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去你的園區看看,看看你的造紙印書弄得怎麽樣,後天朕就該回去了。”
晚飯過後,李景隆坐在大堂,喝了一口茶對著葉明說道。
“臣,明白,工坊都已經準備好了,皇上可以隨時查看。”
葉明拱手回答道。
李景隆微笑著點了點頭,對葉明的工作態度表示滿意。他抬起頭,看向窗外的明月,心中感慨萬千。
“這一次朕來到你這裏,看到了許多新鮮事物,也感受到了你們的努力和智慧。朕希望你能夠繼續保持這種創造力和進取心,為大慶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李景隆語氣堅定地說。
“臣會繼續努力,不辜負皇上的期望。”
葉明趕緊說道。
眾人人又聊了一些關於治國理政的話題,直到深夜才散去。
第二天,李景隆在葉明的陪同下,來到了園區,葉明先帶著他來到了造紙的地方。
如今這裏已經被魯師傅管理的井井有條,每個人都負責不同的工序。
“師傅,你們這裏的紙產量怎麽樣?”
李景隆看到了在一旁指揮人抄紙的魯山問道。
“爵爺?這位是?”
魯山轉過身來,看到一個陌生人再跟他搭話,就好奇的問了一下旁邊的葉明。
“魯師傅,這位是李大人,他問什麽你答什麽就好了。”
葉明趕緊給魯山解釋,生怕魯山一個不小心說出的話,衝撞了李景隆。
“回這位大人的話,現在我們這裏的紙張產量大約每天能有一萬張。”
得到了葉明的指示,魯山也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這麽多?你說的都是真的?”
李景隆這下震驚了,在他的認知裏,那些世家每天能有一百多張就夠好了,現在這裏居然每天一萬張?
“是的,大人,小人沒有說謊,我們爵爺教給了我們新的造紙方法,所以我們生產紙張的速度很快的。”
魯山說道。
李景隆興奮地看著眼前忙碌的工匠們,他仿佛看到了大慶繁榮昌盛的未來。
他轉身對葉明說。
“怪不得你說能打壓世家,原來根基在這呢,不錯,做的不錯。”
葉明躬身答道。
“大人繆讚了,都是微臣應當做的。”
參觀完造紙,葉明又帶著李景隆來到了印書的地方。
這裏是周雲在負責,沒有造紙那麽多人,可也不少,現在的泥做的字,經過他和鐵塔的研究,全部換成了鐵做的,每個字能用很久。
周雲來看葉明帶著一群人進來後,趕緊跑過來打招呼。
“爵爺,您來了。”
“嗯。”
葉明嗯了一聲,然後給周雲介紹李景隆。
“這位是李大人,今天是來參觀我們園區,他問你什麽,你回答什麽就行了。”
“是爵爺,小人明白了。”
周雲看著眼前這位氣度不凡的中年人,能讓爵爺陪同的人,來頭一定不簡單。
“那就麻煩這位師傅帶我們轉轉吧。”
李景隆等葉明介紹完以後,笑眯眯的說道。
“是的大人,請各位大人隨小人來。”
周雲帶著眾人來到了裏麵印書的地方。
這裏麵整整齊齊擺滿了桌子,李景隆走到一張桌子旁邊看了起來。
桌子上有一個方框,方框裏麵是字模,旁邊放著白紙,墨水,刷子。
工人用刷子蘸一下墨水,然後刷到方框裏的字模上,接著拿起白紙覆蓋上去,輕輕撫平,最後揭下來,這樣一張印滿字的紙張就好了。
李景隆看著驚奇,忍不住跟周雲說道。
“這位師傅,可不可以讓我試試。”
“可以,可以。”
周雲說完,就拉著桌子旁邊的工人走到了一邊。
“您請。”
李景隆走到桌子旁邊學著工人的樣子,刷墨,壓紙,很快同樣滿是字的紙張就出爐了。
“葉明,你這辦法不錯啊,這樣一來,印書的速度就很快了吧。”
李景隆拿著印好的紙說道。
“是的,皇上,這這字模都是可以活動的,根據書本的內容還能自行調節,字模也是周師傅研究出來用鐵鑄造的,每套字模可以用很久。”
葉明給李景隆詳細的解釋起來。
“哦?還可以活動的?”
李景隆問完以後,就拿起了桌子上的方框,框是拿起來了,但是字模卻沒有動,他又拿著字模,果然是分開的。
“嗯,確實是分開的,這樣一來是不是再印刷其他的書籍也不需要重新雕刻模板了,隻要把方框裏的字模調整一下順序就行了?”
“大人英明,確實是這樣的。”
葉明趕緊說道。
“不錯,不錯,那這樣一來,確實能夠做到快速的印刷書籍。”
李景隆對活字印刷術的效率感到驚訝,他意識到這種技術將對文化傳播產生巨大影響。
他放下手中的字模,周雲端來一盆水,讓他把手上的墨水洗了一下以後,又帶著他去看了看訂裝成書的地方。
工人把桌子那邊的印好的紙張都收集過來,然後在這邊統一訂裝成冊。
李景隆第一次見到這種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嘴裏連連誇讚。
“不錯啊,葉明。”
“很好啊,葉明。”
葉明也隻能不停的躬身回禮,感覺腰都快斷了。
隨後葉明又帶著他去看了一下香皂作坊,和生產水泥的地方,不過由於生產水泥的地方灰塵太大。
葉明沒有帶眾人近距離觀察,隻是在遠處看了一下。
倒是魏成看到河邊一排的水車後感到驚奇不已。
“葉伯爵?這水車還能這麽用?”
他指著河邊由水車帶動的大錘子,捶打坑裏的材料問道。
“當然了,這是園區裏的工匠琢磨出來的,能省不少的人力物力呢。”
葉明沒說是他想出來的, 功勞都推托給了工匠。
“工匠琢磨出來的?”
李景隆問道。
“是的大人,我聽說過一句話,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所以很多東西不是沒有,隻是沒人重視罷了。”
葉明說道。
“嗯,你說的沒錯,魏大人,你可記好了?”
李景隆問道。
“回大人,都記好了。”
葉明的目的達到了,他就是希望朝廷要把匠人重視起來。
晚飯過後,李景隆坐在大堂,喝了一口茶對著葉明說道。
“臣,明白,工坊都已經準備好了,皇上可以隨時查看。”
葉明拱手回答道。
李景隆微笑著點了點頭,對葉明的工作態度表示滿意。他抬起頭,看向窗外的明月,心中感慨萬千。
“這一次朕來到你這裏,看到了許多新鮮事物,也感受到了你們的努力和智慧。朕希望你能夠繼續保持這種創造力和進取心,為大慶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李景隆語氣堅定地說。
“臣會繼續努力,不辜負皇上的期望。”
葉明趕緊說道。
眾人人又聊了一些關於治國理政的話題,直到深夜才散去。
第二天,李景隆在葉明的陪同下,來到了園區,葉明先帶著他來到了造紙的地方。
如今這裏已經被魯師傅管理的井井有條,每個人都負責不同的工序。
“師傅,你們這裏的紙產量怎麽樣?”
李景隆看到了在一旁指揮人抄紙的魯山問道。
“爵爺?這位是?”
魯山轉過身來,看到一個陌生人再跟他搭話,就好奇的問了一下旁邊的葉明。
“魯師傅,這位是李大人,他問什麽你答什麽就好了。”
葉明趕緊給魯山解釋,生怕魯山一個不小心說出的話,衝撞了李景隆。
“回這位大人的話,現在我們這裏的紙張產量大約每天能有一萬張。”
得到了葉明的指示,魯山也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這麽多?你說的都是真的?”
李景隆這下震驚了,在他的認知裏,那些世家每天能有一百多張就夠好了,現在這裏居然每天一萬張?
“是的,大人,小人沒有說謊,我們爵爺教給了我們新的造紙方法,所以我們生產紙張的速度很快的。”
魯山說道。
李景隆興奮地看著眼前忙碌的工匠們,他仿佛看到了大慶繁榮昌盛的未來。
他轉身對葉明說。
“怪不得你說能打壓世家,原來根基在這呢,不錯,做的不錯。”
葉明躬身答道。
“大人繆讚了,都是微臣應當做的。”
參觀完造紙,葉明又帶著李景隆來到了印書的地方。
這裏是周雲在負責,沒有造紙那麽多人,可也不少,現在的泥做的字,經過他和鐵塔的研究,全部換成了鐵做的,每個字能用很久。
周雲來看葉明帶著一群人進來後,趕緊跑過來打招呼。
“爵爺,您來了。”
“嗯。”
葉明嗯了一聲,然後給周雲介紹李景隆。
“這位是李大人,今天是來參觀我們園區,他問你什麽,你回答什麽就行了。”
“是爵爺,小人明白了。”
周雲看著眼前這位氣度不凡的中年人,能讓爵爺陪同的人,來頭一定不簡單。
“那就麻煩這位師傅帶我們轉轉吧。”
李景隆等葉明介紹完以後,笑眯眯的說道。
“是的大人,請各位大人隨小人來。”
周雲帶著眾人來到了裏麵印書的地方。
這裏麵整整齊齊擺滿了桌子,李景隆走到一張桌子旁邊看了起來。
桌子上有一個方框,方框裏麵是字模,旁邊放著白紙,墨水,刷子。
工人用刷子蘸一下墨水,然後刷到方框裏的字模上,接著拿起白紙覆蓋上去,輕輕撫平,最後揭下來,這樣一張印滿字的紙張就好了。
李景隆看著驚奇,忍不住跟周雲說道。
“這位師傅,可不可以讓我試試。”
“可以,可以。”
周雲說完,就拉著桌子旁邊的工人走到了一邊。
“您請。”
李景隆走到桌子旁邊學著工人的樣子,刷墨,壓紙,很快同樣滿是字的紙張就出爐了。
“葉明,你這辦法不錯啊,這樣一來,印書的速度就很快了吧。”
李景隆拿著印好的紙說道。
“是的,皇上,這這字模都是可以活動的,根據書本的內容還能自行調節,字模也是周師傅研究出來用鐵鑄造的,每套字模可以用很久。”
葉明給李景隆詳細的解釋起來。
“哦?還可以活動的?”
李景隆問完以後,就拿起了桌子上的方框,框是拿起來了,但是字模卻沒有動,他又拿著字模,果然是分開的。
“嗯,確實是分開的,這樣一來是不是再印刷其他的書籍也不需要重新雕刻模板了,隻要把方框裏的字模調整一下順序就行了?”
“大人英明,確實是這樣的。”
葉明趕緊說道。
“不錯,不錯,那這樣一來,確實能夠做到快速的印刷書籍。”
李景隆對活字印刷術的效率感到驚訝,他意識到這種技術將對文化傳播產生巨大影響。
他放下手中的字模,周雲端來一盆水,讓他把手上的墨水洗了一下以後,又帶著他去看了看訂裝成書的地方。
工人把桌子那邊的印好的紙張都收集過來,然後在這邊統一訂裝成冊。
李景隆第一次見到這種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嘴裏連連誇讚。
“不錯啊,葉明。”
“很好啊,葉明。”
葉明也隻能不停的躬身回禮,感覺腰都快斷了。
隨後葉明又帶著他去看了一下香皂作坊,和生產水泥的地方,不過由於生產水泥的地方灰塵太大。
葉明沒有帶眾人近距離觀察,隻是在遠處看了一下。
倒是魏成看到河邊一排的水車後感到驚奇不已。
“葉伯爵?這水車還能這麽用?”
他指著河邊由水車帶動的大錘子,捶打坑裏的材料問道。
“當然了,這是園區裏的工匠琢磨出來的,能省不少的人力物力呢。”
葉明沒說是他想出來的, 功勞都推托給了工匠。
“工匠琢磨出來的?”
李景隆問道。
“是的大人,我聽說過一句話,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的。所以很多東西不是沒有,隻是沒人重視罷了。”
葉明說道。
“嗯,你說的沒錯,魏大人,你可記好了?”
李景隆問道。
“回大人,都記好了。”
葉明的目的達到了,他就是希望朝廷要把匠人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