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衙役驅趕開妓房姑娘之後,那些精通騎術的騎卒仍渾濁不舍地驅不開馬匹的腳步。反倒是張鬆年這個假冒的騎衛已經催動坐騎,座下的馬匹也很聽話,撒開四蹄奔跑起來。
妓女,是女人最原始的職業。刺客,是男人最原始的職業。但在特定的情況下,職業特點和男女性別是不會妨礙目的達成的,甚至還會促成目的的達成。這目的可以是錢財,可以是殺人。
就在妓房姑娘、騎衛、衙役糾纏的一團混亂中,一個姑娘已經抽身離開,而且身形縹渺得沒人能夠注意到。
這個姑娘相貌穿著沒有一點特別之處,她剛才在眾多姑娘中也不是最主動和最動人的。攔住這群騎卒之後,前後她隻揮舞了一下綢巾。她的綢巾粉香撲鼻,這香味男人樂意聞,馬也樂意聞,所以不管是男人是馬都會不由自主地往她麵前湊近。
不過那姑娘的目的不是要讓男人或馬對她產生什麽欲望,她揮舞綢巾隻想拋出根絲線。拋出的絲線不是情絲,也不是張鬆年感覺中的無形絲線。那隻是綢巾流蘇中飄出的一根斷絲,很細很短,捆不了誰也勒不死誰。
斷絲飄下,正好落在張鬆年的騎靴上麵。
狂拖磨
拋出斷絲之後,姑娘從人群中出來,進了近營巷。但人在巷子裏沒走幾步就不見了,而且從此再沒出現過。多少年後,當那些妓房的姑娘已經變成了姑奶奶了,她們還會常常堆在一起,再次談論到這個再沒見過的女子。這女子隻用了一個時辰的時間,就教授她們學會了化妝、招客、床功等多種妓行謀生的必備技藝。所以這一天臨荊縣發生了兩件大事,其中一件隻有妓房的姑娘們知道,那就是洪涯仙姑(洪涯妓,三皇五帝時的妓女,記載中出現最早的妓女,有說法稱她為妓行的祖師。宋代高承考證過,清代《蕉軒隨錄》也有記載)顯聖,親自來教化救度她們。
張鬆年驅坐騎奔出了百步左右,在經過一個巷口處時聞聽到簡單幾個音的哨笛聲。於是奔跑的馬匹突然就地打了個滾,張鬆年一下由騎馬變成了被馬騎。在被壓得憋氣暈厥之前,他明顯聽到自己身體發出的咯嘣聲響。至於是身體哪個部位的骨頭斷裂了,此時的他無法知道也不必知道。
馬重新站立了起來,張鬆年卻依舊掉落在地上。唯一與馬匹還有關聯的隻有一隻腳,而剛才的斷絲正是掉落在這隻腳穿著的馬靴上。腳依舊塞在馬鐙裏,而且接下來馬匹在縣城之中狂跑兩圈直至力竭倒地,這隻腳都未從馬鐙裏脫出。
馬匹的奔跑有些像狂歡的舞蹈,因為它的腳步始終和巷口處出現的哨笛聲相合。雖然隻是簡單的幾個音,卻可以讓馬匹的舞步反複不停,一直持續到力竭為止。
張鬆年身上最先掉落的東西是頭盔,所以最早狂亂奔跑的馬匹在石頭路麵上拖帶磨爛的是頭顱。軀體應該還算好,因為有鐵甲保護。不少人在那馬狂奔的過程中看到火花四濺,看到張鬆年身上通紅一片。這其實是他所穿鐵甲長時間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快速摩擦發熱造成的現象。這一點不是誇大,是有證據可以證明的,最後好多人都看到張鬆年噴濺掉落在鐵甲上的腦漿和碎肉都被燙熟了。
巷子裏的那個姑娘在馬匹開始奔跑之後就改換了裝束,風塵的衣物包了塊石頭扔進巷底的井裏。這樣做和她在妓房姑娘攔街時不出手刺殺張鬆年出於同樣的目的,是不想給那些本來就已經很命苦的女人們再帶來災禍。
當奔馬開始跑第二圈的時候,一個已經全然看不出性別的身影出現在北城門外的眺遠亭。青衣長袍,身背青色琴囊,頭戴遮陽鬥張(古代的一種涼帽),就像是一個即將遠行的過客。這就是刺殺了張鬆年的那個姑娘,隻是現在已經麵目全非,改換成一個麵目模糊難記的青衣女子。女子在亭前回頭又看了一眼被暮色籠罩住的臨荊縣城,然後麵無表情地直往朝西的山道中走去。
山道上才走出百多步,青衣女子的身形就已然被山上茂枝密葉落下的陰影完全遮掩。再往前走出一段後,山道兩邊的樹木冠葉相接相疊,再看不見一點天色星光,便如同進入了一座高大的弧頂大殿。
就在此時,就在這個位置,那青衣女子驚駭地停住了腳步,並迅速蹲跪下來。因為她突然發現自己走入了一個鬼魂地界,出現在麵前的儼然是地獄的閻王殿!
卜福用鐵尺敲了一下水槽的下沿,隻需要這一記,他便可以從聲音上判斷出下麵到底有沒有藏著些什麽。結果告訴他,他之前的判斷是正確的。但到了這種地步刺客仍能縮在下麵一動不動,要麽就是他有著超人的定力想尋機再殺再逃,要麽下麵就是個蠢貨,到現在還沒意識到自己已經被發現。
卜福又敲了一下水槽,這次他是敲的上麵的沿邊,而且加大了力度。要證實的結果剛才已經證實,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讓那刺客正確麵對自己眼下的境況。繳械而出或勇猛殺出都行,沒必要等自己動手掀了水槽被迫顯形兒。除非是這個刺客太無賴也太無聊,除非這個刺客此時已經變成一個死人。
又過了一會兒,水槽下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卜福開始有些不耐煩了,難道自己遇到的真是個不上檔的刺客?可從刺殺的技巧手法看不該是這樣的啊,這刺客就算不是頂尖的人物,那也是少見的好手。
“卜捕頭,讓我們來掀了水槽。”帶著十幾個鐵甲衛剛剛趕到這裏的內防間隊正比卜福更加不耐煩。
“還是我來吧,你們動手怕是枉自送命。都退後一點,刺客可殺可逃卻很少會被活捕,下麵人出來後肯定是會拚命的。”卜福說完後將鐵尺一豎,暗括一按,尺頭頓時跳出一頁鋒利狹長的刀刃。
其實這把鐵尺原名叫“量骨裁命”,是從“長柄折刀”改良而來,據說是唐代器具鑄製大師李四行唯一設計製作的一件兵器。在宋代之後這種武器是以另一個名字出現的,叫“尺頭飛花”,北宋邵陽南的《品心客筆》中有過詳細記載。明代林澤玉詩作《勇蕩寇》中亦有“尺頭現飛花,華光落血沙”的詩句,描繪的也是這種尺子。
之所以叫“尺頭飛花”,是因為鐵尺中暗藏四片刀刃,方向各自不同,可根據需要將其彈出使用。如果使用嫻熟,在攻殺格鬥過程中突然彈出殺敵,則更加防不勝防,中者不知何故。另外,這幾片刀刃可在尺頭上旋轉,四片皆出,旋轉起來就如同我們孩童時玩耍的的花風車一般,隻是這花風車卻是會瞬間要命的。
卜福鐵尺刀刃持在手中,隻需一記揮砍便可將水槽劈作兩半。但這樣做會木碎水濺,反給了刺客趁亂攻逃的機會。卜福是謹慎的人,而且現在的形勢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下,可以不急不緩地做事情。
“卜捕頭,要不要得力些的人手幫忙?”站在橋上的顧子敬喊了一句。
卜福沒有回頭而是搖了搖頭,他知道顧子敬所指的是那兩個私聘的高手。
“啵”,聲音不大,很輕巧的一刀,支撐水槽的一個樁柱根部斷了。水槽傾斜了很大一個角度,但水槽下仍是沒有動靜。卜福都已經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了,這刺客不會沒藏在這下麵吧,可自己敲擊試出的聲音表明下麵的確有東西呀。於是他揮動尺頭刀刃,又砍斷一根樁柱,水槽的傾斜度更大了。
“有人!在下麵呢!”另一側的兵卒已經看到緊貼在水槽底麵上的人。
都這樣了還不出來?卜福覺出不對勁了,揮手說聲:“掀了吧。”
掀開後,水槽底麵上確實有人,也確實是用鐵鉤細索平平固定在那裏的。但事情也真的不對了,因為被固定的人已經是個死人,固定他的那些細索中有一根是直接勒緊了脖子然後用鐵鉤鉤在水槽底板上的。卜福摸了一把死屍的脖頸後作出判斷,細索是在瞬間中勒斷兵卒頸骨致其死亡的。這速度比刀砍脖子還快,但殺死人之後卻不留痕跡,甚至可以利用細索的牽製讓死人仍像活人一樣站立在那裏。
刺客不會勒死自己,那麽被勒死的就不會是刺客。有右虎營的兵卒認出死去的那個人,這是和他們一起參與控製三橋大街的夥伴。
兵卒不見了,按理說他們的長官應該很快就能知道。但是這三天做的事情太過混亂,參與的有內防間、右虎營、知州衙門。所以這種情況下長官會以為自己的手下被其他長官直接委派了任務。因為右虎營的兵卒地位相對較低,經常在和其他官家、軍家一起辦事時,被很隨便地差遣和調動。
刺客是在什麽情況下殺了那個兵卒的?從他們敘說的情況來看,唯一可以將這兵卒殺死並且藏在水槽下的時機隻有在刺殺發生後,兵卒剛湧入三橋大街的那一刻。當時場麵雖然混亂,能將一個兵卒在頃刻間殺死且藏在水槽下,那手法真的是讓人匪夷所思,但這樣一個刺客高手轉回來就為殺一個兵卒嗎?不會,他肯定還有其他目的,包括二次殺、三次殺,或者是要針對其他什麽人和東西。
卜福從開始起,所有的推斷沒有出一點差錯。之所以在水槽下出現了一點意外,那隻是比刺客少想了一步。於是他重新將大街上的情形看了一遍,因為這少想的一步提醒了他,自己的查辨之中肯定還有遺漏。大街這一塊好像存在著不協調,某個點上似乎少了什麽。
街麵上現在已經全是被兵卒攪亂的痕跡,但其中異常的細節依舊沒有逃過卜福的神眼。然後他又在街兩邊門對門的樂器店、玉器店裏仔細查看了下,這才回來告訴顧子敬:“刺客從橋下蕩到樹上上岸,並非躲入水槽下,而是以閃電般的手法殺死了發現他異常的兵卒,並且將屍體藏於水槽下。然後他逃進了對麵的樂器店裏,從店裏的一個暗門離開被重重控製的三橋大街。現在那刺客有可能依舊躲在瀖州城裏,也可能遠遠逃出了城外,就算已經四城緊閉了,也根本無法攔住這種高手。”
“對麵樂器店有暗門?”顧子敬對這個細節感到奇怪。
“對,是‘常啟道’(利用原來的狀態設施造設的暗道),把醋精化水灌入牆磚縫中,多次以後就可將一塊牆體整體取下當做暗門。從痕跡看這暗門開啟有一段時間了,可能是刺客早就留下的退路。”卜福回道。
“不是,我接到的訊息說那刺客兩天才到,怎麽會早就留下暗門退路的?而且三橋大街外層街巷也布置了官兵、衙役,就算有暗門也走不掉。”
卜福心中咯噔一顫,顧子敬的話提醒了他。剛才他總覺得這一塊街麵少了點什麽,少的不是東西,而是一個人!一個本該坐在樂器店門口,坐在那張雙翹雲頭琴案背後的琴師。
卜福這次是連續幾個縱步來到了樂器店的門口,蒼眉一挑喝問道:“你們這裏少了什麽人?如有隱瞞,以隱匿協助刺客罪名當場正法!”
樂器店裏的幾個人全都咕咚跪在地上連連磕頭,說是店裏新近請的奏琴先生刺殺案之後便不知去向。他們原以為琴師是外地人,所以被兵卒官爺帶走統一安置。後來所有人每天站原位讓六扇門的人查辨案情,單單這琴師一直沒被帶回來。樂器店老板怕這琴師被重點懷疑而連累自己,就一直都沒敢問。而樂器店裏麵那個有暗門的房間正是奏琴先生的。
有兩個刺客!誰才是下手之人?而另一個又是為何而來?
遇閻王
卜福走到琴桌前,撫摸了一下桌上的古琴,古琴發出一聲流暢卻不成調的聲音。這是張新琴,但是琴弦下的漆麵上卻有很新鮮的刮壓紋。然後他再從琴桌的位置對照水槽的位置看了下,並且在這兩點間的連線上走了兩趟。在這兩趟裏他又找到兩道細長的裂痕,是在街麵鋪石上,裂痕也是很新鮮的。
最後他又在琴桌兩邊看了下,再仔細查看了桌椅腳的痕跡,隨即猛然回頭,眼睛沿著樂器店前廊簷往豬肉店、製傘店的方向瞄去。然後他似乎確定了什麽,一步邁到店門那一側的大鼓前麵,一掌將那大鼓拍倒。大鼓倒地,卻並未像想象中那樣轟然作響。因為大鼓朝牆的一麵有個切開的大口子,而且有人從這個大口子往鼓裏塞了一些東西。
有人扒開大鼓皮麵上的口子,那鼓裏赫然也有個死人。這死人經辨別之後也是右虎營的兵卒,隻是他的身上的軍服和所有裝備都不見了。這兵卒也是被勒死的,也是瞬間勒斷頸骨,不過用的器物卻是比殺死水槽下兵卒的還要細,有些像琴弦。鼓裏還要一捆衣物,其中有一件外麵青藍色裏麵淡灰色可正反麵換穿的薄棉袍,棉袍裹著的是一雙棉幫硬薄底的塌鞋。這衣物應該是橋上那人的,也就是之前已經被曝了相兒的刺客的。
卜福看得懂卻想不通了。兩個兵卒是一人殺一個。鼓皮麵上的口子,切邊光滑無索痕,應該是奏琴先生的出手。而穿塌鞋刺客的衣物就藏在這鼓裏。從這些跡象看,他們像是搭檔,混亂中一個在掩護另一個離開。可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刺局設完之後又何必往橋上走而不直接進樂器店呢,那樣不是更安全嗎?
琴麵上的線紋,是受到意外震動之後保持強控琴弦導致的。街麵鋪石上的兩道裂痕,粗細不一,是一種細長武器和一種尖利武器對抗造成的。從這跡象上分析,那穿塌鞋的刺客和奏琴先生在混亂中發生了極短暫的激鬥。這樣的話刺客和奏琴先生非但不是搭檔,而且是相互威脅的對頭。刺客轉回來就不是為了逃脫也不是為了再殺,而是要對付那個奏琴先生。或者,那奏琴先生已經成為他逃脫、再殺必須清除的最大障礙。
至於這兩個人交手的結果是怎樣的,卜福看不出。兩人是怎麽離開的,也隻能猜一猜。奏琴先生很有可能是趕在官兵完全控製三橋大街內外街巷之前,從他自己房間的暗門溜走了。而穿塌鞋刺客沒來得及,隻能換上鼓裏那被殺兵卒的衣物混出三橋大街。
想到這裏,卜福又看了一眼鼓麵,他猛然覺得那切開的口子有些異樣。於是趕緊在鼓的旁邊蹲下,將那切口邊翻起一小塊來仔細辨看,然後再提起死去兵卒的脖頸看了下。隨即起身大呼一聲:“不好!張縣令有難!”
妓女,是女人最原始的職業。刺客,是男人最原始的職業。但在特定的情況下,職業特點和男女性別是不會妨礙目的達成的,甚至還會促成目的的達成。這目的可以是錢財,可以是殺人。
就在妓房姑娘、騎衛、衙役糾纏的一團混亂中,一個姑娘已經抽身離開,而且身形縹渺得沒人能夠注意到。
這個姑娘相貌穿著沒有一點特別之處,她剛才在眾多姑娘中也不是最主動和最動人的。攔住這群騎卒之後,前後她隻揮舞了一下綢巾。她的綢巾粉香撲鼻,這香味男人樂意聞,馬也樂意聞,所以不管是男人是馬都會不由自主地往她麵前湊近。
不過那姑娘的目的不是要讓男人或馬對她產生什麽欲望,她揮舞綢巾隻想拋出根絲線。拋出的絲線不是情絲,也不是張鬆年感覺中的無形絲線。那隻是綢巾流蘇中飄出的一根斷絲,很細很短,捆不了誰也勒不死誰。
斷絲飄下,正好落在張鬆年的騎靴上麵。
狂拖磨
拋出斷絲之後,姑娘從人群中出來,進了近營巷。但人在巷子裏沒走幾步就不見了,而且從此再沒出現過。多少年後,當那些妓房的姑娘已經變成了姑奶奶了,她們還會常常堆在一起,再次談論到這個再沒見過的女子。這女子隻用了一個時辰的時間,就教授她們學會了化妝、招客、床功等多種妓行謀生的必備技藝。所以這一天臨荊縣發生了兩件大事,其中一件隻有妓房的姑娘們知道,那就是洪涯仙姑(洪涯妓,三皇五帝時的妓女,記載中出現最早的妓女,有說法稱她為妓行的祖師。宋代高承考證過,清代《蕉軒隨錄》也有記載)顯聖,親自來教化救度她們。
張鬆年驅坐騎奔出了百步左右,在經過一個巷口處時聞聽到簡單幾個音的哨笛聲。於是奔跑的馬匹突然就地打了個滾,張鬆年一下由騎馬變成了被馬騎。在被壓得憋氣暈厥之前,他明顯聽到自己身體發出的咯嘣聲響。至於是身體哪個部位的骨頭斷裂了,此時的他無法知道也不必知道。
馬重新站立了起來,張鬆年卻依舊掉落在地上。唯一與馬匹還有關聯的隻有一隻腳,而剛才的斷絲正是掉落在這隻腳穿著的馬靴上。腳依舊塞在馬鐙裏,而且接下來馬匹在縣城之中狂跑兩圈直至力竭倒地,這隻腳都未從馬鐙裏脫出。
馬匹的奔跑有些像狂歡的舞蹈,因為它的腳步始終和巷口處出現的哨笛聲相合。雖然隻是簡單的幾個音,卻可以讓馬匹的舞步反複不停,一直持續到力竭為止。
張鬆年身上最先掉落的東西是頭盔,所以最早狂亂奔跑的馬匹在石頭路麵上拖帶磨爛的是頭顱。軀體應該還算好,因為有鐵甲保護。不少人在那馬狂奔的過程中看到火花四濺,看到張鬆年身上通紅一片。這其實是他所穿鐵甲長時間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快速摩擦發熱造成的現象。這一點不是誇大,是有證據可以證明的,最後好多人都看到張鬆年噴濺掉落在鐵甲上的腦漿和碎肉都被燙熟了。
巷子裏的那個姑娘在馬匹開始奔跑之後就改換了裝束,風塵的衣物包了塊石頭扔進巷底的井裏。這樣做和她在妓房姑娘攔街時不出手刺殺張鬆年出於同樣的目的,是不想給那些本來就已經很命苦的女人們再帶來災禍。
當奔馬開始跑第二圈的時候,一個已經全然看不出性別的身影出現在北城門外的眺遠亭。青衣長袍,身背青色琴囊,頭戴遮陽鬥張(古代的一種涼帽),就像是一個即將遠行的過客。這就是刺殺了張鬆年的那個姑娘,隻是現在已經麵目全非,改換成一個麵目模糊難記的青衣女子。女子在亭前回頭又看了一眼被暮色籠罩住的臨荊縣城,然後麵無表情地直往朝西的山道中走去。
山道上才走出百多步,青衣女子的身形就已然被山上茂枝密葉落下的陰影完全遮掩。再往前走出一段後,山道兩邊的樹木冠葉相接相疊,再看不見一點天色星光,便如同進入了一座高大的弧頂大殿。
就在此時,就在這個位置,那青衣女子驚駭地停住了腳步,並迅速蹲跪下來。因為她突然發現自己走入了一個鬼魂地界,出現在麵前的儼然是地獄的閻王殿!
卜福用鐵尺敲了一下水槽的下沿,隻需要這一記,他便可以從聲音上判斷出下麵到底有沒有藏著些什麽。結果告訴他,他之前的判斷是正確的。但到了這種地步刺客仍能縮在下麵一動不動,要麽就是他有著超人的定力想尋機再殺再逃,要麽下麵就是個蠢貨,到現在還沒意識到自己已經被發現。
卜福又敲了一下水槽,這次他是敲的上麵的沿邊,而且加大了力度。要證實的結果剛才已經證實,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讓那刺客正確麵對自己眼下的境況。繳械而出或勇猛殺出都行,沒必要等自己動手掀了水槽被迫顯形兒。除非是這個刺客太無賴也太無聊,除非這個刺客此時已經變成一個死人。
又過了一會兒,水槽下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卜福開始有些不耐煩了,難道自己遇到的真是個不上檔的刺客?可從刺殺的技巧手法看不該是這樣的啊,這刺客就算不是頂尖的人物,那也是少見的好手。
“卜捕頭,讓我們來掀了水槽。”帶著十幾個鐵甲衛剛剛趕到這裏的內防間隊正比卜福更加不耐煩。
“還是我來吧,你們動手怕是枉自送命。都退後一點,刺客可殺可逃卻很少會被活捕,下麵人出來後肯定是會拚命的。”卜福說完後將鐵尺一豎,暗括一按,尺頭頓時跳出一頁鋒利狹長的刀刃。
其實這把鐵尺原名叫“量骨裁命”,是從“長柄折刀”改良而來,據說是唐代器具鑄製大師李四行唯一設計製作的一件兵器。在宋代之後這種武器是以另一個名字出現的,叫“尺頭飛花”,北宋邵陽南的《品心客筆》中有過詳細記載。明代林澤玉詩作《勇蕩寇》中亦有“尺頭現飛花,華光落血沙”的詩句,描繪的也是這種尺子。
之所以叫“尺頭飛花”,是因為鐵尺中暗藏四片刀刃,方向各自不同,可根據需要將其彈出使用。如果使用嫻熟,在攻殺格鬥過程中突然彈出殺敵,則更加防不勝防,中者不知何故。另外,這幾片刀刃可在尺頭上旋轉,四片皆出,旋轉起來就如同我們孩童時玩耍的的花風車一般,隻是這花風車卻是會瞬間要命的。
卜福鐵尺刀刃持在手中,隻需一記揮砍便可將水槽劈作兩半。但這樣做會木碎水濺,反給了刺客趁亂攻逃的機會。卜福是謹慎的人,而且現在的形勢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下,可以不急不緩地做事情。
“卜捕頭,要不要得力些的人手幫忙?”站在橋上的顧子敬喊了一句。
卜福沒有回頭而是搖了搖頭,他知道顧子敬所指的是那兩個私聘的高手。
“啵”,聲音不大,很輕巧的一刀,支撐水槽的一個樁柱根部斷了。水槽傾斜了很大一個角度,但水槽下仍是沒有動靜。卜福都已經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了,這刺客不會沒藏在這下麵吧,可自己敲擊試出的聲音表明下麵的確有東西呀。於是他揮動尺頭刀刃,又砍斷一根樁柱,水槽的傾斜度更大了。
“有人!在下麵呢!”另一側的兵卒已經看到緊貼在水槽底麵上的人。
都這樣了還不出來?卜福覺出不對勁了,揮手說聲:“掀了吧。”
掀開後,水槽底麵上確實有人,也確實是用鐵鉤細索平平固定在那裏的。但事情也真的不對了,因為被固定的人已經是個死人,固定他的那些細索中有一根是直接勒緊了脖子然後用鐵鉤鉤在水槽底板上的。卜福摸了一把死屍的脖頸後作出判斷,細索是在瞬間中勒斷兵卒頸骨致其死亡的。這速度比刀砍脖子還快,但殺死人之後卻不留痕跡,甚至可以利用細索的牽製讓死人仍像活人一樣站立在那裏。
刺客不會勒死自己,那麽被勒死的就不會是刺客。有右虎營的兵卒認出死去的那個人,這是和他們一起參與控製三橋大街的夥伴。
兵卒不見了,按理說他們的長官應該很快就能知道。但是這三天做的事情太過混亂,參與的有內防間、右虎營、知州衙門。所以這種情況下長官會以為自己的手下被其他長官直接委派了任務。因為右虎營的兵卒地位相對較低,經常在和其他官家、軍家一起辦事時,被很隨便地差遣和調動。
刺客是在什麽情況下殺了那個兵卒的?從他們敘說的情況來看,唯一可以將這兵卒殺死並且藏在水槽下的時機隻有在刺殺發生後,兵卒剛湧入三橋大街的那一刻。當時場麵雖然混亂,能將一個兵卒在頃刻間殺死且藏在水槽下,那手法真的是讓人匪夷所思,但這樣一個刺客高手轉回來就為殺一個兵卒嗎?不會,他肯定還有其他目的,包括二次殺、三次殺,或者是要針對其他什麽人和東西。
卜福從開始起,所有的推斷沒有出一點差錯。之所以在水槽下出現了一點意外,那隻是比刺客少想了一步。於是他重新將大街上的情形看了一遍,因為這少想的一步提醒了他,自己的查辨之中肯定還有遺漏。大街這一塊好像存在著不協調,某個點上似乎少了什麽。
街麵上現在已經全是被兵卒攪亂的痕跡,但其中異常的細節依舊沒有逃過卜福的神眼。然後他又在街兩邊門對門的樂器店、玉器店裏仔細查看了下,這才回來告訴顧子敬:“刺客從橋下蕩到樹上上岸,並非躲入水槽下,而是以閃電般的手法殺死了發現他異常的兵卒,並且將屍體藏於水槽下。然後他逃進了對麵的樂器店裏,從店裏的一個暗門離開被重重控製的三橋大街。現在那刺客有可能依舊躲在瀖州城裏,也可能遠遠逃出了城外,就算已經四城緊閉了,也根本無法攔住這種高手。”
“對麵樂器店有暗門?”顧子敬對這個細節感到奇怪。
“對,是‘常啟道’(利用原來的狀態設施造設的暗道),把醋精化水灌入牆磚縫中,多次以後就可將一塊牆體整體取下當做暗門。從痕跡看這暗門開啟有一段時間了,可能是刺客早就留下的退路。”卜福回道。
“不是,我接到的訊息說那刺客兩天才到,怎麽會早就留下暗門退路的?而且三橋大街外層街巷也布置了官兵、衙役,就算有暗門也走不掉。”
卜福心中咯噔一顫,顧子敬的話提醒了他。剛才他總覺得這一塊街麵少了點什麽,少的不是東西,而是一個人!一個本該坐在樂器店門口,坐在那張雙翹雲頭琴案背後的琴師。
卜福這次是連續幾個縱步來到了樂器店的門口,蒼眉一挑喝問道:“你們這裏少了什麽人?如有隱瞞,以隱匿協助刺客罪名當場正法!”
樂器店裏的幾個人全都咕咚跪在地上連連磕頭,說是店裏新近請的奏琴先生刺殺案之後便不知去向。他們原以為琴師是外地人,所以被兵卒官爺帶走統一安置。後來所有人每天站原位讓六扇門的人查辨案情,單單這琴師一直沒被帶回來。樂器店老板怕這琴師被重點懷疑而連累自己,就一直都沒敢問。而樂器店裏麵那個有暗門的房間正是奏琴先生的。
有兩個刺客!誰才是下手之人?而另一個又是為何而來?
遇閻王
卜福走到琴桌前,撫摸了一下桌上的古琴,古琴發出一聲流暢卻不成調的聲音。這是張新琴,但是琴弦下的漆麵上卻有很新鮮的刮壓紋。然後他再從琴桌的位置對照水槽的位置看了下,並且在這兩點間的連線上走了兩趟。在這兩趟裏他又找到兩道細長的裂痕,是在街麵鋪石上,裂痕也是很新鮮的。
最後他又在琴桌兩邊看了下,再仔細查看了桌椅腳的痕跡,隨即猛然回頭,眼睛沿著樂器店前廊簷往豬肉店、製傘店的方向瞄去。然後他似乎確定了什麽,一步邁到店門那一側的大鼓前麵,一掌將那大鼓拍倒。大鼓倒地,卻並未像想象中那樣轟然作響。因為大鼓朝牆的一麵有個切開的大口子,而且有人從這個大口子往鼓裏塞了一些東西。
有人扒開大鼓皮麵上的口子,那鼓裏赫然也有個死人。這死人經辨別之後也是右虎營的兵卒,隻是他的身上的軍服和所有裝備都不見了。這兵卒也是被勒死的,也是瞬間勒斷頸骨,不過用的器物卻是比殺死水槽下兵卒的還要細,有些像琴弦。鼓裏還要一捆衣物,其中有一件外麵青藍色裏麵淡灰色可正反麵換穿的薄棉袍,棉袍裹著的是一雙棉幫硬薄底的塌鞋。這衣物應該是橋上那人的,也就是之前已經被曝了相兒的刺客的。
卜福看得懂卻想不通了。兩個兵卒是一人殺一個。鼓皮麵上的口子,切邊光滑無索痕,應該是奏琴先生的出手。而穿塌鞋刺客的衣物就藏在這鼓裏。從這些跡象看,他們像是搭檔,混亂中一個在掩護另一個離開。可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刺局設完之後又何必往橋上走而不直接進樂器店呢,那樣不是更安全嗎?
琴麵上的線紋,是受到意外震動之後保持強控琴弦導致的。街麵鋪石上的兩道裂痕,粗細不一,是一種細長武器和一種尖利武器對抗造成的。從這跡象上分析,那穿塌鞋的刺客和奏琴先生在混亂中發生了極短暫的激鬥。這樣的話刺客和奏琴先生非但不是搭檔,而且是相互威脅的對頭。刺客轉回來就不是為了逃脫也不是為了再殺,而是要對付那個奏琴先生。或者,那奏琴先生已經成為他逃脫、再殺必須清除的最大障礙。
至於這兩個人交手的結果是怎樣的,卜福看不出。兩人是怎麽離開的,也隻能猜一猜。奏琴先生很有可能是趕在官兵完全控製三橋大街內外街巷之前,從他自己房間的暗門溜走了。而穿塌鞋刺客沒來得及,隻能換上鼓裏那被殺兵卒的衣物混出三橋大街。
想到這裏,卜福又看了一眼鼓麵,他猛然覺得那切開的口子有些異樣。於是趕緊在鼓的旁邊蹲下,將那切口邊翻起一小塊來仔細辨看,然後再提起死去兵卒的脖頸看了下。隨即起身大呼一聲:“不好!張縣令有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