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你們回來了?地種完了?”
回到家的時候,葉明看到了他爹娘也在,就問了一句。
“嗯,回來了,本就沒多少地,幾天就種完了。”
葉母回答道。
“那小丫頭,和小花,送去學校了沒?我答應她們兩個,等您回來了,就送她們去上學的。”
葉明坐下後說道。
“嗯,前幾天送去了。你是讓我回來看著她們兩個上學吧。”
葉母白了一眼葉明,她早就猜到了葉明的小心思。
“嘿嘿。。。。。這不是大哥大嫂忙嗎。”
葉明笑著說道,也沒反駁。
“你的呢?你什麽時候也給我娶個媳婦回來,我也給你看孩子。”
葉母沒好氣地說道。
“娘,我還小呢,不急。二哥都還沒娶媳婦我著什麽急,再說了,憑你兒子這長相,還怕找不到媳婦?”
葉明笑嘻嘻地回道。
“就你嘴貧,你看看人家隔壁的大牛,跟你一樣大,孩子都會打醬油了。”
葉母沒好氣的說道。
“娘,這每個人的生活軌跡不一樣嘛,幹嘛非要跟別人比。”
葉明辯駁道。
“行了行了,不說你了。一說你就有一大堆理由,你自己看著辦吧。”
葉母擺了擺手。
“娘,我餓了,趕緊吃飯吧。”
葉明聽葉母不催了,趕緊轉移了話題,他這也算是知道了催婚的威力,以前他看小視頻還覺得,那些人都是誇大其詞,現在輪到他了,他也總算是親身感受了一把。
幸虧現在還有個二哥沒結婚,要是二哥也結婚了,他估計就不能這麽輕易的脫身了。
第二天葉明和顧慎照常來到了園區。
“周師傅,怎麽樣了?琉璃酒具燒製的還順利嗎?”
他們找到了正在火窯旁邊的周雲。
“爵爺,您回來了,還行,燒製了幾套,都成功了。”
周雲看葉明來了,趕緊走過來說道。
“嗯,那就行,寫下來不燒酒具了,我們燒點別的東西。”
葉明點點頭說道。
“老三,你又想燒什麽?”
顧慎在一旁好奇的問道。
“我記得突厥的圖騰好像是狼吧?”
葉明問道。
“是啊,你想弄一個琉璃狼?”
顧慎點點頭說道。
“對啊,你說用一個琉璃狼的雕塑,能換回來多少匹馬?”
葉明早就想好了,現在糧食還沒收,鹽也還沒到位,隻能在琉璃上想辦法了。
既然琉璃這麽貴重,那弄一個琉璃圖騰,想必那些外族肯定會巴不得用東西換回去的吧。
“你這個辦法好,我覺得至少能換回來五千匹馬。”
顧慎眼神一亮,快速的在心裏算了一下,然後才給出了一個數字。
“五千匹?我覺得沒那麽多,畢竟馬匹在外族的管製下,肯定換不了那麽多的。”
葉明估計換個一兩千匹就差不多了。別人不會那麽傻的,一個小小的擺件,不可能換那麽多的馬匹。
“數量到時候再說,現在最重要是你有把握把雕塑弄出來嗎?”
顧慎問道。
“試試吧,我也不敢保證。”
葉明想用失蠟法,來弄這個雕塑。
“周師傅,你認識雕刻師傅嗎?”
他轉頭問周雲。
“認識,安陽府就有一個手藝特別好的雕刻師傅。”
周雲點點頭說道。
“叫什麽?”
“楊峰,聽說以前給宮裏雕刻過,後來年齡大了,就回來老家了。”
周雲給葉明介紹道。
“老三,皇上不是把你的封地擴大到安陽了嗎?這次正好過去辦一下交接。”
顧慎忽然想起來,自從皇上封了葉明以後,他們回來就先去軍營了,還沒去安陽辦手續呢。
“嗯,那我們現在就走吧,辦一下交接,再去找一下這個楊峰。”
葉明說完又交代周雲。
“周師傅,你去弄回來點石蠟,然後石膏也多弄點回來。”
“好的,爵爺。”
吩咐完周雲以後,葉明就和顧慎騎著馬往安陽趕去。
上次來安陽府的時候,葉明還是因為李員外的事情跟安陽的知府打過一次交道。
後來就沒來往過了。沒想到這次過來,安陽都成了他的封地。
“小哥,麻煩你進去趕去你們家大人,就說安溪縣侯爵葉明拜訪。”
葉明和顧慎來到府衙門口,下了馬,跟門口的守衛說道。
“你們等下,我進去通報。”
門口守衛也看出了兩人的不凡,客氣的說了一下,就往裏麵走去。
“爵爺,大駕光臨,下官有失遠迎,恕罪,恕罪啊。”
很快知府鄭茂才就帶著上次葉明見過的師爺出來了。
“鄭大人客氣了,我這次過來的原因想必鄭大人清楚吧。”
葉明笑嗬嗬的說道。
“知道,知道,下官已經接到朝廷的聖旨了,以後安陽就是您的封地了,那請爵爺進去喝一杯,下官給您接風洗塵。”
鄭茂才態度比上次好多了,也知道葉明升了侯爵,封地又封在了安陽。
“鄭大人,不必了,今天趕時間,下次再說吧,我想找一個叫楊峰的人,不知道鄭大人聽說過沒有?”
葉明現在一心想的是馬匹的事情,封地的事以後再說吧,反正又跑不了。
“這。。。。下官沒聽說過。師爺你知道嗎?”
鄭茂才說完轉頭問了一句身後的師爺。
“老爺,好像是一個雕刻的師傅,衙門翻修的時候,請過他。”
師爺回答道。
“好,那你帶爵爺去找他。”
鄭茂才聽到師爺認識,就趕緊吩咐道。
“那就多謝鄭大人了,我們先去了,以後有時間再來拜訪。”
葉明也沒想到這剛來就正好碰到有人認識。
說完就在師爺的帶領下,往街上走去。
葉明一邊走,一邊觀察這四周,這裏以後就是自己的封地了,先了解一下情況,然後才能製定計劃。
他看了一路,雖然這裏比安溪的縣城大,街道也寬闊,但是這裏的百姓,沒有安溪百姓那種精氣神。
他心裏暗自思忖著,一旦將眼前這件棘手的事情妥善處理完畢之後,便可以毫不猶豫地將安溪推行的那套改革方案照搬過來。
要知道,安溪的那套改革措施可是經過了長時間的實踐和摸索才得以成型的,其成效顯著、有目共睹。如果能夠成功引入到自己所在的地區或者領域,想必也能帶來一番全新的氣象。
回到家的時候,葉明看到了他爹娘也在,就問了一句。
“嗯,回來了,本就沒多少地,幾天就種完了。”
葉母回答道。
“那小丫頭,和小花,送去學校了沒?我答應她們兩個,等您回來了,就送她們去上學的。”
葉明坐下後說道。
“嗯,前幾天送去了。你是讓我回來看著她們兩個上學吧。”
葉母白了一眼葉明,她早就猜到了葉明的小心思。
“嘿嘿。。。。。這不是大哥大嫂忙嗎。”
葉明笑著說道,也沒反駁。
“你的呢?你什麽時候也給我娶個媳婦回來,我也給你看孩子。”
葉母沒好氣地說道。
“娘,我還小呢,不急。二哥都還沒娶媳婦我著什麽急,再說了,憑你兒子這長相,還怕找不到媳婦?”
葉明笑嘻嘻地回道。
“就你嘴貧,你看看人家隔壁的大牛,跟你一樣大,孩子都會打醬油了。”
葉母沒好氣的說道。
“娘,這每個人的生活軌跡不一樣嘛,幹嘛非要跟別人比。”
葉明辯駁道。
“行了行了,不說你了。一說你就有一大堆理由,你自己看著辦吧。”
葉母擺了擺手。
“娘,我餓了,趕緊吃飯吧。”
葉明聽葉母不催了,趕緊轉移了話題,他這也算是知道了催婚的威力,以前他看小視頻還覺得,那些人都是誇大其詞,現在輪到他了,他也總算是親身感受了一把。
幸虧現在還有個二哥沒結婚,要是二哥也結婚了,他估計就不能這麽輕易的脫身了。
第二天葉明和顧慎照常來到了園區。
“周師傅,怎麽樣了?琉璃酒具燒製的還順利嗎?”
他們找到了正在火窯旁邊的周雲。
“爵爺,您回來了,還行,燒製了幾套,都成功了。”
周雲看葉明來了,趕緊走過來說道。
“嗯,那就行,寫下來不燒酒具了,我們燒點別的東西。”
葉明點點頭說道。
“老三,你又想燒什麽?”
顧慎在一旁好奇的問道。
“我記得突厥的圖騰好像是狼吧?”
葉明問道。
“是啊,你想弄一個琉璃狼?”
顧慎點點頭說道。
“對啊,你說用一個琉璃狼的雕塑,能換回來多少匹馬?”
葉明早就想好了,現在糧食還沒收,鹽也還沒到位,隻能在琉璃上想辦法了。
既然琉璃這麽貴重,那弄一個琉璃圖騰,想必那些外族肯定會巴不得用東西換回去的吧。
“你這個辦法好,我覺得至少能換回來五千匹馬。”
顧慎眼神一亮,快速的在心裏算了一下,然後才給出了一個數字。
“五千匹?我覺得沒那麽多,畢竟馬匹在外族的管製下,肯定換不了那麽多的。”
葉明估計換個一兩千匹就差不多了。別人不會那麽傻的,一個小小的擺件,不可能換那麽多的馬匹。
“數量到時候再說,現在最重要是你有把握把雕塑弄出來嗎?”
顧慎問道。
“試試吧,我也不敢保證。”
葉明想用失蠟法,來弄這個雕塑。
“周師傅,你認識雕刻師傅嗎?”
他轉頭問周雲。
“認識,安陽府就有一個手藝特別好的雕刻師傅。”
周雲點點頭說道。
“叫什麽?”
“楊峰,聽說以前給宮裏雕刻過,後來年齡大了,就回來老家了。”
周雲給葉明介紹道。
“老三,皇上不是把你的封地擴大到安陽了嗎?這次正好過去辦一下交接。”
顧慎忽然想起來,自從皇上封了葉明以後,他們回來就先去軍營了,還沒去安陽辦手續呢。
“嗯,那我們現在就走吧,辦一下交接,再去找一下這個楊峰。”
葉明說完又交代周雲。
“周師傅,你去弄回來點石蠟,然後石膏也多弄點回來。”
“好的,爵爺。”
吩咐完周雲以後,葉明就和顧慎騎著馬往安陽趕去。
上次來安陽府的時候,葉明還是因為李員外的事情跟安陽的知府打過一次交道。
後來就沒來往過了。沒想到這次過來,安陽都成了他的封地。
“小哥,麻煩你進去趕去你們家大人,就說安溪縣侯爵葉明拜訪。”
葉明和顧慎來到府衙門口,下了馬,跟門口的守衛說道。
“你們等下,我進去通報。”
門口守衛也看出了兩人的不凡,客氣的說了一下,就往裏麵走去。
“爵爺,大駕光臨,下官有失遠迎,恕罪,恕罪啊。”
很快知府鄭茂才就帶著上次葉明見過的師爺出來了。
“鄭大人客氣了,我這次過來的原因想必鄭大人清楚吧。”
葉明笑嗬嗬的說道。
“知道,知道,下官已經接到朝廷的聖旨了,以後安陽就是您的封地了,那請爵爺進去喝一杯,下官給您接風洗塵。”
鄭茂才態度比上次好多了,也知道葉明升了侯爵,封地又封在了安陽。
“鄭大人,不必了,今天趕時間,下次再說吧,我想找一個叫楊峰的人,不知道鄭大人聽說過沒有?”
葉明現在一心想的是馬匹的事情,封地的事以後再說吧,反正又跑不了。
“這。。。。下官沒聽說過。師爺你知道嗎?”
鄭茂才說完轉頭問了一句身後的師爺。
“老爺,好像是一個雕刻的師傅,衙門翻修的時候,請過他。”
師爺回答道。
“好,那你帶爵爺去找他。”
鄭茂才聽到師爺認識,就趕緊吩咐道。
“那就多謝鄭大人了,我們先去了,以後有時間再來拜訪。”
葉明也沒想到這剛來就正好碰到有人認識。
說完就在師爺的帶領下,往街上走去。
葉明一邊走,一邊觀察這四周,這裏以後就是自己的封地了,先了解一下情況,然後才能製定計劃。
他看了一路,雖然這裏比安溪的縣城大,街道也寬闊,但是這裏的百姓,沒有安溪百姓那種精氣神。
他心裏暗自思忖著,一旦將眼前這件棘手的事情妥善處理完畢之後,便可以毫不猶豫地將安溪推行的那套改革方案照搬過來。
要知道,安溪的那套改革措施可是經過了長時間的實踐和摸索才得以成型的,其成效顯著、有目共睹。如果能夠成功引入到自己所在的地區或者領域,想必也能帶來一番全新的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