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提升生產力,偷師
位麵開拓者:夢想與旗幟 作者:愛吃醃芹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穿越到了古代,雖然蘇星雲憑借主神空間獲得了強大的內功修煉辦法,但個人的力量再強大,於整個社會而言還是渺小的,所以,想要改變這個世界,就必須要組建自己的勢力,依靠群眾的力量來推翻這個愚昧無知並且殘酷剝削的舊社會,僅僅個人武力就想推翻舊社會,隻是一場鬧劇而已,這讓他不禁想起天龍八部中的慕容複。
在村子裏,蘇星雲低頭思索著如何有效提升領地的生產力,畢竟這是他第一次穿越,沒有經驗。
“要想發展,就必須有錢,隻有擁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才能支撐領地的發展,但選擇哪一種道路,必須基於我們當前的實際狀況。”蘇星雲眉頭緊鎖地分析道。目前,領地一窮二白,隻有幾百人,隻有發展起來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不過,實現自己的宏圖大業,是從煉鋼產業開始呢,還是從化學產業開始?蘇星雲猶豫不決。考慮再三,他決定從煉鋼開始,逐步提升自己領地的生產力。
雖然三酸兩堿的化工生產雖然重要,但短期內難以直接轉化為軍事力量,對提升隊伍戰鬥力的幫助有限。
“而鋼鐵,則是構建強大軍事與防禦體係的基石。鋒利的武器、堅固的鎧甲,無一不依賴於鋼鐵的冶煉與加工。這不僅能迅速提升我們的戰鬥力,還能為未來的擴張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在冶煉鋼鐵的同時,蘇星雲還決定著手設計並製造一些初級的機床,哪怕是最簡單的木工機床,也能極大地提高他們的生產效率。此外,滑輪、齒輪等機械結構的學習與應用,也將大大提升生產的效率。
“生產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地去探索、去實踐。”蘇星雲深知這一點,他下定決心,利用自己理工科大學生的優勢,推動科技的發展,爭取實現鋼鐵自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提高自己領地的生產力,蘇星雲首先提高自己的木匠水平,有木匠技藝就能造簡易的機床和流水線。隻不過小黃村的木匠雖勤勞,但手藝水平太差了。蘇星雲利用自己超凡的感知能力,很快就掌握了基礎的木匠技巧,但小黃村的木匠水平遠遠不夠。為了尋找更高水平的木匠工藝,於是他喬裝成一位來自鄉下的富商,攜重金前往南京城,用銀兩開路,迅速聯係到了城內數十位聲名顯赫的木匠大師,南京城是經濟匯聚的地方,這裏的匠人手藝更加高超。
“聽說李師傅的手藝是城中一絕,我特地前來拜訪,隻為尋得最好的木匠為我打造家具。”蘇星雲在一家家木匠鋪前,以重金為餌,言辭懇切地表達著自己的來意。直接觀察木匠們的工作狀態與技藝展示,了解他們真實水平。
就這樣,蘇星雲在南京城中閑逛了數日,每到一處,便慷慨解囊,引得眾木匠傾囊相授。很快,“蘇大官人揮金如土,遍尋城中能工巧匠”的消息不脛而走,許多木匠都夢想著能被這位神秘富商看中,一展所長,然後獲得賞賜。
然而,蘇星雲的目的,不僅僅是自己學習木匠技術,而是想要將木匠技術傳承下來。每當夜幕降臨,他便在客棧中將白日裏所見所聞的木質結構、加工技巧以及不同木材的處理方法一一記錄下來,細細琢磨,力求總結出一套係統而實用的木工教學資料。
半月之後,。他挑選了十名天資聰穎的孩子,分別托付給之前拜訪過的十位木匠大師,每人贈予一百兩白銀作為學費,並要求木匠在一個月內教會他們木工技藝。同時,他還表示,對於教學成果顯著的木匠老師,將另有重賞。
這一舉動無疑在木匠圈內引起了轟動。即使那些木匠大師平日裏對自己的弟子都要保留一手,但麵對如此豐厚的報酬,也紛紛拿出了看家本領,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教學之中,不敢有任何私藏。
隨後蘇星雲想辦法提高自己領地裏鋼鐵冶煉技術。蒙古帝國征服歐洲,除了歸功於其先進的弓騎兵戰法外,也得益於武器的精良。這些精良的武器背後,是優秀的鋼鐵冶煉技術。元朝建立後,統治者對冶鐵工作的高度重視,將鋼鐵冶煉收歸國有,並繼承和發展了宋代的先進技術。
元朝對鋼鐵廠的管控極為嚴格,從礦料的采集到冶煉的每一個環節都受到嚴格控製,尋常人很難打探消息。盡管如此,蘇星雲還是找到了突破點。元朝對冶煉工人征收的礦稅十分嚴苛,使得許多礦戶不堪重負,甚至紛紛逃亡。蘇星雲便利用這一點,偽裝成一名已逃亡礦戶的身份,成功混入了江陵南部的一座大型鐵廠。
進入鐵廠後,蘇星雲不斷地打探消息,以二兩碎銀賄賂了管事,獲得了在廠內相對自由活動的權利。他利用自己的超感能力,了解了鋼鐵生產的複雜流程。超感將冶煉的過程詳細的記錄了下來,原始的礦石經過破碎、篩分後,與焦炭一同送入高爐。在高爐內,焦炭燃燒產生的高溫將礦石還原成鐵水,同時鼓風機不斷向爐內鼓入空氣,促進氧化還原反應的進行。
蘇星雲的超感能力還讓他能夠“透視”高爐內部,清晰地看到鐵水在高爐中如何一點一滴地形成。通過超感發現,高爐內的溫度、氣流分布以及原料的配比等諸多細節都直接影響著鐵水的質量和產量,經過多次觀察查後,蘇星雲終於精準的掌握住開爐出鐵水的最佳時機!生產的效率大大提高。別人煉鐵是靠經驗,而他是直接透過爐壁感應高爐中的狀態。同時遇到不懂的蘇星雲也在向別人請教,那些工廠的老人十分友善,往往付出一個饅頭的代價就能得到他們的經驗,知識有時候真的挺廉價的。
蘇星雲上過大學,對於常見的冶煉知識還是了解的,煉鐵主要是將鐵礦石熔成鐵水,而煉鋼的主要目的是去除鐵水中的雜質,如磷、硫等,以提高鋼的強度和韌性。在煉鋼過程中,通常會采用氧化法或還原法來去除這些雜質。氧化法是通過向鐵水中吹入氧氣或空氣,使雜質元素氧化成氣體或爐渣排出;還原法則是在低氧或無氧條件下,通過加入還原劑使雜質元素還原成金屬或低熔點化合物而去除。隻是現在這些方法沒有條件實現了。
一個月後,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蘇星雲在掌握了這個時代最先進的鋼鐵生產技術後,悄無聲息地翻越了冶鐵廠簡陋的木頭圍牆。輕鬆避開了巡邏兵射來的幾支羽箭,沒有留下任何痕跡,踏上了歸途。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滿大地時,蘇星雲已安然的進入南京城,與等待中的木匠們交付了學費。他帶著十位年輕的小夥子,和利用超感帶來的木匠 冶鐵經驗,悄然離開了南京。站在南京城外,蘇星雲凝視著南京城巍峨的城牆,心中湧動著豪情壯誌:待到下一次來南京,必將讓這座城池改換門庭,讓這南京城姓蘇。
由於來南京時,選擇的水路是,順江而下速度較快,而返回時,為了節省時間,蘇星雲決定帶領隊伍走陸路返回領土,盡管歸途中遭遇了意料之外的土匪攔路,但小夥子們在生死考驗中,逐漸克服了戰場上的恐懼心理,逐漸變得成熟起來。
秋風拂過,這本該是收獲的季節。然而,返回領土的大道之上,逃難的人群絡繹不絕,他們衣衫襤褸,食不果腹。蘇星雲望著這一幕,心中不禁,感慨萬千。即便在豐收的季節,元朝的苛捐雜稅也讓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幾乎要活不下去了。
但問題的根源,遠不止苛捐雜稅這麽簡單。首先是元朝奇葩的土地製度,導致了土地的高度集中。在工業發達的年代,土地的集中或許能推動農業的機械化,釋放更多的勞動力,比如英國的羊吃人運動,雖然將大批農民由土地趕向了工廠,但也促進了英國的工業革命。但在這個生產力低下的元代,土地的集中卻成了窮人的噩夢。他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而那些坐擁千頃良田的大地主,卻將肥沃的土地用作養馬之地,任由土地荒蕪,百姓饑餓。這世道,何其不公!
更令蘇星雲震驚的是,元朝對那些大臣、皇親國戚的賞賜之慷慨,簡直令人咋舌。上千頃的土地,那可是上等的良田啊,竟如同玩具一般輕易賞賜出去。尤其是去年元朝平定了江西農民起義後,更是大肆封賞功臣,那些江南的肥沃良田,一夜之間便易了主。
正因如此,今年流浪的農民才如此之多。他們失去了土地,隻能在這亂世中漂泊。
然而,對於蘇星雲而言,這卻是一個機會,一個能擴大自己勢力的機會。這一路上,蘇星雲的隊伍不斷壯大。從最初的幾人發展到如今的一百多人,男女老少都有。其中也包含手藝精湛的鐵匠木匠等手工匠人。這些逃難者在蘇星雲的承諾下,他們願意跟隨他一同前行,甚至為了一口飯吃不惜向蘇大官人賣身。
路途並非一帆風順。他們遭遇了兩次打劫的土匪,但蘇星雲和他的徒弟們對待土匪已經輕車熟路了,很快擺好了戰鬥陣型,在幾次排隊衝鋒後,戰鬥就宣告結束了。那一戰,他們刺死了二十多個惡徒,不僅保護了自己的糧食和財物,也在新加入的人群中樹立了威信。
如今他們已緩緩來到了小黃州的對岸江南之地。望著那片熟悉的土地,蘇星雲的心中充滿了回家的喜悅。
在村子裏,蘇星雲低頭思索著如何有效提升領地的生產力,畢竟這是他第一次穿越,沒有經驗。
“要想發展,就必須有錢,隻有擁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才能支撐領地的發展,但選擇哪一種道路,必須基於我們當前的實際狀況。”蘇星雲眉頭緊鎖地分析道。目前,領地一窮二白,隻有幾百人,隻有發展起來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不過,實現自己的宏圖大業,是從煉鋼產業開始呢,還是從化學產業開始?蘇星雲猶豫不決。考慮再三,他決定從煉鋼開始,逐步提升自己領地的生產力。
雖然三酸兩堿的化工生產雖然重要,但短期內難以直接轉化為軍事力量,對提升隊伍戰鬥力的幫助有限。
“而鋼鐵,則是構建強大軍事與防禦體係的基石。鋒利的武器、堅固的鎧甲,無一不依賴於鋼鐵的冶煉與加工。這不僅能迅速提升我們的戰鬥力,還能為未來的擴張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在冶煉鋼鐵的同時,蘇星雲還決定著手設計並製造一些初級的機床,哪怕是最簡單的木工機床,也能極大地提高他們的生產效率。此外,滑輪、齒輪等機械結構的學習與應用,也將大大提升生產的效率。
“生產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地去探索、去實踐。”蘇星雲深知這一點,他下定決心,利用自己理工科大學生的優勢,推動科技的發展,爭取實現鋼鐵自由。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提高自己領地的生產力,蘇星雲首先提高自己的木匠水平,有木匠技藝就能造簡易的機床和流水線。隻不過小黃村的木匠雖勤勞,但手藝水平太差了。蘇星雲利用自己超凡的感知能力,很快就掌握了基礎的木匠技巧,但小黃村的木匠水平遠遠不夠。為了尋找更高水平的木匠工藝,於是他喬裝成一位來自鄉下的富商,攜重金前往南京城,用銀兩開路,迅速聯係到了城內數十位聲名顯赫的木匠大師,南京城是經濟匯聚的地方,這裏的匠人手藝更加高超。
“聽說李師傅的手藝是城中一絕,我特地前來拜訪,隻為尋得最好的木匠為我打造家具。”蘇星雲在一家家木匠鋪前,以重金為餌,言辭懇切地表達著自己的來意。直接觀察木匠們的工作狀態與技藝展示,了解他們真實水平。
就這樣,蘇星雲在南京城中閑逛了數日,每到一處,便慷慨解囊,引得眾木匠傾囊相授。很快,“蘇大官人揮金如土,遍尋城中能工巧匠”的消息不脛而走,許多木匠都夢想著能被這位神秘富商看中,一展所長,然後獲得賞賜。
然而,蘇星雲的目的,不僅僅是自己學習木匠技術,而是想要將木匠技術傳承下來。每當夜幕降臨,他便在客棧中將白日裏所見所聞的木質結構、加工技巧以及不同木材的處理方法一一記錄下來,細細琢磨,力求總結出一套係統而實用的木工教學資料。
半月之後,。他挑選了十名天資聰穎的孩子,分別托付給之前拜訪過的十位木匠大師,每人贈予一百兩白銀作為學費,並要求木匠在一個月內教會他們木工技藝。同時,他還表示,對於教學成果顯著的木匠老師,將另有重賞。
這一舉動無疑在木匠圈內引起了轟動。即使那些木匠大師平日裏對自己的弟子都要保留一手,但麵對如此豐厚的報酬,也紛紛拿出了看家本領,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教學之中,不敢有任何私藏。
隨後蘇星雲想辦法提高自己領地裏鋼鐵冶煉技術。蒙古帝國征服歐洲,除了歸功於其先進的弓騎兵戰法外,也得益於武器的精良。這些精良的武器背後,是優秀的鋼鐵冶煉技術。元朝建立後,統治者對冶鐵工作的高度重視,將鋼鐵冶煉收歸國有,並繼承和發展了宋代的先進技術。
元朝對鋼鐵廠的管控極為嚴格,從礦料的采集到冶煉的每一個環節都受到嚴格控製,尋常人很難打探消息。盡管如此,蘇星雲還是找到了突破點。元朝對冶煉工人征收的礦稅十分嚴苛,使得許多礦戶不堪重負,甚至紛紛逃亡。蘇星雲便利用這一點,偽裝成一名已逃亡礦戶的身份,成功混入了江陵南部的一座大型鐵廠。
進入鐵廠後,蘇星雲不斷地打探消息,以二兩碎銀賄賂了管事,獲得了在廠內相對自由活動的權利。他利用自己的超感能力,了解了鋼鐵生產的複雜流程。超感將冶煉的過程詳細的記錄了下來,原始的礦石經過破碎、篩分後,與焦炭一同送入高爐。在高爐內,焦炭燃燒產生的高溫將礦石還原成鐵水,同時鼓風機不斷向爐內鼓入空氣,促進氧化還原反應的進行。
蘇星雲的超感能力還讓他能夠“透視”高爐內部,清晰地看到鐵水在高爐中如何一點一滴地形成。通過超感發現,高爐內的溫度、氣流分布以及原料的配比等諸多細節都直接影響著鐵水的質量和產量,經過多次觀察查後,蘇星雲終於精準的掌握住開爐出鐵水的最佳時機!生產的效率大大提高。別人煉鐵是靠經驗,而他是直接透過爐壁感應高爐中的狀態。同時遇到不懂的蘇星雲也在向別人請教,那些工廠的老人十分友善,往往付出一個饅頭的代價就能得到他們的經驗,知識有時候真的挺廉價的。
蘇星雲上過大學,對於常見的冶煉知識還是了解的,煉鐵主要是將鐵礦石熔成鐵水,而煉鋼的主要目的是去除鐵水中的雜質,如磷、硫等,以提高鋼的強度和韌性。在煉鋼過程中,通常會采用氧化法或還原法來去除這些雜質。氧化法是通過向鐵水中吹入氧氣或空氣,使雜質元素氧化成氣體或爐渣排出;還原法則是在低氧或無氧條件下,通過加入還原劑使雜質元素還原成金屬或低熔點化合物而去除。隻是現在這些方法沒有條件實現了。
一個月後,一個夜黑風高的夜晚,蘇星雲在掌握了這個時代最先進的鋼鐵生產技術後,悄無聲息地翻越了冶鐵廠簡陋的木頭圍牆。輕鬆避開了巡邏兵射來的幾支羽箭,沒有留下任何痕跡,踏上了歸途。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滿大地時,蘇星雲已安然的進入南京城,與等待中的木匠們交付了學費。他帶著十位年輕的小夥子,和利用超感帶來的木匠 冶鐵經驗,悄然離開了南京。站在南京城外,蘇星雲凝視著南京城巍峨的城牆,心中湧動著豪情壯誌:待到下一次來南京,必將讓這座城池改換門庭,讓這南京城姓蘇。
由於來南京時,選擇的水路是,順江而下速度較快,而返回時,為了節省時間,蘇星雲決定帶領隊伍走陸路返回領土,盡管歸途中遭遇了意料之外的土匪攔路,但小夥子們在生死考驗中,逐漸克服了戰場上的恐懼心理,逐漸變得成熟起來。
秋風拂過,這本該是收獲的季節。然而,返回領土的大道之上,逃難的人群絡繹不絕,他們衣衫襤褸,食不果腹。蘇星雲望著這一幕,心中不禁,感慨萬千。即便在豐收的季節,元朝的苛捐雜稅也讓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幾乎要活不下去了。
但問題的根源,遠不止苛捐雜稅這麽簡單。首先是元朝奇葩的土地製度,導致了土地的高度集中。在工業發達的年代,土地的集中或許能推動農業的機械化,釋放更多的勞動力,比如英國的羊吃人運動,雖然將大批農民由土地趕向了工廠,但也促進了英國的工業革命。但在這個生產力低下的元代,土地的集中卻成了窮人的噩夢。他們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而那些坐擁千頃良田的大地主,卻將肥沃的土地用作養馬之地,任由土地荒蕪,百姓饑餓。這世道,何其不公!
更令蘇星雲震驚的是,元朝對那些大臣、皇親國戚的賞賜之慷慨,簡直令人咋舌。上千頃的土地,那可是上等的良田啊,竟如同玩具一般輕易賞賜出去。尤其是去年元朝平定了江西農民起義後,更是大肆封賞功臣,那些江南的肥沃良田,一夜之間便易了主。
正因如此,今年流浪的農民才如此之多。他們失去了土地,隻能在這亂世中漂泊。
然而,對於蘇星雲而言,這卻是一個機會,一個能擴大自己勢力的機會。這一路上,蘇星雲的隊伍不斷壯大。從最初的幾人發展到如今的一百多人,男女老少都有。其中也包含手藝精湛的鐵匠木匠等手工匠人。這些逃難者在蘇星雲的承諾下,他們願意跟隨他一同前行,甚至為了一口飯吃不惜向蘇大官人賣身。
路途並非一帆風順。他們遭遇了兩次打劫的土匪,但蘇星雲和他的徒弟們對待土匪已經輕車熟路了,很快擺好了戰鬥陣型,在幾次排隊衝鋒後,戰鬥就宣告結束了。那一戰,他們刺死了二十多個惡徒,不僅保護了自己的糧食和財物,也在新加入的人群中樹立了威信。
如今他們已緩緩來到了小黃州的對岸江南之地。望著那片熟悉的土地,蘇星雲的心中充滿了回家的喜悅。