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拜完年以後,全家就徹底閑下來了,全村都是逃難來的,親戚都在村裏了,所以初一都拜過以後,全村都閑下來了。
既然沒事幹了,那就隻有在家裏研究吃的了。冬天跟什麽最配?那當然是火鍋了。想到就幹。
葉明去廚房看了一下,新鮮的各類肉,蔬菜什麽的都有,然後又看了一下調料,油,鹽,醬油,香料什麽的也都有。
首先把將薑、蒜、大蔥切成末備用。
然後熱鍋涼油,放入豬油,待牛油融化後,放入薑蒜末和大蔥末煸炒出香味。
再加入香料辣椒繼續煸炒,炒出香味後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煮三十分鍾。
最後加入鹽、糖、醬油調味,繼續熬煮十分鍾。美味的火鍋湯底就好了。倒出來,又弄了一鍋清湯的。
接下來就是製作麻醬了。
將芝麻放入鍋中,用小火翻炒,直到芝麻變成金黃色,並且散發出香味。
將炒好的芝麻放入碗中搗碎,然後加入適量的油和鹽,接著攪拌就成了細膩的芝麻醬。
湯底,蘸料好了,接下來就是食材了,他把年前買的羊肉,牛肉分別切了兩大盤,又切兩塊自家的豆腐,然後又準備了些蔬菜。
年前買牛肉的時候他還納悶呢?這古代不是隨便買賣耕牛嗎?後來一打聽才知道,這牛肉是邊關外麵來的,西戎人養的牛。
看著這準備好的一大堆東西,他一個不好拿,就在門口喊了一聲。
“大姐,大嫂,來幫我拿下東西?”
兩人很快過來了,跟著葉明把東西端到了正房的飯桌上。葉母看到後問道。
“老三,你這又搞什麽?怎麽把生菜端進來了?”
葉明放下手中的東西說道。
“這叫火鍋,今晚我們就吃它。”
隨後又去葉母放舊東西的地方,找了兩個以前用的炭盆,還好家裏的炭盆比較小,要不然桌子都不好放,又找了兩個鐵架子。
拿著東西回到屋裏,把炭盆放到桌上,從火爐子裏夾了兩塊燒的通紅的煤炭放到炭盆裏,支上鐵架子。
再把兩鍋弄好的湯底放上去,這簡單的火鍋就弄好了。
看著圍坐過來的一家人,他一邊調蘸料,一邊介紹道。
“這個東西叫火鍋,那鍋紅紅的是辣的,另一鍋是不辣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
“等分鍋裏的水沸騰以後,把桌上自己想吃的食材下到鍋裏,煮一會兒就能吃了,我手裏就是給大家調的蘸醬,蘸一下吃,會更香。”
等他給眾人調完蘸料以後,鍋裏的水也咕嚕咕嚕開了,他示意眾人可以放東西。
他下了一炮羊肉,眾人也有學有樣的把自己喜歡吃的放了下去。接著等了五分鍾左右,他示意可以吃了。
眾人夾起鍋裏的食材學著葉明的樣子,蘸一下芝麻醬,然後送入口中。頓時一股芝麻的香味,夾雜著食材的香味,在口中迸發來了。
香的眾人都眯起了眼,吃完第一口後,又趕緊去鍋裏夾第二口,越吃越快。
葉父一邊吃著,一邊讚歎道:“這火鍋真是不錯,味道鮮美,而且這麽多人一起吃,也很熱鬧。”
葉明的大姐笑著說:“是啊,這可比我們平時吃飯有趣多了。”
兩個孩子更是興奮不已,不停地往鍋裏放著自己喜歡的食物。小丫頭夠不到,就讓葉明幫她夾。
就這樣,一家人圍著火鍋,享受著美食帶來的快樂。兩個孩子和大姐大嫂喜歡吃清湯的,剩餘的人都是吃辣湯的。
很快一桌子的食材都被吃完了。吃完火鍋後,葉母感慨道。
“沒想到這火鍋如此美味,以後我們倒是可以經常吃。”
葉明點點頭,看來這火鍋是完全征服了全家人的味蕾。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裏,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火鍋,不僅是一種美食享受,更是一種親情的傳遞。大家感受到了彼此的關愛和溫暖,也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火鍋的美味和家人的陪伴,讓這個冬天變得格外美好。
隨後的幾天在葉母的提議下,吃了幾頓,這幾次沒用葉明動手了,全是葉母和大嫂準備的,葉明就教了一次,她們兩個就都學會了。
又清閑下來的葉明開啟了帶娃的日子,每天帶著兩個小的在村裏到處逛要不就是去縣城玩。
這天,葉明像往常一樣帶著兩個孩子在村裏閑逛。走到村口才發現,村口聚集了一群人,正在熱議著什麽。
葉明好奇地湊過去,發現是一個陌生的婦人帶著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
婦人看起來麵容憔悴,小女孩則緊緊依靠著他。經過詢問,葉明得知他們是從外地逃荒過來的,已經幾天沒吃飯了。
葉明心中一動,他想起了自己曾經逃難的經曆,於是決定幫助他們。
葉明帶著婦人和小女孩回到家中,向母親說明了情況。葉母也是個心善之人,立刻準備了飯菜招待他們。
看著老人和小女孩狼吞虎咽的樣子,葉明感到一陣欣慰。
吃過飯後,婦人感激涕零,她告訴葉明,自己姓趙,叫趙芳。女兒叫王小花。原本是個莊稼人。
因為戰亂失去了家園,丈夫也死了。不得不四處逃亡。葉明聽後,心中五味雜陳。
這大過年的還是先收留她們吧,正好可以幫父母的忙,至少讓她們有個安身之所。等過了年再說。
轉眼間就快到了正月十五,葉明打算去京城找顧慎,他還記得年前顧慎邀請他去京城過元宵呢。
得早點出發,路途不短,不然就趕不上了。本來他是打算帶著全家人一起去的,可是葉父葉母不肯去。
說是讓他們去就行了,作為長輩沒有去別人家過元宵的道理。看他們死活不肯。
葉明也不多勸了,幸好家裏還有剛收留的趙嬸子,他們兩個倒也不會無聊。
最後除了葉父葉母,剩下的全都要去,包括剛收留的小女孩,他也帶著了,跟小丫頭有個伴。
走的時候又讓葉長青幫忙看著點家裏。顧長青也是拍著胸口答應了。他這才帶著人出發了。
經過連續數日的趕路,臀部早已麻木不堪,終於在元宵節的前夕抵達了京城。
這一路上的艱辛隻有自己知道,長時間的馬車讓身體疲憊不堪,但心裏還是對京城充滿了期待。
終於,眼前出現了繁華熱鬧的京城景象,高大的城門、寬闊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切都是那麽新鮮而令人興奮。
經過一番艱難的打聽和尋找,他們終於來到了鎮北王府門前。
這是一座宏偉而莊嚴的府邸,氣勢恢宏,給人一種威嚴之感。府門緊閉,門口站著兩名守衛,神情嚴肅地注視著來往的人群。
朱紅色的大門高聳而威嚴,門環上鑲嵌著璀璨的寶石,在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芒。門前的兩座石獅子栩栩如生,威風凜凜。
既然沒事幹了,那就隻有在家裏研究吃的了。冬天跟什麽最配?那當然是火鍋了。想到就幹。
葉明去廚房看了一下,新鮮的各類肉,蔬菜什麽的都有,然後又看了一下調料,油,鹽,醬油,香料什麽的也都有。
首先把將薑、蒜、大蔥切成末備用。
然後熱鍋涼油,放入豬油,待牛油融化後,放入薑蒜末和大蔥末煸炒出香味。
再加入香料辣椒繼續煸炒,炒出香味後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煮三十分鍾。
最後加入鹽、糖、醬油調味,繼續熬煮十分鍾。美味的火鍋湯底就好了。倒出來,又弄了一鍋清湯的。
接下來就是製作麻醬了。
將芝麻放入鍋中,用小火翻炒,直到芝麻變成金黃色,並且散發出香味。
將炒好的芝麻放入碗中搗碎,然後加入適量的油和鹽,接著攪拌就成了細膩的芝麻醬。
湯底,蘸料好了,接下來就是食材了,他把年前買的羊肉,牛肉分別切了兩大盤,又切兩塊自家的豆腐,然後又準備了些蔬菜。
年前買牛肉的時候他還納悶呢?這古代不是隨便買賣耕牛嗎?後來一打聽才知道,這牛肉是邊關外麵來的,西戎人養的牛。
看著這準備好的一大堆東西,他一個不好拿,就在門口喊了一聲。
“大姐,大嫂,來幫我拿下東西?”
兩人很快過來了,跟著葉明把東西端到了正房的飯桌上。葉母看到後問道。
“老三,你這又搞什麽?怎麽把生菜端進來了?”
葉明放下手中的東西說道。
“這叫火鍋,今晚我們就吃它。”
隨後又去葉母放舊東西的地方,找了兩個以前用的炭盆,還好家裏的炭盆比較小,要不然桌子都不好放,又找了兩個鐵架子。
拿著東西回到屋裏,把炭盆放到桌上,從火爐子裏夾了兩塊燒的通紅的煤炭放到炭盆裏,支上鐵架子。
再把兩鍋弄好的湯底放上去,這簡單的火鍋就弄好了。
看著圍坐過來的一家人,他一邊調蘸料,一邊介紹道。
“這個東西叫火鍋,那鍋紅紅的是辣的,另一鍋是不辣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
“等分鍋裏的水沸騰以後,把桌上自己想吃的食材下到鍋裏,煮一會兒就能吃了,我手裏就是給大家調的蘸醬,蘸一下吃,會更香。”
等他給眾人調完蘸料以後,鍋裏的水也咕嚕咕嚕開了,他示意眾人可以放東西。
他下了一炮羊肉,眾人也有學有樣的把自己喜歡吃的放了下去。接著等了五分鍾左右,他示意可以吃了。
眾人夾起鍋裏的食材學著葉明的樣子,蘸一下芝麻醬,然後送入口中。頓時一股芝麻的香味,夾雜著食材的香味,在口中迸發來了。
香的眾人都眯起了眼,吃完第一口後,又趕緊去鍋裏夾第二口,越吃越快。
葉父一邊吃著,一邊讚歎道:“這火鍋真是不錯,味道鮮美,而且這麽多人一起吃,也很熱鬧。”
葉明的大姐笑著說:“是啊,這可比我們平時吃飯有趣多了。”
兩個孩子更是興奮不已,不停地往鍋裏放著自己喜歡的食物。小丫頭夠不到,就讓葉明幫她夾。
就這樣,一家人圍著火鍋,享受著美食帶來的快樂。兩個孩子和大姐大嫂喜歡吃清湯的,剩餘的人都是吃辣湯的。
很快一桌子的食材都被吃完了。吃完火鍋後,葉母感慨道。
“沒想到這火鍋如此美味,以後我們倒是可以經常吃。”
葉明點點頭,看來這火鍋是完全征服了全家人的味蕾。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裏,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火鍋,不僅是一種美食享受,更是一種親情的傳遞。大家感受到了彼此的關愛和溫暖,也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火鍋的美味和家人的陪伴,讓這個冬天變得格外美好。
隨後的幾天在葉母的提議下,吃了幾頓,這幾次沒用葉明動手了,全是葉母和大嫂準備的,葉明就教了一次,她們兩個就都學會了。
又清閑下來的葉明開啟了帶娃的日子,每天帶著兩個小的在村裏到處逛要不就是去縣城玩。
這天,葉明像往常一樣帶著兩個孩子在村裏閑逛。走到村口才發現,村口聚集了一群人,正在熱議著什麽。
葉明好奇地湊過去,發現是一個陌生的婦人帶著一個八九歲的小女孩。
婦人看起來麵容憔悴,小女孩則緊緊依靠著他。經過詢問,葉明得知他們是從外地逃荒過來的,已經幾天沒吃飯了。
葉明心中一動,他想起了自己曾經逃難的經曆,於是決定幫助他們。
葉明帶著婦人和小女孩回到家中,向母親說明了情況。葉母也是個心善之人,立刻準備了飯菜招待他們。
看著老人和小女孩狼吞虎咽的樣子,葉明感到一陣欣慰。
吃過飯後,婦人感激涕零,她告訴葉明,自己姓趙,叫趙芳。女兒叫王小花。原本是個莊稼人。
因為戰亂失去了家園,丈夫也死了。不得不四處逃亡。葉明聽後,心中五味雜陳。
這大過年的還是先收留她們吧,正好可以幫父母的忙,至少讓她們有個安身之所。等過了年再說。
轉眼間就快到了正月十五,葉明打算去京城找顧慎,他還記得年前顧慎邀請他去京城過元宵呢。
得早點出發,路途不短,不然就趕不上了。本來他是打算帶著全家人一起去的,可是葉父葉母不肯去。
說是讓他們去就行了,作為長輩沒有去別人家過元宵的道理。看他們死活不肯。
葉明也不多勸了,幸好家裏還有剛收留的趙嬸子,他們兩個倒也不會無聊。
最後除了葉父葉母,剩下的全都要去,包括剛收留的小女孩,他也帶著了,跟小丫頭有個伴。
走的時候又讓葉長青幫忙看著點家裏。顧長青也是拍著胸口答應了。他這才帶著人出發了。
經過連續數日的趕路,臀部早已麻木不堪,終於在元宵節的前夕抵達了京城。
這一路上的艱辛隻有自己知道,長時間的馬車讓身體疲憊不堪,但心裏還是對京城充滿了期待。
終於,眼前出現了繁華熱鬧的京城景象,高大的城門、寬闊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一切都是那麽新鮮而令人興奮。
經過一番艱難的打聽和尋找,他們終於來到了鎮北王府門前。
這是一座宏偉而莊嚴的府邸,氣勢恢宏,給人一種威嚴之感。府門緊閉,門口站著兩名守衛,神情嚴肅地注視著來往的人群。
朱紅色的大門高聳而威嚴,門環上鑲嵌著璀璨的寶石,在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芒。門前的兩座石獅子栩栩如生,威風凜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