著旁人不注意,猛地一抬腳,好端端的牡丹花被踩壞了。
孩童正是淘氣的時候,身上濕漉漉的,烏黑的發絲凝結著雨珠,她卻絲毫不在意,反而樂顛顛地繼續踩。
鄭冉意外,這是誰家淘氣的孩子,正納悶,前麵拐角走來一人,鄭冉立即提醒:“人來了。”
孩童聽聞後,一個箭步衝到遊廊下,躲在了鄭冉的後麵。
“唉喲、這是誰幹的,好端端的花怎麽都被踩爛了,肯定是大姑娘幹的。”嬤嬤捶手頓足,轉頭去找大姑娘。
鄭冉伸開首,寬袖遮擋住犯錯的孩子,對麵的嬤嬤找不到人,匆匆拋開了。
人影消失後,鄭冉拉著濕漉漉的孩子趕緊跑。
跑到無人處,淘氣的孩子彎起了唇角,露出兩頰上小小的酒窩,顯得很滿足。
春雨斜入廊下,打濕鄭冉的裙擺,她好奇地看著對方:“你府裏的大姑娘?”
聽聞鄭家唯有一個庶出的女兒,名喚沈安寧,胡姨娘生下的。
沈安寧瞅了一眼鄭冉,眼眸彎彎,古靈精怪,“謝謝你,我要走了,她們不讓我去前院。”
鄭冉望著她,靜靜地看著對方一蹦一跳地離開。
“少卿,你真的要嫁去沈家嗎?”
一句少卿讓鄭冉回身。
她靠著浴桶,從江南回來後,沈鄭兩家的親事提上日程了,沈家請旨,召回沈家長子沈安和,與鄭冉完婚。
可沈安和死了。五年前就已戰死。
那年鄭冉追一采花賊追去了與北羌交界的邊城,親眼看到大軍著孝。
人死了,誰來娶她呢?
鄭冉心思不定,不知出了多久的神,婢女嘮嘮叨叨地提醒她:“都說這位沈將軍軍功赫赫,時常戴著麵具,旁人都說毀容了,您不若退親?”
鄭冉沒有理會,思緒依舊停留在那一年的春日裏,循規蹈矩多年,規矩刻入心裏,突然間見到不守規矩的沈安寧,莫名可愛。
溫熱的水包裹柔軟的肌膚,舒緩多年來的疲憊,鄭冉闔眸,婢女徐徐退了出去。
窗戶這時悄悄開了個縫隙,露出一隻清湛的眼眸。
眼眸的主人左右觀望,似在找尋什麽,突然看到浴桶裏雪白的後背。
女子肌膚柔美,雪白細膩,一看看過去,脊背上的蝴蝶骨十分美麗,熱水朦朧,濕氣縈繞,女子的背影顯出幾分誘惑。
那雙澄澈的眼睛定住了,看到了什麽?
“誰?”
鄭冉感覺到有人,下意識朝外看去,門外的人轉身跑了,翻牆而跑,驚慌失措。
沈安寧翻出沈家後,嚇得魂不附體,玉瓷似的兩頰,漸漸染上薄紅。
剛剛她好像看到了……
阿嫂在洗澡。
沈安寧靠著牆角坐下,雙手捂著臉,眼神定住了。
沈家在十多年前就替長子沈安和定下一門親事,當日鄭丞相的長孫女,詩詞滿腹的鄭冉。
偏偏五年前,沈家父子戰死。沈安和自幼就在邊境長大,長槍威武,人稱戰神。他的死訊若傳出去,引得邊境不寧,是以,沈安寧頂著哥哥的名姓活了下來。
沈安和活著,敵軍有所忌憚。
騙得了敵軍,自然也要將家裏的人瞞著,家裏的沈夫人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死了,隻以為死了一個庶女沈安寧。
五年後,沈夫人催促‘兒子’回來成親。
沈安寧快馬加鞭回京,想著先退親,可她的嫡母因為父親死後瘋瘋癲癲,將她當做兄長,死活不肯退親。
鄭冉是大理寺少卿,官居四品,是很優秀的女官。沈安寧費盡心思,翻牆進入鄭家,摸到了阿嫂鄭冉的院子。
悄悄打開窗戶,就看到了眼前的一幕。
阿嫂在洗澡。
匆匆一眼,瞧見了對方的身子,水中的鄭冉很美。
脊背肌膚雪白,背對著她,隻一眼,那一幕就刻在了腦海裏。
她褻瀆了最不該褻瀆的人。
呆呆的沈安寧坐在牆角裏反省,口中默念對不起長兄,對不起阿嫂。
“將軍,你怎麽了?親事退了嗎?”下屬細雨悄悄摸了過來,“您在念叨什麽呢?見到鄭少卿了嗎?”
“應該算見到了……”沈安寧秀氣的小臉上滿是糾結,看著細雨,張了張嘴:“我、我、我剛剛進去、她、她……”
沈安寧沒有說,抿了抿唇角,搖頭說:“我沒見到她。”
細雨盯著眼前黑衣勁袖的少女,纖腰楚楚,身形頎長,因整日佩戴麵具,臉色泛著不正常的蒼白,可那雙眼睛,清澈如水。
她才十八歲,如同春日裏初開的牡丹花,十分討喜,可她這樣,確實不能娶妻。
眼前的沈安寧待人和煦溫柔,謙遜有禮。
但她身體裏住著一個瘋子,殺人不眨眼的瘋子。
兩人繼續蹲守,貓了三日,都沒有見到鄭冉出門。
明日就要成親了,月落湖麵,該回家去了。
沈安寧唉聲歎氣,明眸裏水色氤氳。親事退不了。她要成親了,娶自幼和長兄定親的阿嫂。
回府後,她摘下臉上的麵具,露出蒼白的臉,博山爐中的香煙,索索嫋嫋地盤旋而上,很快就散開了。
喜服就擺在麵前,為她定製的。
她有些難過,退不了親,要不要開口與阿嫂說清楚?
****
隔日一早,府裏就鬧了起來,賓客臨門,喜房內紅紅火火,鋪就了紅色的地毯。
都說威遠將軍沈安和英勇善戰,手刃敵寇,戰場上傷了臉,日日戴著麵具,相貌醜陋。
天色將暮,黃昏時去迎親。
沈夫人的病時好時壞,她有三個兒子,死了兩個,就剩下眼前的‘沈安和’了。
殊不知,她的三個兒子都死在戰場上,萬箭穿心,屍骨不全。
她高興地拉著‘兒子’的手,試圖去揭開麵具,沈安寧拉住她的手,聲音軟軟地,“母親,孩兒去迎親了。”
細雨初文都跟著,兩人也是身上掛著紅綢,細雨唉聲歎氣,初文確實十分高興。
“我聽說鄭少卿十分美麗,是京城少有的美人。”
細雨嗬嗬地笑了,“她是誰?大理寺少卿,人人傳她是酷吏,玉麵閻羅。”
初文沒有回答她,都道這位少卿,玉麵閻羅,冷酷無情,是出名的冰美人。
細雨走了兩步,好奇:“洞房怎麽辦?”
將軍是女子,隻有幾個人知曉,鄭家不知道啊,萬一晚上強拉著洞房,不就露餡了?
兩人麵麵相覷,初文出餿主意:“要不,晚上直接迷暈?”
細雨冷笑,“鄭少卿是何等人,聽說盜賊從她麵前過,聞一聞就能辨別,她會分不清迷香和普通香料?”
初文十分煩躁,握緊拳頭:“那我給她打暈。”
細雨不讚同:“那是誰?那是大將軍自幼定親的妻子,聽聞前些年,兩人互通書信,大將軍死前還讓小將軍好生照顧。你給打暈?小將軍先打你四十軍棍。”
小將軍對這位阿嫂,十分敬重。
兩人跟隨迎親的隊伍,至鄭府,門口擠了許多賓客,爭相看著今日的新婿。
可惜新婿依舊帶著白色的麵具,下馬時,莫說堵門了,就連鄭家幾位接親的堂兄都嚇得不敢靠近了。
沈安寧自己十分緊張,翻身下馬,與接親的人行禮,待人和煦有禮,與傳聞中冷厲,十分違和。
一路通暢,就連催妝詩都免了,誰都不敢招惹這位殺名在外的將軍。
尤其是這副麵具,凶神惡煞,光是看一眼,都讓人心生害怕。
入了閨房。見到新人,新人蓋著紅蓋頭,禮服端莊,隻一雙白淨的手置於小腹前。
看不到人,就隻能看到手。那雙手,清晰修長,骨節分明,乍一看,如同匠人雕刻的玉像。
未觀其人,隻看其手,便知她的相貌不俗。
這雙手若是撫過臉頰,揉過唇齒,該是一種什麽樣的滋味呢?
沈安寧渾渾噩噩,聽從喜娘的吩咐,上前行禮,“鄭、鄭少卿……”
喜娘在旁笑了,小聲提醒她:“該喚娘子了。”
沈安寧麵具下的臉頰,倏然發紅,她慣來聽話,壓低聲音喊了一句:“娘子。”
聲音軟軟的,傳入鄭冉的耳朵裏,眼眸低垂,蓋頭下隻露出一片衣擺,什麽都看不見。
聲音卻什麽好聽。
新人回府,沈家也是賓客滿座,沈夫人坐在主位上,等人新人拜天地。
沈安寧牽著喜綢一端,眼神偷來瞄去,看看賓客,看看下屬,又看看喜綢另外一端的阿嫂。
玉手撫過紅綢,如同紅梅落在了白雪上,妖豔中帶著聖潔。
拜過天地,送新人入洞房,沈夫人似又清醒了,招呼賓客入席飲酒,喚來細雨:“去將你家將軍喊來待客,不能在洞房裏陪新人。”
細雨聞言,陡然想到一個好主意,裝醉。她拿定主意,穿過賓客,追上小將軍的腳步。
可惜她晚了一步,將軍與鄭少卿都已入洞房了,隻能在外麵等待了。
沒人敢來鬧洞房,新房內外冷冷清清,無半點喜氣。喜娘極力說著討喜話,兩人般配,金玉良緣。
好話說了一大堆,沈將軍也不見半點回應,呆呆地站在榻前。
新人靜靜地坐在床榻上,蓋頭未揭,不知是何等容貌。
“將軍,揭蓋頭吧。”喜娘憋了半晌憋出一句話,恨不得早點結束煎熬的時光。
沈安寧本就緊張,聞言,衣袖下的雙手陡然捏緊了,深深吸了一口氣,鼓起勇氣,上前掀開了蓋頭。
她低眸,新人抬首,兩人四目相接,沈安寧感覺自己的心噗通噗通跳了兩下。
鄭冉著一身紅色喜服,與沈安寧身上的喜服是同種款式,一派大氣,姿態端莊,妝容精致。她微微抬首看著沈安寧,眼中沒有傳聞中的殺意,先是清冷淡漠,對上後,露出一抹嬌羞。
麵前的美人煙姿玉骨,明豔的喜服與她的氣質並不相衝,甚至給她添了幾分嫵媚。
“阿、阿嫂……”沈安寧脫口而出。一邊的喜娘沒聽清她的話,誰家新婿洞房看到新人喊阿嫂,壓根就沒往‘阿嫂’這個方向去想。
哪家好人看到妻子的第一麵,不是喊娘子,而是喊阿嫂的。
喜娘沒有聽到,靠近沈安寧的鄭冉聽得清清楚楚,眼中的嬌羞散去,眸色淡淡地打量對方,沒什麽好看的,畢竟麵具遮擋了臉。
阿嫂。
對方喊她阿嫂。鄭冉想起了多年前那個粉雕玉琢的小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背影,十分討喜。
喜娘讓人奉上合巹酒。婢女聞訊端來,跪在兩人身側,澄澈的酒液隨著婢女的動作輕輕晃動。
沈安寧性子柔軟,見狀端起合巹酒,鄭冉沒有動。
鄭冉是女官,威儀萬千,穿著喜服,冷下臉色後,露出冰冷的一麵,嚇得喜房內眾人屏住呼吸。
鄭冉淡淡地說:“將軍不摘下麵具,如何喝下合巹酒。”
聲音冰冰涼涼,低沉如同玉石撞上冰塊。
喜娘嚇得險些跳了起來,讓沈將軍摘麵具?
那不得嚇死人。喜娘又覺得可惜,鄭大人溫柔貌美,竟然嫁給了這麽一個醜陋見不得人的將軍。
沈安寧不知所措,端過另外一杯合巹酒,柔聲說:“你們退下。”
喜娘如蒙大赦,最想聽的就是這句話,忙說了兩句恭維的話,與婢女一齊退下了。
人都走完了,新房更顯空蕩,十分冷清。
沈安寧將兩杯酒放在桌上,雙手負在身後,緊張得右手摳左手上,不得不開口:“鄭大人、我、我想退親,可以嗎?”
新房內外,冷冷清清。
屋內本就寂靜,沈安寧開口後,鄭冉眼神一顫,語氣冰冷:“將軍戰功赫赫,便可以隨意欺辱我嗎?”
“不不不不……”沈安寧擺手,張口就要解釋,鄭冉便問她:“哪家人會在洞房夜退親的。”
沈安寧雙手胡亂攥緊,對上阿嫂的眼睛,對方眼中冰潤潤,清冷極了。
“我、我身子不好、我之前去鄭家門口等了三日,沒見到你……”越往後說,聲音越小,與她臉上冷酷的麵具,極是違和。
鄭冉起身,長裙逶迤落地,她步步靠近,氣勢淩然,目光緊凝少女的麵具,她說:“別動。”
那副麵具,被摘下,一張蒼白、虛弱的臉,映入眼簾。
這張臉,鄭冉見過,是沈安寧,懸起的心落下了,妹妹取代兄長娶了她。
鄭冉不禁含笑,被人直視的沈安寧極度不安,蒼白的臉頰浮現不正常的紅暈,下意識後退一步,可阿嫂端起兩杯合巹酒,遞給她,“喝一半。”
沈安寧聽話,乖巧地喝了一半。
鄭冉也喝了一半。
接著,鄭冉握著她端著酒杯的手,自己執酒杯的手穿過她的手臂,將自己的酒杯遞到她的嘴邊,寬解道:“再喝完。”
沈安寧瞪大了眼睛,紅唇微微張開,看著白玉酒杯上落下的口脂,剛一狐疑,阿嫂將剩下的半杯酒灌進她的嘴裏。
是灌的。
杯子上的口脂,被她吃了。沈安寧震驚,自己吃了什麽?
鄭冉平靜地喝下沈安寧喝剩下的半杯酒。
神色淡漠,像是完成了一種神聖不走心的儀式。
禮成了。
鄭冉將兩隻酒杯放回桌上,紅唇微抿,望向小將軍的目光裏透著複雜的情緒:“拜堂、合巹酒、都已辦了,親事,退不得。”
沈安寧喝了酒,緊繃了一天的雙腿像是踩在了輕飄飄的雲朵裏,臉色有些發紅了。
“退不了……”她嘀咕一句,詫異地抬了一下眼睛,看向對方。
鄭冉身材高挑,五官精致,華服之下,透著難以言喻的光華,像是東海裏掩藏多年的明珠,陡然放在麵前,一眼刹那,芳華驚豔。
她卻是冷冰冰的,看人的時候,眼中沒有光彩,與外界傳說相似,玉麵閻羅。
沈安寧舔了舔自己的唇角,有些幹,她回身去倒水喝。
冰冷的水滑過喉嚨,暫時緩解了幹涸,她緩了緩,“我、你先去沐浴。”
鄭冉的視線一直跟著她,發現她呆得有些可愛,冰冷怕人的麵具之下,藏著一張昳麗青純的臉蛋。
如果沒有猜錯,麵前的人應該有十八歲了。
沈老將軍三子兩女,沈夫人為其生了三子一女,麵前的沈安寧排行為四,是姨娘所出,也就是說,沈家的孩子,隻有她是庶出的。
聽聞當年沈老將軍從外麵帶了一個女人回來,逼迫沈夫人同意她進門。
那時,女人已有三月的身孕了,同樣,沈夫人也懷有孩子。
沈夫人被逼無奈,不得不答應,容許對方進門。
巧合的是,兩人同時生子,沈夫人生下三子,而進門的姨娘半個時辰後生下沈安寧。據說沈老將軍很喜歡這個庶女,畢竟前麵三個兒子,就這麽一個女兒,極其寵愛。
景隆元年,沈安寧三歲的時候,沈老將軍帶兵出征,將三個兒子帶走了,將姨娘也帶走了,偏偏將沈安寧留給了沈夫人照顧。
那年,沈夫人也生下了一個女兒。
好景不長,我朝戰敗,北羌指名要皇後長女為質,其中含義,不言而喻。
大公主不過四五歲,皇後舍不得,選來選去,抽簽決定,沈夫人手氣差,抽到紅簽,令沈安寧假扮大公主,前往北羌為質。
景隆四年為質,沈安寧不過六歲。
算一算,她離開京城十二年了。五年前,沈老將軍出征北羌,欲令北羌放回沈安寧。
可惜北羌不肯,與之大戰,最後,沈安寧被射死了。
不知為何,她沒有死,代替了沈安和。
沈安和若是活著,今年二十三歲,而鄭冉二十歲。
“將軍醉了嗎?”鄭冉察覺到沈安寧的臉紅了,不僅如此,就連脖頸都是一片粉紅。
純屬是一杯就醉的酒量。
沈安和抬首,看著她,似乎是高興,臉上的兩個小酒窩冒了出來,如同幼時一般。
很快,她板起麵孔,又裝出一副肅然的模樣:“有些頭暈,你先去洗漱,臉上不舒服。”
今日成親,鄭冉臉上敷了厚厚的脂粉,看著十分別扭。
鄭冉聽後,嘴角微翹,伸手去扶她。沈安寧一怔,緊張地縮回手。鄭冉知道她的身份了,心中坦然,軟下姿態說:“我與將軍成親,便是一體,今夜洞房,最是親密的。”
“你說什麽?今夜洞房?”沈安寧大吃一驚,伸手推開了對方,自己身子往後倒去。
直直地摔了下去。
洞房?
洞什麽房?
兩個女子怎麽洞房?
沈安寧險些控製不住的情緒,仰麵躺在地上。
鄭冉看著,臉上不由自主地帶了笑容,笑容淡淡,看上去,舒服溫柔。
沈安寧反應極快,迅速從地方爬了起來,頭腦昏沉,雙眸執拗地盯著她:“我、我有病,洞、洞、洞不了房。”
“妾身瞧著將軍,身子爽朗,不像是有病之人。”鄭冉一雙眼睛,銳利無雙,似要窺探出沈安寧的心思,道:“你的身子很好,不瞞你,妾身擅長診脈,可算一大夫。”
最頭疼的事情,就是裝病遇上大夫。
鄭冉看似清冷淡漠,燭火映照,清婉的麵容襯得出塵脫俗,整個人如同一泓泉水,慢慢地包裹你的身子。
沈安寧找不到不洞房的緣由了。
索性,她將袖口擼起來,露出纖細的手臂。
就這麽一眼,鄭冉麵上淡淡的笑容,瞬息消失了。
纖細白皙的手臂上布滿疤痕,陳年舊痕,甚至,還有不少的燒傷。
觸目驚心。
鄭冉說不出話了,沈安寧以為她被嚇到了,世間女子以美為榮,身體落一疤痕都會想辦法去掉,若不然無顏見人。
沈安寧微微睜大眼睛,溫聲細語地與阿嫂解釋:“常年征戰,我身上都是傷痕,你會害怕的。”
第一回見麵,就嚇到她,以後也不敢靠近。
鄭冉看著她的傷痕,蹙緊眉頭,很快,又收斂清晰,淡淡地看著她:“將軍不如脫了衣裳,我瞧一眼,想些辦法,替你消除疤痕。”
公事公辦的口吻讓沈安寧翹起的唇角,耷拉下去了。
阿嫂不走尋常路,將她的退路都堵死了。
鄭冉是果斷之人,既知曉她的身份,都是女子,也不會畏縮,索性前進一步,靠近小姑娘:“將軍,褪衣。”
“褪、褪、褪……”沈安寧嚇到了,伸手捂著自己的胸口,“不能褪,你晚上會做噩夢的。”
“有何可怕,不瞞將軍,我本是大理寺少卿,審案無數,用刑無數,你可知何謂淩遲處死。”鄭冉語氣悠長,語速極慢,似笑非笑,“我曾見過淩遲的刑罰,大概沒有比這個更可怕的。”
沈安寧聽得入神,音斷了後,小心地覷著阿嫂的神色,“你真不怕?”
鄭冉眼中漫上笑意,“不怕。”
沈安寧有些失落。
阿嫂不怕。
長兄曾說過,他愛慕的姑娘,容貌美麗,性子堅韌,自幼熟讀詩書,學問不輸男兒。
這樣的女子,世間少有。
沈安寧想告訴她,長兄戰死了,自己隻是沈安寧,可多年來苦心謀劃的局麵,怎可因兒女私情而毀了。
沈家三子,皆戰死,沈夫人時而清醒時而糊塗。沈安寧的心空了下來,真相太殘忍了。
親事退不得,日後,尋個機會,與阿嫂和離便是。
她沉悶不解,鄭冉靜靜地看著她。
再見一麵,鄭冉屏住呼吸,伸手握住少年小將軍的手腕,肌膚觸碰的瞬間,鄭冉心口湧起奇怪的感覺。
她的手腕肌膚細膩柔滑,纖美有力。
鄭冉平靜地擼起袖口,橫七豎八的傷痕映入眼簾,眼中閃過心疼。
隨後,她有擼起沈安寧的左手,同樣是很多的傷痕。
這些傷痕並非來自戰場上。隻怕來自北羌。沈安寧十三歲去取代長兄,在北羌皇族待了七年。
鄭冉抬頭,看向少女,情緒內斂,“將軍該褪衣了,讓大夫瞧一瞧,究竟是怎麽個可怕?”
她想探索小姑娘身上更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